群体对成员的影响
1.社会助长: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社会干扰: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
扎琼克:指出他人在场,增加了个体的活动驱力或动机,这种驱力或动机的增加对作业成绩的影响依作业的性质而定。作业所需反应会时,动机的增强将对个体起促进作用。不会时,动机的增强反而会破坏个体的表现。
2.社会惰化: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拉塔奈:认为社会惰化原因:①社会评价的作用:个体工作不记名,努力不测量。②社会认知的作用:个体会认为其他成员不努力。③社会作用力的作用:成员增多,分散外来影响。
社会惰化作用:明显减弱了群体工作效率。
减少惰化途径:①公布整个群体及每个成员的工作成绩,让大家感到自己的工作是被监控可评价的。②帮助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使他们了解不仅自己是努力工作的。③不要群体太大,使成员接受到外在影响力的影响。
3.去个体化:由费斯廷格等人提出,他们认为: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论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去个体化。
原因:①匿名性,在群体中个体不易被识别时,个体被湮没了,被匿名了。
②个体处于群体中,会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使自己的注意高度集中于他人的反应以及周围所发生的戏剧性事件,或者由于药物、酒精、催眠等的作用,使个体进入极端的自我卷入,从而降低了自我意识。无法以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来支配自己的行为,而是根据别人的反应来反应。
4.群体的决策行为:
①群体极化: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
群体讨论的结果使群体的意见出现了“极端化”,使群体的态度或意见倾向朝向两极方向运动。
克鲁特:群体极化的原因:①群体使个人的责任得到分散。②群体内信息交流使个体倾向于认为自己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③群体领导者的冒险信息促进了整个群体的冒险性。④社会比较的机制使群体成员之间互为影响。⑤竞争性的群体气氛鼓励冒险。另外文化价值也倾向于对高冒险性有较高评价。
实质上群体极化发生原因:①信息的影响,群体讨论可以使某一观点得到加强或支持,对持有不同的个体造成压力,从而使他们最终倾向于服从群体压力,而群体的意见经过讨论,被进一步极端化。②社会规范的影响,人们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往往会与自己的观点接近而又较为极端的意见或态度。
②群体思维: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致于使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
詹尼斯分析错误群体决策后指出:
怎样防止群体思维不良影响:詹尼斯:①群体领导人应该努力做到公正,并培养一种公开咨询和讨论的气氛。②群体成员应该像支持群体计划一样,鼓励人们提出问题或批评意见。③应请局外的专家们对群体成员提出挑战,并给群体带来新的思路。④在达到一个共同的意见后,群体领导人应该再安排一次会议,成员能将自己困惑和保留意见表达出来。
5.从众: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表现为对特定的或临时的情境中的优势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采纳(随潮)表现为对长期性的占优势地位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接受(顺应风俗习惯)。
心理形式:①表面上顺从:行为上的顺从,并非发自内心,是种假从众。
②内心真正接受:行动和信念上都接受,个体完全放弃自己原有的态度或行为方式,出于自愿地接受大多数人的主张,是真从众。
从众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具有消极的意义。
影响从众的因素: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规模,群体的权威性,个体的人格,自我卷入水平,文化差异与个体差异。
从众现象发生情境:①判断作业难度高,所呈现刺激模糊不清时,个体顺从社会压力倾向就高。②群体极具吸引力并有高度的凝聚力时。③个体感受到群体成员有能力,自己差时。④个人的反应将会被群体知道时。⑤群体至少有三个成员反应一致时。⑥在鼓励遵从社会准则的文化背景下。
从众原因:①行为参照。个体在自己对情境缺乏把握的情况下。②个体对他人的信任和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③害怕与众不同的心理状态。害怕面临压力,缺乏社会支持,处于孤立状态。
服从与从众有本质的不同,从众的个体虽然没有按照自己的本愿去行动,但是自愿的。而服从的个体完全是在不自愿的情况下,应别人的要求去行动的。
6.服从: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
①对权威人物命令的服从。②在有一定组织的群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
影响服从的因素:①命令发出者。他的权威性,对执行命令者是否关心、爱护,是否监督命令执行的全过程等。②命令的执行者。他的道德水平、人格特征、文化背景等。③情境因素。
服从原因:①合法权力。一定情境下,社会赋予某些社会角色更大的权力,自己有服从他们的义务。②责任转移。一般情况下,我们对自己的行为都有自己的责任意识,服从可以将错的责任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