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的使用
一、设备的是用方针;
一是坚决制止设备使用中的蛮干、滥用;
二是防止设备的闲置不用。
二、提高设备使用效益的技术经济措施
1、规定科学的规章制度;
2、配备合格的操作人员;
3、安排合理生产任务;
4、创造良好的使用环境和条件。
设备的维护与修理
一、设备的维护与检查
1、设备的维护
例行保养(日常保养),由操作工人承担。
一级保养,在专职检验人员指导下,由操作工人承担。
二级保养,由专职检修工人承担,操作工人协助。
2、设备的检查
设备的检查分为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
日常检查由操作人员执行;定期检查由专职检修人员定期执行。
二、设备的修理
1、计划预防修理制度
基础是设备的磨损理论和规律。
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维护、定期检查、计划修理(小修、中修、大修)(项目维修)。
⑴计划修理方法
⑵修理的定额标准
修理周期是指相领两次大修理之间,机器设备的工作时间。
修理周期结构是指在一个修理周期内,大修、中修、小修(、定期检查)的次数和排列顺序。
修理间隔期是指相领两次修理之间的时间间隔。
修理复杂系数是用来表示不同机器设备修理复杂程度,以C620车床作为标准,将其修理复杂系数定为10.
2、保养修理制度
3、预防维修制度
基础是设备的故障理论和规律。
日常维修、事后维修、预防维修、生产维修。
三、设备的磨损和故障规律
1、设备的磨损规律
初期磨损阶段;
正常磨损阶段;
剧烈磨损阶段。
2、设备的故障规律
初期故障期:原因多数是由于设备设计、制造的缺陷;零件抱合关系不好;搬运、安装时马虎;操作者不适应。
偶发故障期:经常是由于操作者疏忽和错误。重点做好日常维护保养。
磨损故障期:重点加强预防性维修和改善维修。
四、设备维修与设备劣化
1、设备劣化产生的原因和类型。
技术劣化和经济劣化。
2、设备物质技术劣化的经济损失。
减产、质量下降、成本增加、推迟交货、工人情绪下降。
3、设备劣化和维修费用的综合平衡。
防止过剩维修、维修欠账。
五、设备维修与管理的技术经济指标
1、设备技术状态指标。
2、设备维修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