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儒学:为国以礼,为政以德。
	    韩非:法治和霸道。
	    老子、庄子:无为而治。
	    亚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
	    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神权高于王权,世俗王权必须服从教权。
	    马基雅维里:马克思称其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
	    孔德、斯宾塞:实证主义政治思想家,主张用社会政体代替国家。
	
	    西方政治学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末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国家起源、性质、分类、上海自考的结构与类型、宪法条文及其类别等。
	    第二个阶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以政治权力为研究对象。
	    第三个阶段: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逐渐转变为对公共政策的研究。
	    行为主义方法是本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是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影响人的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并力图从中找出人类政治行为的规律性。
	
	    《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
	    第一, 提出了国家的阶级组织的观点。
	    第二, 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
	    第三, 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第四, 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第五, 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上述观点表明,它真正地实现了政治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革命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第三节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1) 历史研究法。(2)制度研究法。(3)比较研究法。(4)结构功能研究法。
	    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1)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治文化水平。(2)借鉴和吸取外国政治的合理因素,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3)提高广大干部的管理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