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职位分类制度
	 
	    1.比较职位分类与品味分类的优缺点。P26
	    职位分类的优点(1)以“事”为中心,使人事管理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2)有一套严格的法规文件;(3)以工作决定报酬,实行同工同酬;
	    (4)为考试录用、考核奖惩、升迁等各项管理提供客观依据。
	    缺点(1)因分类结构严谨,使流动配置受到限制;
	    (2)严格的分类标准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不适宜于人才资源的全面开发与管理
	    (3)职位分类技术性强、工作量大、手续繁琐,费时费力。
	    品味分类的优点:(1)以“人”为中心,有利于吸收受教育程度较同和较优秀的人员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
	    (2)便于选拔和培养通才,培养人的全面能力,发挥人对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缺点:(1)限制了学历低而能力较强的人员的才能发挥;
	    (2)不以工作好坏决定所得报酬的多少,常常造成工作贡献大、成绩优异
	    人员因资历、学历条件的限制报酬低。
	    2.简述中国职位分类制的特点。P31-33
	    (1)职位、品味因素相结合确定级别;
	    (2)正常的晋级增资制;
	    (3)调转升迁的相对灵活性。
	    3.设置国家公务员非领导职务的动因。P37-38
	    (1)适应国家行政机关某些职位特点的需要;
	    (2)稳定国家公务员队伍中的业务骨干的需要;
	    (3)克服“官本位”现象的需要;
	    (4)减少行政领导职数、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5)规范对原有相当待遇人员管理的需要。
	    4.建立职位分类制度的意义。P33-36
	    (1)为公务员的考试与任用提供了科学标准;
	    (2)为公务员的考核提供了参照系;
	    (3)为公务员工资待遇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4)为开展公务员培训提供了明确要求;
	    (5)为巩固机构改革的积极成果作了铺垫;
	    (6)为实现办事高效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7)为促进整个人事管理体制的科学化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