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江苏自考网!江苏自考网为考生提供江苏自学考试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江苏教育考试院www.jseea.cn为准。
江苏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押题资料
也可以加入江苏自考【考生交流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试-知识点押题资料
(★机密)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单选】
①客观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部矛盾尖锐化。
②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
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斗争。
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单选】 【简答】
①德国古典哲学,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
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彻底批判了它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
对它进行了根本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是威廉配第,其余还有亚当斯密和大为李嘉图。
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劳动价值论,在此基础
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③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主要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3.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单选】
4.1847 年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 1848 年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写
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单选】
5.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单选】 【简答】
①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②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恩的理论,也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
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③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学说,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
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
一致。
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
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通向
实际生活的中介,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6.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单选】【简答】
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
的政治立场。
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次,马
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再次,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
发展而不断发展。
关系:它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二者是紧密联系的科学性
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7.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单选】
与时俱进的含义:只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8.理想就是人生的奋斗目标;社会理想是全部理想的核心【单选】
9.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
义是长期的远大的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相
对于最高理想来说,共同理想是近期的具体理想。
二者关系: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
系。首先,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其次,实现共同理
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单选】【简答】
10.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
究解决实际问题,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
原理出发。【单选】
1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简答】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4)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1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单选】【简答】
原因: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
其次,这是由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
(1)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我国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就是我国
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
向。
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与创新。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它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中
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马克思彻底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对它进行了根本改造, 同
时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思想,摒弃了他理论中的形而上学的杂志,创
立了唯物辩证法。
2.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联系。
答: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
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
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
答: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
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答:①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②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恩的理论,也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
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③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学说,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
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
一致。
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5.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答: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
的政治立场。
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次,马
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再次,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
发展而不断发展。
6.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关系。
答:关系:它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二者是紧密联系的.
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7.简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答:(1)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
产主义是长期的远大的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
想.
(2)二者关系: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其次,实现共
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8.简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的内涵。
答:(1)客观条件:工业革命的深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导致其内部矛
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
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兴
起和发展也开辟了新时代。
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答:(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4)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知识点1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单选】
2.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单选】
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
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单选】
4.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属于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
能认识的,属于不可知论。【单选】【简答】
5.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区分历史唯心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标准。【单选】
6.世界存在状态:辩证法(联系、运动、矛盾),形而上学(孤立、静止、否认
内部矛盾)【单选】
7.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世界的统一性是区分一元论和
二元论的标准。【单选】
一元论:唯物主义:
①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
③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最高形态)
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 ②客观唯心主义
二元论: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笛卡尔
主观唯心主义代表:【单选】
贝克莱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陆九渊提出的“宇宙
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守仁提出的“心外无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
中”等。
客观唯心主义代表:【单选】黑格尔把“绝对精神”;朱熹提出“理在事先”,“理”乃是“天地万物之根”;
神学唯心主义也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单选】
具体的物质形态。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认
为火是万物的始基;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五行杂以成百物”;在古印度
则有地、水、火、风构成万物之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
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中国明末清初的王夫之的“元气说”。开辟了理解世界
本质的唯物主义方向,带有直观的、自发猜测的性质。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以一定的自
然科学材料作基础,把原子的个性误认为物质的共性。
8.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
在性。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单选】【简答】
①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②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③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自
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与哲学的物质概念,能很好地说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9.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单选】【简答】
(1)物质与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
和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一方面,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
物质。另一方面,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形而上学主张没有运动的物
质和唯心主义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2)运动与相对静止
相对静止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第一,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
的移动。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3)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形而上学、相对主义共同
错误在于把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割裂。前者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后者只
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10.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单选】【简答】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时间和空间是内在统
一不可分离的。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
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
有限的统一。
11.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单选】【简答】
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
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客体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
史性。
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①客观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
实践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物质生产实践。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第三,科学实验。其他一些实践形式(教育实践、医疗实践、艺术实践)
12.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
本质。【单选】【简答】
①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②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③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13.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单选】【简答】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事物(自然界、社会)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
互联系之中;
具体联系又是复杂多样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
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等。
14.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同事物的普遍联系紧密不可分的。【单选】
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变化、发展属于同一序列的范畴。
发展是指事物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上升性、前进性的运动变化,即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更替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
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5.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
是指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
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单
选】【简答】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
的: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第三,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它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得到
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这是因为:
新事物的曲折发展过程;旧事物的压制和扼杀;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也需要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历史过程。
16.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
种根本不同的观点。它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单选】【简答】
第一,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第二,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第三,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唯物辩证法坚持两点论,
形而上学坚持一点论。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
动力。
17.唯物辩证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系列其
他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
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
路。【单选】【简答】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事
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
源泉就在于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这是发展观的实质与核心。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
们的钥匙。
第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唯物辩证法主要是教导人们学会分析矛
盾和解决矛盾。
第四,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
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18.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其基本内容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
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单选】【简答】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矛盾的斗争性具有无限
多样的表现形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因为首先,在矛盾运动中
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其次,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
19.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事物发
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单选】【简答】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
要的前提。第二,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第三,
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着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
为质变做准备。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
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20.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单选】【简答】
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②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在一定情况下,外因对事物的
发展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③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
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2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简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单选】【简答】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矛盾观点(承认矛盾,正确分析矛盾,并
采取恰当的方法去解决矛盾;要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两点论”,全面地
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一点论”,防止片面地看问题)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形式: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
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③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
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
们是辩证统一的。【单选】【简答】
第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如果割裂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联系,就会导
致“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共性只是包括了同类个别事物的共
同的、本质的东西,而没有包括个别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一般比个别更普遍、
更深刻,个别比一般更丰富、更具体。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
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2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它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
种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另一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
衡。【单选】【简答】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这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
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是:首先,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次,主要矛
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主
要矛盾和阶级斗争)我们在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意解决好其他
社会矛盾,坚持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
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4.矛盾双方的力量也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
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单选】【简答】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首先,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
制约、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
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另一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
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其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
生了变化。
25.基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这种关系,我们在分析问题时,特别是分
析形势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不能忽
视支流,并且注意主流和支流的互相转化。【单选】【简答】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
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6.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单选】【简答】
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
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
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
数量限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防止“过”或“不及”。“注意
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等,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
27.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单选】【简答】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事物的变
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另一方面,
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都是量变和质变相
互转化的过程。
28.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
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单选】【简答】
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内部两个相反的方面,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①肯定和否定相
互依存。②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
学批判的、革命的本质。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是: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
定。
第二,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①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②否定是事物
联系的环节。
第三,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
态度。
29.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单选】【简答】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
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
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
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如果割裂了二者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
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坚信社会主义的
前途是光明的,其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30.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单选】【简答】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因果联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但是,并不是所有时间先后
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都是因果联系,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
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
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
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三,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
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复杂多样的。
3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
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
不确定的趋势。【单选】【简答】
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第一,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的统一,把二者割裂开来,只强调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
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或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的错误观点。
32.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单选】【简答】
首先,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对立。
其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另一方
面,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
其次,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争取使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避免坏的可能性实现。
33.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
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
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单选】【简答】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关系。
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二者是有区别的,对立的。同时,内容与形式相互依
存、密不可分,另外,内容和形式的区别和对立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内容
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
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事物的内容是活跃易变的,而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第一,内容决定形式。第二,形式对内容又有巨大的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
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
34.任何事物都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体,都具有本质和现象两个方面。【单选】【简
答】
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假象同真相一样,也是客观
存在的。因而不能把它同主观上的错觉混为一谈。
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第一,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
立的,主要表现在:首先,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根
本性质和内在联系。其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
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再次,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第二,
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另一方面,
现象不能脱离本质。本质决定现象。
35.规律就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单选】【简答】
规律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客观性。第二,普遍性。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的区别:
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
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36.意识的起源:【单选】【简答】
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其次,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意识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社会的产物。
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第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第三,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
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就坚持了唯物论;同时又承认意识的能
动作用,就坚持了辩证法。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
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它缺乏实践的观
点。
意识的能动性(即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
能力和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建造房屋与蜜蜂建造蜂房)。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第三,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第四,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这是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由于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所以,实现意识
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
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正确的意识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起阻碍
和破坏作用。
37.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单选】【简答】
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大跃进”,“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第二,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家把毕生的精力
献给了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事业,才取得了一些科学成果和技术发明。)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
38.实事求是:【单选】【简答】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2)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3)必须求真务实。
(4)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1)实事求是是目的;
(2)解放思想是前提。
简答题
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答: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
实在性。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①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②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③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2.简述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
答:(1)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①客观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
(3)实践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物质生产实践。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
实践。第三,科学实验。其他一些实践形式(教育实践、医疗实践、艺术实践)
3.简述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答:具体联系又是复杂多样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
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等。
4.简述联系的含义及联系普遍性。
答:(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
互制约。事物(自然界、社会)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2)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
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5.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答: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事
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
源泉就在于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这是发展观的实质与核心。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唯物辩证法主要是教导人们学会分析矛
盾和解决矛盾。
(4)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
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6.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答:(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它包括两层含
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是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二是矛盾双方在一
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首先,矛盾的同一性
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
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指它的条件性;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指它的无条件性。
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
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7.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建
设的重要意义。
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
们是辩证统一的。
(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理论基础。照抄书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科学社
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道路。
8.试述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在我国的现实意义。(说明我国坚持独立
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意义)
答:(1)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发展经济,我们要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劳动效率,提高产品的国际化水平,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积极构建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经济。
(2)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发展经济,我国不能闭门造车,应该加大对
外开放水平,加强对外国的合作,但同时应当注意选择性的吸收,吸取有用的,
放弃糟粕的,健康的发展我国经济。
(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发展经济,不能只靠外因,从外国引进的技术资金
等,虽然可以加快我国的经济建设,但外国引进的不是核心技术,我们仍会受制
于人,只有自主创新,掌握本国的经济命脉,才能独立自主的搞好现代化建设。
(4)事物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忽视内因和忽视外因都是错误的工作方法。
9.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
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试述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及其
现实意义。答:事物存在的矛盾以及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也可以是力量的不平衡),有主要
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分,这称之为矛盾发展的不
平衡性原理。
(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含义、关系和意义: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多种矛
盾所构成的体系中对事物发展起着领导、决定作用的矛盾,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
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和不起决定作用的矛
盾。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含义、关系和意义: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
矛盾双方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是指处于从属地位、不起主导
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的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的意义: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
一的观点和方法,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一
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贯彻和体现了这一观点和方法。
10.试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答:(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首先,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方面
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另一
方面,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制约作用。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
下可以相互转化。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
的统一。①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
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
②坚持重点论,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
要方面。
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
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要分淸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不忽略支流,认识解决
存在的问题。
11.简述度的含义及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
答: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
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
数量限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防止“过”或“不及”。
12.试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答:(1)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
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其次,质变必须由量变规定其性质和方向。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4)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激变论或庸俗进化
论。
(5)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
标同“有步骤、分阶段的踏实肯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急躁冒进、
急于求成、否则会欲速则不达。
13.简述肯定和否定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答:(1)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
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肯
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体。
(2)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内部两个相反的方面,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离开肯定就没有否定,离开否定也没有肯定。另
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14.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
答: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
的否定。第二,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其二,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第三,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
定是扬弃。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是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
切或否定一切。
(1)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
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我们必须继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
能创造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当然这种继承只能是有批判的继承,批判
和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2)对于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的态度。要
以博大的胸襟和开放的视野,大胆吸收外国文明中的一切优秀成果。与此同时,
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腐朽的、没落的东西。
15.试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科学研究的指导
意义。
答:(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
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
(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
支配.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所
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其次,因为必然
性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在科
学研究中,要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注意利用一切有利的
偶然因素去推动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响。
16.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答: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1)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在:首先,现象是事物的
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其次,现象是个别的、
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再次,现象
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
(2)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另
一方面,现象不能脱离本质。本质决定现象。
17.简述规律的含义及特点。
答:规律就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客观性。第二,普遍性。
18.简述意识的本质
答:意识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社会的产
物。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19.简述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答:意识的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能动性的实现途径
是人们的社会实践。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充分认识二者的辩证统一
关系: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②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
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0.试述意识的能动性及其主要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
性?
答:①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形成主观观念,并且能
动地反作用与客观事物,意识的能动作用具体表现在:其一,意识活动具有创造
性,其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其三,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
用,这是意识能动作用的最重要的表现,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有条件的,
这种条件性的根本点在于,要科学把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把意识的能动作
用助于物质决定论的理论基础之上,具体说,其一,社会实践是发挥意识能动作
用的唯一正确有效的途径,其二,要遵循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按客观
规律办事,是正确实践的前提,因而也是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前提,其三,发挥意
识的能动性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
②在任何工作、学习中,都必须以意识的能动性原理为依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
性,这样才能深入解决工作、学习中的各种矛盾。
③在任何时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注意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
21.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答: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重大理论
成果。
(1)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概括,贯穿于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历史观等各个组成部分之中,是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2)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党的思想路线有着丰富的内涵,这就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条思
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3)坚持实事求是,必须求真务实。求真务实,就是正确地认识世界,把握事
物的客观规律,形成真理性的认识;注重实践,脚踏实地,身体力行,追求实效,
不搞形式主义。
(4)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根
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
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
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
22.简述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答:(1)“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进行研究。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解放思
想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那种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中解
放出来。
(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解放思
想就是为了更好地做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
想,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
知识点2 认识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1.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3.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与认识在
实践中发生是一致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一,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第二,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第三,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人们在实践中,不仅改造客观世界,
而且也改造着自身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5.(1)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
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它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能动性(突出
特点)。
(2)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构成认识客体的内
容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认识客体具有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二者关系:
第一,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实践关系是一切其它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首要、基本关系)
第二,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第三,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一切实践只有在主体能动性和客体制约性统一的
基础上,才是成功的实践。这个实践过程也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
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但不存在根本不能认
识的事物;现在没有被认识的事物,随着实践和人的认识的发展,将来总会被人
们所认识。第一,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在哲学上有两条对立的认识路
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一条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路线。
第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唯物主义哲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区分的标准在于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能不能正确地认识现实世界。
第三、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在认识论
上,唯物论都是反映论,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论的反映论是机械的,
这种反映论不懂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只把认识看成是主体对客体直观的反映。
认识的过程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
现,也是区别于机械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标志。
7.认识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在实践中,
人们先是产生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积累的基础上,产生了理性认识,然后在理
性认识的指导下去进行新的实践;在新的实践中又产生新的认识。人的认识就是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样一个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8.感性形式产生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分为感觉、
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形式产生于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
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9.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
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
个别特性的反映;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第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
性认识。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唯物论。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认识论
上坚持了辩证法。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
的错误。
10.感性认识积累多了,就会由量变发展到质变,出现认识的飞跃,由感性认识
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的这次飞跃非常重要,它是认识任务的真正完成。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要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第二,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
11.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
第二次飞跃要比第一次飞跃就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①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②使认识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12.认识过程的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认识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在实践中,
人们先是产生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积累的基础上,产生了理性认识,然后在理
性认识的指导下去进行新的实践;在新的实践中又产生新的认识。人的认识就是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样一个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实践——
认识——再实践多次反复)
(1)具有反复性。
(2)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
(3)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3.真理与谬误
(1)正确反映→真理,歪曲反映→谬误;
认识和对象相一致、相符合,这是真理最根本的规定性。
(2)关系: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①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
②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14.真理的属性
(1)客观性
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2)绝对性
①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3)相对性
①从广度上看,需要进一步扩展;②从深度上看,有待于深化。
15.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
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一方面,任何相对真理中都
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
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第三,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16.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
(1)用伟人、圣人之言为衡量真理的标准;
(2)实用主义哲学提出的“有用即真理
17.实践标准的唯一性
(1)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3)不否认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
18.逻辑证明与实践检验的关系:
逻辑证明是指用已有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前提,通过合乎逻辑规则的推理,去证实
(或证伪)另一种认识。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也是不可少的。但逻
辑证明的这种作用并不表明它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更不能用逻辑证明取代实践标
准。这是因为逻辑证明不具有最终性。
(1)它所依赖的前提是否正确,逻辑证明自身不能保证,而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2)被逻辑证明证实或证伪了的东西,最终还要靠实践的检验,实践才具有最
后的权威。
19.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绝对的,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是确定性与不确定
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这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第一,认识是否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
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第二,人的实践和人的认识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
一,实践能够对人类的一切认识作出检验。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是指:第一,任何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
的实践,都是有局限性的,因而它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第二,
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性。
20.真理与价值的对立统一:
(1)对立:
①真理是认识与对象相一致;
②价值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的属性。
(2)统一:
①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满足人的需要,这是其价值属性;
②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
21.真理的价值表现在真理的功能上:
(1)指导实践的功能;
(2)再认识的功能;
(3)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2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3.认识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所谓运用就是把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再回到改造
世界的实践中去。
24.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
25.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着的事实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
2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理论联系实际。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和活的灵
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7.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简答题
1.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答:(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简述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答:(1)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由对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能不能正确地认识现实
世界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划分出来的。
(2)唯物主义哲学都是可知论,认为人的思维能认识、并能够正确认识现实世
界,即认为现实世界是可知的。
(3)不可知论是指那些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的哲学认识论。不可
知论不承认人类知识的客观性,是一种错误的、消极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把
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认为人在实践中能够认识并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实践的
观点彻底批驳了不可知论和哲学上的其他一切怪论。
3.简述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涵义及二者间的关系。
答: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
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二者关系:
第一,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第二,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第三,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一切实践只有在主体能动性和客体制约性统一的
基础上,才是成功的实践。这个实践过程也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
4.简要说明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
答: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要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第二,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
5.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答:(1)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是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它是认识任务的
真正完成,但认识运动并未完结,还要把前一阶段获得的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
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实现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也就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2)在第一次飞跃过程中获得的认识是否正确,正确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在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中是得不到解答的。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
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因此,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
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6.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并说明割裂二者的统一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会导致的错误。
答:(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
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
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
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
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相互渗透。
(4)在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开,
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
(5)在实际工作中,经验论和唯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经
验主义夸大个别的、局部的经验的作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教条主义夸
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实际经验,把理论当作万古不变的教条,生搬硬
套。
7.简要说明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答:(1)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
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
(2)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整个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存在于每
个时代的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中,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
(3)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
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人的认识运动是螺旋式的上升
运动。
8.简述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
答:客观性:
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9.简要说明逻辑证明与实践检验的关系。
答:①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否认逻辑证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
作用,逻辑证明是指用已有的真理认识,通过合乎逻辑规则的推理,去证实或证
伪另一种认识。
②承认逻辑证明的作用,并不是说逻辑证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能用逻辑证明代
替实践标准,这是因为逻辑证明不具有最终性。首先,逻辑证明所依赖的前提是
否正常,它自身不能保证,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其次,被逻辑证明证实或证伪
了的东西,最终还要靠实践检验,实践才具有最后的权威。
10.简述真理与价值的对立统一。
答:(1)真理与价值相互对立、相互区别: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对象的相符合;
价值体现的是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者使人愉快的属
性。
(2)真理与价值又是不可分的,又有统一的一面,表现在:第一真理能够指导社
会实践,成功改造世界,以实践的成果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是真理所表现出来
的价值属性。第二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
成的。
1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提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论的特点,
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真理问题上的革命变革,它彻底推翻了主观真理论者在真
理标准问题上的错误观点。
(1)是不是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主观真理论
者无例外地都是从主观认识范围去解决这个问题,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实践标
准。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
以对照,来确定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
(2)唯有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就是说,通过实践把思想、理论在现
实中实现出来,人们通过把变成现实的东西同原来的观念、思想加以对照,从而
判明这个思想、观念是否正确,使认识得到检验。
12.试述党的思想路线,并说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答:(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
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②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③“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的精髓;
④党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样,都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主张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知识点3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
的矛盾。
2.社会存在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
料生产方式。
(1)地理环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人类生存依赖地理环境。
表现:①对生产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②对军事政治影响。
(2)人口因素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制约且影响社会发展。
表现:①一定数量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前提②人口状况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
(3)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表现在:
①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
的根本标志。(如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本领)
②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④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3.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4.社会意识的分类:
①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区分,可以分为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表现为人们的情感、情绪、愿望、要求、风俗、
习惯等等。
思想体系:社会意识的高级层次,具有系统化、抽象化的特性。
②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和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不同来区分,可以分为意识形态和
非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
非意识形态: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
③从社会意识的主体范围来区分,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②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③社会意识受反映者(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而反映者的
立场、观点、方法,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
(2)社会意识反作用与社会存在:
①先进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
展;
②落后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②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④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称能动性。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6.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范
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
(1)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工具是劳动
资料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劳动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另一类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合称生产资料。
(2)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
(3)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
(4)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我们没有把技术单独列为生产力的要素。因为技术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生产的
物质设备,即“硬件”,属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二是人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
能,即“软件”,属于劳动者。
7.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第二层含义: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
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第三层含义: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8.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它包括三项内容:
(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
(3)产品的分配方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着决定作用,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
(2)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本质。
(3)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4)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9.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
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是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
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
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
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生
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情况。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性质与发展要求之间这种
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是一个川流不息、万古
常新的循环过程。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
政策的理论依据。
10.(1)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
配方式三个方面的总和。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是两个术语,但内容相同。
(2)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主导地位)、法律、
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
和设施的总和,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
上层建筑是相互区别、相互作用的。思想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
建筑影响思想上层建筑。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
律。
11.划分社会形态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另一中是
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
12.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是根据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在经济社会形
态的范围内,又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方法:一种是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另一种是
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①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是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划分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
阶段)。
②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马克思根据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
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三种依次更替的
社会形态。形成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在历史上依次更替
的三种社会形态。
13.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技术社会形态就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
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
息社会。
14.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历史规律不是别的,就是人的活动的
规律。)
原因:
(1)因为每一代人在社会上开始生活时,所遇到的都是现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并不是说他们不可以按照自己
的目的和需要去改变原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3)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的水平,就是认为生
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发
展中的唯物主义因果决定论,或称历史决定论
15.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决定论,
社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性是指主体选择的作用。
承认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不矛盾的,属于历史唯物主义
观点。
(1)在历史决定论看来,纯粹的必然性只存在于逻辑中。
(2)在历史决定论看来,社会规律所揭示的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不是单值对
应的线性因果联系,而是多值的、或然的、非线性的因果联系。
(3)每一种可能性的实现,又会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即各种具体的模式和途径。
16.(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是指各国历史发展过程所具有的共同性、普遍
性。这种统一性表现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
(2)所谓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是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不同的
特点,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各国的历史可以说是千
差万别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
第二,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
第三,人类社会在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
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
第四,有些国家和民族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在社会形态转变过程中,可能
超越某一个或某几个社会形态。“超越”情况,就世界范围而言,不仅不违背五
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规律,反而是以这个规律的存在为前提的。
17.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
矛盾。
(1)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首先,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社会的上
层建筑,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起着主导作用。
其次,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
础是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
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
的矛盾的解决,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解决。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18.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
阶级是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情况下产生和存在的。阶级产生的根
本前提是由于产品分配不公出现两极分化。当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可以充
分满足每一个人的需要,任何人都没有必要占有别人的剩余劳动的时候,阶级就
必然消灭。
19.阶级就是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个
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
上述的阶级定义表明,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
准,不能用政治标准和思想标准来划分阶级。
20.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归结起
来主要有三种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
21.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是社会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社会革命是社会制度的根
本质变,是用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社会改革是同一社会制度(社会
形态)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
力。
(1)社会革命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社会革命是指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革命的首
要的基本的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社会
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①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②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③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2)社会改革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
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持续存在与发展或自我完善,
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
社会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
程度的发展。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
备。
③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
取向的变更。
(3)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
①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
的部分质变,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②社会革命目的是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社会改革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
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因此,社会革命一般是由下层群众首先发动的,社会改革则
是自上而下展开的。
③从历史上看,社会革命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社会改革虽然也要付出代
价,甚至流血牺牲,但一般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
22.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这就是说,改革并不是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和政
治制度,不是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不是否认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
巨大优越性,而是革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上层建
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部分和环节。改革的目的是兴利除弊,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
23.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当前中国的改革是和发展、稳定相统一的过程。稳定是前提,只有社会稳
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
(2)改革是动力,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社会稳定
才能获得可靠的保障。
(3)发展是关键,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所有经济社会问题,才能使改革得以
持续进行下去,才能使稳定获得坚实的物质基础。
24.人的本质不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马克思
从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作了界定。
(1)劳动是人的本质。这主要是因为劳动是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基本标志和
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
(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25.人与社会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生活在社会之中。人与
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
第二,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一致的。
第三,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这种一致的基础是实践。
第四,个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是一致的。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每个人
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26.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
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存在着根本分歧。
27.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从量的规定性来看,它是指社会成员的大多数,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从质的规
定性来看,它是指一切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8.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是由党的基本性质决定的。群众观
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对唯物史观的重要贡献。其主要包括四个
方面的内容:
(1)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只有依
靠人民群众自觉的努力和斗争,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3)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成员,要把向人民群众负责作
为自己言行的最高准则,把对党的领导机关负责和对人民群众负责统一起来。
(4)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人民群众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个人的才能和能
力总是有限的。
29.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
(1)一切为了群众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2)一切依靠群众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
(3)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
(4)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30.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般地说,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
趋势。
第二,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根据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主张,制定具体的
纲领、路线、政策和战略、策略。
第三,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某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在特
定的社会条件下,可能成为“开明的政治家”,他们的一些主张和改革措施,也
对社会发展起某些促进和推动作用。第四,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等等的创造性活动
及其成果,对于人类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水平
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1.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观点和方法:
第一,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
须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坚持历史主义原则。
第二,在阶级社会里杰出人物,特别是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军事家,总是
一定阶级的代表,他们的历史作用同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历史作用是分不开
的。因此,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对他们作阶级分析。
第三,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必须
用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人物及其历史作用。
第四,任何杰出人物都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也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
因此,对他们的历史作用要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
一切。
简答题
1.试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
义。
答:(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①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②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③社会意识受反映者(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而反映者的
立场、观点、方法,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
(2)社会意识反作用与社会存在:
①先进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
展;
②落后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
(3)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一旦被群众所撑握,
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就会变成改造世界/推动世界的巨大物质力。所以,用先进
的社会意识,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教育群众,对推动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答: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2)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称能动性。
3.什么是生产方式?为什么说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答:(1)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
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
(2)第一,采取一定方式进行的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第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发展和变革。
4.简述上层建议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规律的内容。
答:(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经济基
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改变。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
的。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使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
之间呈现出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这样一个发展
过程。
5.试述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
答:(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表现在:一是社会形态发展的纵向统一性,是指
各个国家和氏族的历史,一般都应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资本主义 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二是社会形态发展的
横向统一性,是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交和氏族的历史发展既有的共同
性、普遍性。
(2)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主要表现:
①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氏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
②各国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人类社会在由较低的社会形
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所采取的过度形式各有特点;
③有些国家和民族,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在由一个社会形态向另一个社会形态
转变的过程中,可能超越某一个或某个社会形态不同
6.简述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
矛盾。
这两对矛盾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
(1)首先,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社
会的上层建筑,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
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
(2)其次,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是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
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
7. 简述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区别。
答:(1)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是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
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
性质。
(2)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
建立新的革命阶级的国家政权;社会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维护和
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3)社会革命往往采取暴力革命的形式;社会改革一般不发生激烈的外部冲突。
8. 简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1)当前中国的改革是和发展、稳定相统一的过程。稳定是前提,只有社会
稳,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
(2)改革是动力,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社会稳定
才能获得可靠的保障。
(3)发展是关键,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经济社会问题,才能使改革得以持续
进行下去,才能使稳定获得坚实的物质基础。
9. 试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并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
完善。
答:我国改革的性质和特点:
(1)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
(3)我国的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的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过程。
(4)我国的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党的基
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
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2)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3)改革革除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部分和环节。
(4)改革的目的是兴利除弊,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10.与其他阶级社会的改革相比,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有哪些特点?
答:(1)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主动的、自觉的。
(2)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为了满足广大人民
群众的要求而进行的,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有广阔而身后的群
众基础。
(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范围内,使各种矛盾不
断地得到解决。
11.简述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
答:(1)在谁是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存在着根本分
歧。
(2)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认为历史是少数英雄
人物创造的,否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英雄史观。
(3)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人类历史首
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群众观。
12.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谈谈你对以人为本的理解。
答: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
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
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群众史观。人民群众既有量的规定性,又有质的规定性。
它是指一切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
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
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既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
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却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
历史的活动受既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
13.试述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以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答: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
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
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群众史观。人民群众既有量的规定性,又有质的规定性。
它是指一切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
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
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却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民群众
创造历史的活动受既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
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
去。
(1)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这是党的根本宗
旨。
(2)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
(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
的基本工作方法。
14.简要说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
答: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是由党的基本性质决定的。群众观
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对唯物史观的重要贡献。其主要包括四个
方面的内容:
(1)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只有依
靠人民群众自觉的努力和斗争,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3)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成员,要把向人民群众负责作
为自己言行的最高准则,把对党的领导机关负责和对人民群众负责统一起来。
(4)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人民群众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个人的才能和能
力总是有限的。
15.试述如何正确分析和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答:(1)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必须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坚持历史主义原则。
(2)在阶级社会里杰出人物,特别是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军事家,总是
一定阶级的代表,他们的历史作用同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历史作用是分不开的。因此,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对他们作阶级分析。
(3)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必须
用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人物及其历史作用。
(4)任何杰出人物都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也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
因此,对他们的历史作用要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
一切。
知识点4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商品经济及其产生:
(1)商品:用于交换而生产的有用产品;商品也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
(2)商品生产: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活动;
(3)商品交换:商品的相互让渡或以货币为媒介的买卖;
(4)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5)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①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一般条件和基础)
②私有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决定性条件)
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使用价值: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
(自然属性)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即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的
支出。(社会属性;最本质的因素;商品之所以可以交换的基础)。
商品的价值在在质上是是相同的,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值没有质的区别,只有量
的差别,因为可以比较。
作为商品,必然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可
能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则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3.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各种性质和形式不同的劳动。(自然属性)——生产使用价值
(2)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社会属性)——生产价值
4.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
(1)原有的价值
物化劳动:过去的劳动,指以生产品形式存在的已经凝结在产品中的劳动。
(2)新创造的价值
活劳动:生产商品过程中劳动者所新消耗的抽象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
5.商品的价值量: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来计量的。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个条件所决定:
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例如使用的生产资料条件及技术装备水平;
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即由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所决定。
个别劳动时间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亏本
个别劳动时间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盈利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必
要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货币的本质: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最基本的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7.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商品全部销售不出去:私人劳动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2)商品只能部分销售出去:私人劳动就只能有一部分转化为社会劳动。
这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8.价值规律
(1)内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
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作用:
①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②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4)地位: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9.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1)产生: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2)促进:商业的发展
(3)加速:资本原始积累10.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初步确立:资产阶级革命;
(2)完全确立:产业革命
1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通过雇佣劳动制度
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制度。
12.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
(1)货币转化为资本
①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起着媒介的作用,不会发生价值的增殖。
②资本:由资本家先用货币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然后再将商品卖出,换
回更多的货币,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剩余价值 m)。
(2)劳动力成为商品(前提)
①条件:劳动者有人身自由,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
②劳动力商品的价值:a.维持劳动者生存;b.劳动者繁育后代;c.劳动者接受教
育和训练;d.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重要特点)。
③使用价值: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13.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劳动过程
①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②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价值增殖过程
①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②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
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14.资本的本质及分类
(1)资本的本质: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
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2)
①资本技术构成: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②资本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
③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
构成,用公式 c:v 来表示。(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资本类型
存在形式
价值量
意义
不变资本(c)
生产资料(物)
不变
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可变资本(v)
劳动力(人)
变化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
叫做不变资本(c)。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在
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 (v)。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它的意义在于:
①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
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
②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
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4)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也是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
时间的比率。
m'=m/v=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5)剩余价值量(M)=m/vxv=m'xv
15.剩余价值的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延长工作时间(提高劳动强度);
(2)相对剩余价值: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3)超额剩余价值: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特殊情况:当先进技术普遍后,平均的劳动生产率将会提高,从而导致商品的社
会价值下降,原来的超额剩余价值将不存在了;由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
的结果,单位商品价值降低,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也相应降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剩余劳动时间延长,超额剩余价值就会转变为相对剩余价值。
16.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1)体现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2)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过程;(3)支配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
(4)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17.资本积累
(1)含义: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2)实质: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
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3)客观必然性:
①内在动力: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
②外在压力:竞争。
(4)后果:
①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②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③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18.单个资本的循环(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对应职能形式)
(1)购买阶段:货币资本(准备阶段),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
(2)生产阶段:生产资本(生产阶段);
(3)销售阶段:商品资本;
(4)资本循环过程是流通和生产的统一。
19.单个资本的周转
(1)含义: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
(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①资本周转的时间:生产时间、流通时间。(越短,越快)
②生产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根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固
定资本比重越大,速度越慢;比例一定,速度越快,总速度也越快。)
(3)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20.社会资本
①含义:相互联系、相互交错的各个单个资本的总和;
②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③社会总产品: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以年为单位)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21.社会资本再生产
①社会生产:制造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②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
生产资料的生产: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补偿扩大再生产的需求。
消费资料的生产:补偿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和补偿扩大生产对消费资料的需求
2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2)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
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另一种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
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3)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有时缓和,有时尖锐。
(4)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阶段:危机(决定性阶段)萧条、复苏、增长
23.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资本的具体形式: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剩余价值的形式: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借贷利息、银行利润、农业地租
24.剩余价值/预付资本=利润率
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利润率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25.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1)利润率的差别:
①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等量资本不等量利润;
②资本主义较高阶段:等量资本大体上等量利润;
③等量资本等量利润,形成平均利润。
(2)平均利润的形成:部门之间的竞争,资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导致各
部门利润率的.
26.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商业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流通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职能资本。
(2)商业利润: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来源于产业部门
的工人创造的剩余
27.借贷资本和利息、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①借贷资本:从职能资本的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是为了取得利息而
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②货币资本的借贷通过银行进行。
③资本主义的利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④资本主义银行的利润率≈平均利润
2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1)含义: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
关制度的总和。
(2)内容:国家制度(核心)、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
主制度等。
29.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 :
(1)国体:资产阶级专政,即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专政
(2)政体: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
①君主立宪制:议会君主制、二元君主制
②民主共和制:议会共和制、总统共和
30.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
(1)一党制
(2)两党制
(3)多党制
31.资本主义的普选制度具有虚伪性,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手段。
32.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将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
权和司法权三部分权力,议会掌握立法权,政府掌握行政权,法院掌握司法.
33.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以议会制为核心和主要标志,以“三权分立制”、普
选制、两党制(或多党制),以及公民享有各种权利为主要内容。
34.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2)本质: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3)核心:利己主义。
(4)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①人生观:奉行利己主义,追求个人享乐;
②价值观:拜金主义;
③道德观:利己主义
简答题
1.简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答:(1)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
的一般条件和基础,但是,只有社会分工这一条件,还不会产生商品经济。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
属 于不同的所有者。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这个决定性条件,在人类社会发展
历史上,首先是伴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
2.如何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答:(1)商品是通过人的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因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
也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这种劳动的二重性就是具体劳动和抽
象劳动。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它们 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
(3)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
产商品 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具体劳动反映
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3.试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答:劳动力作为商品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的
价值和 使用价值也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
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
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三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
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劳动力的价值决定
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特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
性在于它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
从而能为它的购买者带来剩余价值,这对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4.简述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答:答: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
作日 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
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5.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答:(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就是: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必要劳动时
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来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为了降低工人生活资料的价值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提高生产资料部门乃至全社会的
劳动生产率。
6.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答:(1)劳动过程是人们通过生产劳动创造出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产品的过程,
它为一切社会所共有。由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资本家的各种生产要素相结合的
过程,其劳动成果归资本家所有,劳动过程也就成为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
(2)资本家一定会使工人的劳动时间超过创造其自身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从而
为其创造出剩余价值,资本主义过程也因此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
7.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与后果。
答:(1)实质: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
本的 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
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2)后果:①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②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③严重的贫富两极分
化。
8.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答: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
资本。
(1)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价值量的变化,
所以叫做不变资本(c)。
(2)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 生产出剩余价
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 (v)。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它的意义在于:
(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说明剩余价值不是
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
源泉;
(2)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
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9.如何理解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答:(1)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不断提高对雇
佣劳动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2)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
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
全过程。
10.简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及其主要特征。
答: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利己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必然产
物,是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所共有的挂念。资本主义利己主义的主要
特征就是一己私利而获取金钱。这种以获取金钱为特征的利己主义,成为资本主
义一切思想和行动的 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11.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答:(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
定,
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体现在:
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②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12.试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答:(1)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
时间 和流通时间的长短。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2)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受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重要影响。生产时间和流
通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长,资本周转速度就
越慢。
(3)生产资本的构成也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重要因素。生产资本的构成对预
付资本 周转速度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
比例;二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
13.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答:(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
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以年为单位)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
的多少。在全部预付资本中,只有其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在一年之
内,可变资本周转 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反之,带来的
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少。
(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
数量 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
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数量的比率,它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 中的增
值程度。预付产业资 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带
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也就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
率就越低。
1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这种过剩不是与劳动者
实际需要相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比的相对过
剩。
(2)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
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当该矛盾达到十分尖锐的程度,
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
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另一种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
趋势和劳动人 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15.试述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实质及其后果。
答:(1)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主要表现在:
①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资本家为了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除了
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外,还必然增加资本量,以扩大生产的规模和剥削的范围。
对剩余价值的狂热追求,驱使资本家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
②资本主义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外部压力。在资本主义竞
争中,大资本总是处在有利的地位。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保存自己,击
败对手,资本家只有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扩大资本规模。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
激烈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2)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
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3)资本积累的后果:一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二是相对过剩人口的形
成;三是引起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知识点5 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
1.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1)自由竞争阶段:自产生至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2)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二战后产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垄断的形成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
(自由竞争→生产集中)
3.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20 世纪上半期: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
4.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形成及其统治:
(1)金融资本: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
事参与,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资本形式。
(2)金融寡头:掌握了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
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①经济上:“参与制”;
②政治上:“个人联合”。
5.垄断和竞争:
(1)垄断产生后依然存在着竞争。
原因:①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核心机制,有商品经济就必
然存在竞争。
②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经济主体来看,虽然在某些部门存在着垄断组
织,但也还存在未形成垄断的部门及大量的非垄断企业,这些经济主体之间必然
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即使是已形成垄断的部门,也绝大部分是几个垄断企业
并存,它们之间本质上依然是相互竞争的关系。
(2)垄断阶段和自由竞争阶段的不同点:
①目的不同;
②手段的新变化;
③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④范围不同。
6.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1)目的: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2)实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3)实现:通过垄断组织制定垄断价格;
(4)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只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5)来源:
①剥削本国无产阶级与人民
②通过垄断价格控制市场(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
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③获取海外利润(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
④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
7.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3)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5)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产生:生产力的发展;发展:二战后;
(2)实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9.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
(1)私人垄断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巨额资金
(2)私人垄断资本不愿进行投资建设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
(3)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大型、基础和前导性科研项目
(4)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严重的产能过剩
(5)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宏观调控
(6)在利益调整方面,国家再分配功能日益重要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基本形式:(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
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
(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
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
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11.宏观调控
①必要性:经济危机周期性,越演越烈;
②目标: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③调控手段:
一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另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
接调节与控制,主要通过经济手段(主要手段)、法律手段;
机制: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④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国民经济计划化(可以对经济周期进行一定的调
节与控制);
⑤财力基础:“过剩资本”的出现。
12.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主要方法:
(1)公开市场业务,即由中央银行在货币资本市场上公开出售或收购有价证券,
以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2)最低准备金率政策,即通过调整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率,来调节
流通中的货币量。
(3)再贴现利率政策,即通过调整商业银行到中央银行再贴现票据的利率,来
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13.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重要一手就是资本输出。
资本输出方式:
①借贷资本输出,间接投资方式。
②生产资本输出,直接投资方式。14.国际垄断组织:
①早期:国际卡特尔②当代:跨国公司、国际垄断同盟
15.新变化:采取新殖民主义手法,打着“援助”的旗号实行剥削。
1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及其作用和后果: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重要一手就是资本输出,即把他们手中掌握和控制的大
量资本输往国外,利用这些资本作武器,控制资本输入国的经济命脉,剥削、压
迫这些的国家劳动人民,掠夺这些国家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财富,最终为金融资本
控制这些国家、形成金融资本的国际统治服务。
资本输出的作用是:
(1)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由此获得大量来自海外的高额利润和利息。
(3)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
(3)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重要手段。
(4)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从而强化了金融资本在世界经
济、政治舞台上的统治地位。
对于那些处于较低发展阶段上的、经济比较落后的资本输入国来说,大量国外资
本的输入,后果有两方面。
一方面,外来资本和生产方式的进入,促进了这些国家自然经济的瓦解、商品经
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生长和发展,建设了一些近现代的工商企业和发展经济
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整个国民
经济水平的提高。
但另一方面,国外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也给这些国家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17.资本主义国家向外输出资本阶段:商业资本→借贷资本→产业资本国际化
18.经济全球化
(1)原因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②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
③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
(2)内容
①生产的全球化;②贸易的全球化;
③资本的全球化。
(3)本质: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4)后果:
①社会分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各种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优化配置,推动生产力的
发展。
②发达国家是实际主导者和主要受益者。
③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a.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增加就业、促进消费、加强交流。
b.消极:与发达国家差距扩大;环境恶化;治理危机;爆发全球性经济危机的风
险增大。
19.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A:表现:
(1)生产力:
①劳动者:脑力劳动者比例攀升,素质显著提高;
②劳动工具:由“三机系统”发展为“四机系统”;
③劳动对象:信息资源的广泛应用;
④生产管理:获得新的手段和工具。
(2)生产关系:
①所有制关系:国有经济、法人资本所有制出现;
②劳资关系:职工持股等制度;
③分配关系:社会福利政策。
(3)上层建筑:民主进一步扩大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新变化实质:
①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挤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
占有制。
②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导致经济危机
的根源依然存在。
③当代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所进行的某些社会改良,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
B:原因
(1)生产力: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特别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
(2)生产关系: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C:实质: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与完善
20.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4)终将为社会主义所取代。
21.在发展时初期,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其历史必然.
马克思: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是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资本主义正
是以此不自觉地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
22.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3.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1)必然性: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客观要求。
(2)长期性:要消灭延续了几千年的剥削制度。
简答题
1.简述垄断阶级竞争依然存在的原因.
答:①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核心机制,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
在竞争。
②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经济主体来看,虽然在某些部门存在着垄断组
织,但也还存在未形成垄断的部门及大量的非垄断企业,这些经济主体之间必然
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即使是已形成垄断的部门,也绝大部分是几个垄断企业
并存,它们之间本质上依然是相互竞争的关系。
2.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
答:(1)私人垄断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巨额资金
(2)私人垄断资本不愿进行投资建设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
(3)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大型、基础和前导性科研项目
(4)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严重的产能过剩
(5)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宏观调控
(6)在利益调整方面,国家再分配功能日益重要
3.简述垄断利润的来源及其实现途径.
答:①剥削本国无产阶级与人民
②通过垄断价格控制市场(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
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③获取海外利润(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
④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
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基本形式.
答:(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
业。
(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
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
(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
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
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5.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和主要机制.
答:(1)一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
另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主要通过经济手段(主要手
段)、法律手段;
(2)机制: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6.简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答:(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3)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5)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7.简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主要方法.
答:(1)公开市场业务,即由中央银行在货币资本市场上公开出售或收购有价证
券,以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2)最低准备金率政策,即通过调整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率,来调节
流通中的货币量。
(3)再贴现利率政策,即通过调整商业银行到中央银行再贴现票据的利率,来
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8.简述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及其作用和后果.
答:资本输出的作用是:
(1)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由此获得大量来自海外的高额利润和利息。
(3)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
(3)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重要手段。
(4)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从而强化了金融资本在世界经
济、政治舞台上的统治地位。
对于那些处于较低发展阶段上的、经济比较落后的资本输入国来说,大量国外资
本的输入,后果有两方面。
一方面,外来资本和生产方式的进入,促进了这些国家自然经济的瓦解、商品经
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生长和发展,建设了一些近现代的工商企业和发展经济
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整个国民
经济水平的提高。
但另一方面,国外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也给这些国家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9.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新变化和其实质。
答:新变化:
(1)生产力:
①劳动者:脑力劳动者比例攀升,素质显著提高;
②劳动工具:由“三机系统”发展为“四机系统”;
③劳动对象:信息资源的广泛应用;
④生产管理:获得新的手段和工具。
(2)生产关系:
①所有制关系:国有经济、法人资本所有制出现;
②劳资关系:职工持股等制度;
③分配关系:社会福利政策。
(3)上层建筑:民主进一步扩大
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新变化实质:
①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
占有制。
②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导致经济危机
的根源依然存在。
③当代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所进行的某些社会改良,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的根本性质。
10.简述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原因、主要内容和后果。
答:(1)本质:资源配置的国际化(2)原因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②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③国际资本流动
的大幅增加;
(3)内容
①生产的全球化;②贸易的全球化;③资本的全球化。
(4)①社会分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各种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优化配置,推动生
产力的发展。
②发达国家是实际主导者和主要受益者。
③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a.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增加就业、促进消费、加强交流。
b.消极:与发达国家差距扩大;环境恶化;治理危机;爆发全球性经济危机的风
险增大。
知识点6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空想社会主义;
(2)科学社会主义;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发展历程
(1)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2)空想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3)马克思和恩格斯受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
起草并于 1848 年 2 月发表《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个纲领性
文件,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
3、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1)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
(2)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3)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4)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
4、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
(1)把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
(2)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5、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教训
(1)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
(2)改变世界格局,遏制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扩张;
(3)推动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潮流;
(4)社会主义引导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6、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7、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1)实质: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2)领导核心: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
(3)任务: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8、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1)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2)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4)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9、2017 年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业国想”。2018 年 3 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载入了宪法,宪法修正案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
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五位一体”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四个全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0、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
终达到共同富裕”。
11、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1)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社会主义优越性最根本的一条,
社会主义的根本和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3)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
(4)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6)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12、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1)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根本依据。
(2)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社会
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3)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
家为目的。
(4)社会主义社会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以满足全体社会成
员的需求为生产的根本目的。
(5)社会主义社会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6)社会主义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
生。
(7)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8)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
级政党的领导。
(9)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
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并最终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13、如何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1)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反对任何背离这些原则的错误倾向。
(2)要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同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
革命、建设与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3)要紧跟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
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14、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1)具备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2)特殊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
(3)不违反历史发展的规律。
15、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原因:
(1)各国的生产力状况不同;
(2)各国的历史传统不同;(3)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16、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原因
(1)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社会主义的成长过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
(2)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发展都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3)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和格局的变动演化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
17、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1)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工人阶级先锋队;
(3)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4)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5)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6)有坚强纪律和战斗精神的党。
18、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1)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
①思想领导;
②政治领导;
③组织领导。
(2)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①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
③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
④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
(先进性:马克思主政党的本质属性)
简答题
1.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答:(1)无产阶级的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 这是以往
不同私有制之间相互取代所发生的革命不可比拟的。
(2)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答:(1)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本
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制度。从国体上说,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
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从政体上说,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
的形式。
(3)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服务的,目的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完善社会主义。
3.简述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教训。
答:(1)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社会制度出现在世界上,推动了人类历史
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
(2)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
权主义在世界上的扩张。
(3)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
世界时代潮流。
(4)社会主义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4.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主要内容。
答:(1)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
必然胜利的根本依据。
(2)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社会
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3)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
家为目的。
(4)社会主义社会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以满足全体社会成
员的需求为生产的根本目的。(5)社会主义社会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6)社会主义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
生。
(7)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8)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
级政党的领导。
(9)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
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并最终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5.如何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答:(1)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反对任何背离这些原则的错误倾
向。
(2)要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同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
革命、建设与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3)要紧跟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
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6.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答:(1)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
(2)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
(3)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7.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原因。
答:(1)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其成长过程
必然不会一帆风顺。
(2)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但对基本矛
盾的认识及其矛盾的运动发展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3)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也是决定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影响因素。
8.简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答: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有: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
率。
(2)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在社会主义的不同
发展阶段可以有所不同,但这一分配关系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
(4)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
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
(5)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9.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思想领导方面。善于总结经验,探索创新,为社会主义事业指明方向。
(2)政治领导方面。党要起政治领导核心作用,保证正确的方向前进。
(3)组织领导方面。通过各种组织形式,实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组织领导。
10.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原因。
答:(1)是科学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3)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4)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5)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知识点7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
(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
础)。
(2)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的分配原则
(3)经济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消失
(4)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5)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6)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7)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2、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阶段(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3、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社会,是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的过渡和变化。
4、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同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
5、社会主义社会——共同理想。共产主义社会——远大理想
6、共产主义社会要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1)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全部社会历史的物
质基础。
(2)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社会形态,它的特质基础应该是远远
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3)只有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经济基
础和上层建筑,从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7、“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含义:
(1)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2)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
(3)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束缚(劳动是一种需要,劳动变得快乐)
(4)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8、实现共产主义需要的基本条件:
(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
(2)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
(3)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
(4)建立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
(5)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别。
(6)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段,国家自行消亡。
9、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1)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
进,有机联系和统一。
(2)一方面,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当前我们开创的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就是朝着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迈进。
(3)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
同理想在我国的成功实践,必然成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
11、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1)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和最理想的社会制度,但是,实现共产
主义的物质的和社会的条件,只能在社会主义阶段的长期发展建设过程中逐渐形
成。
(2)依据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阶段原理,人类社会的发展,只能从资本主义社
会首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不能超越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社会
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是走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必由之路。
(3)只有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发展,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随
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社会文化的长足发展,才能使旧的社会痕迹逐步消
失,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铺平道路。
所以,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
简答题
1.为什么说共产主义社会要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答:(1)因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是全部社会历史的物
质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在社会生产力高度
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共产主义社会是
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社会形态,它的物质基础是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
达的社会生产力。
2.实现共产主义需要的基本条件。
答:(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2)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共产主义社会显著特征)
(3)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
(4)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5)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6)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7)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答:(1)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和最理想的社会制度,但是,实现共
产主义的物质的和社会的条件,只能在社会主义阶段的长期发展建设过程中逐渐
形成。
(2)依据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阶段原理,人类社会的发展,只能从资本主义社
会首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不能超越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
(3)只有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发展,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随
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社会文化的长足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铺平道路。
4.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答:(1)共产主义事业是最崇高理想与科学理想的统一。
(2)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社会运动的规律,总结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 继承人
类思想的优秀成果,科学地预见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理想制度的基本特征。
(3)共产主义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目标的追求与符合规律的科学社会实践的
有机结合。
5.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答:(1)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远大理想是奋斗目标;
(3)共同理想是坚实基础。
2020 年马原单选题精选 346 题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 )
A.《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
D.《反杜林论》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2.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任
务,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 )
A.主观条件
B.客观条件
C.理论基础
D.理论前提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4.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
源,其中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德国古典哲学
C.近代英国哲学
D.近代法国哲学
5.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
黑格尔哲学的(
)
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决定论思想
6.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培根和洛克
B.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C.斯密和李嘉图
D.圣西门和傅立叶
7.19 世纪初期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
A.法国的圣西门
B.法国的傅立叶
C.英国的欧文
D.德国的黑格尔
8.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9.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除去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外,还有
()
A.量子学理论
B.DNA 双螺旋结构
C.广义相对论
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10.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
是()
A.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
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11.下列各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
A.科学社会主义
B.民主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哲学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2.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
13.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政治经济学是其(
)
A.核心内容
B.理论基础
C.指导原则
D.前提条件
14.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
A.《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C.《人类学笔记》和《资本论》
D.《反杜林论》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5.马克思主义是()
A.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总汇
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
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
16.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既表现为它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又表现为它具有()
A.完整的理论体系
B.严密的逻辑结构C.鲜明的政治立场
D.崇高的社会理想
17.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
A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 逻辑性和历史性的统一
C 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D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8.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于它的( )
A.实践性
B.阶级性
C.深刻性
D.批判性
19.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
A 理论特征
B 理论核心
C 理论品质
D 理论前提
20.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
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
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21.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其
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
A.社会理想
B.道德理想
C.职业理想
D.生活理想
22.我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实现平均分配
D.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23.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
)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24.理论联系实际是( )
A 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
B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C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D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25.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是要()A.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B.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直接答案
C.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现成的公式裁剪历史事实
D.一切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
26.在 21 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
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
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
)
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
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知识点1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1.世界观是(
)
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B.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C.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D.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 )
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
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
D.世界有否统一性的问题
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 )
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
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
D.世界有否统一性的问题
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 物质和时间的关系问题
D 物质和空间的关系问题
6.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
A.丰富的
B.精神的
C.发展的D.实践的
7.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
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B.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上有重要作用
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9.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科学的世界观
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10.哲学上的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世界的物质性
B.世界的统一性
C.世界的可知性
D.世界的多样性
11.哲学上的二元论就是否认( )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B.世界的本质是精神
C.世界是发展变化的
D.世界的统一性
12.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A.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B.神秘主义和虚无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D.宿命论和唯意志论
13.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
A.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感觉的集合
D.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14.唯物主义哲学的三种基本形态是( )
A.自然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
B.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
C.17 世纪的英国唯物主义、18 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19 世纪的德国唯物主义
D.物理学的唯物主义、化学的唯物主义、生物学的唯物主义
15.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 )
A.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16.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
)
A.简单性、机械性、教条性、僵化性
B.片面性、直观性、表面性、庸俗性
C.片面性、不彻底性、抽象性、外在性
D.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
17.客观实在性是()
A.自然物质的个性
B.一切物质的共性
C.物质的具体形态
D.物质的存在形式
1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广延性
B.持续性
C.可知性
D.客观实在性
19.从哲学上看,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
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20.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
A.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
B.夸大相对静止的存在
C.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
21.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 )
A.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
B.夸大相对静止的存在
C.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
22.“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这是一种( )
A.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3.在运动和静止关系问题上,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属于( )
A.唯物辩证法
B.形而上学
C.相对主义诡辩论
D.主观唯心主义
2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25.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是(
)
A.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B.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世界物质存在具有条件性
D.否认世界存在的无限丰富性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26.哲学上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
)
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
B.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27.时间是物质运动的(
)
A.持续性和顺序性
B.广延性和伸张性
C.绝对性和无限性
D.普遍性和特殊性
28.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
A.无限性和绝对性
B.有限性和特殊性
C.广延性和伸张性
D.持续性和顺序性
2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个谚语说的是(
)。
A.时间具有一维性
B.物质运动具有持续性
C.时间具有有限性
D.物质运动具有顺序性
30.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是相对的、有限的。这是一种( )
A.诡辩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实用至受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31.实践作为一种感性物质活动,强调的是( )
A.实践具有客观性
B.实践具有主观性
C.实践具有能动性
D.实践具有历史性
3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
A.物质的
B.运动的
C.实践的
D.精神的3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
A.实践主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B.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C.实践是个人日常生活的活动
D.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4.下列选项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
A.社会管理活动
B.科学实验活动
C.社会改革活动
D.物质生产活动
35.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36.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
)
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B.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C.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D.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7.下列各项属于主观臆想联系的是()
A.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造成空气严重污染
B.过度毁林开荒导致严重水土流失
C.人的生辰八字决定其一生命运
D.人的社会环境影响其一生命运
38.“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
战事折,国家灭”这首歌谣揭示的哲理是(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偶然性的堆积
C.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
D.事物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39.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指:()
A.对立面之间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C.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D.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和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40.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战胜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
A.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之后产生的
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形式
C.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内容
D.新事物较旧事物更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4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事物存在范围的扩大
4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A.联系具有复杂多样性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43.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
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D.事物发展的趋向和走势
4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
45.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
A.事物发展的原因和结果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46.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本质表现为现象的规律
47.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事物的内部矛盾
B.事物的特殊矛盾
C.事物的外部矛盾
D.事物的主要矛盾
48.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D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49.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
这体现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B.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统一
50.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A.客观性
B.普遍性
C.特殊性
D.斗争性
5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的是(
)
A.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外因和内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5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
A.要承认事物运动的客观性
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53.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我们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要看主流,同时又不忽略支流。这里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变化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54.“白马非马”这一诡辩命题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
A.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B.局部和整体的联系
C.个别和一般的联系
D.量变和质变的联系
55.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桃子等的关系属于(
)
A.全体和部分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56.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
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
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
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57.“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一种(
)
A.相对主义观点
B.辩证法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折衷主义观点
58.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
59.“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等说法,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 )
A 适度原则
B 辩证否定观
C 实事求是
D 科学发展观
60.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C.事物的变化是否彻底
D.事物的变化是否具有必然性
61.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
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C.多种原因引起一个结果
D.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62.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
)
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
B.辩证否定的原理
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
D.对立统一的原理
63.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离开了肯定就没有否定,离开了否定也没有肯定。这
是一种(
)
A.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
64.辩证法所说的“扬弃”是指:(
)
A.克服和抛弃
B.纯粹的否定
C.既克服又保留
D.纯粹的肯定
65.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经济
进一步发展。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
)
A.原因和结果相互区别
B.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
C.原因和结果相互渗透
D.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
66.1998 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这是由降水量过大造成的,同时也
与长江中上游流域的森林砍伐过量、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淤积有关。从因果关系
来看,这属于( )
A.一因多果B.一果多因
C.同因一果
D.同果一因
67.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会导致(
)
①宿命论②唯心主义先验论③唯心主义非决定论④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8.有的哲学家说:在大风扬起的尘土旋涡里,没有任何一粒尘土的分布是偶然
的。这是一种()
A.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69.我国制定的“十一五”计划的根据是(
)
A.抽象的可能性
B.现实的可能性
C.人民群众的愿望
D.先进分子的构想
70.下列选项中,具有可能性的是
A.水中捞月
B.以砖磨镜
C.水滴石穿
D.心想事成
71.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内容和形式反映了( )
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间的关系
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
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
72.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C.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D.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中
73.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本质和现象反映了( )
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间的关系
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
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
74.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
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真象是确定的,假象是不确定的
C.真象是稳定的,假象是变动不居的
D.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75.假象同真象一样,也是客观的。这是一种(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C.唯物主义辩证法观点
D.神秘主义观点
76.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实现的,对于这些基本环
节的逻辑反映就是辩证法学说的基本范畴。下列不是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是()
A.必然性与偶然性
B.现象和本质
C.可能性和现实性
D.抽象与具体
77.规律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普遍性,另一个是(
)
A.客观性
B.变动性
C.社会性
D.能动性
7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说(
)
A.规律仅仅存在于自然界
B.规律是无法认识和把握的
C.规律不具有客观普遍性
D.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79.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
)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
B.自然规律是自发的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而得到实现的
C.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
D.自然规律是可以被认知的,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
80.“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一种()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81.下列关于意识起源的说法是()
A.意识是主观自生的.
B.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82.从小脱离社会、在狼群中生存的“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
A.意识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B.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83.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活动( )
A.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C.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D.能影响人的生理活动84.在意识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
A、忽视意识的主观特征
B、抹煞意识的主观特征
C、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D、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85.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这表明(
)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
B.意识是客观事物本身
C.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性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86.“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
能办到。”这是一种(
)
A.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机械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C.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
D.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
87.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是(
)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C.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D.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88.先设计工程图纸,然后按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一事实说明(
)
A.意识在先,意识的产物在后
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C.意识对物质有决定作用
D.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
89.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
A.认识客观规律
B.制定周密计划
C.依靠广大群众
D.参加社会实践
90.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意识往往是不同的,这说明(
)
A.意识是主观自生的
B.意识的内容是与生俱来的
C.意识不受客观事物的制约
D.意识受人们主观状况的影响
91.揠苗助长”这个寓言说明()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D.如果违背规律,越是发挥主观能动性,遭受的挫折和失败就越严重
9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是(
)
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93.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
)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94.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知识点2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是( )
A.实践的
B.发展的
C.历史的
D.辩证的
2.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认识主体所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
A.能动性
B.社会性
C.历史性
D.客观性
3.下列各项不属于认识客体的是(
)
A.已探测的引力波
B.已揭秘的史前文明
C.已观测的银河系
D.尚未发现的地下矿藏
4.下列各项中,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的是( )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C.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D.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5.下列选项中,反应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
A、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6.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认识的客体的含义的是(
)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C.认识的客体是一切客观事物
D.认识的客体是整个外部自然界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A.主休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自由创造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简单摹写
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强调的是( )
A.直接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B.书本知识是根本不可靠的
C.间接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D.真理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
9.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A.人的认识是先于经验而获得的
B.思维能够正确地认识现实世界
C.人的认识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
D.思维能够能动地认识现实世界
10.能动反映论区别于机械反映论的根本标志是( )
A.肯定思维能正确的反映存在
B.认为认识过程是纯粹的观念创造
C.肯定思维对存在的决定作用
D.认为认识过程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1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B.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C.需要与满足需要的价值关系
D.创造与被创造的主从关系
12.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
D.能动的反映论与被动的反映论
13.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兴趣爱好
B.社会实践
C.求知欲望
D.好奇心理
14.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每个人的认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书本上的知识不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15.下列各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是()
A.认识客体具有客观性的观点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的观点
C.物质世界可以认识的观点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
16.“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是一种()
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C.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1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
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C.实践可以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
D.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18.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
是由( )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B.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
C.环境和资源状况决定的
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19.那张主张“天赋的才能”“天生的心灵禀赋”的观点属于(
)
A.唯心主义先验论
B.旧唯物论的直观反映论
C.唯物主义反映论
D.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20.“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句话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
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1.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
)
A.指出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
B.指出感性认识可以上升到理论认识
C.指出人的认识可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D.指出社会实践可以证明人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
22.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归纳、综合
D.识记、联想、假说
23.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抽象、具体、再抽象
D.分析、归纳、综合
24.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直接性,另一个是( )A.客观性
B.能动性
C.抽象性
D.形象性
2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
A.前者源于书本,后者源于实践
B.前者是可靠的,后者是不可靠的
C.前者反映事物的现象,后者反映事物的本质
D.前者来源于直接经验,后者来源于间接经验
26.有人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抽象的理论是不可靠的,这在认识论
上犯了()
A.唯理论的错误
B.经验论的错误
C.形而上学的错误
D.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27.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
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
A.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错误
B.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C.唯理论的错误
D.经验论的错误
28.“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句话说明()
A.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
D.理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感性认识
2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各项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订计划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30.“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
觉它”,这句话表明()
A.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
B.感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C.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
D.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31.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句话
强调的是( )
A.认识过程中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B.认识过程中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C.认识过程中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D.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2.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实践——认识——实践
C.认识——实践——认识
D.概念——判断——推理
33.整个人类的认识是()
A.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B.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C.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D.正确与错误的统一
34.“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体现的是
(
)
A.唯心主义辩证法
B.唯物主义辩证法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35.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真理是不变的,谬误是可变的
C.真理来源于实践,谬误是主观自生的
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36.“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这句话强调的是( )
A.仅同事物的现象相符合的不一定是真理
B.只要同事物的现象相符合的就是真理
C.观察事物的外部联系就能获得真理
D.只要观察事物的偶然联系就能获得真理
37.在真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承认任何真理都是(
)
A.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B.主观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C.客观性和绝对性的统一
D.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38.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
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
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
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
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39.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
C.真理中包含着错误
D.真理来源于主观创造
40.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这是因为真理具有( )
A.绝对性
B.相对性
C.全面性D.片面性
41.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
A.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C.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D.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
42.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的标准的是(
)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以实践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定是非
43.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承认()
A.实践标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B.实践标准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C.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D.实践标准既是不变的又是可变的
44.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承认实践标准()
A.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
B.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C.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D.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45.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与()
A.承认真理的相对性是一致的
B.承认真理的全面性是一致的
C.承认真理的具体性是一致的
D.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
46.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47.把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
准,这是一种(
)
A.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观点
B.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观点
C.相对主义论辩论的观点
D.轻视实践经验的唯理论观点
48.既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又承认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
作用,就是认为 ( )
A.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多元的
B.逻辑证明可以取代实践标准
C.被逻辑证明和证伪了的认识最终还要靠实践的检验
D.逻辑证明可以最终证实或驳倒真理49.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 )
A.真理的客观性
B.真理的相对性
C.真理的全面性
D.真理的具体性
50.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了检验真理的标准的(
)
A.客观性
B.全面性
C.具体性
D.稳定性
51.真理是有价值的,说的是(
)
A.真理是客观的
B.真理是发展的
C.真理能满足人的需要
D.有用的就是真理
52.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
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哪一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
的凝练(
)
A.国家层面
B.社会层面
C.思想层面
D.个人层面
5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从社会层
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表达是(
)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创新、包容、开放、进取
5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与追求,其中
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表达是( )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平、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厚德、包容、求是、创新
55.“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 )
A.黑格尔
B.费尔巴哈
C.马克思
D.恩格斯
56.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路线,就必须在工作中坚持(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一切从主观的愿望出发
C.一切从理论出发D.一切从臆造的规律出发
57.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追求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为了( )
A.把握事物现象
B.揭示事物本质
C.追求自我实现
D.改造客观世界
59.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
)
A.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
B.实现对自身能力的改造
C.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望
D.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知识点3 人类社会及其规律
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差异多样的地理环境
B.丰腴富饶的自然资源
C.协调合理的人口结构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
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
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
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
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
3.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
A.影响社会结构的划分
B.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
C.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D.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4.唯物史观认为,地理环境是()
A.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
B.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依据
C.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力量
D.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依据
5.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 )
A.使用文字符号
B.制造使用工具
C.具有自我意识
D.具有宗教信仰
6.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B.先进与落后、创新与守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7.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从其主体的角度看,可分为( )
A.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B.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C.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D.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
8.根据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
)
A.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B.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C.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
D.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9.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心理的是( )
A.政治与法律
B.哲学与宗教
C.科学与艺术
D.风俗与习惯
10.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
A.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B.政治思想、语言学、艺术
C.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D.法律思想、哲学、艺术
11.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B.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
C.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D.技术科学、哲学、艺术
1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的关系问题
13.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 )
A.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C.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4.社会存在是指(
)
A.生产力各要素的总和
B.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15.社会意识是()
A.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B.社会的教育活动过程
C.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D.社会的普遍交往过程
16.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
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B.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C.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7.“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
物”,这句话强调的是( )
A.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C.社会存在根源于社会意识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8.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
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对象的广度
C.劳动者的素质
D.劳动产品的质量
19.自然科学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这是因为()
A.它是对自然界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B.它能把生产力系统中的各要素组合成统一整体
C.它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D.它是构成现代生产力系统的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20.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生产工具属于(
)
A.实体性因素
B.运筹性因素
C.渗透性因素
D.准备性因素
21.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经济管理和预测决策属于( )
A.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B.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C.渗透性因素
D.准备性因素
22.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教育属于( )
A.实体性因素
B.运筹性因素
C.准备性因素
D.渗透性因素
23.下列范畴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
D.生产资料
24.在生产关系的诸要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产品的分配方式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C.产品的交换方式
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25.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
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26.下列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D.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7.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
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力的变化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
C.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8.下列各组矛盾中,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和自然的矛盾
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29.除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 )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
B.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的矛盾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的矛盾
30.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A.艺术
B.宗教
C.政治
D.哲学
31.上层建筑由两部分构成,它们是()
A.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B.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C.党的组织和政权组织
D.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3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
)
A.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B.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产生于它的经济基础之后
C.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
D.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性质都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
33.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 )。
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34.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A.渔猎社会
B.封建社会
C.工业社会
D.信息社会
35.下列各项中,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
A.原始社会
B.封建社会
C.工业社会
D.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36.划分经济社会形态所依据的标准是()
A.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力的水平
C.社会意识的内容
D.政治制度的状况
37.按照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我们可以把人类历史划分为()
A.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B.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C.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D.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
38.社会形态最基本的划分法之一是(
)
A.意识形态划分法
B.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
C.文化形态划分法
D.政治形态划分法
39.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
)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C.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40.美国跨越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这
说明()
A.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理论是错误的
B.社会形态的更替没有规律可以遵循
C.它的发展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D.它的发展是以世界范围内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为前提的41.既承认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又承认历史发展的选择性,这属于( )
A.历史唯物论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历史循环论观点
D. 折衷主义观点
42.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个人和群众的矛盾
C.社会基本矛盾
D.革命和改革
43.阶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首先是一个(
)
A.经济范畴
B.政治范畴
C.文化范畴
D.交往范畴
44.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两个阶级之间(
)。
A.物质利益的对立
B.政治立场的不同
C.思想观念的对立
D.社会分工的不同
45.阶级产生的根本前提是( )
A.用暴力掠夺他人财产
B.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
C.用特权侵吞共有财产
D.由于产品分配不公出现两极分化
46.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
A.直接动力
B.根本动力
C.最终动力
D.唯一动力
47.划分阶级所依据的根本标准是各社会集团的(
)
A.政治立场
B.经济地位
C.思想观点
D.文化水平
48.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 )
A.唯一形式
B.基本形式
C.辅助形式
D.补充形式
49.社会改革的实质是(
)
A.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改变
B.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改变
C.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与更新D.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
50.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C.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
D.创新意识和传统观念的矛盾
5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一论断表明社会改革与社会
革命(
)
A.都以夺取国家政权为目的
B.都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C.都是要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D.都不需要采取暴力冲突的形式
52.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
B.人的本质是现实具体的
C.人的本质是后天形成的
D.人的本质是人人相同的
53.人的本质在于(
)
A.人的自然属性
B.人的道德品质
C.人的社会属性
D.人的学识修养
54.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
A.人的道德品性
B.人的经济地位
C.人的价值追求
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5.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只涉及人与动物根本区别的是()
A.劳动是人的本质
B.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C.人的本质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和
D.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的总和
56.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错误在于(
)。
A.否认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否认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否认少数英雄人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否认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57.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主要是看他们(
)
A.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
B.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C.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D.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
58.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 )
A.一切为了群众B.从群众中来
C.一切依靠群众
D.到群众中去
59.“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B.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
C.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
D.历史规律的作用
6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
为(
)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
C.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
D.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
61.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 )
A.根本的政治路线
B.根本的思想路线
C.根本的组织路线
D.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
知识点4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D.价值规律起基础性作用
2.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3.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 )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应
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
4.两种商品相互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就是商品的( )
A.价值
B.价格
C.使用价值
D.交换价值
5.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 )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C.生产关系
D.交换关系
6.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流通手段
D.价值的表现形式
7.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 )
A.复杂劳动决定的
B.具体劳动决定的
C.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抽象劳动决定的
8.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
A.两个并列的劳动过程
B.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
C.先后出现的两次劳动
D.两种不同的劳动
9.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0.价值规律是()
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
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C.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D.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11.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价值围绕商品价格波动
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12.“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关系中主要是指( )
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
B.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C.供求关系对价格有重要影响
D.消费者的心理决定价值
1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
)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1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劳动成为商品B.劳动力成为商品
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D.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活和生产资料
15.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能( )
A.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
B.把劳动力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
C.保存生产资料价值
D.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16.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人新创造的全部价值,是( )
A.商品价值
B.剩价值
C.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D.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
17.在资本主义社会,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中一般不包括( )
A.生存资料的价值
B.生产资料的价值
C.延续和养育后代所需的费用
D.必要的教育培训费用
18.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 )
A.绝对剩余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超额利润
19.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A.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B.工作日不变、增加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20.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将工作日延长所生产出的剩余价值是()
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
D.平均剩余价值
2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
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2.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流通资本
D.流动资本
2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数量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A.有机构成
B.价值构成
C.技术构成
D.数量构成
24.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A.资本各部分的流通形式不同
B.资木各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
C 资木各部分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D、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
25.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 )
A 资本的有机构成
B 资本的价值构成
C 资本的技术构成
D 资本的数量构成
26.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使用价值
B.剩余价值
C.价值
D.交换价值
2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创新价值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转移旧价值过程的统一
28.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 )
A.只包括流通阶段而不包括生产阶段
B.只包括生产阶段而不包括流通阶段
C.是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的统一
D.是购买商品和销售商品两个阶段的统一
29.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30.社会资本是(
)
A.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
B.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总和
C.生产部门的资木和非生产部门的资本的总和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总和
31.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 )
A.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
B.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
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D.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32.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
)
A.商品流通领域中商品的加价
B.商业店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C.商业资本家在商品买卖中贱买贵卖
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33.资本主义绝对地租的源泉是(
)
A.土地的劳动生产率
B.土地的资木主义经营垄断
C.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D.土地私有制
34.根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资本家的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
)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C.商品资本和流通资本
D.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
35.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的 U 的目的是()
A.提高平均利润率
B.提高剩余价值率
C.提高资本积累率
D.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36.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
A.政党制度
B.国家制度
C.选举制度
D.文官制度
37.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 )
A.两党制和多党制两种
B.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
C.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三种
D.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专制独裁制三种
38.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
A.普选制
B.三权分立制
C.议会制
D.民主共和制
39.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
A.实用主义
B.利己主义
C.自由主义
D.民主主义
40.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
A.只具有历史进步性
B.只具有阶级局限性
C.既无历史进步性也无阶级局限性D.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阶级局限性
知识点5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处于(
)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C.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大体可分为(
)
A.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C.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D.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3.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前,资本主义处于( )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C.垄断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D.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4.当代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
)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C.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5.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所构成的资本是( )
A.股份资本
B.金融资本
C.商业资本
D.虚拟资本
6.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那些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财力
雄厚、 进行跨部门经营、对社会生活各方面有巨大影响的大财团的资本属于()
A.工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金融资本
D.银行资本
7.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是( )
A.社会分工的发展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自然分工的发展
D.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
8.垄断的形成是()
A.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B.生产输出的结果
C.金融资本统治的结果
D.国垄断的形成是9.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通过(
)
A.“参与制”来实现
B.“个人联合”来实现
C.资本输出来实现
D.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融合来实现
10.垄断资本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方式是( )
A.股份制
B.合作制
C.垄断制
D.参与制
11.实行垄断价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
A.最大限度占领市场
B.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C.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D.获取行业控制权力
12.垄断利润是( )
A.垄断组织通过垄断地位获得的平均利润
B.垄断组织通过垄断地位获得的全部利润
C.垄断组织通过垄断地位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利润
D.垄断组织通过垄断地位获得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13.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
B.凯恩斯理论被广泛理解和运用的结果
C.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作用加强的结果
D.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结果
14.资本主义国家向某个濒临破产的私人企业注入一定量的国有资本,使之能继
续生存下去,此时这个企业的性质属于(
)
A.资本主义国有经济
B.资本主义私有经济
C.资本主义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D.资本主义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15.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和调节,主要依靠(
)。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计划手段
16.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计划管理(
)
A.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无政府状态
B.能够自觉保持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
C.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D.可以对经济周期进行一定的调节与控制
17.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
)
A.实现充分就业
B.稳定币值、汇率和物价C.促进市场总供需平衡
D.推动经济发展与增长
1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管理和调控经济的主要机制是()
A.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B.国家管理企业,企业引领市场
C.国家宏观调控,企业微观规制
D.国家政策引导,市场自由竞争
19.从资本形态上看,资本输出的基本形式是(
)
A.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
B.国内资本输出和国际资本输出
C.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D.商业资本输出和金融资本输出
20.发达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
A.对发展中国家是完全不利的
B.全都是无偿提供的
C.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方式
D.对发展中国家是完全有利的
21.战后生产和资本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特点是()
A.商业资本国际化
B.产业资本国际化
C.借贷资本国际化
D.货币资本国际化
22.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成为垄断资本国际经济组织载体的新的垄断组织形式
是(
)
A.混合联合公司
B.跨国公司
C.托拉斯
D.国际垄断联盟
23.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
A.生产的全球化
B.贸易的全球化
C.资本的全球化
D.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2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方面新变化的是(
)
A.生产者中脑力劳动者的比重增加
B.机器生产由“三机系统”发展为“四机系统”
C.生产管理中增加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新手段和工具
D.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出现了法人所有制等新形式
2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方面新变化的是( )
A.在生产管理方面,出现了一系列运用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管理手段和工具
B.在所有制方面,出现了资本社会化,股权分散化趋势,法人所有制崛起
C.在劳资关系方面,建立了劳资共决,职工参与管理和持股,终身雇佣等制度
D.在收入分配方面,推行社会福利政策,通过再分配手段缓和社会矛盾
26.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向更高级的生产方式过渡创造物质条件,这主要表现在(
)
A.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B.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C.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D.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
27.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是(
)
A.生产力自身运动的规律决定的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运动的规律决定的
C.价值规律决定的
D.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
知识点6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1.19 世纪初期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包括()
A.法国的圣西门
B.法国的傅立叶
C.英国的欧文
D.英国的莫尔
2.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的纲领性文件是( )
A.《共产主义原理》
B.《共产党宣言》
C.《哥达纲领批判》
D.《国家与革命》
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
A.共产主义者同盟
B.布尔什维克
C.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D.中国共产党
4.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
A.波兰人民共和国
B.巴黎公社
C.苏维埃俄国
D.中华人民共国
5.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形式是()
A.暴力革命
B.非暴力革命
C.和平过渡
D.改革
6.俄国无产阶级于 1917 年 11 月 7 日,在俄国( )举行十月革命起义,建立起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A.彼得格勒
B.莫斯科
C.新西伯利亚
D.叶卡捷琳堡
7.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 )A.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C.无产阶级的意愿决定的
D.资产阶级的行为决定的
8.提出并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A.列宁
B.恩格斯
C.马克思
D.斯大林
9.社会主义从一国向多国发展壮大起始于()
A.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C.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以后
D.古巴社会主义革命以后
10.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依据是(
)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
11.2018 年 3 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思想被载入宪法,确定了其在国家
政治和社会生活里的指导地位。
A.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思想
12.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总体布局、协调推进“()”战略布局,“十二五”
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A.五位一体;四个全面
B.四位一体;五个全面
C.五个全面;四位一体
D.四个全面;五位一体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
的()需要和()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美好生活;不充分不平衡
B.幸福生活;不平衡不充分
C.幸福生活;不充分不平衡
D.美好生活;不平衡不充分
1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
()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两步走
B.三步走
C.四步走
D.五步走1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C.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D.中国共产党领导
16.当前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只( )的人民军队
A.听人民指挥,能打胜仗,高效运作
B.听人民指挥,高效运作,纪律严明
C.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D.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纪律严明
17.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
A.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B.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实现中国梦
18.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
界一流军队
D.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9.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 )
A.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B.全球化进程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一带一路进程
20.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
C.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
D.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21.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
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中国共产党人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22.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 )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
B.实行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建立完全纯粹的公有制经济
D.实行严格管控的计划经济
2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
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改变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改变
C.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改变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4.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
)
A.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C.社会矛盾严重激化
D.无产阶级领袖人物的出现
25.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充分条件是()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
B.工人运动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
D.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26.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 )
A.消除两极分化
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C.实现共产主义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7.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
A.集体领导制
B.个人负责制
C.民主监督制
D.民主集中制
28.下列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B.是各个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政党
C.可以吸收其他阶级、阶层认同党纲、愿为其奋斗的人入党
D.不应接受任何非工人阶级的人士入党
知识点7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是( )
A.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B.各尽所能,按才能分配
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D.各尽所能,按地位分配
2.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 )
A.社会主义社会
B.共产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信息网络社会
3.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是(
)A.社会制度的和谐完善
B.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
C.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4.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人与人关系的高度和谐
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
D.自然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
5.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物质条件是()
A.社会化大生产
B.现代无产阶级
C.马克思主义理论
D.市场经济体制
6.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社会条件是()
A.社会化大生产
B.现代无产阶级
C.马克思主义理论
D.市场经济体制
7.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精神条件是()
A.社会化大生产
B.现代无产阶级
C.马克思主义理论
D.市场经济体制
8.广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包含( )
A.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B.商品经济社会和产品经济社会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D.社会主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
9.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
A.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
B.按劳分配
C.市场经济体制
D.按需分配
10.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
C.政治体制不同
D.意识形态不同
11.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社会绝对的公平正义
C.实现国家完全的文明和谐
D.实现公民彻底的自由平等
答案解析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A,1847 年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 1848 年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
写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B,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任
务,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3.B,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斗争。
4.B,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
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其中哲学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
5.B,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彻底批判了它的唯心主
义和神秘主义,对它进行了根本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6.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是威廉配第,其余还有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7.D,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主要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8.C,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劳动价值论,在此
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9.D,19 世纪自然科学发展中与马克思主义联系紧密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阐明
了生命有机界的内在统一性,否定了“上帝创造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证明
了运动的客观性及各种物质运动形式内在的统一性;生物进化论将变化发展的观
念引入生物界。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A、B、C 三项均属 20 世纪的科学发现。
10.C,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深入研究资本主义制
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总结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
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做了科学的
预测和设想,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变革。
11.B,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
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2.D,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
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3.B,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
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4.A,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
形态》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马克思、
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C、D 两项则体
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15.A,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
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简要地说,它
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6.C,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还表现在它具有
鲜明的政治立场。
17.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8.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9.C,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20.B,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僵化的理论体系,而是在解决时代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中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不仅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发展的客观规律,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根
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要推进理论创新,与时俱进,因此它能够并必将保持长久
的生命活力。
21.A,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
约、相互影响。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贯穿于生活理想、
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之中,决定和制约着它们的发展和实现程度,而生活理想、
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又从不同侧面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社会理想。
22.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相对于最高理想来说,
共同理想是近期的具体理想。
23.D.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
产主义是长期的远大的理想;
24.D.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25.A.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的一
般原理出发。
26.B. A、C、D 的说法都很绝对。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具有不断创新的本质特征,才永葆生机,充满活力。
知识点1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1.A,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
看法和根本观点。
2.C,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而唯心
主义则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故选 C。A 项
是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B 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D 项
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A,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
题,是最重要的方面。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4.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
种根本不同的观点。
5.A,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
性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6.D,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7.C,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区分历史唯心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8.B,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哲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自人
类产生后,纷繁复杂的世界万物可归结为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两类。哲学要回答
世界的本质问题这一重大问题,就必须说明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因
此,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就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9.B,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不是自发形成的,而且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世界观 ,它是从人和世界的关系的角度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普遍的本
质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10.B,世界的统一性是区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
11.D,世界的统一性是区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
12.C
13.D。A,B,C 中的吾心、感知、感觉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体现,绝对精神是客
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14.B。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①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③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最高形态)
15.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
质形态
16.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特征:(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
17.B。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体现了个别和一般、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辩
证统一。
18.D。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
观实在性。
19.C。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形而上学、相对主义共同
错误在于把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割裂。
20.C。唯心主义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即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21.D,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否认运动。
22.B。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形而上学、相对主义共同
错误在于把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割裂。
23.C。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形而上学、相对主义共同
错误在于把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割裂。前者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后者只
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24.A。一方面,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另一方面,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
物质的运动。形而上学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和唯心主义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
动。
25.A,
26.B,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从个性中找到了共性,
把握了物质的本质特征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
哲学的物质概念混为一谈的错误,科学地说明了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
系。
27.A。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28.C。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29.A。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向前发展,既不是循环,更不是倒退。
30.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
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31.A,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32.C,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3.D,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
的本质。
34.D,实践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物质生产实践。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
实践。第三,科学实验。 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因为这个实
践是其它两种实践形式的基础.
35.D,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36.B,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37.C
38.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因:钉子缺引起蹄铁卸,蹄铁卸引起战马蹶。这个过
程并没有量的积累。
39.C,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
约。
40.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
决定的: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它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
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41.A,唯物辩证法强调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42.D,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
展的动力。
43.B,唯物辩证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系列
其他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
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
道路。
44.C,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45.B,唯物辩证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系列
其他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
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
道路。
46.A,唯物辩证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系列
其他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
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
道路。
47.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48.B,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
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49.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
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50.D,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斗争性。
51.B,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强调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
52.D,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主要强调的是矛盾的特殊性。
53.C,通过本题要把握矛盾发展不平衡性表现为两种不平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
盾的不平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方面决
定的,两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变化了。尤其在分析
形势时,要注意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问题,即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54.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它们是辩证统一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如果割裂了特殊性与普
遍性的联系,就会导致“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
55.B
56.C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渗透就是相互转化,但题目中的矛盾双方是相
对应而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故 D 不选。
57.B
58.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这一原理要
求我们在普遍原理的指导下,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具体问题分析和
解决,补充和丰富普遍原理。答案为 C。
59.A,“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等说法,都是要在实践中坚持适度
原则。
60.B,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61.B
62.B,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
态度。
63.D,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内部两个相反的方面,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①肯定和
否定相互依存。②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
64.C
65.D
66.B,洪水的来临既有降水量的原因,也有森林砍伐过量、水土流失严重、河床
淤积的原因。
67.C,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的统一,把二者割裂开来,只强调一方面而否认另
一方面,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或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的错误观点。先
验论,唯心主义认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同唯物主义反映论相左。人的知识是先
于感觉经验、先于社会实践的东西,它是先天就有的。宿命论,唯心主义表现,
人的命运天注定。
68.A,机械决定论割裂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把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看
成必然的,否认偶然性的存在。题干所述就是将偶然性当成了必然性,这表面上
抬高了必然性,实则将必然性降低为偶然性,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的
错误观点。
69.B
70.C
71.B,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
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
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72.B,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
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73.D,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指事
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74.D,真象和假象都是客观的,都是本质的外在表现,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正面表
现本质,后者是歪曲地表现本质。
75.C,真象和假象都是客观的,都是本质的外在表现,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正面表
现本质,后者是歪曲地表现本质。所以说法是属于唯物主义辩证法观点。
76.D,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从不同方面反映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其包
括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现象和本质以及内容和形式。
故选项 ABC 都是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故选项 D 不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
77.A,规律就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两
个特点。第一,客观性。第二,普遍性。
78.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说规律是运动着的事物本身所固
有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79.B,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
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80.B,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
“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81.B,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的长期演化和发展,产生了人
的意识。其次,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意识不仅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而且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82.B,从小脱离社会、在狼群中生存的“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意识是
社会的产物)
83.B,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这是意识能动作用最突出的表现。
84.C,唯心主义: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所以唯心主义是夸大了意
识的能动作用。
85.A,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创造性。
(3)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4)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86.C,这是个人想法决定事物,所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
87.D,
A 并没有尊重客观规律,不是唯物的思想,句意是唯心的,思想,人的
意识成为了先决条件。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这句话没有以发挥人的主
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客观规律为前提,没有认识到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
反映,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二者体现的均是意识,但没有将意识还原的到物质上,没有满足前述条件。D,
量力而行,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度量自己的能力,再行动。根据实际情况,是物
质先决条件,是客观规律。度量自己能力,是意识的作用。行动,是将意识的能
动性发挥出来。
88.B,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89.D,要区分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途径:由于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
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所以,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人的社
会实践;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90.D,
91.D,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
事情做好。反之,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愿望,美好的动机,
结果也只能是适得其反。
92.D,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第二,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93.D
94.C,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实事求是。
知识点2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A,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2.A,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
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它具有社会历史性和能动性。
3.D,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构成认识客体的内容
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4.D,答案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A,C 指的是量变和质变之间的关系,B 指的
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之间的关系。
5.D,A,B 指的是新事物终究会代替旧事物,C 是量变与质变之间的关系。
6.A,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构成认识客体的内容
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7.C,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本质)。
8.D,陆游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归有些浅薄,要想彻底了解
事物还需要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因此,认识的真理性是要通过实践进行检验和发
展的。
9.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由对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能不能正确地认识现实世界
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划分出来的。
10.D,机械反映论不懂得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不能从认识主体方面去看待客体。
能动反映论不仅能反映外部事物的现象,而且经过人的思维对感性材料的加工,
形成概念和理论,能够达到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同时这个过程也是主
体的创造的过程。所以,认识的过程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这是能动的反映论区
别于机械反映论的根本标志。
11.B,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表现为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相互作用。其中实
践关系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它是其他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首要的基本关系。
12.C,在哲学上有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的
认识路线,另一条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认为认
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反映论的原则;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
识与外部世界没有关系,与人的直接经验无关。
13.B,首先,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其
次,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最后,社
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社会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14.C,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没有实践,主体就无
法达到客体,认识就不会发生。人的认识能力和作为认识结果的知识,都只能来源于实践。因此,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每个人的才能和知识
都是或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实践。
15.D,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入到认识论中来,克服了以往唯物论在认识论
上的局限性,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实践
是认识的基础,从而引起了认识论的革命。
16.C,在认识论上,唯物论都是反映论,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论的反
映论都是机械的。旧唯物主义不懂得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把主体看作单纯的有
生命的存在物,把客体看作消极的认识对象,这样认识就被理解为主体对客体的
直观的照镜子式的反映。
17.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论的特点。
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
照,来确定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此外,
唯有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18.D,社会实践不断开拓新领域,涌现出新的问题、新的需要,正是这些新的问
题和新的需要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如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就是在现代
科技实践发展的推动下产生的。
19.A,实践是人的才能和知识的唯一源泉。一个生下来就完全与实践隔绝的人,
既不可能有什么知识,也不可能有什么才能。同唯物主义反映论根本对立。认为
人的知识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社会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
20.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
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一方面,实践的发
展不断揭示客观世界的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
的经验材料;另一方面,实践又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
能力。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题干中引用恩格斯的一句话,
重点在强调实践的发展产生了认识的需要,推动认识向前发展,故正确答案为 B。
21.D,辩证唯物主义认,实践驳斥知论有力论据 因实践成功能证明认识正确性世
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存认识之物。
22.B,感性形式产生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分为感
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23.A,理性形式产生于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包括概
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24.D,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具有直接
性、形象性的特点。
25.C,从内容上看,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从形式上看,感性认识以人的感觉器官直接反映事物,理性认识只能由人的理性
思维去理解。
26.B,经验论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片面强调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最可靠的。它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即夸大个别
的、局部的经验的作用,把它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
义。
27.C,唯理论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认为感性经验是靠不住的,只
有理性认识才是真实可靠的。它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即夸大了理论和
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实践经验,生搬硬套书本上的教条。
28.B,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尚未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所以,
题干所述句子说明,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29.D,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认为,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运动并未完结,
还要实现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这第二次飞跃就是要把前一阶段获得的理论
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故选 D。A、B、C 三项均属于第一次飞
跃。
30.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和表面;理性认识是认
识的高级阶段,反映的是事物的全体和本质。实践的继续促进感性认识的积累,
由量变而质变,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一辩证运动也体现了人们的认识从现象到本
质、从不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过程。题干所述即体现了认识由初级阶段
(感性认识)向高级阶段(理性认识)的飞跃。
31.D,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句
话强调的是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2.B,认识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在实
践中,人们先是产生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积累的基础上,产生了理性认识,然
后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去进行新的实践;在新的实践中又产生新的认识。人的认
识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样一个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实
践——认识——再实践多次反复)
33.A,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
34.B,“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
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人的认识运动是螺旋
式的上升运动。这就是认识运动发展的总规律。毛泽东的这句话体现了唯物主义
辨证法。答案为 B
35.D,真理与谬误:(1)正确反映→真理,歪曲反映→谬误;
36.A
37.D,在真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要承认真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真理是绝
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38.D,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发展是一个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
理的过程。
39.B,真理是客观的,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承认真理的客观性,这是在真理问
题上坚持了唯物论;承认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
辩证法。任何真理都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这就是真理观上唯物论
与辨证法的统一。
40.B,真理的相对性①从广度上看,需要进一步扩展;②从深度上看,有待于深
化。所以说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
41.B,认识和对象相一致、相符合,这是真理最根本的规定性。
42.D,ABC 本身都是真理标准问题上的错误观点。
43.C,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绝对的,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是确定性与不确
定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这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
44.D,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绝对的,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是确定性与不确
定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这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
45.D,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与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
46.C,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真理的价值突出地表现为它具有指导实践的功
能。本题题干中描述的正是这个观点。答案为 C47.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和范围,超出这个范围,真
理就会变成谬误.
48.C,①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否认逻辑证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
的作用。
②承认逻辑证明的作用,并不是说逻辑证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能用逻辑证明代
替实践标准,这是因为逻辑证明不具有最终性。
49.A,.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50.A,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就是坚持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也就是
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答案为 A.
51.C,价值指的是客体对人需求的满足。
52.A,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三个层面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1)
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2)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3)个人行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53.B,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三个层面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1)
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2)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3)个人行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54.C,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三个层面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1)
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2)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3)个人行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55.C,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
56.A,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理论联系实际。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和活的灵
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7.C,“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和活的灵
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
58.D,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
59.D,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
知识点3 人类社会及其规律
1.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2.B,地理环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人类生存依赖地理环境。表现:
①对生产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②对军事政治影响。
3.B,地理环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人类生存依赖地理环境。表现:
①对生产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②对军事政治影响。
4.A,唯物史观认为,地理环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人类生存依赖
地理环境。
5.B,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
物的根本标志。
6.C,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
间的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7.C,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各种思想体系由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和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意识
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类;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
意识。
8.D,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各
种思想体系由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和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意识
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类;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
意识。
9.D,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区分,可以分为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社会
心理: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表现为人们的情感、情绪、愿望、要求、风俗、习
惯等等。
10.D,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和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不同来区分,可以分为意识形
态和非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
分社会科学;非意识形态: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
11.A,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和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不同来区分,可以分为意识形
态和非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
分社会科学;非意识形态: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
12.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3.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4.D,社会存在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
活资料生产方式。
15.C,社会意识是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16.D,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A”、“B”、“C”、“D”均是社会意识相
对独立性的表现,但最突出的表现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17.A
18.A,劳动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19.C,自然科学在应用于现实的生产过程之前,并不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只有把
它应用于现实的生产过程之中,渗透到生产力的其他各类因素中去,才能转化为
现实的生产力。
20.A,(1)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工具是
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劳动对象分为两大类:一
类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另一类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
对象合称生产资料。
(2)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
(3)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
(4)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21.B,(1)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工具是
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劳动对象分为两大类:一
类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另一类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
对象合称生产资料。
(2)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
(3)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
(4)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22.C,(1)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工具是
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劳动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另一类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
对象合称生产资料。
(2)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
(3)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
(4)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23.B,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构成得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当
一种适合生产力要求得新的生产关系建立得时候,就会推动生产力得发展,但当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得时候原来得生产关系就会成为生产力得障碍,最终会引
起生产关系得变革。生产关系的总和就是经济基础。
24.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着决定作用,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起决定作
用。
25.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26.D,(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
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是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
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
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
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生
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情况。
27.A,(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
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是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
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
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
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生
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情况。
28.D
29.C
30.C,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主导地位)、法律、
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
和设施的总和,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
31.D,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法律、艺术、道德、
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
和,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
32.A
33.C,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34.B.人类历史上有五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依次占统治地位,因而人类历史就
相应地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
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35.C.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技术社会形态就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
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36.A.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是根据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在经济社会
形态的范围内,又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方法:一种是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另一种
是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37.B.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人类历史可
划分为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四种社会形态。A、C 两项均
属于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中的三种社会形态分类法。
38.B.划分社会形态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另一中
是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
39.A.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历史规律不是别的,就是人的活动
的规律。)所以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40.D.有些国家和民族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在社会形态转变过程中,可能
超越某一个或某几个社会形态。这不仅不违背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规律,反
而是以这个规律的存在为前提的。题干所举例子即属这种情况。
41.A.承认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不矛盾的,属于历史唯
物主义观点。
42.C.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43.A.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同时阶级又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不仅
仅是一个经济集团,而且是一个社会集团和社会组织。一个阶级的经济地位、政
治立场、意识形态这几个方面总和起来构成这个阶级的全部特征,阶级是这些方
面的有机统一体。
44.A.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
45.D.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阶级是
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情况下产生和存在的。阶级产生的根本前提
是由于产品分配不公出现两极分化。
46.A.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7.B.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不能用政治
标准和思想标准来划分阶级。
48.B.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
49.D.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
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持续存在与发展或自我
完善,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
50.A.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都是为了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
筑的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运动形式。
51.C.①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
过程中的部分质变,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②社会革命目的是推翻反动统
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社会改革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因此,社
会革命一般是由下层群众首先发动的,社会改革则是自上而下展开的。③从历史
上看,社会革命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社会改革虽然也要付出代价,甚至
流血牺牲,但一般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
52.D.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不
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发生相应变化的;
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超阶级的,而是有阶级性的。
53.C.人的本质不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54.D.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5.A.马克思从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作了界定,即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之所以说劳动是人的一般本质,是
因为劳动是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基本标志和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
56.D.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
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存在着根本分歧。
57.A
58.A.一切为了群众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59.A,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
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说的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60.A.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61.D.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知识点4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
1.C,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①社会分工的产生与存在;
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决定性条件)
2.B,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即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的支
出。(社会属性;最本质的因素;商品交换的基础)
3.D,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即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的支
出。(社会属性;最本质的因素;商品交换的基础)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一般人
类劳动。(社会属性)生产价值
4.D
5.B,使用价值,有用性,自然属性
6.B,货币的本质: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7.C,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也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
8.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
9.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0.B,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1.A,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2.C
13.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
尺度来计量的。
14.B,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为劳动力成为商品:
15.D,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
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
值更大。
16.D,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
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
值更大。正是由于这一特点,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它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
值。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成了资本。
17.B,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
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
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三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
支出的费用
18.A,绝对剩余价值:延长工作时间(提高劳动强度);
19.D,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进行激烈竞争。少数企业不可能长期
垄断技术,当先进技术普遍后,平均的劳动生产率将会提高,,从而导致商品的
社会价值下降,原来的超额剩余价值将不存在了;由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
高的结果,单位商品价值降低,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也相应降低,必要劳动时间缩
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
20.A,绝对剩余价值:延长工作时间(提高劳动强度);
21.C,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进行激烈竞争。少数企业不可能长期
垄断技术,当先进技术普遍后,平均的劳动生产率将会提高,,从而导致商品的
社会价值下降,原来的超额剩余价值将不存在了;由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
高的结果,单位商品价值降低,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也相应降低,必要劳动时间缩
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
22.A,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是不变资本。
23.B,
①资本技术构成: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②资本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
③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
构成,用公式 c:v 来表示。
24.B,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
变资本。
25.C,
①资本技术构成: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②资本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
③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
构成,用公式 c:v 来表示。
26.B,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27.B,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28.C,单个资本的循环(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对应职能形式)
(1)购买阶段:货币资本(准备阶段);
(2)生产阶段:生产资本(生产阶段);
(3)销售阶段:商品资本;
(4)资本循环过程是流通和生产的统一。
29.A,购买阶段:货币资本(准备阶段),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
30.A,社会资本①含义:相互联系、相互交错的各个单个资本的总和;
31.C,社会总产品: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以年为单位)内
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32.D,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33.C,资本家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34.B,生产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根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
35.D,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36.B,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内容:国家制度(核心)、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
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
37.B,政体: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
①君主立宪制:议会君主制、二元君主制
②民主共和制:议会共和制、总统共和制
38.C,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以议会制为核心和主要标志,以“三权分立制”、普
选制、两党制(或多党制),以及公民享有各种权利为主要内容。
39.B,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2.本质: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3.核心:利己主义
4.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40.D,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阶级局限性。
知识点5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1.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18 世纪 60 年代——19 世纪 4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基本形成,资本主义的发展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
2.B,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划分为私人垄断与国家垄
断两个发展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3.B,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划分为私人垄断与国家垄断
两个发展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4.D,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划分为私人垄断与国家垄断
两个发展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5.B,金融资本: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
参与,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资本形式。
6.C,金融资本: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
参与,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资本形式。
7.D,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
8.A,垄断的形成是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9.B,①经济上:“参与制”;②政治上:“个人联合”
10.D,①经济上:“参与制”;②政治上:“个人联合”
11.C,实行垄断价格根本目的: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12.C,垄断利润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
润,它主要是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故本题选 C 选项。
13.A,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进一
步加剧
14.C,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
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
15.A,另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主要通过经济手段(主要手
段)、法律手段;
16.D,国民经济计划化(可以对经济周期进行一定的调节与控制);17.C,目标: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
求的平衡;
18.A,管理和调控经济的主要机制: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19.C,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重要一手就是资本输出。
资本输出方式:①借贷资本输出,间接投资方式。②生产资本输出,直接投资
方式。
20.C,新变化:采取新殖民主义手法,打着“援助”的旗号实行剥削。
21.B,资本主义国家向外输出资本阶段:商业资本→借贷资本→产业资本国际化
22.B
23.D
24.D,生产力表现
①劳动者:脑力劳动者比例攀升,素质显著提高;
②劳动工具:由“三机系统”发展为“四机系统”;
③劳动对象:信息资源的广泛应用;
④生产管理:获得新的手段和工具。
25.A,生产关系新变化:
①所有制关系:国有经济、法人资本所有制出现;
②劳资关系:职工持股等制度;
③分配关系:社会福利政策。
26.C,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社会化的全面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关系的日益社会
化,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
27.B
知识点6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1.D,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
2.B,科学社会主义诞生:马克思和恩格斯受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
义者同盟”的委托发表《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3.A,科学社会主义诞生:马克思和恩格斯受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
义者同盟”的委托发表《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4.C,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5.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形式。
6.A,俄国无产阶级于 1917 年 11 月 7 日,在俄国彼得格勒举行十月革命起义,建
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7.A,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到底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8.A,巩固苏维埃政权——战时共产主义阶段——新经济政策时期(1921)
9.B,二战以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壮大
10.B,列宁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理论,依据是帝国
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11.A,2017 年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业国想”。2018 年 3 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载入了宪法,宪法修正案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
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12.A13.D
14.A
15.D
16.C
17.A
18.B
19.C
20.A,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
终达到共同富裕”。
21.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
裕”,邓小平所概括。
22.A,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本质属性)
23.D,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4.B,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
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847 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工人运动
相结合,建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故排除 D 项,选 B。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是由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
所组成,故排除 A、C 两项。
25.D,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
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847 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工人运动
相结合,建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故排除 B 项,选 D。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是由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
所组成,故排除 A、C 两项。
26.C,
27.D
28.C,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马克思主义政党由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
先进分子所组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来自其他阶级和阶层的认同党的纲领、愿为党
的事业奋斗的先进分子不能加入党组织。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
础,但它不等同于工人阶级本身,与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也有明显区别。故 A、
B、D 三项均可排除,本题选 C。
知识点7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A
2.B
3.B
4.A
5.A,资本主义社会也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了主客观条件:
①物质条件——社会化大生产
②社会条件——现代无产阶级
③精神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
6.B,资本主义社会也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了主客观条件:
①物质条件——社会化大生产
②社会条件——现代无产阶级
③精神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7.C,资本主义社会也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了主客观条件:
①物质条件——社会化大生产
②社会条件——现代无产阶级
③精神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
8.A
9.A
10.B
11.A
扫码登录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即可查看余下内容
上一篇:江苏自考11002公司法与企业法知识点汇总押题资料
下一篇:江苏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汇总押题资料
最近更新
- 江苏自考00051管理信息系统中计算机... 06-25
- 江苏自考00058市场营销学押题资料 06-25
- 江苏自考0007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押题资料 06-25
- 江苏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押题资料 06-25
- 江苏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押题资料 06-25
- 江苏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 06-25
- 江苏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 06-25
- 江苏自考11002公司法与企业法知识点... 06-25
- 江苏自考08129企业会计准则与制度押题资料 06-25
考试资讯
- 2024年10月南通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30
- 2024年10月苏州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30
- 2024年10月常州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30
- 2024年10月徐州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29
- 2024年10月无锡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29
- 2024年10月南京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29
- 无锡自考报名缴费如何缴? 08-22
- 无锡自考报名专业和课程如何选择? 08-22
- 无锡自考报名注册需要注意什么? 08-22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