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江苏自考网!江苏自考网为考生提供江苏自学考试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江苏教育考试院www.jseea.cn为准。

联系我们:  0512-67311639

距1月江苏自考考试 45

距10月自考成绩查询预计 已经开始

自考流程
所在位置:江苏自考网 > 考试大纲 > 12586物联网应用技术与设计(高纲1580)

12586物联网应用技术与设计(高纲1580)

2019-03-12 15:04:11   来源:其它    点击:   
自考在线学习 +问答
   

高纲1580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12586 物联网应用技术与设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物联网应用技术与设计》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段)考试计划规定的选考课,是为培养自学应考者了解和掌握物联网应用技术与设计的基本知识、理论和应用而设置的一门选考课。
本课程是一门面向应用的专业科,课程围绕物联网中“感知、传输、应用”所涉及的三项技术架构物联网技术知识体系,分为物联网基本概念、物联网感知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支撑技术与应用四大部分内容,比较全面地介绍物联网的概念、实现技术和典型应用。本课程涉及了当前物联网领域的各种新技术及其研究成果,首先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关键技术;接着介绍物联网感知层常用的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自动识别技术、卡类自动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自动识别技术、图像自动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技术;随后介绍射频识别(RFID)工作原理、RFID系统的基本组成及RFID的典型应用;然后介绍与物联网相关的无线通信与网络技术、传感网及其关键支撑技术等,详细介绍与物联网相关的常用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如蓝牙、Wi-Fi、红外、ZigBee、NFC、UWB等;进而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协议、控制技术等,还介绍了物联网支撑技术,包括云计算、数据融合、物联网中间件、物联网安全;最后介绍了物联网应用及典型方案。
本课程是前期课程的延续,特点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应用性较强。通过学习本课程,考生不仅可以从技术理论上对物联网有较全面的了解,而且可以根据应用实例对物联网技术有更直观的认识,为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应具有以下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
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了解物联网系统设计的思路、方法和步骤;
1、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等关键技术和知识,熟练进行传感设备、RFID设备、网络、嵌入式系统的选型;
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物联网项目的需求分析和总体方案设计;
3、训练和提高设计的基本技能,能熟练进行系统集成和性能测试,并能承担一般的物联网工程项目;
4、学会在设计过程中利用有关国家标准、设计手册及产品样本等有关技术资料;
5、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拓宽所学的专业知识。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选考课,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同时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及应用能力。本门课程的考试旨在考核学生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与设计的掌握情况。考生应独立完成考试内容,在回答试卷问题时,要求概念准确,逻辑清楚,必要的解题步骤不能省略,答题应清晰正确。
在自学过程中,要求考生在通读教材,理解和掌握所学基本原理知识及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习题与思考题的练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程是一门面向应用的专业课程,需要有许多先期基础知识课程的支撑,学习本课程前,考生应具备的知识基础有: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基础导论、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嵌入式开发系统、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等,是对所学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围绕物联网中“感知、传输、应用”所涉及的三项技术架构物联网技术知识体系,分为物联网基本概念、物联网感知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支撑技术与应用4个部分,比较全面地介绍物联网的概念、实现技术和典型应用。本课程重点为综合运用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等关键技术和知识,熟练进行传感设备、RFID设备、网络、嵌入式系统的选型与应用,能够进行物联网项目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和实际应用。
考生要注意把握重点和考核知识点内容,用考核目标和各章的考核要求检验学习的效果,也要了解一般内容的知识点。
  考核目标
本课程自学考试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四个能力层次是递升的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大纲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如定义、表达式、公式、格式、原则、原理、重要结论、方法及特征、特点等),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领会(Ⅱ):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本大纲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及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正确地解释说明和论述。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有关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解释、叙述和说明。
简单应用(Ⅲ):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本大纲中规定的少量知识点,学会使用几种常见的物联网相关模块,解决外界信息检测的简单应用问题,并能绘制出简单功能扩展应用原理图,分析和说明系统的功能。
综合应用(Ⅳ):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本大纲中规定的多个知识点,面对较复杂的物联网应用问题,进行系统设计和实施方案设计,绘制出系统功能扩展应用的原理图,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应用问题。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1 物联网及其体系结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关键技术,明确学习内容和目的,以及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二、课程内容
1.1 物联网的定义
1.2 物联网的特点
       1.2.1 物联网的全面感知
       1.2.2 物联网的可靠传递
       1.2.3 物联网的智能控制
       1.2.4 物联网的多种数据融合
1.3 物联网相关概念
       1.3.1 物联网与互联网
       1.3.2 物联网与传感器网
       1.3.3 物联网与泛在网
1.4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1.5 感知层功能及其关键技术
       1.5.1 感知层功能
       1.5.2 感知层关键技术
1.6 网络层功能及其关键技术
       1.6.1 网络层功能
       1.6.2 网络层关键技术
1.7 应用层功能及其关键技术
       1.7.1 应用层功能
       1.7.2 应用层关键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
掌握物联网定义、基本概念、特点,熟悉物联网体系结构,了解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功能及其关键技术。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 物联网的定义;
(2) 物联网的特点;
(3) 物联网的三个层次结构;
(4) 感知层功能;
(5) 网络层功能;
(6) 应用层功能。
2)领会
(1) 物联网与互联网、传感网、泛在网的区别与联系;
(2) 感知层涉及到的几项关键技术;
(3) 网络层涉及到的几项关键技术;
(3) 应用层涉及到的几项关键技术。
五、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物联网定义、基本概念、特点,物联网与互联网、传感网、泛在网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功能及其关键技术。
 
2  物联网感知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并掌握物联网感知层常用的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自动识别技术、卡类自动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自动识别技术、图像自动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技术等。
二、课程内容
2.1 常见自动识别技术
       2.1.1 条码自动识别技术
       2.1.2 射频自动识别技术
       2.1.3 卡类自动识别技术
       2.1.4 生物特征自动识别技术
       2.1.5 图像自动识别技术
2.2 传感器技术
       2.2.1 传感器概述
       2.2.2 微机电系统(MEMS)
2.3 智能技术
       2.3.1 嵌入式技术
       2.3.2 嵌入式系统
       2.3.3 智能技术研究
三、考核知识点
(1)自动识别技术;
(2)一维条码、二维码;
(3)磁卡、IC卡;
(4)生物特征识别;
(5)图像自动识别、光学字符识别(OCR);
(6)微机电系统(MEMS);
(7)智能技术、嵌入式技术。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自动识别技术的含义、共同特点;
      (2)自动识别技术分类;
      (3)条码的编码,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
      (4)RFID系统的构成;
      (5)RFID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6)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
      (7)数字图像处理的三个层次;
      (8)光学字符识别(OCR);
      (9)传感器的作用;
      (10)微机电系统(MEMS)的概念及其特点;
      (11)智能技术、嵌入式技术的概念。
2)领会
      (1)自动识别技术的一般性原理;
      (2)条码识别系统的基本组成;
      (3)磁卡识别和IC卡识别的工作原理;
      (4)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5)比较数字图像识别技术和OCR技术的异同;
      (6)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原理。
五、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物联网感知层常用的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自动识别技术、卡类自动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自动识别技术、图像自动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技术的基本概念。
难点:各类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
3  RFID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并掌握射频识别(RFID)工作原理、RFID系统的基本组成及RFID的典型应用,使学生了解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掌握射频识别技术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射频识别技术的运用和开发技术。
二、课程内容
3.1 RFID技术概述
       3.1.1 RFID技术的特点
       3.1.2 RFID系统的组成
       3.1.3 RFID的分类
3.2 RFID技术基础
       3.2.1 RFID通信方式
       3.2.2 RFID常用的编码与调制方法
3.3 RFID电子标签
       3.3.1 一位电子标签
       3.3.2 含有芯片的电子标签
       3.3.3 具有存储功能的电子标签
       3.3.4 含有微处理器的电子标签
3.4 RFID 读写器
       3.4.1 读写器的组成
       3.4.2 读写器设计
3.5 RFID中的天线技术
       3.5.1 RFID天线的应用及设计
       3.5.2 RFID天线的制造工艺
3.6 RFID的射频前端
       3.6.1 天线电路
       3.6.2 射频电路
3.7 EPCglobal标准体系
       3.7.1 EPC系统的特点
       3.7.2 EPCglobal标准总览
       3.7.3 EPC编码体系
       3.7.4 EPC标签分类
       3.7.5 EPC系统
3.8 RFID中间件
       3.8.1 RFID中间件产品的分类与特征
       3.8.2 RFID中间件设备集成技术
       3.8.3 RFID中间件业务集成技术
3.9 RFID应用系统构建
       3.9.1 RFID应用架构
       3.9.2 RFID应用系统
三、考核知识点
(1)RFID基本概念、分类;
(2)电子标签、RFID读写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3)RFID中的天线技术;
(4)RFID的射频前端组成;
(5)EPC电子代码标准与体系;
(6)RFID中间件相关概念;
(7)RFID应用架构。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RFID技术的特点;
(2)RFID系统的组成;
(3)阅读器的作用及其组成;
(4)电子标签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5)RFID按供电方式以及按使用频率的分类;
(6)RFID主要采用的三种数字调制方式;
(7)电子标签模拟前端(射频前端)工作方式及其工作原理;
(8)具有存储功能电子标签的分类及其控制部分的组成;
(9)含有微处理器电子标签控制部分的组成;
(10)读写器的软件、硬件组成;
(11)RFID中的天线分类及其工作原理;
(12)EPC系统的特点,EPC编码结构、编码类型,EPC标签分类;
(13)RFID中间件系统结构、产品的分类与特征;
(14)RFID应用系统的选择标准。
2)领会
(1)分级密钥及其在公共交通中的应用;
(2)IC卡与ID卡的区别;
(3)RFID中间件设备集成技术、业务集成技术;
(4)RFID应用架构。
3)简单应用
(1)面向供应链的RFID应用系统架构;
(2)面向个人消费的RFID应用系统架构。
五、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射频识别(RFID)工作原理、RFID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应用系统的基本构架。
难点:射频识别技术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射频识别技术的运用和开发技术,RFID的典型应用。
4  物联网通信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并掌握与物联网相关的无线通信与网络技术、传感网及其关键支撑技术等。
二、课程内容
4.1 互联网
4.2 移动通信
       4.2.1 移动通信的特点与分类
       4.2.2 移动通信网络
4.3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4.4 无线传感网
三、考核知识点
(1)互联网(Internet)的概念及其组成;
(2)移动通信的特点与分类;
(3)移动通信网的系统构成与基本技术;
(4)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5)无线传感网。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互联网的概念;
(2)C/S架构、B/S架构;
(3)分组交换;
(4)TCP/IP的四层体系结构;
(5)移动通信的概念与分类;
(6)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概念;
(7)无线传感网络的概念。
2)领会
(1)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关系;
(2)移动通信网的系统构成;
(3)移动通信与物联网的关系;
(4)短距离无线通信与物联网的关系;
(5)无线传感网络与物联网的关系。
五、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互联网、移动通信、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无线传感网等基本概念及其结构组成,各相关技术与物联网的关系。
难点:TCP/IP协议,移动通信网中的基本技术。
5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并掌握与物联网相关的常用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如蓝牙、Wi-Fi、红外、ZigBee、NFC、UWB等,并根据实际应用选择合适的通信技术。
二、课程内容
5.1 蓝牙
       5.1.1 蓝牙技术概述
       5.1.2 蓝牙组网与蓝牙路由机制
       5.1.3 蓝牙技术的应用
5.2 ZigBee
       5.2.1 ZigBee技术概述
       5.2.2 ZigBee组网技术
       5.2.3 ZigBee的应用
       5.2.4 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5.3 WLAN
       5.3.1 WLAN技术标准及特点
       5.3.2 WLAN的拓扑结构
       5.3.3 WLAN的应用
5.4 IrDA
       5.4.1 IrDA技术
       5.4.2 IrDA协议
       5.4.3 IrDA的应用
5.5 NFC
       5.5.1 NFC概述
       5.5.2 NFC的技术原理
       5.5.3 NFC的应用
5.6 UWB
       5.6.1 UWB的技术特点
       5.6.2 UWB的技术原理
       5.6.3 UWB的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
(1)蓝牙技术;
(2)ZigBee技术;
(3)WLAN技术;
(4)IrDA技术;
(5)NFC技术;
(6)UWB技术。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蓝牙技术特点;
(2)蓝牙系统组成;
(3)ZigBee技术的特点;
(4)ZigBee协议栈组成 ;
(5)ZigBee网络中节点的3种类型;
(6)ZigBee网络常见的两种拓扑结构;
(7)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工作模式;
(8)WLAN技术标准及特点;
(9)WLAN拓扑网络结构类型;
(10)基础架构模式;
(11)IrDA的技术特点;
(12)NFC的概念及其技术特点;
(13)NFC技术的3种工作模式。
2)领会
(1)蓝牙技术的应用领域;
(2)ZigBee的应用领域;
(3)WLAN的应用领域;
(4)IrDA的应用领域;
(5)NFC的技术原理;
(6)NFC的应用领域。
五、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蓝牙技术特点及组成,ZigBee技术的特点及其组成,WLAN技术标准及特点;IrDA的技术特点;NFC的概念及其技术特点。
难点: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6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并掌握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协议、控制技术等。
二、课程内容
6.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
        6.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征
6.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
6.1.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领域
6.1.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结构
6.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协议
6.2.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协议栈
6.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协议
6.2.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
6.2.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输协议
6.2.5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协议标准
6.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控制技术
6.3.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技术
6.3.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控制技术
6.3.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
(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征;
(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
(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结构、应用领域;
(4)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协议栈;
(5)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协议、路由协议、传输协议及其协议标准;
(6)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技术;
(7)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控制技术;
(8)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技术。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硬件与软件平台;
      (3)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功能模块组成;
      (4)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
      (5)无线传感器网络汇聚节点、传感器节点的功能;
      (6)单跳网络结构、多跳网络结构;
      (7)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类;
      (8)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的5个协议层;
      (9)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仪的主要特点、分类;
      (10)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目标、特点及其分类;
      (11)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协议的特点、分类;
      (1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协议标准;
      (13)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的必要性、特点;
      (14)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的概念、必要性;
      (15)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的必要性、特点。
2)领会
      (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领域;
      (2)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技术面临的挑战;
      (3)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的技术挑战;
      (4)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的技术挑战。
五、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协议、控制技术等基本概念,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征;熟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结构、协议、拓扑控制技术以及定位技术等。
难点:无线传感器网络相关技术的分析、设计及其应用。
7  物联网应用支撑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并掌握物联网支撑技术的相关概念,包括云计算、数据融合、物联网中间件、物联网安全等,熟悉其基本原理。
二、课程内容
7.1 云计算
       7.1.1 云计算的概念与特点
       7.1.2 云计算服务模式与关键技术
       7.1.3 云计算与物联网
7.2 中间件
       7.2.1 中间件概述
       7.2.2 中间件分类
       7.2.3 物联网中间件
7.3 大数据及其融合
       7.3.1 大数据及数据融合概念
       7.3.2 物联网数据库
       7.3.3 物联网数据融合
7.4 物联网安全技术
       7.4.1 物联网安全新特点
       7.4.2 物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
       7.4.3 物联网安全机制
三、考核知识点
    (1)云计算的概念与特点;
    (2)中间件的概念、分类;
    (3)大数据及数据融合概念;
    (4)物联网数据库;
    (5)数据融合原理;
    (6)物联网安全特征;
    (7)无线网络、云计算安全;
(8)物联网安全机制。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云计算的概念、特点;
      (2)云计算的基本原理;
      (3)云计算服务模式;
      (4)中间件的概念、分类;
      (5)大数据及数据融合概念;
      (6)物联网中数据融合的层次结构;
      (7)物联网系统的安全特征;
      (8)密钥管理机制;
      (9)认证与访问控制;
      (10)入侵检测与容侵容错技术。
2)领会
      (1)云计算与物联网的关系;
      (2)数据融合原理及方法;
      (3)物联网数据融合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要求;
      (4)物联网安全与传统网络安全的区别;
      (5)物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
五、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物联网支撑技术的相关概念,包括云计算、数据融合、物联网中间件、物联网安全等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难点:物联网相关支撑技术的应用。
8  物联网应用与解决方案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并了解物联网应用及典型方案,熟悉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智慧农业、智能电网等物联网行业应用的重点领域,了解典型应用的系统组成及功能,学会方案分析与设计。
二、课程内容
8.1 物联网应用领域与应用前景展望
       8.1.1 物联网主要应用领域
       8.1.2 物联网应用前景展望
8.2 智能物流应用与解决方案
       8.2.1 物联网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
       8.2.2 物联网在供应链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8.2.3 物联网在智能物流领域应用的发展趋势
8.3 智能交通应用与解决方案
8.4 智能家居应用与解决方案
       8.4.1 物联网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8.4.2 智能家居系统需求分析
       8.4.3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三、考核知识点
(1)物联网主要应用领域;
(2)智能物流应用与解决方案;
(3)智能交通应用与解决方案;
(4)智能家居应用与解决方案。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智能电网、智能家居的概念;
      (2)智能物流系统架构;
      (3)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ITS)的概念;
      (4)智能家居的基本概念;
      (5)智能家居常用的四类技术。
2)领会
      (1)领会物联网在工业领域、农业领域、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能医疗、城市安
保、环境监测、智能交通、智能司法、物流领域、智能校园、智能文博、M2M
平台等领域的应用;
      (2)熟悉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应用与解决方案。
3)简单应用
      (1)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物联网物流管理架构设计;
      (2)智能物流系统架构设计;
      (3)智能交通物联网整体架构设计;
      (4)智能家居系统需求分析。
4)综合应用
      (1)物联网供应链管理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2)物联网架构下的智能交通体系方案设计;
      (3)智能家居系统方案设计。
五、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熟悉物联网典型应用方案的设计。
难点:各应用方案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物联网应用技术与设计》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本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度、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自学本课程之前应先通读大纲,了解课程的内容、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明确考核目标,使自学应考者有的放矢地系统地学习教材;使辅导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使命题教师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本大纲要求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都可作为考核的内容。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课程内容在教材中可以体现一定的深度或难度,本大纲中对考核的要求是按照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对考生知识结构要求和专业考试计划来确定的,深度或难度较适当。
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应基本一致;本大纲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是与所选教材一致的。所选教材里的部分内容,本大纲不作考核要求。(注:其中的内容与大纲要求不一致的地方,以大纲规定为准。)
三、关于自学教材
自学教材:《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物联网工程与技术规划教材,张起贵、梁风梅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章节的基本要求中一般也指明了章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共6学分。
《物联网应用技术与设计》课程应用面较宽,涉及到电子技术、计算机工程技术、通信技术等许多方面。考生在自学时往往会感到有一定困难,但自学能力的培养对获取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在自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考核要求中的四个能力层次,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概念和重点问题,注意各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2.本课程的自学考试大纲是自学本课程的主要依据。在自学本课程前应先通读大纲,了解课程的要求,获得课程完整的概貌。在开始自学某一章时,先阅读大纲,了解该章的课程内容,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在自学过程中就有的放矢。
3.阅读教材时,要求吃透每个考核知识点。对基本概念要做到深刻理解,对基本原理要弄清弄懂,对基本方法要熟练掌握。
4.重视每章末的习题的作用,最好多做习题,可以帮助考生尽快地达到自考大纲的要求,并可以检查学习掌握知识的程度。
5.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考生在自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建议实验与课程自学过程同步进行。
6.考生在自学时要注意基本能力的培养,即系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分析问题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抓住重点阐述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能力等。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指导教师应熟悉本大纲所要求的内容、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辅导内容必须以本大纲为依据。切实作好对自学应考者的辅导,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注意自学考试的特点,命题将覆盖各章,特别是本大纲规定的重点,不可随意增删和圈定重点以免导向失误。本大纲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不作要求的内容则不考。
3.注意培养考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设计及应用的能力,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领会与应用联系起来,把知识和理论转化为能力。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议课程学习和实验同步进行。实验可以在主考学校,也可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在实验中,指导教师对考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应及时进行具体的帮助。
六、应考指导
1.如何学习
很好的学习计划和组织是你成功的法宝。如果你正在接受培训学习,一定要跟紧课程并完成作业。为了在考试中作出满意的回答,你必须对所学课程内容有很好的理解。你阅读课本时可以做读书笔记。如有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可以用彩笔来标注。如:红色代表重点;绿色代表还未理解需要深入研究的知识点;黄色代表可以运用在工作之中等。
2.如何考试
卷面整洁非常重要。书写工整,段落与间距合理,卷面赏心悦目有助于教师评分,教师只能为他能看清楚的内容打分。要抓住重点回答题目所问的问题,而不是回答你自己乐意回答的问题!避免答非所问。
3.如何处理紧张情绪
正确处理对失败的惧怕,要正面思考考前要调整好心态,要对自己充满自信,当然自信来自于对课程的把握和考前复习。进入考场后做深呼吸放松,这有助于使头脑清醒,缓解紧张情绪,保持冷静。
七、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四个认知(或叫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八、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作图可用铅笔和直尺。可带普通计算器。
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并适当突出课程的重点和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3.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目,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
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5%,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15%。
5.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0:40:25:15。
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对于不同的考生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在大纲中已特别强调这个问题,考生切勿混淆。
6.本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题型。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蓝牙工作在全球统一开放的频段为(     )
A.960KHz  频段                     B.108MHz   频段
C.433MHz  频段                     D.2.4 GHz   频段
2.在通信时不同的移动台占用不同频率的信道进行通信,这种方式称为(     )
A.频分多址方式                            B.时分多址方式
C.空分多址方式                            D.码分多址方式
二、填空题
1.典型的RFID系统主要由阅读器、          、RFID中间件和应用系统软件4部分构成。
2.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自组织、          、动态拓扑、以数据为中心以及节点能力受限等特征。
三、名词解释
1.物联网:
2.蓝牙:
四、简答题
1.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三个重要特征和优势指的是什么?
2.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常用的三种传输协议指的是什么?
五、综合分析题
1.下图为基于物联网的自动入库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请分析此结构图并阐述该系统工作过程。

江苏自考助学报名预约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隐私条款》

上一篇:27090上市公司案例分析考试大纲(高纲1583)
下一篇:03412第二外语(韩语)教学大纲(高纲1564)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自考信息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教程。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