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江苏自考网!江苏自考网为考生提供江苏自学考试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江苏教育考试院www.jseea.cn为准。
00165 劳动就业概论
自考在线学习
+问答
高纲0712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0165 劳动就业概论
南京师范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劳动就业概论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为培养和检验应考者对适应当代瞬息万变的社会能力的一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理论课。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应考者,掌握劳动、就业、择业、创业的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就业观,加深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采取的政策了理解力和洞察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开拓创新意识,有助于社会青年了解和理解我国的现实,与时俱进。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完整、准确地掌握《劳动与就业》的一系列关于劳动、就业、择业、创业的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关于劳动、就业等问题的相关政策;学会用本书介绍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特别是能应用一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未来人生作出科学的规划和人生定位,为日后的创业积累丰富的经验。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劳动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作为全书的开始部分,是学习以后各章的基石。学习这一章,在理论上要弄懂劳动、劳动方式、劳动行为、劳动制度和劳动关系的含义;理解劳动、劳动关系等的类型;了解学习与劳动相关的概念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之间联系的意义。学习劳动概述,更要学会用相关理论分析我国劳动的滞后点。事实证明,如何达成劳动的高效率性正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达成和谐社会的核心之一。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A、劳动的含义、特征和分类
1、识记:(1)劳动的含义。(2)劳动的特征。(3)劳动的分类。
2、领会:(1)劳动含义的四个方面的分析。(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3)硬技术和软技术的区分。(4)其它分类标准。
B、劳动方式与劳动行为
1、识记:(1)劳动方式的含义。(2)主要的劳动行为。(3)影响劳动行为的社会因素。
2、领会:(1)不同劳动方式产生不同劳动结果的原因。(2)劳动分工的三种分工形式。(3)劳动协作的不同类型。(4)劳动竞争的不同种类。(5)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区分。
3、简单应用:用竞争的观点原理解释如何达到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双赢局面。
C、劳动制度与劳动关系
1、识记:(1)劳动制度的含义。(2)劳动制度的一般特征。(3)劳动关系的含义和特征。(4)劳动关系的类型。
2、领会:(1)形成劳动制度的两种途径。(2)劳动制度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3)决定劳动关系性质和特点的最基本因素。
3、综合应用:联系我国实际,谈谈如何建立有效的劳动关系。
第二章 劳动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劳动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一些用于劳动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常用方法,并要求考生能理解一些简单的方法。如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制定工作说明书对一个企业人员、岗位设置的运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实践性较强是本章的特色。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A、劳动力与劳动力资源
1、识记:(1)劳动力。(2)劳动力资源。
2、领会:(1)开发的双重性特征和原因。(2)劳动力人口质量的主要包括内容。
3、综合应用:联系我国实际,由于低素质人口群体的出生率居高不下导致的“逆淘汰”现象对我国劳动力素质提高的不利影响。
B、劳动力人口的数量指标计算
1、识记:(1)劳动力人口数计算公式:劳动力人口数=劳动适龄人口数-非自立人口数+超过劳动年龄的在业人口数
(2)劳动力人口率计算公式:劳动力人口率= ×100%
2、领会:(1)劳动力就业率= ×100%
(2)劳动力参与率= ×100%
C、向劳动力资源投资
1、识记:(1)劳动力资源投资的特点。(2)劳动力资源开发的途径。
2、领会:(1)对向教育投资的内容进一步细分。(2)在职教育的主要形式。(3)劳动力资源投资与物质生产资料的相同之处。(4)人们在从事劳动力资源投资时须注意的问题。(5)世界上教育开发的趋势。(6)管理开发和政策开发的途径。
3、简单应用:联系身边事例,终身教育的重要性。
D、企业劳动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1、识记:(1)内容分析。(2)工作绩效评估。(3)晕轮效应误差。(4)近因误差。
2、领会:(1)企业组织培训经常使用的方法。(2)劳动力配备的主要原则。(3)工作绩效评估的目的。(4)工作绩效评估的标准和主要方法。(5)减小误差的措施。
3、简单应用:(1)制作工作说明书。(2)T小组。(3)两两比较法。
第三章 劳动力市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明了劳动力市场的相关理论,要求了解劳动力市场的经典理论,领会短期劳动力需求理论和长期劳动力需求理论。弄懂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了解劳动力市场歧视和主要表现。能够解释一些简单的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事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A、劳动力市场概述
1、识记:(1)劳动力市场含义。(2)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因素。(3)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4)劳动力市场结构。
2、领会:(1)劳动力市场含义的理解。(2)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区别。(3)最低劳动标准主要是指最低工资标准和最长劳动时间标准。(4)人才市场的功能。
B、劳动力市场理论与运作
1、识记:(1)劳动力市场配置模式。(2)劳动力流动。
2、领会:(1)劳动力市场经典理论。(2)按照劳动力流动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3)影响流动的因素。(4)劳动力流动的正负效应。
3、简单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孔雀东南飞”这一现象。
C、短期劳动力需求理论和长期劳动力需求理论
1、识记:(1)劳动力需求边际生产力。(2)劳动边际产量。(3)边际收益产量。(4)等产量曲线。
2、领会:(1)W=MR×MPL或W=MRPL
(2)边际技术替代率=
D、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1、识记:(1)劳动力供给。(2)劳动力需求。(3)劳动力参与率。
2、领会:(1)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2)人口成为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条件。(3)劳动力参与率是劳动力供给的最重要的指标。(4)影响需求的宏观因素。
E、劳动力市场歧视
1、识记:(1)劳动力市场歧视。(2)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最主要表现。
2、领会:(1)产生歧视的原因。(2)认知障碍的两大表现。
3、简单应用:举例说明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中的机会不均等。
第四章 劳动者收入分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明了劳动者收入分配理论。学习这一章要掌握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适用性。了解劳动工资的构成和类型;计算欧希玛指数和基尼系数;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我国现行收入分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的贯彻我国现行政策。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A、按劳分配及按生产要素分配
1、识记:(1)按劳分配。(2)按生产要素分配。
2、领会:(1)按劳分配的条件。(2)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3)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劳动工资
1、识记:(1)劳动工资的构成。(2)工资水平。(3)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2、领会:(1)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适用条件。(2)西方代表性的工资决定理论。(3)工资水平的影响因素。(4)确保劳动者实际工资水平不致下降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一补、二稳、三挂钩。(5)我国劳动工资改革及发展趋势。
C、收入分配差别
1、领会:(1) 职业工资差别。(2)脑体工资差别。(3)工龄工资差别。(4)收入分配不平均的原因。
2、简单应用:我国目前收入分配的现状。
D、欧希玛指数、洛仑兹曲线及基尼系数
1、识记:(1)基尼系数为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2)基尼系数为1时,则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3)一般均在0.1~0.6之间。
2、领会:(1)五等分欧希玛指数=
十等分欧希玛指数=
(2)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G=
3、简单应用:会计算一些简单的欧希玛指数和基尼系数。
第五章 就业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明了就业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就业的定义和社会性、经济性、流动性、变动性、计划性的特征;了解影响就业的因素;形成对我国就业结构一个整体性的构架。在此基础上,了解我国就业制度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历史演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A、就业的定义和特征
1、识记:(1)就业。(2)就业的基本特征。
2、领会:(1)就业必须符合的四个条件。(2)引起岗位变动性的原因。
B、影响就业的因素
1、识记:(1)经济增长方式。(2)结构性失业。
2、领会:(1)劳动力供给与就业需求之间存在的三种关系。(2)影响就业的因素。(3)经济因素是影响就业的决定性因素。(3)就业观念影响主要表现。(4)社会保障对就业的影响。
C、就业结构
1、识记:(1)狭义的就业结构。(2)全球范围内就业结构变动的总趋势。
2、领会:(1)就业结构的变动呈现的规律。(2)我国的就业结构变动的阶段。
D、就业制度
1、识记:就业制度。
2、领会:(1)就业制度的重要作用。(2)我国就业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3)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上的四种模式的演变。
第六章 就业政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明了就业政策。通过本章的介绍,弄懂调节劳动力需求、供给、交换的政策;了解美国、瑞典、日本、英国等典型就业的政策,同时注意之间的异同点;对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国家就业政策作整体性的了解。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A、就业政策的一般构成
1、识记:(1)凯恩斯就业理论是西方解决劳动力需求的代表性的经济理论。(2)供给学派理论是解决劳动力供求的代表性的经济理论。
2、领会:(1)导致“低于充分就业”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2)影响一个国家总需求从而影响充分就业的主要因素。
B、主要西方国家的就业政策
1、识记:(1)人力政策的核心问题。(2)终身雇佣制是日本社会惯例性的基本就业形式。
2、领会:(1)美国的就业政策。(2)瑞典的就业政策。(3)日本的就业政策。(4) 英国的就业政策。
3、综合应用:综合美国、瑞典、日本、英国的就业政策,对我国就业政策的借鉴意义。
C、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
1、识记:(1)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的两种类型。(2)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政策。
2、领会:(1)特殊的就业政策。(2)国家鼓励就业的政策。(3)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展望。
第七章 失业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明了我国现行社会的热门话题——失业。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掌握失业、待业和下岗的基本观点;识记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学会对一些关于失业率的简单计算;运用所学知识,学会对我国失业问题的分析。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A、失业概述
1、识记:(1)失业。(2)待业。(3)下岗。(4)摩擦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5)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
2、领会:(1)失业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2)摩擦性失业的特点。(3)结构性失业的特点。(4)周期性失业的基本特点。
B、失业的衡量
1、识记:(1)充分就业。(2)自然失业率。(3)失业警戒线。
2、领会:(1)促使自然失业率上升的原因。(2)失业率被高估的原因。
C、失业率的计算
1、识记:(1)失业率。(2)确定失业率的重要性。
2、领会:(1)失业率=
或
失业率=
(2)年失业率=该年度有失业经历人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D、我国的失业问题
1、识记:(1)失业治理。(2)二元劳动力配置模式。
2、领会:(1)我国失业的特点。(2)我国失业的原因。(3)教育影响就业的途径。(4)失业治理的主要途径。
第八章 职业基础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明了职业基础理论。要求对职业的含义和特征有深刻的理解;了解我国职业分类和职业准入的一些原则;对影响选择的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运用霍兰德人职匹配理论做一些简单的测试;明白职业地位和声望的含义;对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作整体性的了解。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A、职业概述
1、识记:(1)职业。(2)职业分类。
2、领会:(1)作为职业的工作具备的条件。(2)职业和行业的异同点。(3)职业的特征和功能。(4)职业分为蓝领、白领和金领。(5)我国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职业准入制度,是一个向WTO靠拢的实质性举措。
B、职业选择
1、识记:(1)兴趣。(2)气质。(3)能力和技能。
2、领会:(1)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2)影响选择的社会因素。(3)霍兰德人职匹配理论。
3、简单应用:参照霍兰德人职匹配理论,对自己作出职业选择。
C、职业地位和声望
1、识记:(1)职业地位。(2)职业声望。
2、领会:(1)职业地位的功能主义解释。(2)职业地位的决定因素。(3)影响职业声望的因素。(4)职业声望的特点。
D、职业生涯
1、识记:(1)职业生涯。(2)职业生涯设计。
2、领会:(1)萨帕的职业生涯五个阶段。(2)职业生涯设计中的考虑因素。
E、大学生就业指导
1、领会:(1)重在择业观教育。(2)做好具体工作。
第九章 求职准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了求职前的准备工作。要求掌握简历、求职信的格式;收集信息的重要性和方法;筛选和利用等方面的内容。并学会撰写简历和求职信。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A、撰写简历
1、识记:(1)简历的格式。
2、领会:(1)个人简历六忌。(2) 不要用附件发送简历。
3、简单应用:学会写简历。
B、准备求职信
1、识记:(1)求职信的结构。
2、领会:(1)撰写求职信的注意点。(2)摘要的写作没有固定的格式。
3、简单应用:学会写求职信。
C、收集就业信息
1、识记:(1)就业信息。
2、领会:(1)就业信息的内容。(2)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3)招聘广告的基本类型。(4)信息筛选的主要方法。(5)信息的利用途径。
第十章 求职面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了求职面试。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掌握面试的含义、目的及基本范式;注意面试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和基本准则;并学会一些面试技巧。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A、面试
1、识记:(1)面试。
2、领会:(1)面试的优点。(2)面试的主要目的。(3)面试的几种范式。(4)无领导小组讨论。
B、面试的问题
1、领会:(1)用人单位的问题。(2)个人素质的问题。(3)创新能力和行政职业能力的问题。
C、面试的特点和语言技巧运用
1、领会:(1)面试的显著特点。(2)口头语言技巧。(3)体态语言技巧。
D、面试的准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1、领会:(1)面试的准则。(2)面试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一章 竞争与择优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明了我国人才的竞争和择优。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现行的公务员考试制度;把握大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和人才测评两种途径给自己科学合理的定位的方法;对当代女性就业难以及针对女性特点,设计的五类适宜职业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A、公务员考试
1、识记:(1)公务员。(2)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三种主要类型。
2、领会:(1)公务员与干部概念不一样。(2)申论考试。(3)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B、社会需要的大学生
1、识记:(1)人才测评。
2、领会:(1)通过社会调查看需求。(2)人才测评在一般情况下主要包括职业倾向、心理测试和职业发展能力。(3)标准化的能力测试具有诊断和预测功能。
C、知识女性的就业
1、识记:(1)女性择业时注意的两个问题。(2)差别教育。
2、领会:(1)女性就业难的原因。(2)根据女性特点,设计五类以服务业为主的领域。(3)女大学生的就业趋向。
第十二章 高技术对工作的影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了高技术对工作的影响。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高技术的认定标准;理解职业结构标准的应用;弄清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夕阳工业和朝阳工业的含义;学会对就业结构变革的测度;简单了解未来工作的前景。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A、高技术
1、识记:(1)高技术的认定标准。(2)高技术产业的四大特征。
2、领会:(1)利用职业结构来确定高技术产业,在许多方面比其他指标优越,是最接近于高技术所具有的各种内涵。(2)应用职业结构标准来鉴别高技术可以做到准确无误,也会出错。在必要时应该考虑同时采用两种以上的办法确定高技术产业。
B、高技术与职业结构变革
1、识记:(1)乐观主义。(2)悲观主义。(3)朝阳工业。(4)夕阳工业。
2、领会:(1)关于高技术和劳动就业的争论,必须从整体上作辩证分析。(2)讨论高技术发展的劳动前景时,必须的掌握点。(3)夕阳工业的衰落,朝阳工业的兴起,标志着整个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经历了一场痛苦的新陈代谢。
C、就业结构变革的测度
1、识记:(1)贝尔是谈论后工业社会的第一人。
2、领会:(1)服务业的增长。(2)专业和技术领域的增长。(3)信息业的崛起。
D、新时代的工作
1、识记:(1)规范经济。(2)非规范经济。(3)第二职业。
2、领会:(1)种种迹象表明将来不会有足够的传统工作用来分配。(2)缩短工作时间是用来解决工作问题的方法之一。(3)绿色经济。(4)新的工作意义。
第十三章 未来工作展望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其中,对网络发展对职业的影响、WTO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和留学生的就业取向作整体性了解即可。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A、网络发展对职业的影响
1、识记:(1)网络衍生的新职业。
2、领会:(1)中间商、银行及证券业职员、邮政服务人员可能遭受被淘汰的厄运。(2)网上招聘。
B、WTO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1、识记:(1)“高素质”的标准。(2)十字形人才概念。
2、领会:(1)WTO重构就业空间。(2)WTO促进就业体制改革。
C、大学生与“知本家”
1、领会:(1)校园创业潮。(2)“海归派”的创业。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的有关说明
1、关于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考试大纲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劳动与就业课程的基本内容,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考试大纲所规定课程内容的具体化和系统论述,便于应考者自学、理解和掌握。考试大纲和教材在内容上基本一致。
2、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1)本课程要求应考者掌握的知识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
(2)关于考试大纲中四个能力层次的说明:
识记:要求应考者能知道本课程中有关的名词、概念、原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简单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中的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综合应用:要求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运用学过的本课程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劳动与就业》,张彦、陈晓强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应考者应根据本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学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的《劳动与就业》,它是应考者的主要读物。不要偏离教材,乱看各种辅导材料,以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应考者要认真掌握本课程考试大纲规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对基本概念的掌握要准确,注意划清一些基本界限,避免对概念掌握不准,造成概念之间的混淆。对基本原理特别是一些辩证关系的掌握要全面,既要注意主要的或起决定作用的方面,又不能忽略次要的或反作用的方面,力戒片面性。对于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要在弄清理论的基础上联系实际,不要离开理论只分析实际问题,也不要只讲理论不分析实际问题。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指定教材,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对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帮助他们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社会助学者应引导应考者防止和纠正自学中的不良倾向,切忌误导应考者死记硬背,猜题押题,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各种辅导材料上。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0165 劳动就业概论
南京师范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劳动就业概论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为培养和检验应考者对适应当代瞬息万变的社会能力的一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理论课。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应考者,掌握劳动、就业、择业、创业的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就业观,加深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采取的政策了理解力和洞察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开拓创新意识,有助于社会青年了解和理解我国的现实,与时俱进。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完整、准确地掌握《劳动与就业》的一系列关于劳动、就业、择业、创业的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关于劳动、就业等问题的相关政策;学会用本书介绍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特别是能应用一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未来人生作出科学的规划和人生定位,为日后的创业积累丰富的经验。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劳动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作为全书的开始部分,是学习以后各章的基石。学习这一章,在理论上要弄懂劳动、劳动方式、劳动行为、劳动制度和劳动关系的含义;理解劳动、劳动关系等的类型;了解学习与劳动相关的概念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之间联系的意义。学习劳动概述,更要学会用相关理论分析我国劳动的滞后点。事实证明,如何达成劳动的高效率性正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达成和谐社会的核心之一。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A、劳动的含义、特征和分类
1、识记:(1)劳动的含义。(2)劳动的特征。(3)劳动的分类。
2、领会:(1)劳动含义的四个方面的分析。(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3)硬技术和软技术的区分。(4)其它分类标准。
B、劳动方式与劳动行为
1、识记:(1)劳动方式的含义。(2)主要的劳动行为。(3)影响劳动行为的社会因素。
2、领会:(1)不同劳动方式产生不同劳动结果的原因。(2)劳动分工的三种分工形式。(3)劳动协作的不同类型。(4)劳动竞争的不同种类。(5)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区分。
3、简单应用:用竞争的观点原理解释如何达到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双赢局面。
C、劳动制度与劳动关系
1、识记:(1)劳动制度的含义。(2)劳动制度的一般特征。(3)劳动关系的含义和特征。(4)劳动关系的类型。
2、领会:(1)形成劳动制度的两种途径。(2)劳动制度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3)决定劳动关系性质和特点的最基本因素。
3、综合应用:联系我国实际,谈谈如何建立有效的劳动关系。
第二章 劳动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劳动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一些用于劳动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常用方法,并要求考生能理解一些简单的方法。如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制定工作说明书对一个企业人员、岗位设置的运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实践性较强是本章的特色。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A、劳动力与劳动力资源
1、识记:(1)劳动力。(2)劳动力资源。
2、领会:(1)开发的双重性特征和原因。(2)劳动力人口质量的主要包括内容。
3、综合应用:联系我国实际,由于低素质人口群体的出生率居高不下导致的“逆淘汰”现象对我国劳动力素质提高的不利影响。
B、劳动力人口的数量指标计算
1、识记:(1)劳动力人口数计算公式:劳动力人口数=劳动适龄人口数-非自立人口数+超过劳动年龄的在业人口数
(2)劳动力人口率计算公式:劳动力人口率= ×100%
2、领会:(1)劳动力就业率= ×100%
(2)劳动力参与率= ×100%
C、向劳动力资源投资
1、识记:(1)劳动力资源投资的特点。(2)劳动力资源开发的途径。
2、领会:(1)对向教育投资的内容进一步细分。(2)在职教育的主要形式。(3)劳动力资源投资与物质生产资料的相同之处。(4)人们在从事劳动力资源投资时须注意的问题。(5)世界上教育开发的趋势。(6)管理开发和政策开发的途径。
3、简单应用:联系身边事例,终身教育的重要性。
D、企业劳动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1、识记:(1)内容分析。(2)工作绩效评估。(3)晕轮效应误差。(4)近因误差。
2、领会:(1)企业组织培训经常使用的方法。(2)劳动力配备的主要原则。(3)工作绩效评估的目的。(4)工作绩效评估的标准和主要方法。(5)减小误差的措施。
3、简单应用:(1)制作工作说明书。(2)T小组。(3)两两比较法。
第三章 劳动力市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明了劳动力市场的相关理论,要求了解劳动力市场的经典理论,领会短期劳动力需求理论和长期劳动力需求理论。弄懂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了解劳动力市场歧视和主要表现。能够解释一些简单的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事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A、劳动力市场概述
1、识记:(1)劳动力市场含义。(2)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因素。(3)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4)劳动力市场结构。
2、领会:(1)劳动力市场含义的理解。(2)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区别。(3)最低劳动标准主要是指最低工资标准和最长劳动时间标准。(4)人才市场的功能。
B、劳动力市场理论与运作
1、识记:(1)劳动力市场配置模式。(2)劳动力流动。
2、领会:(1)劳动力市场经典理论。(2)按照劳动力流动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3)影响流动的因素。(4)劳动力流动的正负效应。
3、简单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孔雀东南飞”这一现象。
C、短期劳动力需求理论和长期劳动力需求理论
1、识记:(1)劳动力需求边际生产力。(2)劳动边际产量。(3)边际收益产量。(4)等产量曲线。
2、领会:(1)W=MR×MPL或W=MRPL
(2)边际技术替代率=
D、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1、识记:(1)劳动力供给。(2)劳动力需求。(3)劳动力参与率。
2、领会:(1)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2)人口成为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条件。(3)劳动力参与率是劳动力供给的最重要的指标。(4)影响需求的宏观因素。
E、劳动力市场歧视
1、识记:(1)劳动力市场歧视。(2)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最主要表现。
2、领会:(1)产生歧视的原因。(2)认知障碍的两大表现。
3、简单应用:举例说明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中的机会不均等。
第四章 劳动者收入分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明了劳动者收入分配理论。学习这一章要掌握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适用性。了解劳动工资的构成和类型;计算欧希玛指数和基尼系数;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我国现行收入分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的贯彻我国现行政策。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A、按劳分配及按生产要素分配
1、识记:(1)按劳分配。(2)按生产要素分配。
2、领会:(1)按劳分配的条件。(2)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3)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劳动工资
1、识记:(1)劳动工资的构成。(2)工资水平。(3)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2、领会:(1)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适用条件。(2)西方代表性的工资决定理论。(3)工资水平的影响因素。(4)确保劳动者实际工资水平不致下降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一补、二稳、三挂钩。(5)我国劳动工资改革及发展趋势。
C、收入分配差别
1、领会:(1) 职业工资差别。(2)脑体工资差别。(3)工龄工资差别。(4)收入分配不平均的原因。
2、简单应用:我国目前收入分配的现状。
D、欧希玛指数、洛仑兹曲线及基尼系数
1、识记:(1)基尼系数为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2)基尼系数为1时,则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3)一般均在0.1~0.6之间。
2、领会:(1)五等分欧希玛指数=
十等分欧希玛指数=
(2)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G=
3、简单应用:会计算一些简单的欧希玛指数和基尼系数。
第五章 就业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明了就业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就业的定义和社会性、经济性、流动性、变动性、计划性的特征;了解影响就业的因素;形成对我国就业结构一个整体性的构架。在此基础上,了解我国就业制度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历史演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A、就业的定义和特征
1、识记:(1)就业。(2)就业的基本特征。
2、领会:(1)就业必须符合的四个条件。(2)引起岗位变动性的原因。
B、影响就业的因素
1、识记:(1)经济增长方式。(2)结构性失业。
2、领会:(1)劳动力供给与就业需求之间存在的三种关系。(2)影响就业的因素。(3)经济因素是影响就业的决定性因素。(3)就业观念影响主要表现。(4)社会保障对就业的影响。
C、就业结构
1、识记:(1)狭义的就业结构。(2)全球范围内就业结构变动的总趋势。
2、领会:(1)就业结构的变动呈现的规律。(2)我国的就业结构变动的阶段。
D、就业制度
1、识记:就业制度。
2、领会:(1)就业制度的重要作用。(2)我国就业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3)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上的四种模式的演变。
第六章 就业政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明了就业政策。通过本章的介绍,弄懂调节劳动力需求、供给、交换的政策;了解美国、瑞典、日本、英国等典型就业的政策,同时注意之间的异同点;对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国家就业政策作整体性的了解。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A、就业政策的一般构成
1、识记:(1)凯恩斯就业理论是西方解决劳动力需求的代表性的经济理论。(2)供给学派理论是解决劳动力供求的代表性的经济理论。
2、领会:(1)导致“低于充分就业”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2)影响一个国家总需求从而影响充分就业的主要因素。
B、主要西方国家的就业政策
1、识记:(1)人力政策的核心问题。(2)终身雇佣制是日本社会惯例性的基本就业形式。
2、领会:(1)美国的就业政策。(2)瑞典的就业政策。(3)日本的就业政策。(4) 英国的就业政策。
3、综合应用:综合美国、瑞典、日本、英国的就业政策,对我国就业政策的借鉴意义。
C、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
1、识记:(1)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的两种类型。(2)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政策。
2、领会:(1)特殊的就业政策。(2)国家鼓励就业的政策。(3)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展望。
第七章 失业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明了我国现行社会的热门话题——失业。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掌握失业、待业和下岗的基本观点;识记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学会对一些关于失业率的简单计算;运用所学知识,学会对我国失业问题的分析。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A、失业概述
1、识记:(1)失业。(2)待业。(3)下岗。(4)摩擦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5)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
2、领会:(1)失业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2)摩擦性失业的特点。(3)结构性失业的特点。(4)周期性失业的基本特点。
B、失业的衡量
1、识记:(1)充分就业。(2)自然失业率。(3)失业警戒线。
2、领会:(1)促使自然失业率上升的原因。(2)失业率被高估的原因。
C、失业率的计算
1、识记:(1)失业率。(2)确定失业率的重要性。
2、领会:(1)失业率=
或
失业率=
(2)年失业率=该年度有失业经历人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D、我国的失业问题
1、识记:(1)失业治理。(2)二元劳动力配置模式。
2、领会:(1)我国失业的特点。(2)我国失业的原因。(3)教育影响就业的途径。(4)失业治理的主要途径。
第八章 职业基础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明了职业基础理论。要求对职业的含义和特征有深刻的理解;了解我国职业分类和职业准入的一些原则;对影响选择的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运用霍兰德人职匹配理论做一些简单的测试;明白职业地位和声望的含义;对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作整体性的了解。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A、职业概述
1、识记:(1)职业。(2)职业分类。
2、领会:(1)作为职业的工作具备的条件。(2)职业和行业的异同点。(3)职业的特征和功能。(4)职业分为蓝领、白领和金领。(5)我国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职业准入制度,是一个向WTO靠拢的实质性举措。
B、职业选择
1、识记:(1)兴趣。(2)气质。(3)能力和技能。
2、领会:(1)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2)影响选择的社会因素。(3)霍兰德人职匹配理论。
3、简单应用:参照霍兰德人职匹配理论,对自己作出职业选择。
C、职业地位和声望
1、识记:(1)职业地位。(2)职业声望。
2、领会:(1)职业地位的功能主义解释。(2)职业地位的决定因素。(3)影响职业声望的因素。(4)职业声望的特点。
D、职业生涯
1、识记:(1)职业生涯。(2)职业生涯设计。
2、领会:(1)萨帕的职业生涯五个阶段。(2)职业生涯设计中的考虑因素。
E、大学生就业指导
1、领会:(1)重在择业观教育。(2)做好具体工作。
第九章 求职准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了求职前的准备工作。要求掌握简历、求职信的格式;收集信息的重要性和方法;筛选和利用等方面的内容。并学会撰写简历和求职信。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A、撰写简历
1、识记:(1)简历的格式。
2、领会:(1)个人简历六忌。(2) 不要用附件发送简历。
3、简单应用:学会写简历。
B、准备求职信
1、识记:(1)求职信的结构。
2、领会:(1)撰写求职信的注意点。(2)摘要的写作没有固定的格式。
3、简单应用:学会写求职信。
C、收集就业信息
1、识记:(1)就业信息。
2、领会:(1)就业信息的内容。(2)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3)招聘广告的基本类型。(4)信息筛选的主要方法。(5)信息的利用途径。
第十章 求职面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了求职面试。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掌握面试的含义、目的及基本范式;注意面试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和基本准则;并学会一些面试技巧。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A、面试
1、识记:(1)面试。
2、领会:(1)面试的优点。(2)面试的主要目的。(3)面试的几种范式。(4)无领导小组讨论。
B、面试的问题
1、领会:(1)用人单位的问题。(2)个人素质的问题。(3)创新能力和行政职业能力的问题。
C、面试的特点和语言技巧运用
1、领会:(1)面试的显著特点。(2)口头语言技巧。(3)体态语言技巧。
D、面试的准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1、领会:(1)面试的准则。(2)面试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一章 竞争与择优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明了我国人才的竞争和择优。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现行的公务员考试制度;把握大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和人才测评两种途径给自己科学合理的定位的方法;对当代女性就业难以及针对女性特点,设计的五类适宜职业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A、公务员考试
1、识记:(1)公务员。(2)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三种主要类型。
2、领会:(1)公务员与干部概念不一样。(2)申论考试。(3)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B、社会需要的大学生
1、识记:(1)人才测评。
2、领会:(1)通过社会调查看需求。(2)人才测评在一般情况下主要包括职业倾向、心理测试和职业发展能力。(3)标准化的能力测试具有诊断和预测功能。
C、知识女性的就业
1、识记:(1)女性择业时注意的两个问题。(2)差别教育。
2、领会:(1)女性就业难的原因。(2)根据女性特点,设计五类以服务业为主的领域。(3)女大学生的就业趋向。
第十二章 高技术对工作的影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了高技术对工作的影响。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高技术的认定标准;理解职业结构标准的应用;弄清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夕阳工业和朝阳工业的含义;学会对就业结构变革的测度;简单了解未来工作的前景。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A、高技术
1、识记:(1)高技术的认定标准。(2)高技术产业的四大特征。
2、领会:(1)利用职业结构来确定高技术产业,在许多方面比其他指标优越,是最接近于高技术所具有的各种内涵。(2)应用职业结构标准来鉴别高技术可以做到准确无误,也会出错。在必要时应该考虑同时采用两种以上的办法确定高技术产业。
B、高技术与职业结构变革
1、识记:(1)乐观主义。(2)悲观主义。(3)朝阳工业。(4)夕阳工业。
2、领会:(1)关于高技术和劳动就业的争论,必须从整体上作辩证分析。(2)讨论高技术发展的劳动前景时,必须的掌握点。(3)夕阳工业的衰落,朝阳工业的兴起,标志着整个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经历了一场痛苦的新陈代谢。
C、就业结构变革的测度
1、识记:(1)贝尔是谈论后工业社会的第一人。
2、领会:(1)服务业的增长。(2)专业和技术领域的增长。(3)信息业的崛起。
D、新时代的工作
1、识记:(1)规范经济。(2)非规范经济。(3)第二职业。
2、领会:(1)种种迹象表明将来不会有足够的传统工作用来分配。(2)缩短工作时间是用来解决工作问题的方法之一。(3)绿色经济。(4)新的工作意义。
第十三章 未来工作展望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其中,对网络发展对职业的影响、WTO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和留学生的就业取向作整体性了解即可。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A、网络发展对职业的影响
1、识记:(1)网络衍生的新职业。
2、领会:(1)中间商、银行及证券业职员、邮政服务人员可能遭受被淘汰的厄运。(2)网上招聘。
B、WTO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1、识记:(1)“高素质”的标准。(2)十字形人才概念。
2、领会:(1)WTO重构就业空间。(2)WTO促进就业体制改革。
C、大学生与“知本家”
1、领会:(1)校园创业潮。(2)“海归派”的创业。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的有关说明
1、关于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考试大纲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劳动与就业课程的基本内容,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考试大纲所规定课程内容的具体化和系统论述,便于应考者自学、理解和掌握。考试大纲和教材在内容上基本一致。
2、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1)本课程要求应考者掌握的知识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
(2)关于考试大纲中四个能力层次的说明:
识记:要求应考者能知道本课程中有关的名词、概念、原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简单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中的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综合应用:要求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运用学过的本课程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劳动与就业》,张彦、陈晓强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应考者应根据本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学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的《劳动与就业》,它是应考者的主要读物。不要偏离教材,乱看各种辅导材料,以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应考者要认真掌握本课程考试大纲规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对基本概念的掌握要准确,注意划清一些基本界限,避免对概念掌握不准,造成概念之间的混淆。对基本原理特别是一些辩证关系的掌握要全面,既要注意主要的或起决定作用的方面,又不能忽略次要的或反作用的方面,力戒片面性。对于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要在弄清理论的基础上联系实际,不要离开理论只分析实际问题,也不要只讲理论不分析实际问题。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指定教材,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对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帮助他们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社会助学者应引导应考者防止和纠正自学中的不良倾向,切忌误导应考者死记硬背,猜题押题,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各种辅导材料上。
江苏自考助学报名预约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隐私条款》
上一篇:12577 智能数据处理(高纲1728)
下一篇:02486 工业化学
近期更新
- 江苏自考考试大纲:04723投资银行理... 10-31
- 江苏省自考考试大纲28778心理档案建... 07-19
- 江苏省自考考试大纲27186制单结汇与... 07-19
- 江苏省自考0841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考试大纲 07-19
-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6637园... 07-19
-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6071内... 07-19
- 江苏省高等自学考试大纲05082波谱学 07-19
-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30456 ... 08-13
-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29945 ... 08-13
考试资讯
- 2024年10月南通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30
- 2024年10月苏州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30
- 2024年10月常州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30
- 2024年10月徐州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29
- 2024年10月无锡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29
- 2024年10月南京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29
- 无锡自考报名缴费如何缴? 08-22
- 无锡自考报名专业和课程如何选择? 08-22
- 无锡自考报名注册需要注意什么? 08-22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自考信息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教程。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