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江苏自考网!江苏自考网为考生提供江苏自学考试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江苏教育考试院www.jseea.cn为准。

联系我们:  0512-67311639

距1月江苏自考考试 13

距1月自考准考证打印预计 7

自考流程
所在位置:江苏自考网 > 考试大纲 > 02134 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

02134 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

2019-03-12 14:50:35   来源:江苏考试院    点击:   
自考在线学习 +问答
   

高纲1530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2134   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必修课,是为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设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进入大数据时代,信息系统和数据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命脉”。本课程以管理学为背景,强调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本课程把管理和技术相结合,科学和艺术相结合,深刻阐释管理信息系统的本质、性质和内容,既重视学生的知识和智商的培养,也重视学生的能力和情商的修养。从基本概念、技术、应用、开发管理等角度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并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内涵及其相关概念;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相关知识;掌握并理解不同信息系统的特点和设计思路;掌握信息系统开发和分析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实施、评价和运行管理。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程以《管理学》、《数据库原理》、《信息存储与检索》等课程为先修课,为后续进一步拓展信息系统理论和信息系统技术奠定基础。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定义、概念和结构、数据库设计和系统开发方法以及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等知识;次重点包括不同类型系统的特点、计算机系统的发展、管理基础知识。本课程的难点主要是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评价与运行管理。
Ⅱ  考核目标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四个能力层次是递升的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各级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定义、方法、技术、应用、理论等,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领会(Ⅱ):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信息系统概念、理论方法的内涵及外延,理解信息系统中采用相关方法的理论支持及其符合条件即范围,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方法中不甚精准的说法;掌握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差异,并能根据考核要求的不同层级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简单应用(Ⅲ):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既有的知识和理论方法,对简单信息系统(或系统的一部分)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清晰准确的阐明分析过程,还可运用本课程中的特定知识点,利用简单的管理学与信息系统知识进行信息系统分析,如简单的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设计等等。
综合应用(Ⅳ):要求考生能够针对完整科学的信息系统,运用所学的原理和方法,设计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编写代码,进行数据库与数据结构设计,编写系统设计报告,并对设计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篇  基本概念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性质;掌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数据、系统、管理管理信息等概念;区分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了解和掌握相关管理理论;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特点及主要功能;在宏观层面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影响。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1.1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
1.2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
1.3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1.4如何学习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概念
2.1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2.2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质
2.3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2.4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2.5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内容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理论来源
3.1管理理论的回顾
3.2信息理论的回顾
3.3系统理论的回顾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 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
识记:新的信息规则;
          信息在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
2. 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识记:信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领会:管理信息系统对运营管理的影响;对管理者行为的影响;对组织的影响;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3. 管理信息系统
识记: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通信设备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率和效益为目的,支持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质—技术系统、人机系统、管理系统、社会系统。
领会: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功能结构、软件结构和硬件结构;管理新系统的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简单应用:系统开发应注意的问题有高度重视系统分析、根据系统分析决定机器的购买、在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完成之后才着手于程序编写、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要尽可能与与企业变革同时进行。
4. 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识记:对管理的影响;对管理者的影响;对管理行为的影响;对组织的影响;对企业的影响;对企业战略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对经济的影响。
5. 管理的基本概念
    识记:管理;管理信息。
    领会:管理的性质;主要管理科学家的论点;管理信息的定义和性质。
6. 信息的基本概念
识记:信息;数据;
信息的性质—事实性、等级性、可压缩性、扩散性、传输性、分享性、增值性、转换性。
领会:数据转化为信息的过程;全情报价值;信息价值;信息的生命周期;信息传输的一般模型。
简单应用:信息与数据的区别及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为只有当数据用于决策时才能成为信息、同一数据在不同系统中可能作为数据,也可能成为信息。
7. 系统的基本概念
    识记:系统;系统分类;系统美国集成。
领会:系统性能的评价;系统的控制与计划;
      系统的特征包括整体集合性、功能结构性、适应性、层次性、目的性、动态性;
系统的集成系统理论的发展。
简单应用:系统的五要素定义。
四、本部分重点、难点
信息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第二篇  技术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和运算基础;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存储系统、程序设计语言、软件开发方法和工具等概念;学习了了解通信与网络等相关概念,掌握电子商务中使用的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理解数据资源管理技术的相关概念和方法,掌握企业数据处理方式,了解文件组织的特点,理解数据库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利用数据仓库和商业智能工具管理数据资源;从技术角度学习和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知识与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四章:计算机系统和硬件
4.1计算机的发展
4.2计算机的运算基础
4.3网络计算的模式
4.4计算机硬件
第五章:计算机软件
5.1软件的概念
5.2系统软件
5.3程序设计语言
5.4软件开发方法和工具
第六章: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技术
6.1企业数据处理方式
6.2文件组织
6.3数据库系统
6.4数据仓库和商业智能
第七章:通信与网络
7.1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
7.2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概念与实现技术
7.3通信网络的应用
7.4电子商务用的网络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 计算机的发展
识记: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划分;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领会:计算机五个独立的部分:输入部分、存储库、运算室、控制器、输出部分;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字处理、决策支持、数据库管理、绘图、通信、应用开发、工程、个人与家庭使用。
2. 计算机系统原理
识记: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的基本思想:存储程序和二进制;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计算机系统组成—输入、数据处理与控制、输出、主存储、通信接口;
 计算机运行方式:计算机指令的执行、计算机指令系统、计算机程序的执行、网络计算机运算方式;
 网络计算的模式—C/S结构、B/S结构、网络计算、云计算。
领会:存储功能:一级存储单元和二级存储单元;
 二进制存储的优越性;
 不同类型的数据表示:数值型—字节,字符型—ASCII码、BCD码、EBCDIC码,汉字—汉字交换码、汉字机内码、汉字输入码、汉字字形码,所有有文字的通用表示—Unicode,音频和视频—模拟信号。
简单应用:CPU;C/S结构与B/S结构之间的区别。
3. 硬件的基本概念
识记:运算器;控制器;CPU的发展;
领会:计算机能力的反映指标—时间与容量;内部总线—数据总线和逻辑总线;
多处理机系统内CPU特点—辅助处理器、对偶处理器、并行处理设计。
简单应用:系统的五要素定义。
 4. 存储系统
识记:主存储器—随机存取、只读;
辅助存储器—磁介质存储、光存储、闪存。
5. 输入/输出设备
    标记: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键盘与显示终端、点触式设备、计算机笔、视频输入/输出、打印输出、声音识别、体感设备、光和磁识别、无线射频识别。
6. 软件的基本概念
识记:软件分类;软件技术发展趋势;操作系统;
 其他系统管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通信管理器、系统支持程序;
 常见操作系统—Windows系统、OS/2、UNIX系统与Linux系统、Mac OS系统。
领会:操作系统的功能—用户界面、资源管理、文件管理、任务管理。
7.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
识记: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第四代语言与软件工具;互联网环境下的编程语言。
8.软件开发方法和工具
识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UML;MVC设计模式。
9. 文件组织
识记:文件;数据的物理组织和逻辑组织;
  文件组织方式—顺序文件组织、索引文件、链表文件、倒排文件。
10. 文件组织
标记: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发展趋势。
领会:数据库存储;
数据库处理方式;
数据库功能—数据库开发、数据字典、数据库查询、数据库维护、应用与开发;
数据库模型;
数据库的三层组织结构—模式、外模式、内模式;
数据库设计步骤;E-R图。
11. 数据仓库和商业智能
识记: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商业智能。
领会:OLAP多维分析的操作—切片和切块、钻取、旋转(转轴);
数据挖掘的主要方式—分类、聚类、关联规则发现、时序模式发现。
12.计算机通信网络
识记:计算机通讯网络的定义;计算机通讯网络的发展和演变;远程通信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类型:按地理覆盖距离—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按物理结构(拓扑)—点到点式、广播式;
      通信介质;网络通信处理器;
      通信网络在管理中的应用;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电子商务用通信网络。
领会:OSI网络通信协议—OSI模型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对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因特网与TCP/IP协议;
          远程通信的基本组成。
四、本部分重点、难点
计算机系统相关知识,数据库和数据结构相关知识。
第三篇  应用系统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不同类型信息系统的特点和功能。掌握智能信息系统中市场信息系统、财务信息系统生产信息系统、人事信息系统各自的运行模式和多样功能,并学习其区别与联系;学习层次信息系统中基层信息系统、中层信息系统和高层信息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了解流程信息系统中上流供应链系统、中游企业管理系统、下游客户管理系统的操作模式和管理方法,并将之结合形成完整的企业管理系统;掌握行业信息系统中政府机关信息系统、制造业企业信息系统、贸易行业的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用与e企业信息系统的不同功能,学习其差异与联系;了解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思路,掌握其区别与联系。
二、课程内容
第八章:智能信息系统
8.1市场信息系统
8.2财务信息系统
8.3生产信息系统
8.4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第九章:层次信息系统
9.1基层信息系统
9.2中层信息系统
9.3高层信息系统
第十章:流程信息系统
10.1上游供应链系统
10.2中游企业管理系统
10.3下游顾客关系管理系统
第十一章:行业信息系统
11.1制造业企业信息系统
11.2电子商业信息系统
11.3交通运输行业信息系统
11.4金融行业信息系统
11.5政府部门信息系统
第十二章:决策支持系统
12.1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
12.2专家系统
12.3传统的决策支持系统
12.4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 市场信息系统
识记:市场信息系统及其功能;预测数据处理;
广告促销;预测子系统的基本功能;产品生命周期;
定价子系统;销售渠道管理;情报市场;
市场各子系统集成。
2. 财务信息系统
识记:会计信息系统—订货处理、会计应收应支系统、库存系统、总账系统;
财务信息系统概念模式;证券组合。
领会:性能参数。
3. 生产信息系统
识记:MRP系统;
总量计划方法:经验图表法、管理系数法、最优化方法;
      库存计划实现方法;
库存管理子系统的基本功能;
成本计划;成本控制。
领会:传统的物料需求计划;闭环式MRP结构;MRP原理图;
 MRP系统流程图;
限定需求;材料成本的偏差分析。
 4.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识记:人事部门职能—招聘与选拔和雇佣、岗位设置、绩效评价、薪酬管理、人才培养和发展、健康与保安和保密;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输入子系统;输出子系统。
5. 基层信息系统
识记:业务处理系统粗框图;数据输入;
批处理;实时处理;数据库的维护;
业务文件—行动文件、信息文件、周转文件;
查询处理。
领会:批处理活动;批处理的优缺点。
6.中层信息系统
识记:终端用户系系统;
终端用户得到的服务;
 终端用户系统的优缺点。
7.高层信息系统
识记:主管信息系统(EIS);
  EIS的功能;
  EIS与ESS之间的比较。
8.流程信息系统
识记:上流供应链系统(SCM);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
  顾客关系管理系统(CRM)。
领会:分级式供产销管理系统;企业管理系统;
企业ERP系统的模式;客户关系管理要求;
集成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概念模型;
 SCM、ERP、CRM之间的交叉关系。
9.行业信息系统
识记:制造业行业信息系统概念模型;
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电子商务模式;电子商务分类;
交通运输行业信息系统;
金融行业信息系统;
政府机关信息系统概念模型。
领会:教育子系统模型;城市管理系统模型;
公司网络系统;
电子商务的特点;电子商务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不同类型行业信息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10.决策支持系统
识记:专家系统(ES)及其特点;
专家系统程序框图;专家系统的开发;
决策支持系统(DSS)的特征描述;
决策支持系统的四种方式—订阅型、文书型、终端型、中间型;
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模型;决策支持系统的一般结构;
决策支持系统逻辑概念模式;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模型和基本方法。 
领会:决策支持系统的三个部件—数据库、模型库、会话部件;
DSS对数据库的要求;关系数据库的五大优点;
数据提取结构;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模型库的优点与缺陷;
模型库与数据库的联接;
决策系统对会话部件的要求。
四、本部分重点、难点
不同类型信息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第四篇  开发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了解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包括:信息系统的规划、项目确定后的开发、开发过程中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运行管理等。
在信息系统规划中,要掌握战略规划的相关知识,包括战略规划的目标、特点、内容和实现;了解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步骤,同时掌握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关键成功因素法(CSF)、企业系统规划法(BSP)和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明白信息系统规划方法的演进,掌握基于BPR的信息系统规划;了解信息系统规划(ISP)和企业形象系统(CIS)。
在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中,要了解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发展过程;掌握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认知方法,了解认知方法论认知方法体系,掌握基于认知理论的开发方法;掌握对象/需求调查,包括系统调查的原则、初步调查与可行性研究与系统详细调查方法。
在系统分析中,掌握系统调查思想和理论框架,包括系统调查方法和详细调查的范围;掌握信息系统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包括组织结构图和组织/业务关系分析和业务功能一览表;掌握业务流程分析,能对某具体业务流程图进行准确分析;掌握和灵活运用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方法,包括调查数据的汇总分析、数据流程分析、功能/数据分析、新系统逻辑方案的建立。
在系统设计模块,要掌握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方法,包括子系统划分、网络设计和设备和网络的配置;掌握代码设计中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编码的目的和代码分类问题、编码、和代码的应用;洞悉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设计,要规范化的重组数据结构、正确建立关系数据库、确定数据资源的分布和安全保密属性;熟练掌握输入输出设计,包括输入方式、用户界面设计和输出设计;最后要掌握模块功能与处理过程设计,了解HIPO图和层次模块结构图、IPO图、决策树,认识结构化英语和算法描述语言方法。
在系统实施、评价与运行管理中,掌握信息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和主要方法、熟悉系统运行管理制度、了解信息系统的评价体系。最后,了解企业信息管理中的相关知识。
在本章的学习中,从信息系统的规划到系统开发方法、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的实施与运行,从整体上掌握信息系统的整个开发周期。
二、课程内容
第十三章:信息系统规划
13.1什么是战略规划
13.2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
13.3早期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
13.4信息系统规划方法的演进
13.5基于BPR的信息系统规划
13.6信息系统规划和企业形象系统
13.7目标优先权和项目优先序
第十四章: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14.1开发方法发展的回顾
14.2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认知方法
14.3对象/需求调查
第十五章:系统分析
15.1系统调查
15.2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
15.3业务流程分析
15.4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
15.5功能/数据分析
15.6新系统逻辑方案的建立
第十六章:系统设计
16.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6.2代码设计
16.3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设计
16.4输入输出设计
16.5模块功能与处理过程设计
16.6系统设计报告
16.7企业营销网站的创建与运作
第十七章:系统实施、评价与运行管理
17.1系统实施
17.2选择管理软件产品导入
17.3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17.4信息系统的评价体系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 战略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
识记:战略规划的概念;
战略规划的目的和目标—时间区段、特殊性、聚焦点和度量;
战略规划的特点:方向目标明确、可执行性良好、组织人事落实、灵活性好。
战略规划的内容:方向和目标、约束和政策、计划与指标。
战略思想的要求;战略管理包含的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包括内容;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步骤(10步);三明治法;
完整的信息系统规划还包括:IT应用构架、IT数据构架、IT基础实施、IT管理制度和组织结构。    
2. 早期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
识记:关键成功因素法(CSF)的实施步骤—定位企业目标、识别关键成功因素、识别性能的指标和标准;识别测量性能的数据;
识别关键成功因素所用的工具—树枝因果图;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识别组织的战略集的步骤;
 MIS战略包括—系统目标、约束以及设计原则等;
企业系统计划法(BSP)基于信息支持企业运行的思想;
 BSP方法步骤—先自下而上识别系统目标、识别企业过程、识别数据、然后自下而上设计系统以支持目标;
 BSP的主要活动—开始的动员会、定义企业过程、定义数据类、分析企业和系统的关系主要用几个矩阵来表示、确定经理的想法就是确定企业领导对企业长远前途的看法、评价企业问题、定义信息结构。
领会:识别企业过程法—资源生命周期法、通用模型法;
识别企业数据的方法—企业实体法、企业过程法;
 分析企业和系统关系中的矩阵包括组织/过程矩阵、组织/系统矩阵、系统/过程矩阵、系统/数据矩阵;
 U/S图;BSP方法的局限性;
信息系统规划的四个阶段—孤立规划阶段、顺序规划阶段、交互规划阶段、整体规划阶段。
3. 基于BPR的信息系统规划
识记: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的含义—是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企业关键的性能指标获得巨大的提高,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
 BPR实现的手段是靠两个使能器—信息技术、组织。
领会:BPR利用信息技术简化过程的原则;
 BPR的目标;
 BPR的优缺点。
4. 企业形象系统
识记:企业形象系统的概念;
企业文化样式。
5. 目标优先权和项目优先序
识记:目标优先权的设置方法为目标树;
项目优先序的选择基于关键因素、风险评价。
6.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发展
识记:20世纪70年代—瀑布模型、蛛网模型;
20世纪80年代—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
面向对象的方法的特点。
7. 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认知方法
识记:认知体系—人类认识和了解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方法;
分析事物的认知方法体系—系统分析法、功能分析法、数据流程法、信息模拟法、抽象对象法和模拟渐进法。
领会:开发方法分类,按时间过程分为—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按系统的分析要素分为—面向处理方法、面向数据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
具有完整认知体系基础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目前只有三种,即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化系统开发方法和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
结构化方法的系统开发过程—系统规划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和系统运行阶段,即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认知体系=系统分析+功能分析法+流程分析法;
原型方法的基本思想;
原型法的开发过程(4个步骤);
原型开发方法的认知体系=系统分析+模拟渐进法;
面向对象法(OO法)的基本思想;
面向对象方法的开发过程—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分析问题的性质和求解、整理问题、程序实现;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认知体系=信息模拟法+抽象对象法
三种开发方法的需求分析过程比较。
8.对象/需求调查
识记:系统调查的原则—自顶向下全面展开、存在就有其道理,先弄清它存在的道理再分析有无改进的可能性、工程化的工作方式、全面铺开与重点调查结合、主动沟通和亲和友善的工作方式;
 初步调查的范围—用户需求分析、现有企业的运行状况、管理方式和基础数据管理情况、现有信息系统运行状况;
 新建系统方案设想;
 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分析—技术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因素层面;
 系统详细调查的范围;
 问卷调查方法;问卷调查结果整理;
业务流程调查法方式;数据/文件调查表设计。
9.系统调查
识记:系统调查工作调查的原则—自顶向下全面展开、全面铺开与重点调查结合、先分析问题和原因,再设想有无改进可能、遵循科学的步骤、发扬团队精神,主动沟通,亲善合作。
10.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
识记:组织结构图;
组织/业务关系图;
  业务功能一览表。
11.业务流程分析
识记:业务流程图—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和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处理过程;
业务流程图的基本符号;
12. 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
识记:调查得到的数据分为三种—本系统输入数据类、本系统主要储存数据类、本系统产生的数据类;
数据的分析—汇总并检查数据有无遗漏、分析数据,检查数据的匹配情况、建立统一的数据字典;
数据汇总的步骤;
数据分析方法—U/C矩阵;
数据正确性分析三条检验规则—完备性、一致性、无冗余性;
数据流程分析的内容、目的和具体做法;
数据流程基本图例符号;
方框图图例符号—外部实体、数据流动、数据处理、数据存储。
领会:数据项特征分析—数据的类型以及精度和字长、合理取值范围、数据量、所涉及业务。
13. 功能/数据分析
识记:U/C矩阵及其建立;
正确性检验的三个方面—完备性检验、一致性检验、无冗余性检验;
 U/C矩阵的求解—调换表中的行变量或列变量,使得“C”元素尽量地朝对角线靠近;
 U/C矩阵的四点主要功能;
 系统逻辑功能划分的步骤和方法;
 数据资源分布。   
14.新系统逻辑方案的建立
识记:新系统逻辑方案—经分析和优化后,新系统拟采取的管理模型和信息处理方法;
 新系统的逻辑方案—对业务流程分析整理的结果、对数据及数据流程分析整理的结果、子系统划分的结果、各个具体的业务处理过程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应建立的管理模型和管理方法;
 新系统信息处理方案的内容—确定合理的业务处理流程、确定合理的数据和数据流程、确定新系统的逻辑结构和数据分布。
领会:新系统可能涉及的管理模型—综合计划模型、生产计划管理模型、库存管理模型、财会管理模型、成本管理模型、经营管理决策模型、统计分析模型、预测模型;
系统分析报告的内容—组织情况简述、系统目标和开发的可行性、现行系统运行状况、新系统的逻辑方案。
15.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识记:子系统划分的原则—子系统要具有相对独立性、要使子系统之间数据的依赖性尽量小、子系统划分的结果应使数据的冗余度较小、子系统的设置应考虑今后的管理发展的需要、子系统的划分应便于系统分阶段实现、子系统的划分应考虑到各类资源的充分利用;
子系统划分方法的分类。
领会:网络设计;
设备选配的依据;网络选择指标;设备选择的指标。
 16. 代码设计
识记:代码设计的目的—唯一化、系统化、规范化;
  代码分类原则;代码分类方法;
  编码的形式—顺序码、数字码、字符码、混合码;
  代码的应用—图书情报检索、项目经济效益的统计。
17. 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设计
识记:规范化理论;
数据结构规范化定义—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BC范式、第四范式;
建立关系数据库的内容—确定关联的关键指标项并建立关联表、确定单一的父系记录结构、建立整个数据库的关系结构;
数据资源分布;
数据的安全保密定义。
18.输入输出设计
领会:输入方式设计—键盘输入、数模/模数转换方式、网络传送数据;数据存储器传送数据;
 输入格式;
校对方式—人工校对、二次键入校对、数据平衡校对;
用户界面设计的内容—菜单方式、会话管理方式、操作提示方式与权限管理;
 输出方式—报表生成器设计、图形方式。
19.模块功能与处理过程设计
识记:HIPO图—描述系统结构和模块内部处理功能的工具,由层次结构图和IPO图这两部分构成;
层次模块结构图的结构设计原则;
层次模块结构图的模块连接方式—模块连接、特征连接、控制连接、公共连接、内容连接;
 IPO图的优缺点;
决策树;判断表。
领会:结构化英语、算法描述语言方法。
20. 系统设计报告
识记:系统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系统总体结构图、系统设备配置图、系统分类编码方案、数据库结构图、I/O设计方案、HIFO图、系统详细设计方案说明书。
21. 企业营销网站的创建与运作
识记:企业商务网站的定位及分类;商务网站创建的过程;
 域名创建的原则;
 营销导向的商务网站创建过程;  
编写脚本的内容—确定主题、确定对象、确定角色等、基础准备工作、脚本设计;
利用FrontPage模板来定义网站的过程。
22. 系统实施
识记: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按总体设计方案购置和安装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数据库系统、程序设计与调试、整理基础数据并培训操作人员、投入切换和试运行;
程序设计方法—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速成原型式的程序开发方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
衡量编程工作的指标—可靠性、规范性、可读性、可维护性;
常用的编程工具—常用编程语言类、数据库类、程序生成工具类、系统开发工具类、客户/服务器工具类、面向对象编程工具;
程序调试的方法—黑箱测试、数据测试、穷举测试、操作测试、模拟测试;
程序调试的主要步骤—模块调试、分调、联调;
系统试运行阶段的主要工作—对系统进行初始化、输入各原始数据记录、记录系统运行的数据和状况、核对新系统输出和旧系统输出的结果、对实际系统的输入方式进行考察、对系统实际运行和响应速度进行实际测试;
系统切换的三种方式—直接切换、并行切换、分段切换。
23. 选择管理软件产品导入
识记:现行ERP产品—用友ERP/U8企业标准套件、金蝶K/3V10;
 ERP产品的一般功能—超越MRPⅡ范围的集成功能、支持混合方式的制造环境、支持动态的监控能力,提高业务绩效、支持开放的客户机/服务器计算环境;
本地化二次开发的要点—实施规则、产品选择、实施中的误区;
二次开发或系统运行成功的标志—系统的实用性、系统运行集成化、业务流程合理化、绩效监控动态化、管理改善持续化;
系统初始化的三部分—处理模型的初始化、原始财务数据的初始化、系统控制变量的初始化。
24. 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识记:运行管理制度的几个方面—系统运行管理的组织机构、基础数据的管理、运行管理制度、系统运行结果分析。
25. 信息系统的评价体系
识记:信息系统质量评价的特征和指标—系统对用户和业务需求的相对满意程度、系统的开发过程是否规范、系统功能的先进性、有效性和完备性、系统的性能、成本、效益综合比、系统运行结果的有效性或可行性、结果是否完整、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提供信息的质量如何、系统的实用性;
系统运行评价指标—预定的系统开发目标的完成情况、系统运行实用性评价、设备运行效率的评价。
四、本部分重点、难点
信息系统规划的战略和主要方法,以及在信息系统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认知方法和对象/需求调查;系统分析中的各个模块,包括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功能/数据分析;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各个模块,包括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和数据结构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模块功能与处理过程设计;信息系统的评价体系。
第五篇  管理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了解企业信息管理的内涵,企业知识管理,企业信息策略管理,企业信息部门的组织和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同时,掌握信息道德、伦理和法律,信息系统分析员的素养及应该具备的能力、知识结构。
二、课程内容
第十八章:企业信息管理
18.1企业信息管理的内涵
18.2企业知识管理
18.3企业信息策略管理
18.4企业信息部门的组织
18.5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管理
第十九章:信息道德与信息系统分析员素养
19.1道德、伦理和法律
19.2信息道德的主要内容
19.3信息系统分析员的素养
19.4信息系统分析员的能力和知识结构
19.5妨碍成长的一些道德窘境
19.6小结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 企业信息管理的内涵
识记:战略规划问题;IT的架构问题;项目管理问题;IT运行的计划和控制问题;IT部门的经营策略问题。
2. IS战略规划问题
识记:制定IS战略的三项重要原则—领导的亲自参与、有系统的执行团队和遵循系统管理的步骤;
      IS的四层构架—IT基础设施、数据仓库、应用程序、网站;
      项目管理问题;
      IT运行的计划和控制问题;
IT部门的经营策略问题。
3. 企业知识管理
识记:知识管理包括知识创新管理、知识转移管理、知识应用管理、知识组织管理、知识人员管理、知识资产管理、知识技术管理、知识战略管理。
领会:企业范围的知识管理系统;结构化知识系统;半结构化知识系统;
组织知识:分类和编目;知识网络系统;学习管理系统。
4. 企业信息策略管理
领会:信息经营的几个策略—信息投资策略、信息定价策略、标准化策略、锁定策略、外源化策略;
IT行业的特点—发展速度快、技术复杂、需求增长无止境、初始投资大、竞争激烈;
 IT企业类比分析—IT市场组合、IT顾客、成本、推销;
IT企业的领导形式。
5.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管理
领会: 企业信息系统成功建设的影响因素。
6. 信息道德
领会:信息道德的主要内容—隐私问题、正确性问题、产权问题、存取权问题;
 信息道德的四项原则—匀称原则、获取原则、公正原则、风险最小原则。
7. 信息系统分析员的素养
领会:信息系统分析员的基本素养。
8. 信息系统分析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领会:信息系统分析员的能力和知识结构。
9. 妨碍成长的一些道德窘境
领会:妨碍成长的道德窘境—高估自己、疏视环境、不敢担当、抓不住重点、不自觉的采用了不正当的手段。
四、本部分重点、难点
企业信息管理的内涵和不同模块;信息道德和信息法律;信息系统分析员的素养和能力。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本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本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本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大纲进一步规定了课程自学和考试的内容、范围的同时,一般均附有题型,使考试标准具体化。自学考试的大纲是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对课程进行自学及助学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
本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完全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教材里都能找到。
三、关于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管理信息系统(第6版)》,薛华成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章节的基本要求中也指明了章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以及本课程的特点,考生自主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学习本课程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内容、性质、任务,熟知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与本课程有关的课程之间的联系,以便使以后的学习能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本课程属于信息系统和信息管理专业,在学习每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关于该章的考核的知识点、自学的要求以及考核的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不同的掌握程度的要求,以便在学习教材时有所侧重。
3.本书全面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技术、应用及其对组织和社会的影响。自学者应根据大纲要求,首先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内容,深刻领会管理信息系的定义、概念、结构,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其次,应当掌握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和数据库的原理、概念和应用等;然后,在全面系统的基础上掌握重点,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
4.本书的特点在于从管理出发,强调管理信息系统是个社会技术系统。自学者要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学习。在学习中切忌死记硬背,而应当把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加深领会教材内容,进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
5.本书把管理和技术相结合,科学和艺术相结合,深刻阐述管理信息系统的本质、性质和内容。在理解教材各章中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认真学习教材中的例题,理解解题方法;根据大纲要求,认真做好每一章后面的思考题和习题,在解题过程中,应领会含义,理解概念,举一反三。
五、应考指导
1.如何学习。良好计划和组织学习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如果你正在接受培训学习,一定要跟紧课程并认真完成作业,认真完成作业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非常有帮助。为了在考试中做出满意的回答,你必须对所学课程内容有很好的理解。对于学习进度,你可以使用“行动计划表”来监控你的学习进展。在阅读课本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做好读书笔记。如有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可以用彩笔来标注。如:红色代表重点;绿色代表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黄色代表可以运用在工作之中。对于一些能够帮助理解的参考资料,可以做一些批注,如在空白处记录相关网站或文章。
2.如何考试。卷面整洁非常重要。书写工整,段落与间距合理,卷面赏心悦目有助于教师评分,教师只能为他能看懂的内容打分。解答问题时,要审清题目,回答所提出的问题,避免超过问题的范围或者答非所问。
3.如何处理紧张情绪。正确处理对失败的惧怕,要正面思考。如果可能,请教已经通过该科目考试的人,问他们一些问题。做深呼吸放松,这有助于使头脑清醒,缓解紧张情绪。考试前合理膳食,保持旺盛精力,保持冷静。
4.如何克服心理障碍。这是一个普遍问题!如果你在考试中出现这种情况,一定不要紧张,试试下列方法:使用“线索”纸条。进入考场之前,将记忆“线索”记在纸条上,但你不能将纸条带进考场,因此当你阅读考卷时,一旦有了思路就快速记下。按自己的步调进行答卷。为每个考题或部分分配合理时间,并按此时间安排进行。
六、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考生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避免考生在自学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方向。
2.社会助学者应对考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向考生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3.社会助学者应注意对考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使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和解决问题。对考生提出的问题,社会助学者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4.社会助学者应努力引导考生将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联系起来,将基本知识转化为识记工作能力,全面培养和提升考生的综合素质。
5.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考生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与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影响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七、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大纲中按照不同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分别确定其考核要求。
八、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考试时间长度为150分钟。在考试过程中除携带必要的答题用的水笔、橡皮、直尺外,严禁携带其他与考试无关的工具。
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
3.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的范围的题目,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不应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
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5.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对于不同的考生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切勿混淆。
6.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在命题工作中必须按照本课程大纲中所规定的题型命制,考试试卷使用的题型可以略少,但不能超出本课程对题型规定。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信息基本属性的是(    )
    A.事实性              B.可压缩性                  C.传输性              D.可视性
2.下列有关系统计划的层次描述错误的是(    )
    A.战略计划(5年及以上)               B.策略计划(5年及以上)
    C.运行计划(1-12月)                                D.调度和发放(现实)
3.将123转化为二进制数为(  )
    A. 110111                     B.110110               C.110101               D.110100
二、填空题
1.按优化程度,可将系统集成分为连通集成、共享集成和              。
2.存储器分为随机存储器和                     。
3.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方法主要有关键成功因素法、战略目标转移化法和            。
三、名词解释题
1.管理
2.数据
3.管理信息系统
4.信息
四、简答题
1.简述存储系统的分级结构及发展方向
2.简述在信息系统规划不同领域中的主要变量。
3.试简述几种常用系统开发方法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五、综合题
1.实际结合某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状况,说明开发方法在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实际例子体会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对于系统开发的重要性。
3.结合国内外大型企业的商务网站,了解企业商务网站的特点、形式、技术和重点宣传的主要内容。
 

江苏自考助学报名预约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隐私条款》

上一篇:28140 计算机原理与实验
下一篇:00771 中国现(当)代史专题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自考信息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教程。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