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江苏自考网!江苏自考网为考生提供江苏自学考试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江苏教育考试院www.jseea.cn为准。
00135 农业经济与管理
自考在线学习
+问答
高纲1452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0135 农业经济与管理
南京农业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农业经济与管理》课程是江苏省农村自学考试试验区种植类和管理类专业农业经济管理方向的必修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农业经济与管理》课程立足于我国农村的实际,运用经济与管理基础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实际问题。本课程不仅有助于自学考生了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一般知识和原理,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现实,掌握科学方法,从而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必须依靠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同时也需要采用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手段,因此,本课程在整个专业知识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在于帮助自学考生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把握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了解当前农业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及产业化经营机制,理解农业产业的基本结构和市场供求规律,进行科学的管理,做出正确的经营和投资决策,合理防范农业风险;学会运用包括土地、劳动力和资金、农业机械在内的各种自然和社会资源从事和经营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发展。在帮助自学考生系统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自学考试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课程目标(评价目标)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农业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了解,并掌握农业经济分析和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具体要求达到以下要求:
1.正确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2.理解市场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并能够运用市场规律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
3.了解农业经营组织的主要形态,把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趋势和运行机制;
4.能够认识不同农业资源的特征,并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自然和社会资源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5.学会农业经济核算和效益评价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农业生产和投资决策;
6.了解各类农业风险,正确采取风险管理对策。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程是经济和管理学原理在农业领域的实际运用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因此,本课程的学习中将会涉及到一些宏观和微观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并需要具备一定的农学相关知识。同时,农业经济与管理必须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和法律规定,因此本课程又与农业政策与法规课程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经济与管理,针对的是农业生产经营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具体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而农业经济和管理在遵循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和管理普遍规则的基础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不能将农业经济与管理等同于普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另外,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虽然与农业密切相关,且应当遵循国家相关的政策法律,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农业经济与管理与农学、农业政策与法规的内容、角度、方法均有所不同。因此,本课程内容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相对独立性。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重点章节为: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次重点章为:第二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九章;其他为一般章节。其中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为难点。
Ⅱ 考核目标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四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个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农业经济与管理的概念及原理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领会(Ⅱ):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农业经济与管理的概念及原理的内涵及外延,理解相关农业经济与管理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农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简单应用(Ⅲ):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农业生产经营或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事实,运用相关知识、原理和方法对问题在某一特定的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
综合应用(Ⅳ):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事实,对农业生产和经营和农业发展中的问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论证,并得出解决问题的综合方案。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当了解农业发展的整个过程及其今后的发展方向,并且了解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1.1.1 农业的概念与起源
1.1.2 农业的发展阶段
1.1.3 农业现代化
1.2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2.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2.2 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1.3 农业经济管理概述(不作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识记:①农业及现代农业的概念;②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
领会:①狭义农业和广义农业的含义。
简单应用:①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
(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识记:①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原因;②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领会:①不同时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四、本章关键问题
主要应当了解农业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及其特点,并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具体表现。
第二章 农业经营组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当了解农业经营组织的概念、特征及影响因素,熟悉农业家庭经营的特征和兼业化的原因、农业家庭经营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了解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基本原则和组建条件,了解农业企业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 农业经营组织概述
1.1.1 农业经营组织的概念
1.1.2 农业经营组织特征
1.1.3 农业经营组织的影响因素
1.2 农业家庭经营
1.2.1 农业家庭经营的基本特征
1.2.2 农业家庭经营与农业现代化
1.2.3 农业家庭经营的兼业化
1.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1.3.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征
1.3.2 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原则
1.3.3 如何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1.4 农业企业
1.4.1 农业企业的概念
1.4.2 农业企业的类型(不作要求)
1.4.3 农业企业管理的内容(不作要求)
1.4.4 农业企业绩效评估(不作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业经营组织概述
识记:①农业经营的概念;②农业经营组织的特征。
领会:①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形式;②农业经营组织的影响因素。
(二)农业家庭经营
识记:①农业家庭经营的基本特征;②农业家庭经营存在的原因。
领会:①农户兼业经营的含义和原因。
简单应用:①农户兼业化的利弊得失。
综合应用:①农业家庭经营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识记: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②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③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原则。
领会:①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
简单应用: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条件。
(四)农业企业
识记:①农业企业的概念。
领会:①广义农业企业和狭义农业企业的区别;②农业企业的特点。
四、本章关键问题
主要应当了解与农业经营组织相关概念、特点及影响因素,并了解不同农业经营组织形式的特征。特别是对农业家庭经营而言,应当把握其存在的原因,以及在发展中所出现的兼业化趋势并分析其利弊得失。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则应了解其主要类型、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组建条件。
第三章 农业中的市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农产品市场的含义、特点及分类,理解农产品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定理,熟悉影响农产品需求与供给的主要因素。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 市场概述
1.1.1 市场的含义及特征
1.1.2 市场的职能
1.1.3 市场机制
1.1.4 市场对农业的引导
1.2 农产品市场
1.2.1 农产品市场的含义、特点及分类
1.2.2 农产品市场需求
1.2.3 农产品市场供给
1.2.4 农产品供求均衡(不作要求)
1.3 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不作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市场概述
识记:①市场的职能;②市场对农业的引导。
领会:①市场的特征。
简单应用:①主要市场机制。
(二)农产品市场
识记:①农产品的概念;②农产品市场的特点;③农产品市场的分类。
领会:①农产品市场的含义;②农产品需求的含义;③农产品供给的含义。
简单应用:①农产品需求定理;②农产品需求的特征;③农产品供给定理;④农产品供给的特征。
综合应用:①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②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主要应当了解市场的基本职能,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市场对农业所起到的引导作用。针对农产品市场,则应了解农产品市场的特点和分类,并在掌握农产品供需特征和主要定理的前提下,了解影响农产品供需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 农业自然资源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农业自然资源的概念、特点、类型及利用原则,掌握农业土地资源的特点、农业土地经营的类型以及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的途径,熟悉农业级差土地收入的含义和形态,了解水资源和我国农业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途径。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 农业中的自然资源
1.1.1 农业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1.1.2 农业自然资源的种类
1.1.3 农业自然资料开发利用的原则
1.2 农业土地资源管理
1.2.1 农业土地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1.2.2 农业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1.2.3 农业集约经营
1.2.4 农业土地级差收入
1.3 农业水资源管理
1.3.1 水资源与农业发展
1.3.2 我国农业水资源的分布
1.3.3 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作要求)
1.4 农业可持续发展
1.4.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4.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与途径
1.4.3 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业中的自然资源
识记:①农业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②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领会:①农业自然资源的种类。
(二)农业土地资源管理
识记:①土地的自然特点;②农业土地资源的概念;③土地集约经营和土地粗放经营的概念;④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的途径;⑤土地级差收入的概念。
领会:①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特点;②农业集约经营的类型。
简单应用:①土地级差收入形成的条件;②土地级差收入的形态。
综合应用:①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途径。
(三)农业水资源管理
识记:①水资源的概念。
领会:①水资源多寡的判断标志;②水资源的特点。
简单应用:①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
(四)农业可持续发展
识记: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领会: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简单应用:①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主要应当了解农业自然资源的概念、特点和总体开发利用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分别了解农业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概念、特点和现状,并通过各类自然资源的利用,把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途径。
第五章 农业劳动力资源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明确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农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掌握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内涵及评价的经济指标,了解农业劳动力流动的特点,掌握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二、课程内容
1.1 农业劳动力资源概述
1.1.1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1.1.2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数量
1.1.3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质量
1.2 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1.2.1 农业劳动力的供给
1.2.2 农业劳动力的需求
1.3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培训
1.3.1 农业劳动力的特点
1.3.2 农业劳动力利用率
1.3.3 农业劳动生产率
1.3.4 农业劳动力的培训与质量提高(不作要求)
1.4 农业劳动力的流动与转移
1.4.1 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动趋势(不作要求)
1.4.2 农业劳动力流动
1.4.3 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业劳动力资源概述
识记:①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概念;②农业劳动力资源的特点。
领会:①决定农业劳动力资源数量的因素;②农业劳动力资源质量的内含。
简单应用:①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数量特征;②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质量状况。
(二)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识记:①农业劳动力供给的特征;②影响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因素;③农业劳动力需求的特征;④影响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因素。
领会:①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含义。
(三)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培训
识记:①农业劳动的特点;②劳动力利用率的概念;③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概念。
领会:①劳动生产率基本公式及其内涵。
简单应用:①评价农业劳动力利用程度的经济指标及其作用。
(四)农业劳动力流动与转移
识记:①农业劳动力流动的特点;②农业富余劳动力的概念;③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领会:①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
简单应用:①影响农业劳动力流动的因素;②我国农业劳动力大量富余的原因。
综合应用:①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主要应当了解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概念和特点,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把握其供需特点及影响因素,并在了解农业劳动特点的基础上,掌握劳动利用率的概念,领会劳动利用率经济指标的作用和劳动生产率基本公式的内涵;在了解农业劳动力流动的特点的前提下掌握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第六章 农业资金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农业资金的概念、特点,熟悉资金的时间价值,了解资金需求量的预测,制定最佳的资金筹集决策;熟悉农业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了解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 农业资金特征与分类
1.1.1 农业资金的内涵
1.1.2 农业资金的特点
1.1.3 农业资金分类
1.1.4 农业资金的时间价值
1.2 农业资金的筹集
1.2.1 农业资金需要量的预测
1.2.2 资金成本预计(不作要求)
1.2.3 制定最佳的筹资决策
1.2.4 寻求最佳的资本结构(不作要求)
1.3 农业金融
1.3.1 金融市场
1.3.2 金融机构
1.4 农业资金的管理
1.4.1 农业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不作要求)
1.4.2 农业流动资金的管理
1.4.3 农业固定资金的管理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业资金管理
识记:①农业资金的概念;②农业资金的时间价值的概念。
领会:①狭义和广义农业资金概念的区别;②资金时间价值计算两种方法的含义。
简单应用:①农业资金的特点;②农业资金的分类。
(二)农业资金的筹集
领会:①农业资金需要量的预测。
简单应用:①筹资决策的基本分类。
(三)农业金融
识记:①农业金融的概念;②小额贷款公司的概念。
领会:①金融市场的基本特征。
简单应用:①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性质及业务特点。
(四)农业资金的管理
领会:①流动资金的特点;②固定资金的特点。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主要应当了解农业资金及其时间价值、以及农业金融的概念,了解农业金融的主要渠道,并理解农业生产经营中所需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主要特点。
第七章 农业机械经营与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农业机械化的概念、特点及对农业发展的作用,熟悉农业机械化发展条件,了解农业机械经营的主要形式。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 农业机械化
1.1.1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
1.1.2 农业机械化发展阶段(不作要求)
1.1.3 农业机械化发展条件
1.1.4 农业机械化政策(不作要求)
1.2 农业机械经营
1.2.1 农业机械经营的概念(不作要求)
1.2.2 农业机械经营形式
1.2.3 农业机械经营效果(不作要求)
1.3 农业机械管理(不作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业机械化
识记:①农业机械化的概念;②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领会:①农业机械化的特征;②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条件。
(二)农业机械经营
简单应用:①农业机械经营形式。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主要应当了解农业机械化的概念和特征,特别是应当理解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了解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条件及农业机械经营的主要形式。
第八章 农业生产决策(本章不作要求)
第九章 农业生产的合理组合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农业生产结构的概念,熟悉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掌握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含义、类型及其标准;理解农业生产布局的概念、基本原则,并了解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因素。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 农业生产结构
1.1.1 农业生产结构的概念
1.1.2 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动与调整(不作要求)
1.1.3 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因素
1.1.4 农业生产结构的评价
1.2 农业中的分工
1.2.1 农业分工的特点
1.2.2 农业生产专业化
1.2.3 农业生产区域化(不作要求)
1.3 农业生产布局
1.3.1 农业生产布局的概念
1.3.2 农业生产布局的原则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业生产结构
识记:①农业生产结构的概念;②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因素;③合理农业生产结构的共同特征。
领会:①农业生产结构的多层次性及一级结构。
综合应用:①农业生产结构的评价标准。
(二)农业中的分工
识记:①农业生产专业化的概念;②农业生产专业化的类型;③农业生产专业化的标准;④农业生产专业化的条件。
简单应用:①农业分工的特点。
(三)农业生产布局
识记:①农业生产布局的概念;②农业生产布局的原则;③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因素。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主要了解农业生产结构的概念以及影响因素,特别是必须掌握农业生产结构的评价标准及合理农业生产结构的共同特征。在此基础上了解农业生产专业化的概念、类型,掌握专业化的标准和实现条件。在农业生产布局方面必须掌握其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并了解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
第十章 农业风险及其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农业风险的概念、特点及分类;熟悉农业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如何进行农业风险的决策;了解农业生产风险管理的原则以及主要应对措施;掌握农业保险的特点,并了解主要农业保险的基本涵义。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 农业风险的概述
1.1.1 农业风险的概念
1.1.2 农业风险的特点
1.1.3 农业风险的分类
1.1.4 农业风险的影响因素
1.1.5 农业风险的决策
1.2 农户风险决策
1.2.1 农业生产风险管理原则
1.2.2 农业生产风险管理过程(不作要求)
1.2.3 农业生产风险管理对策
1.3 农业保险
1.3.1 农业保险的概念与特点
1.3.2 农业保险的功能与作用
1.3.3 农业保险的种类
1.3.4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不作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业风险的概述
识记:①农业风险的概念;②农业风险决策的概念;③订单农业的概念。
领会:①农业风险的特点;②农业风险的分类;③农业风险的影响因素。
简单应用:①农业风险管理和风险应对的区别;②农业风险管理的手段。
(二)农户风险决策
识记:①农业风险管理原则;②农业风险管理的对策。
(三)农业保险
识记:①农业保险的特点。
领会:①不同类别农业保险的含义。
简单应用:①农业保险的功能。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在内容上除应了解农业风险的概念外,还应当掌握农业风险管理的主要原则和对策,并在理解农业保险总体特点的基础上,了解不同类别农业保险的基本含义。
第十一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含义和发展趋势,掌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与运行机制。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生与发展
1.1.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含义
1.1.2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生及客观必然性(不作要求)
1.1.3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1.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
1.2.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原则
1.2.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不作要求)
1.3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
1.3.1 利益分配机制
1.3.2 营运约束机制
1.3.3 基本保障机制
1.3.4 风险防范机制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生与发展
识记:①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含义应当注意的共性问题。
简单应用:①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趋势。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
识记: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原则;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
简单应用:①不同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主要特点。
综合应用①不同类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中与农户的联结方式。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
识记: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分配机制;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保障机制。
综合应用:①不同利益分配和基本保障机制的主要涵义。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学习除应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原则外,关键在于掌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及其特点和与农户的联结方式,并了解经营中的利益分配和基本保障机制。
第十二章 农产品销售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农产品销售的特点,熟悉农产品销售的影响因素,掌握农产品销售的主要渠道、机构,并了解农产品价格风险的来源,掌握价格稳定机制。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 农产品销售概述
1.1.1 农产品销售的内涵与特征
1.1.2 农产品销售的功能(不作要求)
1.1.3 农产品销售的影响因素
1.2 农产品销售渠道
1.2.1 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形式
1.2.2 农产品销售的影响因素
1.3 农产品销售主体
1.3.1 农产品销售的作用
1.3.2 农产品市场主体结构
1.3.3 培育农产品销售主体(不作要求)
1.4 农产品销售策略
1.4.1 产品策略(不作要求)
1.4.2 价格策略
1.4.3 促销策略(不作要求)
1.5 农产品价格稳定
1.5.1 农产品销售变动的风险分析
1.5.2 稳定农产品销售价格的机制
1.5.3 优化流通体系,稳定农产品价格(不作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产品销售概述
识记:①农产品销售的特征;②农产品销售的影响因素。
领会:①农产品销售的内涵。
(二)农产品销售渠道
识记:①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概念;②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形式;③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影响因素。
领会:①农产品品牌化。
综合应用:①农产品销售不同渠道的优缺点。
(三)农产品销售主体
识记:①农产品销售主体的概念;②农产品销售主体的作用;③农产品市场主体结构。
简单应用:①农产品批发商的类型;②不同产品市场主体结构的优缺点。
(四)农产品销售策略
领会:①农产品的三个层次。
简单应用:①农产品主要的价格策略。
(五)农产品价格稳定
识记:①稳定农产品销售价格的机制;②期货合约的概念。
简单应用:①农产品价格变动的主要风险来源。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主要应当了解农产品销售的总体特征及销售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了解农产品销售的主要渠道形式及其优劣,以及农产品销售主体结构,从而对农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及其途径有所认识,并知道稳定产品销售的价格机制,从而有效回避价格风险。
第十三章 农业投资项目决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农业投资项目投资的特征及决策,了解农业投资项目可行性论证的内涵。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 农业投资项目概述
1.1.1 农业投资项目的概念和分类
1.1.2 农业投资项目的特征
1.1.3 农业投资项目决策的原则
1.2 农业投资项目可行性论证
1.2.1 可行性论证的含义
1.2.2 可行性论证的内容和程序(不作要求)
1.3 农业投资项目的评价(不作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业投资项目概述
识记:①农业投资项目的特征;②农业投资项目决策的原则。
简单应用:①农业投资项目的分类。
(二)农业投资项目可行性论证
识记:①可行性论证的概念。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在内容上主要应当了解农业投资项目的特征及决策原则,并了解可行性论证的主要含义。
第十四章 农业经济核算和效益评价(本章不作要求)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本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基本一致。但大纲是教材内容的浓缩和提炼,围绕的是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特别是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可以作为教材内容学习和复习应考的指导。
三、关于自学教材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为:《农业经济管理》(第二版),高等职业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郭庆海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年出版。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章节的基本要求中一般也指明了章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共6学分,其中不包括实验内容的学分。
五、应考指导
1. 如何学习
本课程所涉知识面广量多,内容繁杂,无论在知识的理解还是记忆上均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课程的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当注重把握课程的整体框架,梳理知识的系统脉络,这样才能做到对知识的把握结构明晰,条理清楚,避免在复习及考试中出现思维上的混乱。
其次,在复习内容深度和广度的把握上应注重分清主次,区别轻重,做到点面相承,精泛结合,特别是应侧重于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基础理论的学习,吃透相关知识的基本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度加强记忆。
另外,在复习的过程中,可结合课程内容,适当配合相关材料做些习题,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 如何考试
卷面整洁非常重要。书写工整,段落与间距合理,卷面赏心悦目有助于教师评分,教师只能为他能看懂的内容打分。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要回答所问的问题,而不是回答你自己乐意回答的问题!避免超过问题的范围。
3. 如何处理紧张情绪
正确处理对失败的惧怕,要正面思考。如果可能,请教已经通过该科目考试的人,问他们一些问题。做深呼吸放松,这有助于使头脑清醒,缓解紧张情绪。考试前合理膳食,保持旺盛精力,保持冷静。
4. 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这是一个普遍问题!如果你在考试中出现这种情况,试试下列方法:使用“线索”纸条。进入考场之前,将记忆“线索”记在纸条上,但你不能将纸条带进考场,因此当你阅读考卷时,一旦有了思路就快速记下。按自己的步调进行答卷。为每个考题或部分分配合理时间,并按此时间安排进行。
六、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掌握本大纲的总体要求,根据课程目标对自学者进行相关的辅导,以帮助自学考生实现本课程的培养任务。另外,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在辅导内容上,应避免完全脱离教材,以保证学习内容与考核目标的关联性。
2.在辅导时应引导自学考生注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学习,既要避免在辅导过程中普遍撒网,不分巨细,同时也不宜过于强调部分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具体辅导范围可参照本大纲所确定的重点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3.在辅导时应引导学生科学处理识记与理解、运用三者的关系。对大纲中规定需要识记的内容要适当加强记忆,而对其他知识,则更多地应当引导自学考生理解其原理和方法,学会运用相关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或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
4.鉴于本课程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性,同时也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社会助学机构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帮助自学考生掌握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方法,引导自学考生关注和思考农村的社会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1. 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四个认知(或叫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2. 在考试之日起6个月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颁布或修订的法律、法规都将列入相应课程的考试范围。凡大纲、教材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不符的,应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准。命题时也会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文化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变化予以体现。
3. 按照重要性程度不同,考核内容分为重点内容、次重点内容、一般内容,在本课程试卷中对不同考核内容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重点内容占60%,次重点内容占30%,一般内容占10%。
八、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总分为100分,60分合格。考生参加考试时只允许携带钢笔、签字笔、圆珠笔、橡皮等文具用品,不允许携带书籍及其他参考资料。
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
3.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不应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
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5.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
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对于不同的考生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在大纲中要特别强调这个问题,应告诫考生切勿混淆。
6.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计算题、应用题、论述题、案例分析等题型(一般不使用判断题)。请作者确定好本课程所适用的题型,并注意留有余地。
在命题工作中必须按照本课程大纲中所规定的题型命制,考试试卷使用的题型可以略少,但不能超出本课程对题型规定。
附录: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以下属于土地资源特点的是( )
A.位置不确定性 B.面积无限性
C.质量差异性 D.功能暂时性
参考答案: C
2.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有“离土不离乡”和( )
A.“离乡不离土” B.“离土又离乡”
C.“乡土均不离” D.“城乡结合”
参考答案: B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有2至4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原则包括( )( )( )( )
A.成员以农民为主体
B.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
C.入社自愿,退社自由
D.成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管理
参考答案:ABCD
2.农产品供给的特征包括( )( )( )( )
A.供给的无限性
B.供给的周期性
C.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
D.政府调控程度不大
参考答案:BC
三、填空题
1.影响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因素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劳动报酬和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农民的价值观
2.农业资金按其资金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基本建设资金、经营资金和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专用资金
四、名词解释
农业生产结构
参考答案:
农业生产结构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农业企业的农业生产各部门和各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比例关系。
五、简答题
简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
(1)农业劳动力现代化。
(2)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
(3)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
(4)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
(5)农业生产过程现代化。
六、论述题
试述提高我国农业集约化水平的途径有哪些。
参考答案:
根据我国实际,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
(2)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
(3)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集约化程度较高农业生产部门的比重。
(4)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5)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6)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创造有利生产经营条件。
七、材料分析题
以下是我国1952-2009年的农业发展有关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是削减了还是增强了,并说出具体的理由。
参考答案: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重要地位不在于它给国民经济创造了多少价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多大比重,而在于它是其他部门得以发展的基础。其基础地位首先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生存资料的物质生产部门。其次表现为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得以独立和发展的前提。
(2) 从以上表格所提供的数据看,农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农产品占出口产品的比重随社会发展有所降低,而人口平均粮食产量却在不断提高。前几项数据的降低,并不表明农业在国民基础中的地位降低了,相反,工业和外贸出口的发展都是以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前提的,没有农业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提供食品等基本的生活保障,为工业等其他部门提供原材料和劳动力,其他行业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近几十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率也在不断提高,人均粮食产量的增加就是其重要体现。可以说,正是农业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其他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 根据上述理由,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仅没有削弱,相反,其作用正在不断增强。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0135 农业经济与管理
南京农业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农业经济与管理》课程是江苏省农村自学考试试验区种植类和管理类专业农业经济管理方向的必修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农业经济与管理》课程立足于我国农村的实际,运用经济与管理基础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实际问题。本课程不仅有助于自学考生了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一般知识和原理,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现实,掌握科学方法,从而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必须依靠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同时也需要采用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手段,因此,本课程在整个专业知识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在于帮助自学考生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把握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了解当前农业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及产业化经营机制,理解农业产业的基本结构和市场供求规律,进行科学的管理,做出正确的经营和投资决策,合理防范农业风险;学会运用包括土地、劳动力和资金、农业机械在内的各种自然和社会资源从事和经营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发展。在帮助自学考生系统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自学考试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课程目标(评价目标)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农业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了解,并掌握农业经济分析和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具体要求达到以下要求:
1.正确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2.理解市场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并能够运用市场规律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
3.了解农业经营组织的主要形态,把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趋势和运行机制;
4.能够认识不同农业资源的特征,并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自然和社会资源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5.学会农业经济核算和效益评价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农业生产和投资决策;
6.了解各类农业风险,正确采取风险管理对策。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程是经济和管理学原理在农业领域的实际运用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因此,本课程的学习中将会涉及到一些宏观和微观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并需要具备一定的农学相关知识。同时,农业经济与管理必须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和法律规定,因此本课程又与农业政策与法规课程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经济与管理,针对的是农业生产经营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具体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而农业经济和管理在遵循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和管理普遍规则的基础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不能将农业经济与管理等同于普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另外,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虽然与农业密切相关,且应当遵循国家相关的政策法律,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农业经济与管理与农学、农业政策与法规的内容、角度、方法均有所不同。因此,本课程内容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相对独立性。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重点章节为: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次重点章为:第二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九章;其他为一般章节。其中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为难点。
Ⅱ 考核目标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四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个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农业经济与管理的概念及原理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领会(Ⅱ):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农业经济与管理的概念及原理的内涵及外延,理解相关农业经济与管理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农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简单应用(Ⅲ):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农业生产经营或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事实,运用相关知识、原理和方法对问题在某一特定的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
综合应用(Ⅳ):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事实,对农业生产和经营和农业发展中的问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论证,并得出解决问题的综合方案。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当了解农业发展的整个过程及其今后的发展方向,并且了解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1.1.1 农业的概念与起源
1.1.2 农业的发展阶段
1.1.3 农业现代化
1.2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2.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2.2 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1.3 农业经济管理概述(不作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识记:①农业及现代农业的概念;②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
领会:①狭义农业和广义农业的含义。
简单应用:①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
(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识记:①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原因;②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领会:①不同时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四、本章关键问题
主要应当了解农业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及其特点,并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具体表现。
第二章 农业经营组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当了解农业经营组织的概念、特征及影响因素,熟悉农业家庭经营的特征和兼业化的原因、农业家庭经营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了解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基本原则和组建条件,了解农业企业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 农业经营组织概述
1.1.1 农业经营组织的概念
1.1.2 农业经营组织特征
1.1.3 农业经营组织的影响因素
1.2 农业家庭经营
1.2.1 农业家庭经营的基本特征
1.2.2 农业家庭经营与农业现代化
1.2.3 农业家庭经营的兼业化
1.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1.3.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征
1.3.2 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原则
1.3.3 如何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1.4 农业企业
1.4.1 农业企业的概念
1.4.2 农业企业的类型(不作要求)
1.4.3 农业企业管理的内容(不作要求)
1.4.4 农业企业绩效评估(不作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业经营组织概述
识记:①农业经营的概念;②农业经营组织的特征。
领会:①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形式;②农业经营组织的影响因素。
(二)农业家庭经营
识记:①农业家庭经营的基本特征;②农业家庭经营存在的原因。
领会:①农户兼业经营的含义和原因。
简单应用:①农户兼业化的利弊得失。
综合应用:①农业家庭经营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识记: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②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③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原则。
领会:①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
简单应用: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条件。
(四)农业企业
识记:①农业企业的概念。
领会:①广义农业企业和狭义农业企业的区别;②农业企业的特点。
四、本章关键问题
主要应当了解与农业经营组织相关概念、特点及影响因素,并了解不同农业经营组织形式的特征。特别是对农业家庭经营而言,应当把握其存在的原因,以及在发展中所出现的兼业化趋势并分析其利弊得失。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则应了解其主要类型、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组建条件。
第三章 农业中的市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农产品市场的含义、特点及分类,理解农产品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定理,熟悉影响农产品需求与供给的主要因素。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 市场概述
1.1.1 市场的含义及特征
1.1.2 市场的职能
1.1.3 市场机制
1.1.4 市场对农业的引导
1.2 农产品市场
1.2.1 农产品市场的含义、特点及分类
1.2.2 农产品市场需求
1.2.3 农产品市场供给
1.2.4 农产品供求均衡(不作要求)
1.3 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不作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市场概述
识记:①市场的职能;②市场对农业的引导。
领会:①市场的特征。
简单应用:①主要市场机制。
(二)农产品市场
识记:①农产品的概念;②农产品市场的特点;③农产品市场的分类。
领会:①农产品市场的含义;②农产品需求的含义;③农产品供给的含义。
简单应用:①农产品需求定理;②农产品需求的特征;③农产品供给定理;④农产品供给的特征。
综合应用:①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②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主要应当了解市场的基本职能,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市场对农业所起到的引导作用。针对农产品市场,则应了解农产品市场的特点和分类,并在掌握农产品供需特征和主要定理的前提下,了解影响农产品供需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 农业自然资源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农业自然资源的概念、特点、类型及利用原则,掌握农业土地资源的特点、农业土地经营的类型以及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的途径,熟悉农业级差土地收入的含义和形态,了解水资源和我国农业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途径。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 农业中的自然资源
1.1.1 农业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1.1.2 农业自然资源的种类
1.1.3 农业自然资料开发利用的原则
1.2 农业土地资源管理
1.2.1 农业土地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1.2.2 农业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1.2.3 农业集约经营
1.2.4 农业土地级差收入
1.3 农业水资源管理
1.3.1 水资源与农业发展
1.3.2 我国农业水资源的分布
1.3.3 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作要求)
1.4 农业可持续发展
1.4.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4.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与途径
1.4.3 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业中的自然资源
识记:①农业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②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领会:①农业自然资源的种类。
(二)农业土地资源管理
识记:①土地的自然特点;②农业土地资源的概念;③土地集约经营和土地粗放经营的概念;④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的途径;⑤土地级差收入的概念。
领会:①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特点;②农业集约经营的类型。
简单应用:①土地级差收入形成的条件;②土地级差收入的形态。
综合应用:①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途径。
(三)农业水资源管理
识记:①水资源的概念。
领会:①水资源多寡的判断标志;②水资源的特点。
简单应用:①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
(四)农业可持续发展
识记: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领会: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简单应用:①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主要应当了解农业自然资源的概念、特点和总体开发利用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分别了解农业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概念、特点和现状,并通过各类自然资源的利用,把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途径。
第五章 农业劳动力资源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明确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农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掌握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内涵及评价的经济指标,了解农业劳动力流动的特点,掌握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二、课程内容
1.1 农业劳动力资源概述
1.1.1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1.1.2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数量
1.1.3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质量
1.2 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1.2.1 农业劳动力的供给
1.2.2 农业劳动力的需求
1.3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培训
1.3.1 农业劳动力的特点
1.3.2 农业劳动力利用率
1.3.3 农业劳动生产率
1.3.4 农业劳动力的培训与质量提高(不作要求)
1.4 农业劳动力的流动与转移
1.4.1 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动趋势(不作要求)
1.4.2 农业劳动力流动
1.4.3 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业劳动力资源概述
识记:①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概念;②农业劳动力资源的特点。
领会:①决定农业劳动力资源数量的因素;②农业劳动力资源质量的内含。
简单应用:①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数量特征;②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质量状况。
(二)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识记:①农业劳动力供给的特征;②影响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因素;③农业劳动力需求的特征;④影响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因素。
领会:①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含义。
(三)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培训
识记:①农业劳动的特点;②劳动力利用率的概念;③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概念。
领会:①劳动生产率基本公式及其内涵。
简单应用:①评价农业劳动力利用程度的经济指标及其作用。
(四)农业劳动力流动与转移
识记:①农业劳动力流动的特点;②农业富余劳动力的概念;③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领会:①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
简单应用:①影响农业劳动力流动的因素;②我国农业劳动力大量富余的原因。
综合应用:①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主要应当了解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概念和特点,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把握其供需特点及影响因素,并在了解农业劳动特点的基础上,掌握劳动利用率的概念,领会劳动利用率经济指标的作用和劳动生产率基本公式的内涵;在了解农业劳动力流动的特点的前提下掌握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第六章 农业资金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农业资金的概念、特点,熟悉资金的时间价值,了解资金需求量的预测,制定最佳的资金筹集决策;熟悉农业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了解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 农业资金特征与分类
1.1.1 农业资金的内涵
1.1.2 农业资金的特点
1.1.3 农业资金分类
1.1.4 农业资金的时间价值
1.2 农业资金的筹集
1.2.1 农业资金需要量的预测
1.2.2 资金成本预计(不作要求)
1.2.3 制定最佳的筹资决策
1.2.4 寻求最佳的资本结构(不作要求)
1.3 农业金融
1.3.1 金融市场
1.3.2 金融机构
1.4 农业资金的管理
1.4.1 农业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不作要求)
1.4.2 农业流动资金的管理
1.4.3 农业固定资金的管理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业资金管理
识记:①农业资金的概念;②农业资金的时间价值的概念。
领会:①狭义和广义农业资金概念的区别;②资金时间价值计算两种方法的含义。
简单应用:①农业资金的特点;②农业资金的分类。
(二)农业资金的筹集
领会:①农业资金需要量的预测。
简单应用:①筹资决策的基本分类。
(三)农业金融
识记:①农业金融的概念;②小额贷款公司的概念。
领会:①金融市场的基本特征。
简单应用:①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性质及业务特点。
(四)农业资金的管理
领会:①流动资金的特点;②固定资金的特点。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主要应当了解农业资金及其时间价值、以及农业金融的概念,了解农业金融的主要渠道,并理解农业生产经营中所需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主要特点。
第七章 农业机械经营与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农业机械化的概念、特点及对农业发展的作用,熟悉农业机械化发展条件,了解农业机械经营的主要形式。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 农业机械化
1.1.1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
1.1.2 农业机械化发展阶段(不作要求)
1.1.3 农业机械化发展条件
1.1.4 农业机械化政策(不作要求)
1.2 农业机械经营
1.2.1 农业机械经营的概念(不作要求)
1.2.2 农业机械经营形式
1.2.3 农业机械经营效果(不作要求)
1.3 农业机械管理(不作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业机械化
识记:①农业机械化的概念;②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领会:①农业机械化的特征;②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条件。
(二)农业机械经营
简单应用:①农业机械经营形式。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主要应当了解农业机械化的概念和特征,特别是应当理解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了解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条件及农业机械经营的主要形式。
第八章 农业生产决策(本章不作要求)
第九章 农业生产的合理组合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农业生产结构的概念,熟悉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掌握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含义、类型及其标准;理解农业生产布局的概念、基本原则,并了解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因素。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 农业生产结构
1.1.1 农业生产结构的概念
1.1.2 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动与调整(不作要求)
1.1.3 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因素
1.1.4 农业生产结构的评价
1.2 农业中的分工
1.2.1 农业分工的特点
1.2.2 农业生产专业化
1.2.3 农业生产区域化(不作要求)
1.3 农业生产布局
1.3.1 农业生产布局的概念
1.3.2 农业生产布局的原则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业生产结构
识记:①农业生产结构的概念;②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因素;③合理农业生产结构的共同特征。
领会:①农业生产结构的多层次性及一级结构。
综合应用:①农业生产结构的评价标准。
(二)农业中的分工
识记:①农业生产专业化的概念;②农业生产专业化的类型;③农业生产专业化的标准;④农业生产专业化的条件。
简单应用:①农业分工的特点。
(三)农业生产布局
识记:①农业生产布局的概念;②农业生产布局的原则;③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因素。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主要了解农业生产结构的概念以及影响因素,特别是必须掌握农业生产结构的评价标准及合理农业生产结构的共同特征。在此基础上了解农业生产专业化的概念、类型,掌握专业化的标准和实现条件。在农业生产布局方面必须掌握其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并了解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
第十章 农业风险及其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农业风险的概念、特点及分类;熟悉农业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如何进行农业风险的决策;了解农业生产风险管理的原则以及主要应对措施;掌握农业保险的特点,并了解主要农业保险的基本涵义。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 农业风险的概述
1.1.1 农业风险的概念
1.1.2 农业风险的特点
1.1.3 农业风险的分类
1.1.4 农业风险的影响因素
1.1.5 农业风险的决策
1.2 农户风险决策
1.2.1 农业生产风险管理原则
1.2.2 农业生产风险管理过程(不作要求)
1.2.3 农业生产风险管理对策
1.3 农业保险
1.3.1 农业保险的概念与特点
1.3.2 农业保险的功能与作用
1.3.3 农业保险的种类
1.3.4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不作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业风险的概述
识记:①农业风险的概念;②农业风险决策的概念;③订单农业的概念。
领会:①农业风险的特点;②农业风险的分类;③农业风险的影响因素。
简单应用:①农业风险管理和风险应对的区别;②农业风险管理的手段。
(二)农户风险决策
识记:①农业风险管理原则;②农业风险管理的对策。
(三)农业保险
识记:①农业保险的特点。
领会:①不同类别农业保险的含义。
简单应用:①农业保险的功能。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在内容上除应了解农业风险的概念外,还应当掌握农业风险管理的主要原则和对策,并在理解农业保险总体特点的基础上,了解不同类别农业保险的基本含义。
第十一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含义和发展趋势,掌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与运行机制。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生与发展
1.1.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含义
1.1.2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生及客观必然性(不作要求)
1.1.3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1.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
1.2.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原则
1.2.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不作要求)
1.3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
1.3.1 利益分配机制
1.3.2 营运约束机制
1.3.3 基本保障机制
1.3.4 风险防范机制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生与发展
识记:①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含义应当注意的共性问题。
简单应用:①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趋势。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
识记: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原则;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
简单应用:①不同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主要特点。
综合应用①不同类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中与农户的联结方式。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
识记: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分配机制;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保障机制。
综合应用:①不同利益分配和基本保障机制的主要涵义。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学习除应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原则外,关键在于掌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及其特点和与农户的联结方式,并了解经营中的利益分配和基本保障机制。
第十二章 农产品销售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农产品销售的特点,熟悉农产品销售的影响因素,掌握农产品销售的主要渠道、机构,并了解农产品价格风险的来源,掌握价格稳定机制。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 农产品销售概述
1.1.1 农产品销售的内涵与特征
1.1.2 农产品销售的功能(不作要求)
1.1.3 农产品销售的影响因素
1.2 农产品销售渠道
1.2.1 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形式
1.2.2 农产品销售的影响因素
1.3 农产品销售主体
1.3.1 农产品销售的作用
1.3.2 农产品市场主体结构
1.3.3 培育农产品销售主体(不作要求)
1.4 农产品销售策略
1.4.1 产品策略(不作要求)
1.4.2 价格策略
1.4.3 促销策略(不作要求)
1.5 农产品价格稳定
1.5.1 农产品销售变动的风险分析
1.5.2 稳定农产品销售价格的机制
1.5.3 优化流通体系,稳定农产品价格(不作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产品销售概述
识记:①农产品销售的特征;②农产品销售的影响因素。
领会:①农产品销售的内涵。
(二)农产品销售渠道
识记:①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概念;②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形式;③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影响因素。
领会:①农产品品牌化。
综合应用:①农产品销售不同渠道的优缺点。
(三)农产品销售主体
识记:①农产品销售主体的概念;②农产品销售主体的作用;③农产品市场主体结构。
简单应用:①农产品批发商的类型;②不同产品市场主体结构的优缺点。
(四)农产品销售策略
领会:①农产品的三个层次。
简单应用:①农产品主要的价格策略。
(五)农产品价格稳定
识记:①稳定农产品销售价格的机制;②期货合约的概念。
简单应用:①农产品价格变动的主要风险来源。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主要应当了解农产品销售的总体特征及销售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了解农产品销售的主要渠道形式及其优劣,以及农产品销售主体结构,从而对农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及其途径有所认识,并知道稳定产品销售的价格机制,从而有效回避价格风险。
第十三章 农业投资项目决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农业投资项目投资的特征及决策,了解农业投资项目可行性论证的内涵。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 农业投资项目概述
1.1.1 农业投资项目的概念和分类
1.1.2 农业投资项目的特征
1.1.3 农业投资项目决策的原则
1.2 农业投资项目可行性论证
1.2.1 可行性论证的含义
1.2.2 可行性论证的内容和程序(不作要求)
1.3 农业投资项目的评价(不作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农业投资项目概述
识记:①农业投资项目的特征;②农业投资项目决策的原则。
简单应用:①农业投资项目的分类。
(二)农业投资项目可行性论证
识记:①可行性论证的概念。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在内容上主要应当了解农业投资项目的特征及决策原则,并了解可行性论证的主要含义。
第十四章 农业经济核算和效益评价(本章不作要求)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本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基本一致。但大纲是教材内容的浓缩和提炼,围绕的是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特别是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可以作为教材内容学习和复习应考的指导。
三、关于自学教材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为:《农业经济管理》(第二版),高等职业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郭庆海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年出版。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章节的基本要求中一般也指明了章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共6学分,其中不包括实验内容的学分。
五、应考指导
1. 如何学习
本课程所涉知识面广量多,内容繁杂,无论在知识的理解还是记忆上均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课程的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当注重把握课程的整体框架,梳理知识的系统脉络,这样才能做到对知识的把握结构明晰,条理清楚,避免在复习及考试中出现思维上的混乱。
其次,在复习内容深度和广度的把握上应注重分清主次,区别轻重,做到点面相承,精泛结合,特别是应侧重于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基础理论的学习,吃透相关知识的基本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度加强记忆。
另外,在复习的过程中,可结合课程内容,适当配合相关材料做些习题,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 如何考试
卷面整洁非常重要。书写工整,段落与间距合理,卷面赏心悦目有助于教师评分,教师只能为他能看懂的内容打分。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要回答所问的问题,而不是回答你自己乐意回答的问题!避免超过问题的范围。
3. 如何处理紧张情绪
正确处理对失败的惧怕,要正面思考。如果可能,请教已经通过该科目考试的人,问他们一些问题。做深呼吸放松,这有助于使头脑清醒,缓解紧张情绪。考试前合理膳食,保持旺盛精力,保持冷静。
4. 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这是一个普遍问题!如果你在考试中出现这种情况,试试下列方法:使用“线索”纸条。进入考场之前,将记忆“线索”记在纸条上,但你不能将纸条带进考场,因此当你阅读考卷时,一旦有了思路就快速记下。按自己的步调进行答卷。为每个考题或部分分配合理时间,并按此时间安排进行。
六、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掌握本大纲的总体要求,根据课程目标对自学者进行相关的辅导,以帮助自学考生实现本课程的培养任务。另外,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在辅导内容上,应避免完全脱离教材,以保证学习内容与考核目标的关联性。
2.在辅导时应引导自学考生注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学习,既要避免在辅导过程中普遍撒网,不分巨细,同时也不宜过于强调部分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具体辅导范围可参照本大纲所确定的重点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3.在辅导时应引导学生科学处理识记与理解、运用三者的关系。对大纲中规定需要识记的内容要适当加强记忆,而对其他知识,则更多地应当引导自学考生理解其原理和方法,学会运用相关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或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
4.鉴于本课程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性,同时也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社会助学机构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帮助自学考生掌握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方法,引导自学考生关注和思考农村的社会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1. 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四个认知(或叫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2. 在考试之日起6个月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颁布或修订的法律、法规都将列入相应课程的考试范围。凡大纲、教材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不符的,应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准。命题时也会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文化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变化予以体现。
3. 按照重要性程度不同,考核内容分为重点内容、次重点内容、一般内容,在本课程试卷中对不同考核内容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重点内容占60%,次重点内容占30%,一般内容占10%。
八、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总分为100分,60分合格。考生参加考试时只允许携带钢笔、签字笔、圆珠笔、橡皮等文具用品,不允许携带书籍及其他参考资料。
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
3.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不应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
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5.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
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对于不同的考生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在大纲中要特别强调这个问题,应告诫考生切勿混淆。
6.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计算题、应用题、论述题、案例分析等题型(一般不使用判断题)。请作者确定好本课程所适用的题型,并注意留有余地。
在命题工作中必须按照本课程大纲中所规定的题型命制,考试试卷使用的题型可以略少,但不能超出本课程对题型规定。
附录: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以下属于土地资源特点的是( )
A.位置不确定性 B.面积无限性
C.质量差异性 D.功能暂时性
参考答案: C
2.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有“离土不离乡”和( )
A.“离乡不离土” B.“离土又离乡”
C.“乡土均不离” D.“城乡结合”
参考答案: B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有2至4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原则包括( )( )( )( )
A.成员以农民为主体
B.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
C.入社自愿,退社自由
D.成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管理
参考答案:ABCD
2.农产品供给的特征包括( )( )( )( )
A.供给的无限性
B.供给的周期性
C.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
D.政府调控程度不大
参考答案:BC
三、填空题
1.影响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因素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劳动报酬和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农民的价值观
2.农业资金按其资金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基本建设资金、经营资金和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专用资金
四、名词解释
农业生产结构
参考答案:
农业生产结构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农业企业的农业生产各部门和各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比例关系。
五、简答题
简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
(1)农业劳动力现代化。
(2)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
(3)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
(4)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
(5)农业生产过程现代化。
六、论述题
试述提高我国农业集约化水平的途径有哪些。
参考答案:
根据我国实际,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
(2)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
(3)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集约化程度较高农业生产部门的比重。
(4)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5)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6)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创造有利生产经营条件。
七、材料分析题
以下是我国1952-2009年的农业发展有关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是削减了还是增强了,并说出具体的理由。
年份 | 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 | 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 | 农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产品的比重 | 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千克) |
1952 | 56.9 | 83.2 | 82.1 | 288.0 |
1959 | 24.2 | 62.2 | 76.3 | 253.0 |
1969 | 25.7 | 81.6 | 78.2 | 261.5 |
1979 | 26.6 | 72.5 | 56.0 | 342.5 |
1989 | 22.9 | 73.7 | 20.5 | 364.0 |
1999 | 26.3 | 68.5 | 7.8 | 406.0 |
2009 | 20.7 | 38.1 | 0.5 | 399.0 |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重要地位不在于它给国民经济创造了多少价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多大比重,而在于它是其他部门得以发展的基础。其基础地位首先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生存资料的物质生产部门。其次表现为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得以独立和发展的前提。
(2) 从以上表格所提供的数据看,农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农产品占出口产品的比重随社会发展有所降低,而人口平均粮食产量却在不断提高。前几项数据的降低,并不表明农业在国民基础中的地位降低了,相反,工业和外贸出口的发展都是以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前提的,没有农业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提供食品等基本的生活保障,为工业等其他部门提供原材料和劳动力,其他行业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近几十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率也在不断提高,人均粮食产量的增加就是其重要体现。可以说,正是农业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其他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 根据上述理由,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仅没有削弱,相反,其作用正在不断增强。
江苏自考助学报名预约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隐私条款》
上一篇:28137 数字电路(理论)
下一篇:27457 环境法学
近期更新
- 江苏自考考试大纲:04723投资银行理... 10-31
- 江苏省自考考试大纲28778心理档案建... 07-19
- 江苏省自考考试大纲27186制单结汇与... 07-19
- 江苏省自考0841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考试大纲 07-19
-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6637园... 07-19
-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6071内... 07-19
- 江苏省高等自学考试大纲05082波谱学 07-19
-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30456 ... 08-13
-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29945 ... 08-13
考试资讯
- 2024年10月南通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30
- 2024年10月苏州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30
- 2024年10月常州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30
- 2024年10月徐州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29
- 2024年10月无锡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29
- 2024年10月南京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29
- 无锡自考报名缴费如何缴? 08-22
- 无锡自考报名专业和课程如何选择? 08-22
- 无锡自考报名注册需要注意什么? 08-22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自考信息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教程。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