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江苏自考网!江苏自考网为考生提供江苏自学考试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江苏教育考试院www.jseea.cn为准。

联系我们:  0512-67311639

距1月江苏自考考试 45

距10月自考成绩查询预计 已经开始

自考流程
所在位置:江苏自考网 > 考试大纲 > 28254 教育管理学

28254 教育管理学

2019-03-12 11:53:42   来源: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点击:   
自考在线学习 +问答
   

江苏教育学院编

    一、总的要求

    1.理解并掌握当代学校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理解并掌握学校管理发展与创新的理念、内容与机制;
    3.能综合运用学校管理的理论分析学校管理现象,辨别和处理学校管理活动中的问题。

    第一章  审视思考—学校管理的多维透析

    一、学习要求:

    1.理解并掌握学校管理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2.理解并掌握学校管理思想、学校管理本质、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管理主体、学校管理客体、学校管理机制与动力等概念;
    3.能从历史、比较和哲学的视野分析学校管理及其理论的演进与内在规律,进而指导未来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改革和创新。

    二、考试内容:

    (一)历史视野中的学校管理

    1.学校管理的活动和思想:学校管理的活动和思想历史悠久。有了学校,就有了学校管理活动,人们在复杂的学校管理面前,应该管什么、怎么样去管,这样就有了对学校管理的一些见解,这种见解就是学校管理的思想。早期的学校管理,大都是对学校管理事项的陈述和经验的描述,感性成分多,理性成分少,是一种经验性的学校管理。
    2.学校管理理论:是以学校管理实践为基础,借鉴企业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科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学校管理理论形式近代。
    3.学校管理理论形成的标志:美国的达顿和斯奈登撰写的《美国教育行政》一书出版,标志着学校管理理论的形成。
    4.学校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
    学校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由权力干预控制的学校管理标准化、效率化、合理化的物本,到满足人的需要和激励的人本,再到尊重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发展的本能三个阶段。
    在早期,学校管理任务,就是代表国家对学校的各项事务进行“介入”式干预和控制,学校管理理论的研究也是侧重研究干预和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附庸,具有很强的国家行政色彩和为巩固国家权力基础而服务的特点。创始人泰罗所阐述的科学效率原理,法约尔、韦伯等有关效率的理论,提出了学校管理效率的提高与学校管理过程和各种职能、制度、权威的力量关系学说,强调了对管理效果的分析。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主义的出现,主要是对人的管理的研究,学校管理理论研究中不仅强调对职能过程和效率的研究与应用,而且更注重对学校管理效果的分析,学校管理中更强调管理的非权力的技术性因素。
    当前,西方国家的学校管理正趋向两者的结合,即在学校管理中,以人和人的主体性发展为基点,为人的发展提供支持条件、提供服务手段,还要保持因家教育政策、国民受教育权利的现实化在学校管理中得到根本保证。
    5.我国学校管理理论的发展;
    我国的学校管理理论学说源自西方,其发展主要经历“五四”前后至建国前、建国后至“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后至今的20年三个历史时期。
    学校管理学术思想的引介时期。1903年,我国师范教育将学校管理纳入学校课程。1943年,我国学者罗延光的《教育行政》一书出版。
    建国后至“文革”结束。我国的学校管理基本上延用了老解入区的学校管理经验,但更主要的是模仿和搬用了前苏联的学校管理做法,以经验管理为主。
    恢复重建和发展时期。一是对我国解放前后学校管理的各种做法和经验进行梳理和理性归纳。二是引介西方管理理论,包括目标管理、质量管理等。
    6.学校管理理论及其实践发展的基本认识:
    社会客观需要和学校管理发展是学校管理理论产生的动因,一旦学校管理理论产生,就会对学校管理实践的开展产生重大的指导作用;学校管理实践的一次次反思和不断的总结,又将学校管理理论向前推进一大步。学校管理无论是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进步都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学校管理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学校管理不断抛弃历史传统,今天的学校管理是对过去的发展要以社会经济和科技教育发展为宏观背景;学校管理中只有坚持自身适应性和变革性的持续创新,才能有自己的应有地位,也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应有功能;学校管理理论只有与实践紧密结合,发挥其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并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验证其理论的科学性,这种学校管理理论才具有真理性的价值,也才称得上科学管理理论。

    (二)比较视野中的学校管理

    1.国外学校管理发展的趋热势:(1)学校管理必须有学校管理理论指导,学校管理者必须有理性思维。(2)学校管理必须以学校为本。在变革的年代,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主动适应社会要求,满足社会需要,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质量,增强学校的发展力。校本管理,要求管理模式要由外部他控式向内部自控式管理转变。(3)学校管理的开放化和民主化。(4)校管理的国际化。
    2.学校管理改革的着力点:(1)校长的遴选和培训。(2)学校质量保障体系与学校评价。在学校评价的功能上,注重其鉴定考核功能;在评价的内容上,一般都比较全面;在评价的方式上,既有学校内部评价,也有学校外部评价。
    3.校长负责制:现行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4.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的组织结构形式、领导管理关系及其职责划分、工作制度等总称,学校管理体制要解决的是如何科学地组合学校管理领导力量。
    5.校长权力错位的主要表现:一是权力不到位;二是权力越位。
    6.校长的选任制度。
    7.学校内部机构的设置:学校内部机构的设置有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咨询审议机构、教职工会议、学术委员会、班级委员会。
    我国中小学校管理机构应按精简、高效的原则和学校规模大小,制定出设置的标准,实行定编、定岗、定员,坚决地调整机构,果断地裁减人员。
    8.教育法规:在教育法规立法方面基本上分为强制性、指导性和指令指导性三种。
    9.学校校长:校长是学校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对内负责学校全面工作,对外代表学校。
    校长的任用程序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上级教育行政机构任命;第二种是学校管理委员会和董事会任命;第三种是学校内部选举或学区任命。
    校长职业培训制度主要有:(1)作为基准的任职资格培训制度。(2)任职后在岗位上的继续提高培训制度。
    10.国外校长培训制度、目标、机构、内容、模式等方面的特点。
    11.学校评价就是根据评价目标描述现状,作出价值判断,并设计学校未来发展的过程。

    (三)哲学视野中的学校管理

    1.学校管理本质的两种代表性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学校管理的本质是学校管理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进行一种控制活动,即学校管理要依附于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开展学校的管理活动;另一种观点认为,学校管理的本质是学校管理者按照教育和管理规律,为促进人类自身再生产服务的一种活动,即学校管理要以人为中心,以适应人的需要和发展为出发点和目的。
    2.学校管理主体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智囊系统。
    3.学校管理主体的特性:表现为层次性、能动性、自主性等特性。
    4.学校管理主体的层次:分为上层的决策层、中层的执行层和基层的操作层。
    5.学校管理客体:是指进入学校管理主体活动领域,与学校管理主体发生功能联系,并以人为中心的客观对象系统。
    6.学校管理的运行机制:包括学校的目标机制、动力机制和控制机制。
    学校管理的目标机制涉及到目标的提出和目标的转化。学校管理目标作为一个方向标,其实现有一个目标—手段的转化,目标总突的解决和目标的外化、内经过程。
    三种动力:一种物质动力;二是精神动力;三是信息动力。
    学校管理的控制机制是为了保证学校管理活动按照预定轨道运动,达到预期追求的价值目标的机制,学校管理的控制机制既是学校管理主体的再认识活动,也是再实践活动。学校管理主体的协调控制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当学校管理活动处在沿着学校计划目标稳定运行状态时,学校管理主体的协调控制少活动就是要排除干扰影响,保证学校管理按既定状态运行;二是当学校管理活动处在偏离学校计划目标的轨道时,就是要采取纠偏措施,将学校管理的运行系统重新调整到预定的轨道,保证学校管理的运行状态朝向既定的目标。
    7.学校管理评价:学校管理评价是根据学校的宗旨、管理的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技术和手段对学校管理的现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第二章  校本管理—学校管理的崭新理念

    一、学习要求:

    1.理解和掌握校本管理的本质及自组织的概念;
    2.了解并掌握校本管理的背景、理念和内容。

    二、考试内容:

    (一)校本管理的产生与本质:

    1.校本管理的产生:校本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发展对教育质量的高要求和对学校教育素质的高度期盼下产生的。
    2.校本管理的背景:
    (1)校本管理是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要求;
    (2)校本管理是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聚焦于“中间地带”的行为自觉;
    (3)校本管理是政府教育管理工作重心下移的必然之举;
    (4)校本管理工作是学校主动适应日趋复杂的管理局面的要求;
    (5)校本管理是倡导创新精神、进行创新活动的条件保障;
    (6)校本管理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必要内容。
    3.校本管理的本质:以学校为本体,以发展为主旨,以人为主体的管理。具体来说,一是校本管理以学校为基点;二是学校管理中应以人为本;三是学校是一个不断改进、适应变化的自组织管理系统。校本管理的核心是学校有自主权。

    (二)校本管理的基本理念

    1.自组织:是指自然界和社会中一般系统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组织水平向高组织水平的运动演化过程,这种演化的动力不是来自外界的简单控制,而是系统内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引起的。校本管理是自组织管理系统
    2.自组织理论的特点:(1)结构是一个动态的结构。(2)形成有序结构是系统内要素间相互影响协同作用的结果。(3)自组织一个复杂的结构。
    3.他组织与自组织在体制框架方面的区别:一是“组织—人”一是“人—组织”。
    4.校本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
    (1)学校管理要以人为中心;
    (2)学校管理要满足人的需要;
    (3)学校管理要注重主体人的素质提高
    (4)学校管理要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
    可持续发展实际上讲的是人在发展中如何与他人、与社会和谐,如何使今天的发展更好地促进未来的发展。在全面提高素质的同时,要突出能力这一重点,使其具有主动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
    5.校本管理是主动变革的柔性管理:学校要做到:一是主动适应:二是积极变革。
    6.学校管理组织变革的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是科学理性的组织变革;二是注重组织内部的权力结构及利益机制的组织变革;三是组织文化型的组织变革。
    学校管理组织变革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研究:一是外显的组织型态变革,二是内隐的组织文化变革。外显的组织型态变革是组织系统、框架结构、管理职能过程、管理资源的配置等。在学校管理组织层面,有组织决策、工作流程、人员任用、资源配置与监督控制;在教学组织层面,有课程编制、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课堂管理、教学评价等。内隐的组织文化变革,在学习组织层面,有学习组织方式、学习活动、学习媒体等。其主要是内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体系。
    7.学校发展目标和管理目标:学校发展目标和管理目标是学校中的人们对学校发展和学校管理的一种未来期待和预期结果。目标在学校管理中具有导引作用、激励作用和调节作用。
    8.柔性管理内涵:是不同于用强制的行政手段和制度的控制力进行的管理,它是按照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而采用的非强制的软控制,是通过在人们心中产生一种潜在的驱动力,而把学校管理目标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它是人们的一种自觉的主体性控制。
    9.柔性管理的特征:一是以信息为基础。二是以激励为手段。三是以学习为动力。
    10.以责任为保障体系的柔性管理:柔性管理是强调管理中的每个人既是活动的主体,也是责任主体,要对自己的行为及活动的结果承担责任。

    (三)校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1.校本发展特色管理:校本发展特色管理目标的确定要注意以下几点: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要把握学校自身的客观基础;耍考虑学校办学的客观条件;要符合两个客观规律。
    2.校本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发现培养和充分合理地使用人才;二是发掘每个人员的潜能,并使之运用到学校的各种活动之中。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具体包括“职位—发展”过程和“目标—行动”过程两个层面。“目标—行动”过程主要包括授权、激励、处理冲突等。
    3.校本组织变革管理:校本组织变革管理,就是学校根据内外环境变化,在校外专家的指导和协助下,由学校组织的全体成员参与计划并系统地解决学校组织问题的变革活动过程。学校组织变革管理,包括变革目标管理、变革因素管理、变革策略管理、变革过程管理等。
    4.校本课程管理:校本课程是指以学校为基础,按照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宗旨,并在对学生个性发展需求进行系统分析评估的基石上,自主开发的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课程。校本课程管理包括校本课程设置管理;校本课程实施管理;校本课程评价。
    5.校本教育科研管理:校本教育科学研究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中的问题为研究方向,注重教育科学研究与学校的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行动研究的成果包括研究的文本性成果和行动本身的直接效果。
    6.校本发展评价管理:校本评价涉及到评价的观念、评价的功能、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的方法等。
    质量的观念主要有:(1)内适质量观。(2)外适质量观。(3)合适质量观。
    发展性评价是一种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理念,其功能是促进学校的可持发展,它的基本思想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理念是:(1)要提高学校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率,促进学校的可持发展;(2)发展性评价追求的是“更好”,而不是一进的“最好”;(3)发展性评价的最大价值是使学校在今后把工作做得更好;(4)学校发展性评价不是现场评价,而是大规模数据库的应用。

    (四)校本管理几种实践模式

    1.高度参与管理模式。
    2.教师专业发展管理模式。
    3.校本课程模式。
    4.校本研究模式。
    5.校本评价模式。

    第三章  战略管理—学校管理成功的关键

    一、学习要求:

    1.理解和掌握战略管理和学校战略管理的概念、结构要素和操作过程;
    2.了解战略管理发展的历程和阶段,掌握战略分析和战略规划的方法;
    3.运用战略管理的理论进行学校管理的设计。

    (一)战略管理:

    1.战略的概念与特征:战略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层次性。
    2.战略系统:战略作为一个结构化的概念系包括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决策、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战略是以上几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要素有机构成的系统整体。战略指导思想是一种意念,它规定着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战略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战略决策是对战略目标和实施策略的优选和决断;战略重点是影响全局,对战略目标实现发挥关键作用的重大事项;而战略措施则是实现战略意图和战略目标的保障条件。
    3.战略管理的发展:
    第一个发展时期—20世纪30年代,为战略管理研究的开创时期。美国巴纳德在其代表作《经理的职能》(1938年)中首先把战略思想引人管理领域,开始对战略管理进行研究,为此后的战略管理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期,最具影响的有以安索夫为代表的资源配置学派、以安德鲁斯为代表的目标战略学派和以波特为代表的产业组织战略学派等主流学派。资源配置学派认为,战略管理就是通过筹划、研究企业未来的资源配置及其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去指导和解决企业经营发展中的一切重大问题。
    目标战略学派认为,战略管理的核心是确定和实施组织的长期目的和目标。
    产业组织战略学派认为,战略管理的关键是确定组织的相对竞争优势。
    战略管理研究在探索时期主要有以下的特征:由重视物的要素到关注人的心理因素和组织的文化,由理论研究走向实际应用研究,由理性化研究方法到整体分析与经验分析方法相结合。
    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时期,提出了基于资源、基于能力和基于知识的崭新观点,强调了组织内部的资源、能力和知识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并对基于能力的战略和战略联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4.战备管理学:美国的管理学家费雷德.大卫于20世纪90年代首创了一门融战略学和管理学为一体的新兴学科—战略管理学。
    战略管理研究,有其深刻的背景:(1)管理环境由封闭转向开放。(2)管理的领域由内部转向内外结合。(3)管理的取向由现时转向未来。
    5.战略管理的特征:战略管理不同于操作管理,它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特征。

    (二)学校战略管理:

    1.学校战略管理:学校战略管理是学校管理者为谋求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对学校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由管理者与管理者共同制定学校战略管理目标,拟定、优越战略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和控制的动态活动过程。
    2.学校战略管理的五个统一:
    (1)学校战略管理是合乎教育管理规律与合乎产业规律的统一。
    (2)学校战略管理是相对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3)学校战略管理是一体化与校本化的统一。
    (4)学校战略管理是竞争性与合作性的统一。
    (5)学术战略管理是制度性与主动性的统一。
    3.学校战略管理的价值:(1)学校战略管理可以改变学校管理者的思维方式。(2)学校战略管理可以增强学校管理者的历史责任感。(3)学校战略管理可以提高学校管理的成效。

    (三)学校战略管理结构与过程:

    1.学校战略管理的结构:从层次结构来看,可分为总体战略管理和职能战略管理。在学校战略管理中,主要的职能故略管理有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教育教学战略管理、教育科研战略管理、财力物力战略管理等。
    2.学校战略管理的过程:学校战略管理的过程由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四个阶段构成。学校战略管理过程的特点:(1)整体性;(2)关联性;(3)权变性。
    3、学校战略分析:学校战略分析包括学校外部环境分析、学校内部条件分析、学校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综合分析。
    4.学校外部环境分析:学校外部环境从层次上来看,可分为学校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学校外部环境从时间上来看,可分为历史环境、现实环境和未来环境。
    学校战略管理的外部环境分析具体内容有政治环境分析、经济环境分析、学校未来环境预测等。
    5.学校内部条件分析:学校内部条件从构成要素来看,主要有资源性要素、管理性要素和能力性要素三类。学校内部条件中的上述三类要素,其中资源性要素是基础,管理性要素是关键,能力性要素是核心。能力管理是一种以智慧、技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和管理。
    学校内部条件分析就是对学校资源条件分析、学校管理条件分析和学校能力条件分析。
    6.学校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综合分析:
    SWOT分析法。
    8.学校战略选择:学校战略选择是在学校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教育方针和办学宗旨,对学校战略管理进行草拟方案、论证方案和方案优选的程序化过程。打哈哈作程序为:(1)草拟方案;(2)论证方案:(3)方案优选。

    第四章  组织形式—学校组织模式的分析

    一、学习要求:

    1.理解和掌握学校组织的两种形式和主要的模式:
    2.了解学校组织形式的形成与发展,并能对几种主要的组织模式的利弊作出正确的分析。

    二、考试内容:

    (一)学校组织:

    1.学校的组织形式:学校铁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教学组织形式,二是学校管理组织形式。
    2.教学组织形式:学校管理组织形式是指学校为了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有效地运作而建立的一种特定的人群体系,它表现为工作责任、权利在学校内个人与人群间的分配,形成围绕权力由分工和分层形式的静态结构以及相互作用、运作发展的动态过程。
    3.学校管理组织形式:学校管理组织形式是指学校为了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有效地运作而建立的一种特定的人群体系,它表现为工作责任、权利在学校内个人与人群间的分配,形成围绕权力由分工和分层形式的静态结构以及相互作用、运作发展的动态过程。
    4.学校组织理论的演进:学校组织理论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组织理论阶段、社会系统理论阶段和开放系统理论阶段。
    古典组织理论阶段。三位管理理论先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官僚体制理论,美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泰罗的科学管理观念,法国实业家亨利.法约尔关于行政管理的理论。社会系统理论阶段。
    开放系统理论阶段。开放系统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
    传统的组织理论的共同特点:明确的目的性。即:管理就是要闲最小的代价有效地促进目标的实现。

    (二)学校教学组织:

    1.个别教学制:个别教学制是教师分别对于个别学生进行传授与指导的教学组织形式。
    2.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就是教师把年龄相同、水平相当的一定数量的学生编成班级,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表在特定的时间内对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统一的教学活动。
    班级授课制的利与弊。
    3.弹性制:弹性制也称学科弹性制。它是按学生学习的能力来编班或编组,并灵活地决定学生升、留级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主要有四种类型:(1)双轨制;(2)学科弹性升级制;(3)作业分组制:(4)活动分团制。
    4.协作教学:协作教学也称作“开放课堂”。这是一种不分教室的学校教育教学形式。
    5.开放教学:开放教学也称作“开放课堂”。这是一种不分教室的学校教育教学形式。
    6.虚拟课堂:虚拟课堂也可称作“网络学校”或“网上教学”。

    (三)学校管理组织:

    1.正规模式:正规模式的内涵与主要特征。
    2.正规模式的子模式:(1)结构模式:(2)系统模式;(3)官僚模式;(4)理性模式:(5)等级模式;
    3.学院模式:学院模式的类别:“有限的”学院模式和“纯粹的”学院模式。
    “有限的”学院模式是要求组织的领导者与组织中有资历的部分成员共享权利:“纯粹的”学院模式是要求所有的组织在决策过程中享有同样的发言权和决策权。
    学院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其局限性。
    4.中等学校和小学中的学院模式。
    5.政治模式:政治模式主要包括那些把决策作为协商平衡利益关系过程的理论。
    6.政治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其局限性。
    7.主观模式:主观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其局限性。
    8.瑞温黛尔学校—主观模式研究的例证:
    英国学者贝斯特和他的同事们对在瑞温黛尔学校进行访谈和观察中获得的众从感性认识,归纳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五种观点儿童中心论、学生中心论、纪律中心论、管理中心论、学科中心论。
    9.模糊模式:模糊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其局限性。
    10.文化模式:文化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其局限性;
    四种文化模式类型:社团文化、角色文化、任务文化、个人文化。

    (四)我国学校组织的现状与改革:

    1.我国中小学管理组织的现状(1)学校管理仍以单一的正规模式为主;(2)学校管理组织结构重叠;(3)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发挥不够。
    2.我国中小学管理组织的改革。

    第五章  学校课程—学校办学宗旨的体现

    一、学习要求:

    1.理解并掌握课程的概念、结构和组成部分;
    2.了解学校课程设计的依据、掌握学校课程设计的程序和管理。

    二、考试内容:

    (一)学校课程管理:

    1.课程:课程概念的界定。广义的课程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狭义的课程概念是指学科,如语文课程、数学课程等。
    2.课程的本质:廖哲勋先生认为课程的本质是指由一定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用以指导学校育人的规划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体。
    3.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内部各种要素、各组成部分之间合乎规律的组织形式。课程结构类型的划分:按教育目标来划分,有自然学科课程、社会学科课程、思维学科课程、艺术学科课程等;按学科功能划分,有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按学习要求划分。有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等。
    4.课程成分:课程成分是指课程的组成部分。由五个部分构成的:对学生和社会的假定所组成的框架;宗旨与目标;学科内容的形式(范围和顺序);执行的模式;评价。
    5.课程管理:按照课程管理的方式可以划分为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课程的动态管理是根据社会条件的变化,对课程建设与课程实施进行的组织领导,如课程改革的研究、课程实验、课程评价等;课程的静态管理是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有关制度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进行的组织领导。
    我国目前对中小学课程管理实行三级负责的体制

    (二)学校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是指拟定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
    2.课程设计分类: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材料依据可分为:独立学科、多学科、跨学科、综合学科。以学生作为材料依据可分为:发生课程、活动课程、以经验为基础的课程;优点与缺点。以社会作为材料依据;主要优点与缺点。
    3.其他课程设计。
    4.课程设计的本质特点:创造性相适应性。
    5.面向未来的课程设计方法

    第六章  人力资源—学校发展的核心支撑

    一、学习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一)学校人力资源:

    1.学校人力资源的内涵与特征
    学校人力资源是指进入学校管理活动领域的并与学校管理者发生功能联系、产生互动作用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个体人的总和。
    学校人力资源的特征:
    (1)学校人力资源具有生命性;
    (2)学校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
    (3)学校人力资源具有动态性;
    (4)学校人力资源具有智能性;
    (5)学校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
    (6)学校人力资源具有增值性;
    2.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是以政策为导向、以学习为基础、以创新动力,持续不断地增强学校我成员的能力,改变其工作态度,形成群体合力,促进全体成员个体全面发展,提高学校整体效能的管理活动。
    3.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特点:综合性、实践性、本土性、社会性。

    (二)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1.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背景:
    (1)经济社会的发展呼唤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2)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赋予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时代使命;
    (3)学校自身的持续发展必须走人力资源开发之路。

    (三)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的历程与趋势

    1.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历程:
    第一个阶段—建国至“文革”结束。学校人事制度形成的时期
    第二个阶段—“文革”结束至1986年,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时期。
    第三个阶段—1986年至1992年。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时期。
    第四个阶段—1992年至现在。学校人事制度迸入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时期。
    2.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发展趋势:
    (1)三个特点: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层次进一步加深;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步伐加快;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力度加大。
    (2)三个转变:
    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由人治管理向法治管理转变;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由教育行政部门集中管理向学校自主管理转变;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由传统型开发管理向创新型开发管理转变。
    3.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目标:提升学校人力资源的贡献率;提高教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提高人力资源的参与程度和水平;有效地实施学校素质教育;推进学校组织的改革创新。
    4.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内容:
    一是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战略的规划:
    二是学校教职工的聘用;
    三是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和学校人力资源的培训。
    (1)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学习型组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学习型组织的真谛是让人活出生命的意义。②学习型组织为适应环境与生存而学习,虽然是基本而必要的,但必须与开创性的不习结合起来。③在学习型组织中,人们得以不断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愿望,并持续学习和共同学习。④在学习型组织的领导里有五项修炼新技术,即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团体学习。
    (2)学校人力资源的培训:学校人力资源培训的主体化、法制化以及内容的丰富化、模式的多样化特点。
    四是学校人力资源的激励。
    激励的作用:(1)激励可以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2)激励可以使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的需要得到满足;(3)激励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集聚力;(4)激励可以降低人力成本。
    5.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机制
    (1)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政策导向机制:人力资源培训政策;人力资源引进和聘用政策;人力资源的工资和奖励政策;人力资源的职务、职称政策。
    (2)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运行机制:建立开放而自行流动的人才市场;实行地位平等、双向选择的合同聘用;维护学校人力资源的合法权益;推进学校人力资源的培训学习。
    (3)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调控评估机制:
    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调控评估的运作机制,就是一个建立调控评估标准、衡量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现实状况与预定目标的偏差,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控制、纠正偏差的运作过程。

    第七章  学校评价—学校发展的助推器

    一、学习要求:

    1.理解和掌握评价、学校教育评价、“八年研究”、评价的主要模式和素质测评的内容。
    2.了解学校教育评价的演进历程、个体素质水平评价曲线;
    3.能正确把握评价理论,发挥评价推动学校发展的功能作用。

    二、考试内容:

    (一)学校评价:

    1.评价:评价由测评与估价两个部分构成。测评,是对评价所需的评价对象的关键特征进行测定和“计算”,取得数据。测定既可以是量的测定,也可以是质的测定。估价是对测评获得的数据作出价值判断。
    评价:行为方式的描述(量的描述或质的描述)+行为方式的价值断定。
    测评是估价的基础,估价是测评的目的。
    2.学校教育评价:学校教育评价简称学校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评价是在学校领域内,对一切教育教育现象和对此产生影响的所有事物及其环境的评价。学校教育评价按其评价对象的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二是对为教育教学目标顺利实现而进行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评价。
    教育评价被公认为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教育评价研究)。
    3.学校教育评价的基本功能:导向功能、鉴定功能和激励促进功能。

    (二)学校教育评价的演进

    1.发展进程的历史回顾
    艾钦领导的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联盟。1933年到1940年间的八年中,在七所大学和三十几所中学进行新课程和新方法的实验研究,史称“八年研究”。
    较为成熟的评价模式主要有:泰勒模式、CIPP模式、目的游离模式、对手模式。
    2.发展中的问题与争论: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教育评价的功能:挑选还是发展;“量化”与“质化”。

    (三)学生个体素质结构与学校教育评价标准

    1.个体质水平评价曲线:以个体素质水平测评值A为纵轴,以素质水平的测评平均值为纵轴的零点。某个体的某项素质水平高于平均值时测评值为正,反之为负;同时,以素质测评内容为横轴,把某个体的各种素质测评点A相连,就得到该测评对象的个体素质水平评价曲线。
    2.素质测评的具体内容:身体;情感;知识;技能;人格。
    3.个体素质水平评价曲线的特征。
    4.个体素质水平评价曲线应用
    (1)庆该建立国家统一的基础教育评价标准,建立标准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遴选好“关键素质”,二是确定适当的标准水平高度。
    “关键素质”,是指当今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公民所具有的基本素质。
    (2)应该建立具有层次和类别结构的国家教育评价标准体系。
    (3)在教育评价中要正视个体素质结构中的“缺陷”,正确对待评价中暴露出“缺陷”的学生。
    (4)评价素质教育的成果,可以个体素质水平曲线的变化率为标准。

    (四)学校评价的误区:

    “完人”逻辑及其辨析。
    第一,在教育目标上。把学生学习的榜样塑造成“超人”、“完人”,即把人类理想中的一切优秀品质集中在榜样身上。使他成为纯粹而毫无暇疵的人。
    第二,在教育观念上,混淆了完人与现实人的区别,混淆了成人与成长中儿童的区别。
    第三,在教育管理与评价的实践中。拿完人的标准去衡量、要求现实中的人。
    “完人逻辑”对教育带来的危害:
    首先,“完人逻辑”对学生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其结果是扭曲了学生的正常人性状态,妨碍了健康人格的形成。
    其次,“完人逻辑”还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育评价脱离现实,用理想化的标准作为现实评介的标准,并导致学校教育产生狭隘性和排他性。

    第八章  管理变革—学校管理的热门话题

    一、学习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一)学校管理变革:

    1.管理变革:管理变革是指改变学校管理中某一组成部分的行为、结构、程序、目的的管理过程。
    2.变革的类型:自发性变革、演进性变革和有计划的变革。自发性变革是指在一相对较短的时期内,作为一种自然环境和随机事件的结果而出现的变化。
    演进性变革是指学校管理的各种主要变化和次要变化经过长时期积累而形成的结果。
    有计划的变革是一种有意识的、并经深思熟虑的、控制事件变化的尝试。
    3.影响变革目标确定的关键因素:
    (1)变革的焦点:变革的焦点,是指变革中常常涉及的一些中心问题,其主要有:任务、结构、技术、成员。
    (2)变革的层次:显型组织、假定组织、现行组织、必需组织。
    4.变革的潜能:变革的潜能的层次是指一次变革启动所涉及的资源、时间、能量、权力和信誉程度。
    5.变革的动力:分为三类:(1)强制性变革;(2)应急性变革;(3)实质性变革。

    (二)学校管理变革:

    1.管理变革的驱动者:变革驱动者就是按期待的方向影响其委托人行为的专业人员。国外四种类型的变革驱动者:“白帽兵”式、马基雅里式、“游击队员”式和“打手”式。
    2.管理组织层面对变革的抵制:
    (1)国家教育体制:
    (2)科层化管理组织:
    (3)目标错位;
    (4)作为“家养型”组织的学校;
    (5)功能对应;
    (6)代价;
    (7)抵制制周期。
    3.个体层面对变革的抵制:
    (1)既得利益;
    (2)流动性期望;
    (3)探索性行为;
    (4)心理系统
    (5)拒绝的阶段
    (6)来自下级的抵制;
    (7)缺少实验的准则;
    (8)激励系统;
    (9)革新发动后的抵制;
    (10)抵制的积极面。
    4.力场分析:运用力场分析图认识变革中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
    管理变革需要在找到一种能有效地推进力场转化的策略,妥善地处理好广泛地抵制力量的同时,充分发挥支持力量的作用,以实现一种新的均衡。
    5.库尔特.勒温有计划变革的三个阶段的策略:在第一阶段需要打破包围着现存的均衡的力场,即形成一个解决过程。当力场开始转向一个新的等级时,变革就发生了,也就相应迸入了第二个阶段。随着变革中能量的释放,变革最终迸入了第三个阶段即重新封冻的过程。

    (三)学校管理变革:

    1.变革策略:经验—理性策略、规范—再教育策略、能力—强制策略。
    2.时机的选择:时机的选择可以分别从学校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两个方面来着手进行。
    3.变革强度的确定:两种典型的模式:地震式变革和渐进式变革。
    4.变革的实施:四个相互联系的层次:机构承担应有的义务;调整结构背景;改革角色行为(指教师而言);加强学习活动(指学生而言)。
 
    第九章  创新管理-学校管理的不竭动力
 
    一、学习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一)创新与学校创新管理:
 
    1.创新:创新即有首创之意,又有在原有基础上的改革和改进,即“由旧到新”。
    2.创新特点:目的性;发展性;程序性;独特性;价值性。
    3.学校创新管理:是以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为改进学校管理工作而创新的新的资源整合模式。
    4.学校创新管理的特点:
    从历时性来分析:(1)学校创新管理具有承继性;(2)学校创新管理具有时代性;(3)学校创新管理具有延展性。
    从共时性来分析:(1)学校创新管理的自主性;(2)学校创新管理的“人性”;(3)学校创新管理的协同性;(4)学校创新管理的特色性。
    5.学校内、外因素对学校创新管理的影响:
    学校内部因素对学校创新管理的影响:(1)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学校管理理论与学校管理实际存在“两张皮”的割裂现象;(2)在学校管理的功能定位上,往往注重学校管理的社会本位取向,忽观学校管理的个体本位取向;(3)在学校管理的观念上,存在着农业经济时代的保守封闭的观念、工业经济时代的机械僵化的观念,缺乏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开放创新的观念;(4)在学校管理体制上,学校的自主权还没有到位,学校有效的运行机制还没有形成;(5)学校管理的视野比较狭窄,缺乏战略思考和宏观把握。

    (二)学校创新管理的基本理念:

    1.学校创新管理是对学校管理现状的超越:(1)学校创新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崭新内容;(2)学校创新管理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特征:目标的整合性、要素的协调性、过程的连续性、主体的选择性);(3)学校创新管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坚强支撑;(4)学校创新管理是学校管理者成长的必由之路。
    2.学校创新管理的基本条件:
    (1)创新管理主体的素质: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2)创新管理政策环境。(3)学校内部创新氛围。
    3.学校创新管理的结构要素:
    (1)从静态的内容角度来分析:管理理念创新管理;管理组织机构创新管理;学校管理制度创新管理;管理模式创新管理;管理方法和技术创新管理。
    (2)从创新的性质来分析:结构性创新;特色性创新;渐进性创新;再造性创新。
    (3)从创新的形式来分析:移植性创新;自主性创新。
    (4)从动态的过程来分析:外推式创新;内发式创新;交互式创新。

    (三)学校创新管理过程及其主要策略

    1.学校创新管理过程:形成创新意愿;明确创新定位;形成创新方案;采取创新行动;作出创新评估;提出改进方略。
    2.创新管理的主要策略:主导全过程的策略是创新管理过程中的组织学习。
    3.创新管理过程中的组织学习的特点:目的性;合作性;系统性;应用性;多样性;主体性。

    (四)学校创新管理过程中的主要关系及其处理

    学校创新管理主要需处理和解决好的几对关系:
    1.借鉴、学习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2.学校常规管理与学校创新管理的关系;
    3.学校创新管理与管理者队伍建设的关系;
    4.当前的创新管理活动与学校长远展的关系;

    第十章  校长修炼—学校管理成功的基石

    一、学习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一)校长与学校的领导者:

    1.领导:当代领导科学的理论把领导看成是个体或团体的影响过程。
    2.领导类型:国外学者克里本把领导分为两类:成功的领导和有效的领导。成功的领导,是指具有能够使他人按领导意图去工作的能力,当工作完成时。领导者的意图实现了,但是被领导艺术者自身的需求却被忽视了。所谓有效的领导,是指在实现领导者的意图时,也同时满足了雇员的需要。
    (2)社会—政治理论的观点。
    (3)开放系统理论的看法。
    3.领导与管理。
    4.领导者:马克.汉森认为,领导者的概念集中于两个要点:领导者具有决定组织主向的战略眼光以及使下属积极追求战略目标的非强制性。

    (二)校长素质与行为:

    1.领导心理品质研究
    斯托格迪尔:(1)能力(理解力、机敏性、表达能力、独创性、判断力等);(2)成就(学问、知识、强健的体格等);(3)职责(可靠性、首创精神、毅力、进取心、自信、竞争意识等);(4)参与(能动性、社交能力、合作精神、适应性、幽默感等);(5)地位(社会经济地位、知名度等);(6)情境(心智水准、态度、技能、被领导者的需要与兴趣、所要达到的目标等)。
    2.领导行为风格测量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人事研究委员会开始了一项全新的研究方法的探索。研究重点从心理品质转向了领导行为。“领导行为描述量表”(LBDQ)的产生。

    (三)校长的领导权变:

    1.领导权变理论:领导权变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弗雷德.菲德勒。领导权变理论把权变变量作为影响领导风格与下属对这些风格所作的反应这两者间的关系的变量。
    2.弗雷德.菲德德的领导权变理论。
    3.目标—途径领导理论。
    4.学校教育领导权变理论。

    (四)校长培训:

    1.成功的领导者的成长必须经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磨练。
    2.辩证的地认识、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权变地运用领导管理方式方法的能力,是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重点。
 

江苏自考助学报名预约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隐私条款》

上一篇:27087 金融企业会计(高纲1699)
下一篇:02365 计算机软件基础(二)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自考信息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教程。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