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江苏自考网!江苏自考网为考生提供江苏自学考试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江苏教育考试院www.jseea.cn为准。
00275 社会问题
自考在线学习
+问答
高纲1114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0275 社会问题
南京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要求
社会问题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工作与管理(本科)必修课程,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自学考试者是否掌握社会问题的专门知识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社会问题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在我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剧烈动荡,各种矛盾大量产生,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影响了相当多的社会成员的生活。社会工作就是为了解决由社会问题引起的各种群体面临的困难。社会工作在帮助困难群体解决具体困难时,必须对整个社会问题产生的背景要有所了解。社会问题就是这样的一门课程,以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来分析社会问题,帮助人们从宏观上了解、掌握社会问题产生的规律性,及治理社会问题的对策。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要求是:使自学者了解社会问题的客观性,掌握分析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观察社会问题的基本观点,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对社会工作面临的主要的社会问题要能够分析、解剖。例如对自杀、精神疾病、吸毒、青少年犯罪、残疾人、老年人、家庭婚姻、贫困、失业、游民等社会问题,通过学习,使自学者能够掌握观察社会问题的基本观点与方法,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社会问题能够进行科学地分析。
第二部分 考试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第一编 社会问题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社会问题概述
Ⅰ、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问题界定
二、社会问题界定的过程
三、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
Ⅱ、考核要求
一、社会问题界定
1、识记:(1)社会问题。(2)“个人麻烦”。(3)“公共问题”。
2、领会:(1)社会问题界定的条件。(2)对社会问题下定义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二、社会问题界定的过程
1、识记:(1)富勒和麦尔兹关于社会问题界定的三个阶段。(2)利益受损集团。(3)敏感集团。(4)社会热点。
2、领会:(1)社会问题界定的环节。(2)社会热点问题的特征。(3)社会问题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区别。
三、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
1、识记:(1)社会冲突。(2)价值冲突论。(3)综合要素论。(4)早期社会问题的理论。(5)现代社会问题的理论。
2、领会:(1)社会病态论。(2)社会解组论。(3)行为偏差论。(4)标签论。
第二章 社会问题的特征与类型
Ⅰ、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问题的特征与类型
二、社会问题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与方法
Ⅱ、考核要求
一、社会问题的特征与类型
1、识记:(1)社会问题的主要分类形式。(2)社会问题的二分法。(3)社会问题的三分法。(4)社会问题的四分法。(5)社会问题的五分法。
2、领会:(1)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2)对社会问题认识的相对性。
二、社会问题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识记:卡洛尔的三维结构。
2、领会:(1)社会问题与社会学的关系。(2)社会问题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三、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与方法
1、识记:(1)社会规律性原则。(2)社会规范性原则。(3)社会公众性原则。(4)社会效益性原则。(5)社会进步性原则。
2、领会:(1)解决社会问题的指导方针。(2)解决社会问题的五个准则。
3、应用:解决社会问题的路径。
第三章 社会问题产生的背景
Ⅰ、考核知识点
一、如何看待社会问题
二、当前社会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
三、转型期社会问题的凸显
Ⅱ、考核要求
一、如何看待社会问题
1、领会:认识社会问题的理论难点。
二、当前社会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
1、识记:(1)社会转型的特征。(2)社会控制机制的转换的层面。
2、领会:如何理解转型期社会结构的变迁。
三、转型期社会问题的凸显
1、识记:转型期的社会问题的特点。
2、领会:转型期的社会失范。
第四章 社会问题研究方法论
Ⅰ、考核知识点
一、透视性观点
二、整体性观点
三、群体性观点
四、客观性观点
Ⅱ、考核要求
一、透视性观点
1、识记:(1)透视性观点。
2、领会:(1)透视性观点的内容。
二、整体性观点
1、识记:整体性观点。
2、领会:整体性观点的内容。
三、群体性观点
1、识记:群体性观点。
2、领会:群体性观点的内容。
四、客观性观点
1、识记:客观性观点。
2、领会:客观性观点的内容。
第五章 社会问题研究方法
Ⅰ、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问题的经验研究方法
二、社会问题的研究模式
三、社会问题研究的功能
Ⅱ、考核要求
一、社会问题的经验研究方法
1、识记:(1)全面调查。(2)重点调查。(3)抽样调查。(4)个案调查。(5)观察法。(6)社区考察。(7)访谈法。(8)问卷法。(9)实验法。(10)文献法。(11)统计法。(12)比较法。
二、社会问题的研究模式
1、识记:(1)社会问题的研究的准备阶段。(2)研究社会问题的实施阶段。
2、领会:研究社会问题的模式。
三、社会问题研究的功能
1、识记:(1)描述性研究。(2)解释性研究。(3)预测性研究。(4)规范性研究。(5)社会问题预警系统的含义。(6)社会问题预警指标。
2、领会:(1)描述性研究的方法。(2)解释的主要类型。(3)预测的基本原则。(4)社会问题预警系统的功能与内容。(5)规范研究的两个阶段。
第二编 异常群体社会问题
第六章 精神疾病问题
Ⅰ、考核知识点
一、精神疾病的涵义
二、精神疾病的类型、分布与诊断
三、精神疾病的治疗
Ⅱ、考核要求
一、精神疾病的涵义
1、识记:(1)精神疾病。(2)精神疾病的致病因素。
2、领会:(1)精神疾病的影响。(2)公众对精神疾病的态度。
二、精神疾病的类型、分布与诊断
1、识记:(1)精神分裂。(2)情感性精神障碍。(3)人格异常。(4)反应性精神障碍。(5)神经官能症。
2、领会: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
三、精神疾病的治疗
1、识记:(1)精神治疗。(2)工娱治疗。
第七章 自杀问题
Ⅰ、考核知识点
一、自杀是一种社会病
二、自杀的原因
三、自杀的控制
Ⅱ、考核要求
一、自杀是一种社会病
1、识记:(1)自杀。(2)自杀死亡率。
2、领会:我国自杀的特征。
二、自杀的原因
1、识记:(1)研究自杀的原因的角度。(2)自杀的三种类型。
2、领会:(1)迪尔凯姆关于自杀的主要论点。(2)研究自杀的个人因素的视角。
三、自杀的控制
1、识记:(1)自杀的高危群体。
2、领会:(1)自杀的预兆。(2)自杀的预防措施。
第三编 越轨群体社会问题
第八章 吸毒问题
Ⅰ、考核知识点
一、我国毒品泛滥状况
二、吸毒的社会原因与危害
三、戒毒工作
Ⅱ、考核要求
一、我国毒品泛滥状况
1、识记:(1)麻醉药品。(2)精神药品。
2、领会:(1)当前吸毒状况特点。
二、吸毒的社会原因与危害
1、识记:(1)吸毒的危害。
2、领会:(1)吸毒的社会原因。
三、戒毒工作
1、识记:(1)社会对吸毒者的刻板印象。(2)造成戒毒的困难的原因。
2、领会:戒毒的程序。
第九章 性越轨问题
Ⅰ、考核知识点
一、性越轨问题的相关概念
二、买方市场分析
三、卖方市场分析
四、性交易控制
Ⅱ、考核要求
一、性越轨问题的相关概念
1、识记:(1)卖淫的构成要素。
2、领会:(1)我国禁娼成功的原因。(2)当前的性交易活动的主要特点。
二、买方市场分析
1、识记:(1)约翰·盖格农的观点。
三、卖方市场分析
1、识记:(1)我国FSW的四种类型。
2、领会:(1)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FSW产生的原因。
四、性交易控制
1、领会:(1)性交易控制。
第十章 青少年犯罪问题
Ⅰ、考核知识点
一、青少年问题的现状
二、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状况与特征
三、越轨青少年问题的原因
四、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Ⅱ、考核要求
一、青少年问题的现状
1、识记:(1)青少年问题。(2)校园越轨。(3)网络病。(4)网络成瘾。(5)网络性瘾。(5)网络宣泄。
2、领会:(1)不良青少年的思想与行为特征。(2)不良青少年问题的种类。
二、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状况与特征
1、识记:(1)青少年犯罪。
2、领会:(1)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2)青少年犯罪的轨迹。
三、越轨青少年问题的原因
1、识记:(1)直接学习。(2)间接学习。
2、领会:(1)不良社会化的因素。
四、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1、识记:(1)宏观预防。(2)中观预防。(3)微观预防。
2、应用:(1)青少年的预防。
第四编 弱势群体社会问题
第十一章 残疾人问题
Ⅰ、考核知识点
一、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概况
二、残疾人问题的现状与根源
三、解决残疾人问题的途径
Ⅱ、考核要求
一、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概况
1、识记:(1)残疾人。(2)残疾人问题的两重性。
2、领会:(1)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二、残疾人问题的现状与根源
1、识记:(1)我国残疾人面临的实际问题。
2、领会:(1)残疾人问题的现实根源。
三、解决残疾人问题的途径
1、识记:(1)旧残疾人观。(2)新残疾人观。
2、领会:(1)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
3、应用:(1)解决残疾人问题的途径。
第十二章 失业问题
Ⅰ、考核知识点
一、失业问题概述
二、失业的结构性原因
三、失业的理论解释
四、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Ⅱ、考核要求
一、失业问题概述
1、识记:(1)失业。(2)失业率。(3)失业主体的条件。(4)劳动年龄人口。(5)劳动力人口。
2、领会:(1)失业指标体系。(2)失业的种类。
二、失业的结构性原因
1、识记:(1)就业弹性。(2)就业弹性系数。
2、领会:(1)失业的结构性原因。
三、失业的理论解释
1、识记:(1)相对剥夺感理论。(2)市场能力理论。(3)社会网络支持理论。
2、领会:(1)失业的经济学解释。(2)社会学研究失业的相关理论。
四、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1、应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第十三章 贫困问题
Ⅰ、考核知识点
一、贫困的概念与状况
二、关于贫困的理论探讨
三、反贫困的措施
Ⅱ、考核要求
一、贫困的概念与状况
1、识记:(1)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2)客观贫困与主观贫困。(3)区域贫困与个体贫困。(4)长期贫困与暂时贫困。(5)贫困线的测定方法。
2、领会:(1)农村贫困线的计算步骤。(2)我国农村贫困线确定的三个阶段。(3)农村贫困群体的状况。(4)城镇贫困群体的生活状况。
二、关于贫困的理论探讨
1、识记:(1)贫困文化。(2)贫困传递。(3)情境适应理论。
2、领会:(1)区域性贫困的原因分析。(2)结构贫困论的观点。(3)文化贫困论的观点。(4)我国学者对贫困的理论贡献。
三、反贫困的措施
1、识记:(1)反贫困的内涵。
2、领会:(1)国际反贫困的战略。(2)我国政治家对贫困的论述。
3、应用:试分析我国城乡反贫困的措施。
第十四章 婚姻家庭问题
Ⅰ、考核知识点
一、婚姻家庭问题的理论
二、婚姻家庭问题的内容
三、婚姻家庭问题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处置
Ⅱ、考核要求
一、婚姻家庭问题的理论
1、识记:(1)婚姻。(2)婚姻的含义。
2、领会:(1)从关系、制度和文化三个层面理解婚姻和家庭概念。(2)我国婚姻和家庭问题的特点。(3)婚姻与家庭问题的相关理论流派。
二、婚姻家庭问题的内容
1、识记:(1)家庭暴力。(2)中国的离婚高峰。(3)无子女家庭。(4)同性恋。(5)非婚同居家庭的形式。
2、领会:(1)家庭暴力的基本原因。(2)婚姻家庭外部的问题。(3)非主流的婚姻家庭模式。
三、婚姻家庭问题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处置
1、识记:(1)婚姻家庭问题的社会原因。
2、应用:(1)家庭社会工作对婚姻家庭问题的介入。
第五编 边缘群体社会问题
第十五章 游民问题
Ⅰ、考核知识点
一、游民问题
二、乞丐问题
三、流浪儿童问题
Ⅱ、考核要求
一、游民问题
1、识记:(1)流动人口。(2)游民的分类。
2、领会:(1)流动人口的分类。(2)“三无”人员的特征。(3)游民形成的社会原因。(4)游民的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二、乞丐问题
1、领会:(1)当前我国乞丐的一些特点。(2)城市乞讨增多的原因。
2.应用:联系实际讨论如何化解乞丐群体问题。
三、流浪儿童问题
1、识记:(1)流浪儿童。(2)外流时间不同的流浪儿童的特征。
2、领会:(1)造成儿童离家出外流动的原因。(2)流浪儿童的救助工作。(3)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形式。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兹对有关问题说明如下,并进而提出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为了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使自学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的系统学习教材,使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全面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记忆和表述。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理论、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内化成自己实际工作的能力。
应用:在知识和领会的基础上,能对问题进行正确的阐述和分析,能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关于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朱力著,《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本课程第一编前五章为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部分,它是整个社会问题的基础知识部分。要对社会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就必须遵循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通过工具性的概念、命题、理论来提示社会问题存在的规律。在本编中,自学者着重从社会问题理论内涵自身出发,对社会问题基本概念的界定,社会问题的特征、类型,社会问题产生的宏观背景,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论及研究的方法、模式、功能进行学习,以期从学理上掌握社会问题学的理论框架。本编要求考生掌握社会问题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第二编是异常群体社会问题。介绍了精神疾病、自杀两个问题,这两种社会问题既与人的生理与心理因素有关,也与社会文化环境有关。精神病人和自杀者这两个群体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对象,社会工作者需要着重在心理方面予以帮助。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两种问题有日益严重的趋势,但我们十分陌生,社会重视、关心的程度远远不够。自学者着重掌握这两种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及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和对策。
第三编是越轨群体社会问题。介绍了吸毒、性越轨、青少年问题。这些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起有日益严重的趋势,直接影响了社会治安,分割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吸毒者、FSW、青少年罪犯这类社会病人是社会工作矫治的重点对象,这几章的重点在于介绍这些群体越轨行为的特点、分析产生越轨的原因。自学者着重要掌握这些问题的基本概念,解释这些问题的基本理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办法。
第四编是弱势群体社会问题。介绍了残疾人、失业、贫困、婚姻家庭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批弱势群体有扩大的趋势,他们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摆脱困境,需要外部的援助,他们是社会工作的主要帮助对象。自学者在本编中主要了解什么是弱势群体,这些群体的状况,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化解这些问题的措施。要会运用书中的理论与方法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第五编是边缘群体社会问题。主要介绍了游民群体、乞丐群体以及流浪儿童群体的问题。自学者在本编中主要了解什么是边缘群体,这些群体的状况以及救助工作措施。
2、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起来。对待社会问题,自学者在社会生活中多少有一些感性的认识。我们通过社会问题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习,要学会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来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社会问题。这就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3、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石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防止自学者中出现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方向。
4、要正确处理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领会和应用联系起来,把基本知识转化为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素质和思想水平。
5、要正确处理重点与一般的关系,课程的内容有重点与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范围和考核要求,不任意扩大和缩小考试范围,提高和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2、试题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 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这里,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各能力层次中都会存在不同难度的问题,不能混淆。
3、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见本大纲的附录。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1、游民中的“三无”人员是指 ( )
A、无稳定工作 B、无稳定收入 C、无任何证件 D、无固定居住场所
2、以维持人的生理效能的最低需要为标准加以界定的贫困是指 ( )
A、绝对贫困 B、相对贫困 C、客观贫困 D、主观贫困
二、填空题(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答案)
1、我国失业的类型主要有 磨擦性失业、 、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2、在婚姻家庭问题上代表性的理论有 、人口学学派 、经济学学派、心理学学派、生理学学派。
三、名词解释
1、社会问题
2、家庭暴力
四、简答题
1、迪尔凯姆关于自杀的三种类型。
2、简述青少年不良社会化的因素。
五、论述题
1、试述社会问题的界定过程。
2、联系实际分析我国城乡反贫困的措施。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0275 社会问题
南京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要求
社会问题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工作与管理(本科)必修课程,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自学考试者是否掌握社会问题的专门知识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社会问题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在我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剧烈动荡,各种矛盾大量产生,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影响了相当多的社会成员的生活。社会工作就是为了解决由社会问题引起的各种群体面临的困难。社会工作在帮助困难群体解决具体困难时,必须对整个社会问题产生的背景要有所了解。社会问题就是这样的一门课程,以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来分析社会问题,帮助人们从宏观上了解、掌握社会问题产生的规律性,及治理社会问题的对策。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要求是:使自学者了解社会问题的客观性,掌握分析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观察社会问题的基本观点,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对社会工作面临的主要的社会问题要能够分析、解剖。例如对自杀、精神疾病、吸毒、青少年犯罪、残疾人、老年人、家庭婚姻、贫困、失业、游民等社会问题,通过学习,使自学者能够掌握观察社会问题的基本观点与方法,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社会问题能够进行科学地分析。
第二部分 考试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第一编 社会问题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社会问题概述
Ⅰ、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问题界定
二、社会问题界定的过程
三、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
Ⅱ、考核要求
一、社会问题界定
1、识记:(1)社会问题。(2)“个人麻烦”。(3)“公共问题”。
2、领会:(1)社会问题界定的条件。(2)对社会问题下定义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二、社会问题界定的过程
1、识记:(1)富勒和麦尔兹关于社会问题界定的三个阶段。(2)利益受损集团。(3)敏感集团。(4)社会热点。
2、领会:(1)社会问题界定的环节。(2)社会热点问题的特征。(3)社会问题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区别。
三、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
1、识记:(1)社会冲突。(2)价值冲突论。(3)综合要素论。(4)早期社会问题的理论。(5)现代社会问题的理论。
2、领会:(1)社会病态论。(2)社会解组论。(3)行为偏差论。(4)标签论。
第二章 社会问题的特征与类型
Ⅰ、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问题的特征与类型
二、社会问题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与方法
Ⅱ、考核要求
一、社会问题的特征与类型
1、识记:(1)社会问题的主要分类形式。(2)社会问题的二分法。(3)社会问题的三分法。(4)社会问题的四分法。(5)社会问题的五分法。
2、领会:(1)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2)对社会问题认识的相对性。
二、社会问题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识记:卡洛尔的三维结构。
2、领会:(1)社会问题与社会学的关系。(2)社会问题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三、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与方法
1、识记:(1)社会规律性原则。(2)社会规范性原则。(3)社会公众性原则。(4)社会效益性原则。(5)社会进步性原则。
2、领会:(1)解决社会问题的指导方针。(2)解决社会问题的五个准则。
3、应用:解决社会问题的路径。
第三章 社会问题产生的背景
Ⅰ、考核知识点
一、如何看待社会问题
二、当前社会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
三、转型期社会问题的凸显
Ⅱ、考核要求
一、如何看待社会问题
1、领会:认识社会问题的理论难点。
二、当前社会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
1、识记:(1)社会转型的特征。(2)社会控制机制的转换的层面。
2、领会:如何理解转型期社会结构的变迁。
三、转型期社会问题的凸显
1、识记:转型期的社会问题的特点。
2、领会:转型期的社会失范。
第四章 社会问题研究方法论
Ⅰ、考核知识点
一、透视性观点
二、整体性观点
三、群体性观点
四、客观性观点
Ⅱ、考核要求
一、透视性观点
1、识记:(1)透视性观点。
2、领会:(1)透视性观点的内容。
二、整体性观点
1、识记:整体性观点。
2、领会:整体性观点的内容。
三、群体性观点
1、识记:群体性观点。
2、领会:群体性观点的内容。
四、客观性观点
1、识记:客观性观点。
2、领会:客观性观点的内容。
第五章 社会问题研究方法
Ⅰ、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问题的经验研究方法
二、社会问题的研究模式
三、社会问题研究的功能
Ⅱ、考核要求
一、社会问题的经验研究方法
1、识记:(1)全面调查。(2)重点调查。(3)抽样调查。(4)个案调查。(5)观察法。(6)社区考察。(7)访谈法。(8)问卷法。(9)实验法。(10)文献法。(11)统计法。(12)比较法。
二、社会问题的研究模式
1、识记:(1)社会问题的研究的准备阶段。(2)研究社会问题的实施阶段。
2、领会:研究社会问题的模式。
三、社会问题研究的功能
1、识记:(1)描述性研究。(2)解释性研究。(3)预测性研究。(4)规范性研究。(5)社会问题预警系统的含义。(6)社会问题预警指标。
2、领会:(1)描述性研究的方法。(2)解释的主要类型。(3)预测的基本原则。(4)社会问题预警系统的功能与内容。(5)规范研究的两个阶段。
第二编 异常群体社会问题
第六章 精神疾病问题
Ⅰ、考核知识点
一、精神疾病的涵义
二、精神疾病的类型、分布与诊断
三、精神疾病的治疗
Ⅱ、考核要求
一、精神疾病的涵义
1、识记:(1)精神疾病。(2)精神疾病的致病因素。
2、领会:(1)精神疾病的影响。(2)公众对精神疾病的态度。
二、精神疾病的类型、分布与诊断
1、识记:(1)精神分裂。(2)情感性精神障碍。(3)人格异常。(4)反应性精神障碍。(5)神经官能症。
2、领会: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
三、精神疾病的治疗
1、识记:(1)精神治疗。(2)工娱治疗。
第七章 自杀问题
Ⅰ、考核知识点
一、自杀是一种社会病
二、自杀的原因
三、自杀的控制
Ⅱ、考核要求
一、自杀是一种社会病
1、识记:(1)自杀。(2)自杀死亡率。
2、领会:我国自杀的特征。
二、自杀的原因
1、识记:(1)研究自杀的原因的角度。(2)自杀的三种类型。
2、领会:(1)迪尔凯姆关于自杀的主要论点。(2)研究自杀的个人因素的视角。
三、自杀的控制
1、识记:(1)自杀的高危群体。
2、领会:(1)自杀的预兆。(2)自杀的预防措施。
第三编 越轨群体社会问题
第八章 吸毒问题
Ⅰ、考核知识点
一、我国毒品泛滥状况
二、吸毒的社会原因与危害
三、戒毒工作
Ⅱ、考核要求
一、我国毒品泛滥状况
1、识记:(1)麻醉药品。(2)精神药品。
2、领会:(1)当前吸毒状况特点。
二、吸毒的社会原因与危害
1、识记:(1)吸毒的危害。
2、领会:(1)吸毒的社会原因。
三、戒毒工作
1、识记:(1)社会对吸毒者的刻板印象。(2)造成戒毒的困难的原因。
2、领会:戒毒的程序。
第九章 性越轨问题
Ⅰ、考核知识点
一、性越轨问题的相关概念
二、买方市场分析
三、卖方市场分析
四、性交易控制
Ⅱ、考核要求
一、性越轨问题的相关概念
1、识记:(1)卖淫的构成要素。
2、领会:(1)我国禁娼成功的原因。(2)当前的性交易活动的主要特点。
二、买方市场分析
1、识记:(1)约翰·盖格农的观点。
三、卖方市场分析
1、识记:(1)我国FSW的四种类型。
2、领会:(1)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FSW产生的原因。
四、性交易控制
1、领会:(1)性交易控制。
第十章 青少年犯罪问题
Ⅰ、考核知识点
一、青少年问题的现状
二、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状况与特征
三、越轨青少年问题的原因
四、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Ⅱ、考核要求
一、青少年问题的现状
1、识记:(1)青少年问题。(2)校园越轨。(3)网络病。(4)网络成瘾。(5)网络性瘾。(5)网络宣泄。
2、领会:(1)不良青少年的思想与行为特征。(2)不良青少年问题的种类。
二、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状况与特征
1、识记:(1)青少年犯罪。
2、领会:(1)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2)青少年犯罪的轨迹。
三、越轨青少年问题的原因
1、识记:(1)直接学习。(2)间接学习。
2、领会:(1)不良社会化的因素。
四、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1、识记:(1)宏观预防。(2)中观预防。(3)微观预防。
2、应用:(1)青少年的预防。
第四编 弱势群体社会问题
第十一章 残疾人问题
Ⅰ、考核知识点
一、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概况
二、残疾人问题的现状与根源
三、解决残疾人问题的途径
Ⅱ、考核要求
一、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概况
1、识记:(1)残疾人。(2)残疾人问题的两重性。
2、领会:(1)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二、残疾人问题的现状与根源
1、识记:(1)我国残疾人面临的实际问题。
2、领会:(1)残疾人问题的现实根源。
三、解决残疾人问题的途径
1、识记:(1)旧残疾人观。(2)新残疾人观。
2、领会:(1)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
3、应用:(1)解决残疾人问题的途径。
第十二章 失业问题
Ⅰ、考核知识点
一、失业问题概述
二、失业的结构性原因
三、失业的理论解释
四、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Ⅱ、考核要求
一、失业问题概述
1、识记:(1)失业。(2)失业率。(3)失业主体的条件。(4)劳动年龄人口。(5)劳动力人口。
2、领会:(1)失业指标体系。(2)失业的种类。
二、失业的结构性原因
1、识记:(1)就业弹性。(2)就业弹性系数。
2、领会:(1)失业的结构性原因。
三、失业的理论解释
1、识记:(1)相对剥夺感理论。(2)市场能力理论。(3)社会网络支持理论。
2、领会:(1)失业的经济学解释。(2)社会学研究失业的相关理论。
四、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1、应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第十三章 贫困问题
Ⅰ、考核知识点
一、贫困的概念与状况
二、关于贫困的理论探讨
三、反贫困的措施
Ⅱ、考核要求
一、贫困的概念与状况
1、识记:(1)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2)客观贫困与主观贫困。(3)区域贫困与个体贫困。(4)长期贫困与暂时贫困。(5)贫困线的测定方法。
2、领会:(1)农村贫困线的计算步骤。(2)我国农村贫困线确定的三个阶段。(3)农村贫困群体的状况。(4)城镇贫困群体的生活状况。
二、关于贫困的理论探讨
1、识记:(1)贫困文化。(2)贫困传递。(3)情境适应理论。
2、领会:(1)区域性贫困的原因分析。(2)结构贫困论的观点。(3)文化贫困论的观点。(4)我国学者对贫困的理论贡献。
三、反贫困的措施
1、识记:(1)反贫困的内涵。
2、领会:(1)国际反贫困的战略。(2)我国政治家对贫困的论述。
3、应用:试分析我国城乡反贫困的措施。
第十四章 婚姻家庭问题
Ⅰ、考核知识点
一、婚姻家庭问题的理论
二、婚姻家庭问题的内容
三、婚姻家庭问题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处置
Ⅱ、考核要求
一、婚姻家庭问题的理论
1、识记:(1)婚姻。(2)婚姻的含义。
2、领会:(1)从关系、制度和文化三个层面理解婚姻和家庭概念。(2)我国婚姻和家庭问题的特点。(3)婚姻与家庭问题的相关理论流派。
二、婚姻家庭问题的内容
1、识记:(1)家庭暴力。(2)中国的离婚高峰。(3)无子女家庭。(4)同性恋。(5)非婚同居家庭的形式。
2、领会:(1)家庭暴力的基本原因。(2)婚姻家庭外部的问题。(3)非主流的婚姻家庭模式。
三、婚姻家庭问题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处置
1、识记:(1)婚姻家庭问题的社会原因。
2、应用:(1)家庭社会工作对婚姻家庭问题的介入。
第五编 边缘群体社会问题
第十五章 游民问题
Ⅰ、考核知识点
一、游民问题
二、乞丐问题
三、流浪儿童问题
Ⅱ、考核要求
一、游民问题
1、识记:(1)流动人口。(2)游民的分类。
2、领会:(1)流动人口的分类。(2)“三无”人员的特征。(3)游民形成的社会原因。(4)游民的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二、乞丐问题
1、领会:(1)当前我国乞丐的一些特点。(2)城市乞讨增多的原因。
2.应用:联系实际讨论如何化解乞丐群体问题。
三、流浪儿童问题
1、识记:(1)流浪儿童。(2)外流时间不同的流浪儿童的特征。
2、领会:(1)造成儿童离家出外流动的原因。(2)流浪儿童的救助工作。(3)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形式。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兹对有关问题说明如下,并进而提出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为了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使自学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的系统学习教材,使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全面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记忆和表述。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理论、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内化成自己实际工作的能力。
应用:在知识和领会的基础上,能对问题进行正确的阐述和分析,能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关于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朱力著,《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本课程第一编前五章为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部分,它是整个社会问题的基础知识部分。要对社会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就必须遵循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通过工具性的概念、命题、理论来提示社会问题存在的规律。在本编中,自学者着重从社会问题理论内涵自身出发,对社会问题基本概念的界定,社会问题的特征、类型,社会问题产生的宏观背景,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论及研究的方法、模式、功能进行学习,以期从学理上掌握社会问题学的理论框架。本编要求考生掌握社会问题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第二编是异常群体社会问题。介绍了精神疾病、自杀两个问题,这两种社会问题既与人的生理与心理因素有关,也与社会文化环境有关。精神病人和自杀者这两个群体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对象,社会工作者需要着重在心理方面予以帮助。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两种问题有日益严重的趋势,但我们十分陌生,社会重视、关心的程度远远不够。自学者着重掌握这两种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及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和对策。
第三编是越轨群体社会问题。介绍了吸毒、性越轨、青少年问题。这些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起有日益严重的趋势,直接影响了社会治安,分割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吸毒者、FSW、青少年罪犯这类社会病人是社会工作矫治的重点对象,这几章的重点在于介绍这些群体越轨行为的特点、分析产生越轨的原因。自学者着重要掌握这些问题的基本概念,解释这些问题的基本理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办法。
第四编是弱势群体社会问题。介绍了残疾人、失业、贫困、婚姻家庭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批弱势群体有扩大的趋势,他们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摆脱困境,需要外部的援助,他们是社会工作的主要帮助对象。自学者在本编中主要了解什么是弱势群体,这些群体的状况,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化解这些问题的措施。要会运用书中的理论与方法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第五编是边缘群体社会问题。主要介绍了游民群体、乞丐群体以及流浪儿童群体的问题。自学者在本编中主要了解什么是边缘群体,这些群体的状况以及救助工作措施。
2、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起来。对待社会问题,自学者在社会生活中多少有一些感性的认识。我们通过社会问题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习,要学会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来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社会问题。这就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3、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石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防止自学者中出现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方向。
4、要正确处理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领会和应用联系起来,把基本知识转化为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素质和思想水平。
5、要正确处理重点与一般的关系,课程的内容有重点与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范围和考核要求,不任意扩大和缩小考试范围,提高和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2、试题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 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这里,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各能力层次中都会存在不同难度的问题,不能混淆。
3、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见本大纲的附录。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1、游民中的“三无”人员是指 ( )
A、无稳定工作 B、无稳定收入 C、无任何证件 D、无固定居住场所
2、以维持人的生理效能的最低需要为标准加以界定的贫困是指 ( )
A、绝对贫困 B、相对贫困 C、客观贫困 D、主观贫困
二、填空题(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答案)
1、我国失业的类型主要有 磨擦性失业、 、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2、在婚姻家庭问题上代表性的理论有 、人口学学派 、经济学学派、心理学学派、生理学学派。
三、名词解释
1、社会问题
2、家庭暴力
四、简答题
1、迪尔凯姆关于自杀的三种类型。
2、简述青少年不良社会化的因素。
五、论述题
1、试述社会问题的界定过程。
2、联系实际分析我国城乡反贫困的措施。
江苏自考助学报名预约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隐私条款》
上一篇:00187 旅游经济学
下一篇:30445 宏观经济分析
近期更新
- 江苏自考考试大纲:04723投资银行理... 10-31
- 江苏省自考考试大纲28778心理档案建... 07-19
- 江苏省自考考试大纲27186制单结汇与... 07-19
- 江苏省自考0841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考试大纲 07-19
-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6637园... 07-19
-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6071内... 07-19
- 江苏省高等自学考试大纲05082波谱学 07-19
-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30456 ... 08-13
-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29945 ... 08-13
考试资讯
- 2024年10月南通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30
- 2024年10月苏州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30
- 2024年10月常州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30
- 2024年10月徐州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29
- 2024年10月无锡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29
- 2024年10月南京自考报名时间已出! 08-29
- 无锡自考报名缴费如何缴? 08-22
- 无锡自考报名专业和课程如何选择? 08-22
- 无锡自考报名注册需要注意什么? 08-22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自考信息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教程。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