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江苏自考网!江苏自考网为考生提供江苏自学考试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江苏教育考试院www.jseea.cn为准。

联系我们:  0512-67311639

距1月江苏自考考试 13

距1月自考准考证打印预计 7

自考流程
所在位置:江苏自考网 > 考试大纲 > 02976 医古文(一)

02976 医古文(一)

2019-03-12 11:28:29   来源:江苏教育考试院    点击:   
自考在线学习 +问答
   

高纲1073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2976  医古文(一)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医古文课程是学习中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药学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本门课程的目的是为培养自学应考者阅读古代医药学著作的能力。医古文  考试也将着重检验自学应考者阅读古代医药学著作的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具有高中毕业语文水平的自学应考者掌握1200个以上常用  词语及其主要义项、古汉语基础知识以及标点与语译的基本技能,能够借助工具书比较顺利  地阅读中医药古籍,以便发掘其中的精华,提高医药学水平与学术素养。
    本课程是学习中药学专业其它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紧密围绕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一根本目的,主要由两部分内容构成:一是文选。选注与医药相关的古文四十篇。通过文选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掌握古代语言的常用词汇、语言规律和修辞表达方式,从而积累古代语言材料,增强感性认识。二是基础知识。系统介绍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及古代文化的有关常识,使学生在通过文选学习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高对古代汉语的理性认识,掌握古代汉语的规律和文化常识,并学会运用规律来指导阅读古典医籍,提高阅读能力。
 
II、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上编  文选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编的学习,熟读并理解全部文章,熟悉、掌握古代语言的常用词汇、语言规律和修辞表达方式。积累1200个以上的常用词语及其主要义项,包括实词和成语典故的意义、常用虚词的作用及其相应的意义,尤应注意古今意义不同的实词、同形词以及偏义复词和一词多义的现象。掌握借字与本字、古字与今字、异体字与正体字的对应关系,掌握常见固定结构的语译规律,掌握词类活用、古汉语的特殊语序和常用虚词。
二、考试内容与考核要求
    共四十篇。所设栏目有“词语”(包括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以及虚词、固定结构等)、“语序”、“今译”与“其它”。从课文的实际出发,有些篇目并非各栏皆备。凡栏目所收内容均属应当掌握的要点。各栏所收均以在该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序。凡所收词语为单音词者,为明确所指,在该单音词的前或后加括弧引出其上下几字。含义或用法相同的词语,前文已出,后文一般不再赘引,但应考者仍须掌握。
 
(一)秦医缓和
[词语]
1.晉(侯)2.(大)厉3.被(发)4.搏膺5.(而)踊6.(公)觉7.(不食)新8.(公)疾病9.二豎子10.为(之礼)11.归(之)12.(欲)麦13.馈人14.示(而)15.张16.如廁17.(有)晨18.(出)诸19.(是)谓20.慆堙(心耳)21.(乃)忘22.琴瑟23.发(为)24.征(为)25.
序(为)26.淫(生六疾) 27. (为)菑28. (不)时29.(无)阙30.荣(其)31.图恤32.社稷33.(谷之)飞34.厚(其礼)
[语序]
1.主是谓 2.是以
[今译]
1.晉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
2.六月丙午,晉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廁,陷而卒。
3.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祐。
4.和闻之,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大节。有菑禍兴,而无改焉,必受其咎。
[其它]
若……何
 
二、扁鹊传
[词语]
1.少时2. 奇(之) 3.谨(遇)  4.遇(之) 5.閒(与) 6.(传)与 7.(与) 公 8.毋(泄) 9.上池之水 10.悉(取) 11.殆(非人) 12.以(其言) 13.垣(一方) 14.一(方) 15.或(在齐) 16.当(晋昭公时) 17.专(国事)  18.(皆) 惧 19.(血脉)治 20.而(何怪)  21.(必) 閒 22.居(二日半) 23.(治)穰 24.(暴)蹷 25.何如 26.收(乎) 27.(未)能 28.(未)尝 29.生(之)  30.得无 31.诞(之) 32.(诞)之 33.因(五藏之输)  34.(之)输 35.诀(脉) 36.搦(髓脑) 37.(揲)荒 38.爪(幕) 39.(爪)幕 40.湔浣 41.漱涤 42.易(形) 43.曾(不可以) 44.咳(婴) 45.终日 46.以管窥天 47.(以)郄 48.(视)文 49.写(形) 50.见(于) 51.(不)瞚 52.挢(然) 53.窃(闻) 54.弃捐填沟壑 55.(不得)反 56.(未)卒 57.因(嘘唏) 58.服臆 59.(流)涕 60.(长)潸 61.忽忽 62.厉(针) 63.(以)取 64.更(熨) 65.更(适) 66.但(服汤) 67. (复)故 68.客(之) 69.腠理 70.寡人 71.左右 72.好(利) 73.(退)走 74. (问其)故 75.司命 76.(体)病 77.(逃)去  78.使(圣人) 79.(得)蚤 80.(可)已 81.(所)病 82.(不能)适 83.阴阳 84.(阴阳)并 85.(形)羸 86.重(难治) 87.贵(妇人) 88.带下医 89.伎(不如) 90.由(扁鹊)
[语序]
1.何怪  2.中庶子喜方者  3.何以
[今译]
1.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閒。”居二日半,简子寤。
2.先生之方能若是,则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
3.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长终而不得反。
4.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其它]
1.特……耳  2.以……为  3.谓……曰  4.无奈……何
 
三、华佗传
[词语]
1.(数)经 2.举(孝廉) 3.孝廉 4.(黄琬)辟 5.(不)就 6.养性 7.(年)且 8.节度 9.辄(愈) 10.(七八)壮 11.应(除) 12.(某)许 13.行(差) 14.(行)差 15.刳(割) 16.(便)饮 17.须臾 18.无所 19.膏(摩) 20.(共)止 21.或(难其异) 22.难(其异) 23.(宜)殊 24.(并)起 25.病(咽塞) 26.车(载) 27.语(之) 28.向来 29.(卖)饼 30.(蒜)齑 31.(大)酢 32.县(车边) 33.造(佗) 34.逆(见) 35.(我)公 36.(车边)病 37.无何 38.(留)书 39.属(使) 40.瞋恚 41.不快 42.(寿)俱 43.不足 44.故(自) 45.痛痒 46.寻(差) 47.竟(死) 48.脉(之) 49.斯须 50.食顷 51.(三升)许 52.左右 53.(针)鬲 54.伤娠 55.案(脉) 56.(妇)稍 57.小(差) 58.多(脊痛) 59.(长)可 60.见(业) 61.笃重 62.(此)近 63.当(得) 64.暂(还) 65.累(书) 66.书(呼) 67.敕(郡县) 68.犹(不) 69.信(病) 70.(四十)斛 71.收(送) 72.考验 73.首服 74.(实)工 75.(所)县 76.含宥 77.考竟 78.养(吾病) 79.病困 80.散(两钱) 81.(两)钱 82.将(爱) 83.故(当死) 84.卿(今) 85.去(药) 86.已(故) 87.(适)值 88.见(收) 89.全(济) 90.劳动 91.(使)极 92.(五)禽 93.沾濡 94.因(上) 95.善(针术) 96.凡(医) 97.(皆)瘳 98.(为)率 99.轻(体) 100.处所 101.云
[今译]
1.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2.即如佗言,立吐虵一枚,县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
3.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语序]
虵一枚
[其它]
1.如……者  2.熊颈鸱顾  3.耳目聪明  4.齿牙完坚
 
四 皇甫谧传
[词语]    
1.出后 2.三牲 3.存(教) 4.无以 5.卜(邻) 6.(所)阙 7.(何)尔 8.鲁钝 9.修身 10.感激 11.躬自 12.稼穑 13.(而)农 14.辍(卷) 15.修名 16.出处 17.乐(尧舜) 18.鞅掌 19.理世 20.不赡 21.(不)堪 22.没齿 23.孰与 24.喑(聋) 25.苟(能) 26.体(坚厚) 27.居(不薄) 28.(之)表 29.耽翫 30.箴(其) 31.修短 32.分(定) 33.(既)冠 34.从(姑) 35.饯(之) 36.布衣 37.贵(城阳太守) 38.贱(梁柳) 39.中(古人) 40.抽簪 41.(林)阜 42.(不)闲 43.蒿艾 44.振褐 45.惟(顽蒙) 46.速(祸) 47.(久)婴 48.不仁 49.辛苦 50.荼毒 51.呼噏 52.见(出) 53.(妻)息 54.韶卫 55.雅郑 56.糠䵃 57.糅(之) 58.彫胡 59.(不)称 60.(咸)以 61.抱衅 62.明时 63.箕山 64.输实 65.委情 66.唯(陛下) 67.垂(恕) 68.(更)旌 69.无(令) 70.泥滓 71.清流 72.见(听许) 73.诔(颂)
[语序]
何有
[今译]
1.谧以为非圣人孰能兼存出处,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然后为名乎?
2.人之所至惜者,命也;道之所必全者,形也;性形所不可犯者,疾病也。若扰全道以损性命,安得去贫贱存所欲哉?
3.夫唯无损,则至坚矣;夫唯无益,则至厚矣。坚,故终不损;厚,故终不薄。苟能体坚厚之实,居不薄不真,立乎损益之外,游乎形骸之表,则我道全矣。
4.柳为布衣时过吾,吾送迎不出门,食不过盐菜,贫者不以酒肉为礼。今作郡而送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梁柳,岂中古人之道?是非吾心所安也。
[其它]
1.孟母三徙  2.曾父烹豕  3.安得……哉  4.披榛采兰  5.唐人击壤  6.卻子入周,祸延王叔  7.虞丘称贤,樊姬掩口  8.索隐傅岩  9.收钓渭滨
 
五 孙思邈传
[词语]
1. 弱冠2.恨(其器)3. (恨其)器4.征(为)5.嗟(其)6.拜7.师资8.(从)幸9. 殚10. 乾坤11.(之)俦12.转运13.虹蜺14.常数15.(四)支(五)藏16.荣(卫)17.彰(而)18.蒸(则)19.否(则)20.燋枯21.薄(蚀)22.孛彗23.(川)渎24.(利)回25.(见)机26.(不)俟27.(不)啻28.脩(齐)29.(目)覩30.将(其)31.就木32.(于)代33.異(之)
[语序]
1.口以
[今译]
1. 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歎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
2.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诘耳。
3.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鍼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
4. 东台侍郎孙处约将其五子侹、儆、俊、佑、佺以谒思邈。思邈曰:“俊当先贵;佑当晚达;佺最名重,祸在执兵。”后皆如其言。
[其它]
1.正一2.不二3.维摩诘4.盈缩5.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6.赳赳武夫,公侯干城7.冥器
 
六 东垣老人传
[词语]
1.先(世居)2.冠(两路)3.衢(间)4.懽(洽)5.(足)跡6.朋侪7.疾(之)8(戏)狎9.(有)守10.讽(妓)11.(强之)酒12.(或不)给13.(尽)周14.(赈)捄15.寝疾16.異同17.志(吾过)18. 名(天下)19.捐(金帛)20.监(济源税)21.(疫)厉22.徧(阅)23.(不)効24.比比25. 寿(之于木)26.刻揭27.耳目28.藂(集)29.僊(人)30.錾(之)31.石碣32.游(公卿间)33.艰(其人)34.柰(何)35.尝(恨)36. (尝)恨37.亦(传道)38.仰给39.活计40.给(妻子)41.妻子42.得年43.迨(今)44.知(所託)45.(所)託
[语序]
道传
[今译]
1. 君之幼也,異于群儿;及长,忠信笃敬,慎交游,与人相接,无戏言。衢间众人以为懽洽处,足跡未尝到,盖天性然也。
2. 朋侪颇疾之,密议一席,使妓戏狎,或引其衣,即怒骂,解衣焚之。
3.母王氏寝疾 ,命里中数医拯之,温凉寒热,其说異同,百药备尝,以水济水,竟莫知为何证而毙。
4.特寿之于木,刻揭于目耳藂集之地,用之者无不効;时以为僊人所传,而錾之于石碣。
5.君一见曰:“汝来学觅钱医人乎?学传道医人乎?”谦甫曰:“亦传道耳。”遂就学,日用饮食,仰给于君。
 
七 丹溪翁传
[词语]
1.讳(震亨) 2.日记 3.(千)言 4.治(经) 5.(拜)焉 6.(起)之 7.向(所习) 8.一(于医) 9.时方 10.鲜(克) 11.(鲜)克 12.治(装) 13.叩(之) 14.寺人 15.旁(通) 16.褊(甚) 17.(愈)笃 18.北面 19.敷扬 20.一(断) 21.涣焉 22.末(疾) 23.良(验) 24.声闻 25.消息 26.寻(其) 27.指归 28.辐凑 29.凡几 30.(得)诸 31.班班 32.(无)伦 33.盖(得之) 34.(酒且)内 35.治(人参膏) 36.促(灸) 37.内观 38.辟如 39.大吐 40.衣裾 41.皮工 42.皴(其皮) 43.少选 44.恻然 45.庶几 46.靡(所) 47.靳靳 48.卒(与) 49.声随影附 50.亹亹 51.春秋 52.(乃)徇 53.节宣 54.(不)友 55.拂衣 56.(去)就 57.(将)浼 58.卓卓59.庶(使) 60.蓍龟 61.利害 62.源委 63.毓(神) 64.一(语) 65.不暇 66.(利)溥 67.信(矣) 68.(直)谅 69.少(之)  
[语序]
1.乡之诸医泥陈、裴之学者  2.诸医之笑且排者  3.末是务
[今译]
1.乡之诸医泥陈、裴之学者,闻翁言,即大惊而笑且排,独文懿喜曰:“吾疾其遂瘳矣乎!”文懿得末疾,医不能疗者馀十年,翁以其法治之,良验。
2.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辞有枝叶。夫行,本也;辞,从而生者也。苟见枝叶之辞,去本而末是务,辄怒溢颜面,若将浼焉。
3.左丘明有云:“仁人之言,其利溥哉!”信矣。若翁者,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又可以医师少之哉?  
[其它]
1.尽去而旧学,非是也  2.而……且……  3.是疾世号难治者,不守禁忌耳
 
八 徐灵胎先生传
[词语]    
1.海内 2.奏(疾) 3.中贵人 4.楄柎 5.帑金 6.(扶)榇 7.蒲轮 8.速(驾) 9.希世 10.抚尘 11.医鉴 12.苍生 13.仓猝 14.望族 15.神施鬼设 16.岐黄家 17.(目)憆 18.帖帖 19.詟服 20.跃(然) 21.唶(曰) 22.(何)祥 23.糁(其体) 24.(为)度 25.(其)尻 26.(广)颡 27.经济 28.是(之) 29.下流 30.(室)庐 31.旋(开) 32.(百)椽 33.鳞罗 34.啸傲 35.傥䓪 36.(父)风 37.世(其家) 38.粟(乏) 39.舆梁 40.名纸 41.奓(门) 42.清谈 43.竟日 44.(十)笏 45.时文 46.俳歌
[语序]
1.又访诸吴人之能道先生者  2.此真下流所当开浚者  3.何有  4.未必我见
[今译]    
1.余,旧史官也,与先生有抚尘之好,急思采其奇方异术,奋笔书之,以垂医鉴而活苍生,仓猝不可得。
2.其用药也,神施鬼设,斩关夺隘,如周亚夫之军从天而下。诸岐黄家目憆心骇,帖帖詟服,而卒莫测其所以然。
3.少时留心经济之学,于东南水利尤所洞悉。
4.人但见先生艺精伎绝,而不知其平素之事亲孝,与人忠,葬枯粟乏,造修舆梁,见义必为,是据于德而后游于艺者也。
[其它]
1.釽㓢利弊  2.德成而先,艺成而后
 
九 医师章
[词语]
1.医师 2.毒药 3.共(医事) 4.(凡)邦 5.疕(疡) 6.稽(其) 7.(其)食 8.(十)全 9.食医10.(掌)和 11.(之)齐 12.眡(春时) 13.会(膳食) 14.放(焉) 15.疾医 16.两(之) 17.参(之) 18.所以 19.疡医 20.祝药 21.发(其恶) 22.食(之) 23.进退
[今译]
1.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
2.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
 
十 本生与尽数
[词语]
1.撄(之)2.全(天)3.(为)故4.(全)生5.修(兵)6.抇(之)7.(不知)轻重8.悖9.今(有声)10.(必)慊11.(使人)瘖12.(则)遁13.(一)招14.章章15.(全其)天16.(耳)聦17.(鼻)臭18.(不)裹19.(不)惛20.(以)辇21.(自)佚22.(招蹷之)机23.(相)彊24.便(生)25.毕(其数)26.(大)霖27.流行28.敻明29.因(轻)30.扬(之)31.行(之)32.良(之)33.养(之)34.明(之)35.(不)蝼36.(气)欎37.(为)挶38.(为)目蔑39.(为)鼽40.(为)张(为)府41.(为)蹷42. 尰与躄(人)43.疽(与)痤(人)44.尫与伛(人)45.无彊(厚味)46.(之)葆47.甘(味)48.将(之)49.神气50.百节虞欢51.(端直无)戾52.(今世)上53.修(于招)54.毒药55.贱(之)
 [语序]
1.奚由2.多秃与瘿人
[今译]
1. 能养天之所生而勿撄之,谓之天子。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此官之所自立也。立官者,以全生也。
2. 今有声于此,耳听之必慊,已听之则使人聋,必弗听;有色于此,目视之必慊,已视之则使人盲,必弗视;有味于此,口食之必慊,已食之则使人瘖,必弗食。
3. 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爲利,莫不爲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
4. 今世上卜筮祷祠,故疾病愈来。譬之若射者,射而不中,反修于招,何益于中?
[其它]
1.靡曼皓齿2.郑、卫之音
 
十一 宝命全形论
[词语]        
1.留淫 2.著(于) 3.(心)私 4.虑(之) 5.针(除) 6.(木)敷 7.(叶)发 8.(声)哕 9.坏府 10.毒药 11.(无)取12.绝(皮)  13.更代 14.残贼 15.悬(命) 16.经(天地) 17.(不能)欺 18.(能)存 19.呿吟 20.九野 21.(其)方 22.(而)达 23.黔首 24.馀(食) 25.为(真) 26.末世 27.(众)工 28.法(天) 29.则(地) 30.(若)响 31.(之)真 32.(众)脉 33.(众)凶 34.(可)玩 35.五虚 36.五实 37.间不容瞚 38.若(务) 39.冥冥 40.(发)机 41.须(其实) 42.(无)营
[今译]    
1.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絃绝者,其音嘶败;木敷者,其叶发。病深者,其声哕。
2.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
3.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
4.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鍼。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
[其它]
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    
 
十二 精神训
[词语]
1.惟(像无形)2.芒芠漠闵3.澒蒙鸿洞4.孔乎5.滔乎6.刚柔7.(为)虫8.反(其根)9.法(天)10.冲(气)11.(二月而)胅12.张歙13.经纪14.(至)紘15.章(光)16.(不)既17.胷(腹)18. 㪍(志胜)19.(志)胜20.(不)僻21.(户)牖22.使候23.滔荡24.(岂)直25.譁(耳)26.趣舍27.滑(心)28.(日)秏29.生生(之厚)30.(形有)摩31.(千变万)抮32.齐(死生)
[语序]
何存
[今译]
1. 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
2. 故曰一月而膏,二月而胅,三月而胎,四月而肌,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八月而动,九月而躁,十月而生。
3. 夫天地之道,至纮以大,尚犹节其章光,爱其神明;人之耳目,曷能久熏劳而不息乎?精神何能久驰骋而不既乎?
4. 轻天下,则神无累矣;细万物,则心不惑矣;齐死生,则志不慑矣;同变化,则明不眩矣。
 
十三 养生论
[词语]
1.(力)致 2.上寿 3.目(见) 4.较(而论) 5.自然 6.涣(然) 7.流离 8.终朝 9.嚣(然) 10.衔(哀) 11.夜分 12.低迷 13.殷(忧) 14.醇醴 15.赫然 16.殊观 17.植(发) 18.(冲)冠 19.(不可)诬 20.侵(性) 21.轻(而) 22.(不)栖 23.泊然 24.(相)亲 25.(俱)济 26.(令人)重 27.蠲(忿) 28.(处)险 29.(而)瘿30.玄黄 31.淫哇 32.醴醪 33.䰞(其肠胃) 34.悖(其正气) 35.销(其精神) 36.蕞尔 37.(一)涂 38.(其)能 39.自用 40.持生 41.措身 42.亡(之) 43.闷若 44.无端 45.纵(少) 46.(未)兆 47.(是)由 48.驰骋 49.一切 50.仰观俯察 51.自力 52.畎浍 53.尾闾 54.(所)希 55.战(于内) 56.交(赊) 57.(交)赊 58.(相)倾 59.希静 60.应(远) 61.悠悠 62.(自)溺 63.(不)营 64.累(心) 65.醇(泊) 66.(独)著 67.旷然 68.醴泉 69.晞(以朝阳) 70.绥(以五弦) 71.无为 72.(心)玄
[今译]
1.世或有谓神仙可以学得,不死可以力致者;或云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过此以往,莫非妖妄者。此皆两失其情。请试粗论之。
2.夫为稼于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于燋烂,必一溉者后枯。然则,一溉之益固不可诬也。
3.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涂;易竭之身,而外内受敌。身非木石,其能久乎?
4.中智以下,谓之自然。纵少觉悟,咸歎恨于所遇之初,而不知慎众险于未兆。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而怒扁鹊之先见,以觉痛之日,为受病之始也。
[其它]
世人不察,惟五谷是见,声色是躭,目惑玄黄,耳务淫哇
 
十四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
[词语]    
1.(仲尼)没 2.从衡 3.患(之) 4.燔(灭) 5.迄(孝武世) 6.书(缺) 7.简(脱) 8.朕(甚闵) 9.闵(焉) 10.诏(光禄大夫) 11.校(经传) 12.条(其篇目) 13.指意 14.会(向卒) 15.卒(父业) 16.删(其要) 17.右(医经) 18.原(人) 19.(以)起 20.(而)用 21.箴(石) 22.假(药味) 23.因(气感) 24.辩(五苦) 25.(于)平 26.及(失) 27.中医 28.(之)际 29.节文 30.寿考 31.聊(以) 32.同(死生) 33.怵惕 34.索隐行怪 35.(有)述 36.生(生) 37.(一)守 38.晻昧 39.序(方技)
[今译]
1.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2.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
3.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
4.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十五 《伤寒论》序
[词语]
1.(才)秀 2.曾(不) 3.企踵 4.孜孜汲汲 5.崇饰 6.华(其外) 7.悴(其内) 8.婴(非常) 9.钦(望) 10.束手 11.赍(百年) 12.重器 13.厥(身) 14.重泉 15.举(世) 16.进(不能) 17.知(人) 18.退(不能) 19.惷(若)20.遊魂21.徇(物) 22.冰谷 23.(十)稔 24.感(往昔) 25.沦(丧) 26.伤(横夭) 27.横夭 28.撰(用) 29.平(脉)30.思过半 31.自非 32.理致 33.演(其) 34.口给 35.(不)参 36.短期 37.髣髴 38.明堂 39.阙(庭) 40.(阙)庭 41.窥管 42.视(死) 43.亚(之) 44.(博)识 45.宿(尚) 46.尚(方术) 47.事(斯语)
[语序]
1.惟名利是务  2.安附  3.何荣势之云  4.未之闻
[今译]
1.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2.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3.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十六 《新修本草》序
[词语]
1.含灵2.亭(育)3.范(金)4.揉(木)5.(或)爽6.(斯)沴7.(易)愆8.(寒)燠9.伺釁10.(之)眚11.(之)災12.剸(犀)13.(功)侔14.造化15.(恩)迈16.(不)刊17.浸(远)18.踳駮19.勒(成)20.琱(琢)21.(时)锺22.鼎峙23.佥(议)24.谬(粱米)25.鈆(锡)26.(莫)辩27.(自)时28.厥(后)29.釐正30.良(深)31.表(请)32.(形)生33.舛(性)34.殊(功)35.神规36.(不)臻37.(咸)萃39. 鈆翰40.庶(以)41.祀42.悬
[语序]
是赖
[今译]
1.蛰穴棲巢,感物之情盖寡;范金揉木,逐欲之道方滋。而五味或爽,时昧甘辛之节;六气斯沴,易愆寒燠之冝。
2.饮食伺釁,成肠胃之眚;风湿候隙,构手足之災。机缠肤腠,莫知救止;渐固膏肓,期于夭折。
3.大庇苍生,普济黔首。功侔造化,恩迈裁成。日用不知,于今是赖。
4.梁陶宏景雅好摄生,研精药术。以为《本草经》者,神农之所作,不刊之书也。惜其年代浸远,简编残蠹,与桐、雷众记,颇或踳駮。
5.庶以网罗今古,开涤耳目,尽医方之妙极,拯生灵之性命,传万祀而无昧,悬百王而不朽。
[其它]
1.云瑞名官 2.飞丹炼石 3.引纳清和
 
十七 《外台秘要》序
[词语]
1.变沴 2.昬札 3.土宇 4.用(能) 5.洎(周) 6.(之)王 格(于) 8.(制其)食 9.率由 10.加(于此) 11.(不)受 12.载祀 13.(亏)替 14.笔削 15.尸(之) 16.(遂)蹑 17.亨衢 18.便繁 19.(久)知 20.繇(是) 21.覩奥升堂 22.徂(北) 23.契阔 24.仅(得) 25.刊削 26.一隅 27.向(数千百卷) 28.(并)味 29.钤(其) 30.捐(众贤) 31.砂砾 32.翠羽 33.乃(至于此) 34.倍(情) 35.悬解 36.常(闻) 37.刑(国) 38.则 (圣人) 39.(不)合 40.条(玉版) 41.(之)玷 42.吾子 43.唯唯 44.适(足) 45.请益 46.缮辑 47.能事 48.若乃 49.(不)诬 50.方将 51.哉(生明)
[语序]
1.曷为  2.宜其用心
[今译]
1.洎周之王,亦有冢卿,格于医道,掌其政令,聚毒药以供其事焉,岁终稽考而制其食,十全为上,失四下之。
2.然而载祀绵远,简编亏替,所详者虽广,所略者或深。讨简则功倍力烦,取舍则论甘忌苦。永言笔削,未暇尸之。
3.死生契阔,不可问天,赖有经方,仅得存者。神功妙用,固难称述,遂发愤刊削,庶几一隅。
4.夫为人臣,为人子,自家刑国,由近兼远,何谈之容易哉?则圣人不合启金縢,贤者曷为条玉版?斯言之玷,窃为吾子羞之。
 
十八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词语]
1.黎元 2.仁寿 3.羸劣 4.序(尚书) 5.三坟 6.(代)革 7.其人 8.趣 (深) 9.(之)候 10.遐迩 11.(斯)契 12.之(事) 13.(不)忒 14.(之)宗 15.奉生 16.蒇谋 17.标格 18.诂训 19.目牛无全 20.命世 21.蒸人 22.华(叶)  23.(天之)假 24.弱龄 25.夙(好) 26.式(为) 27.龟镜 28.纰缪 29.披 (会) 30.(披)会 31.(既)淹 32.袭(以) 33.都(为) 34.脱简 35.(奚)为 36.(莫)适 37.并(有) 38.得失 39.(深)遂 40.环周 41.冰(释) 42.师资 43.用(传) 44.勒(成) 45.童蒙 46.昭(其义) 47.错简 48.碎文 49.朱(书) 50.昭彰 51.敷畅 52.(列)宿 53.鳞介 54.夭枉 55.夷夏 56.俾(工徒) 57.徽(音) 58.(累)属 59.(岁)次
[今译]
1.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徵,验之事不忒。诚可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2.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华叶递荣,声实相副。盖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
3.且将升岱嶽,非逕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
4.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咸分。
[其它]
君臣无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
 
十九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序
[词语]
1.(则)姦2.淑慝3.疢4.谨(医砭)5.有(二)6.(有)纪7.洎8.迺9.明堂10.閞灸11.神圣工巧12.起(死)13.愈(躄)14.寖(远)15.豕亥多譌16丸(艾)17.(莫)赎18.勤哀18.兆庶19.迪(帝轩)20.(遗)烈21.祗(文母)22.(深)惟23.(王官之)守24.革(其謬)25.(腧)募26.刊(日相)27.緫(会)28.勒(成)29.封执(多失)30.案(形)31.谿谷32.窍(而)33.(刻)题34.烂然35.(而有)第36.冰(释)37.臻38.时宪39.序引40.肇颁41.景式42.靡(差)43.蠲44.披(图)45.黎烝46.介(乎)47.寿考48.六极49.让(德)50.析木
[语序]
1.经络以2气穴以
[今译]
1. 王泽不流,则姦生于下,故辨淑慝以制治;真气不荣,则疢动于体,故谨医砭以救民。
2. 去圣寖远,其学难精。虽列在经诀,绘之图素,而粉墨易糅,豕亥多譌。丸艾而坏肝,投鍼而失胃。平民受弊而莫赎,庸医承误而不思。
3. 洪惟我后,勤哀兆庶,迪帝轩之遗烈,祗文母之慈训,命百工以脩政令,敕大医以谨方技。
4. 定偃侧于人形,正分寸于腧募。增古今之救验,刊日相之破漏。
5. 肇颁四方,景式万代,将使多瘠咸诏,巨刺靡差。案说蠲痾,若对谈于涪水;披图洞视,如旧饮于上池。保我黎烝,介乎寿考。
[其它]
六极
 
二十 《良方》自序
[词语]    
1.颜色 2.其(详) 3.捭摩 4.投几 5.间不容发 6.因(其) 7.(以)天 8.厌(蛊) 9.形(彼) 10.例(众人) 11.承蜩 12.刻棘 13.(或)乘 14.美恶 15.勤惰 16.相使 17.相反 18.畏(恶) 19.(畏)恶 20.濡(吻) 21.颠(眩) 22.抟(漉) 23.(反)折 24.尝(食) 25.不旋踵 26.(诚)艺 27.(蚊喙)坼 28.越人 29.艺(茶) 30.畦(稻) 31.膏(瘠) 32.抑(又) 33.㫰(焙) 34.槁暴 35.日(之) 36.(后)咀 37.(不)常 38.烘煜 39.庸庸 40.治(方) 41.疏(之) 42.为(方) 43.溢言 44.(待)完
[今译]
1.言不能传之于书,亦不能喻之于口,其精过于承蜩,其察甚于刻棘。目不舍色,耳不失声,手不释脉,犹惧其差也。授药遂去,而希其十全,不其难哉?
2.如酒之于人,有饮之踰石而不乱者,有濡吻则颠眩者;漆之于人,有终日抟漉而无害者,有触之则疮烂者。焉知药之于人,无似此之异者?
3.予观越人艺茶畦稻,一沟一陇之异,远不能数步,则色味顿殊;况药之所生,秦、越、燕、楚之相远,而又有山泽、膏瘠、燥湿之异禀,岂能物物尽其所宜?
4.然人之疾,如向所谓五难者,方岂能必良哉?一睹其验,即谓之良,殆不异乎刻舟以求遗剑者!
 
二十一 《本草纲目》原序
[词语]
1.纪(称) 2.觇(宝气) 3.晨星 4.睟(然) 5.癯(然) 6.谭(议) 7.(其)装 8.长物 9.鄙人 10.渔猎 11.子(史) 12.(经)传 13.乐府 14.旧(矣) 15.僭(纂述) 16.绳(之) 17.集成 18.土产 19.体用 20.传奇 21.种色 22.冰壶 23.玉鉴 24.指(数) 25.究竟 26.渊海 27.觏(哉) 28.性理 29.格物 30.(秘)箓 31.臣民 32.嘉惠 33.碔(玉) 34.(相)倾 35.博(支机) 36.盍(锲) 37.锲(之) 38.共(天下) 39.上元日
[语序]
睟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谭议也
[今译]
1.予窥其人,睟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谭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解其装,无长物,有《本草纲目》数十卷。
2.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兹岂仅以医书觏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李君用心嘉惠何勤哉!
3.予方著《弇州卮言》,恚博古如《丹铅卮言》后乏人也,何幸睹兹集哉!兹集也,藏之深山石室无当,盍锲之,以共天下后世味《太玄》如子云者?
 
二十二 《类经》序
[词语]
1.讨论 2.发明 3.(大)而 4.肇端 5.曲折 6.缕指 7.寿域 8.(岂)直 9.规规 10.辟(之) 11.臆度 12.弁髦 13.(皆)理 14.(皆)法 15.(而)然 16.杀(于) 17.先人 18.赤子 19.涂地 20.夭殃 21.(奥)衍 22.(之)邈 23.敷演 24.(何)裨 25.(之)与 26.究心 27.绎(之) 28.由堂入室 29.晰(其韫) 30.粤(稽) 31.(之)比 32.醒瞆 33.更(秋) 34.稍(得) 35.(其)绪 36.葆(其真) 37.两仪 38.三才 39.五内 40.三垣 41.治(内) 42.四大 43.(万)殊 44.五宫 45.驹隙百年 46.二竖 47.指诸掌 48.(通)融 49.歧贰 50.秋毫 51.(志)切 52.尊生 53.效矉 54.蚊负 55.沿街持缽 56.载(思) 57.(何人)斯 58.敢(妄正) 59.阚(余) 60.壁影 61.萤光 62.操觚 63.毫(端) 64.(共)掖 65.锡(之) 66.斤正 67.相成 68.(之)吉
[语序]
1.何裨之与有 2.讹以
[今译]    
1.奈何今之业医者,亦置《灵》《素》于罔闻,昧性命之玄要,盛盛虚虚,而遗人夭殃,致邪失正,而绝人长命。所谓业擅专门者,如是哉!
2.及乎近代诸家,尤不过顺文敷演,而难者仍未能明,精处仍不能发,其何裨之与有?
3.第以人心积习既久,讹以传讹,即决长波犹虞难涤,使辨之不力,将终无救正日矣。此余之所以载思而不敢避也。
4.吁!余何人斯,敢妄正先贤之训?言之未竟,知必有阚余之谬而随议其后者。
[其它]
1.虽有忠孝之心,慈惠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  2.其是其非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4.竹头木屑,曾利兵家
 
二十三 《医方集解》序
[词语]
1.心性 2.一定 3.移游彼此 4.(方之)祖 5.触类 6.作法 7.因(焉) 8.(为)用 9.说(焉) 10.训诂 11.后觉 12.踵事增华 13.时方 14.金鍼不度 15.工(于) 16.(不)讲 17.清疏 18.同人 19.脍炙 20.梨枣 21.空谷足音 22.致远钩深 23.尝鼎一脔 24.印证 25.径庭 26.卫生 27.一(助) 28.(善)师 29.(不)陈 30.得鱼忘筌 31.(不)居 32.圆(用)
[语序]
何以方为
[今译]
1.取古人已验之成规而斟酌用之,为效不既易乎?然而执方医病,而病不能瘳,甚或反而杀人者,又何以说焉?则以脉候未辨,药性未明,惑于似而反失其真,知有方而不知方之解故也。
2.夫何著方者日益多,註方者不再见,岂金鍼不度欤,抑工于医者未必工于文,词不能达意,遂置而不讲欤?
3.使探宝者不止一藏,尝鼎者不仅一脔。庶几病者观之,得以印证,用者据之,不致径庭。宁非卫生之一助欤?
 
二十四 《串雅》序
[词语]
1.食医 2.疾医 3.禁(截) 4.(禁)截 5.贱薄 6.货(药) 7.吮舐 8.跡(类丐) 9.恣睢 10.僊遗 11.魇迷 12.诧(为) 13.贪天 14.(华)轩 15.繁(徒卫) 16.胥(能) 17.元(妙) 18.俨然 19.峨(高冠) 20.(厚)奉 21.侈(功德) 22.岐黄家 23.(靡)倦 24.顶(串) 25.(顶)串 26.大率 27.(知其)所以 28.(无)由 29.宗子 30.质(其道) 31.颇(有) 32.迥异 33.夸新斗异34.国医 35.部(居) 36.(别)白 37.牛医 38.下走[今译]
1.为问今之乘华轩、繁徒卫者,胥能识证、知脉、辨药,通其元妙者乎?俨然峨高冠、窃虚誉矣。
2.诘其所习,大率知其所以,而不知其所以然,鲜有通贯者。以故欲宏览而无由,尝引以为憾。
3.质其道,颇有奥理,不悖于古,而利于今,与寻常摇铃求售者迥异。
4.因录其所授,重加芟订,存其可济于世者,部居别白,都成一编,名之曰《串雅》,使后之习是术者,不致为庸俗所诋毁,殆亦柏云所心许焉。
 
二十五 《温病条辨》叙
[词语]
1.(无论)已 2.作者 3.述者 4.亡如 5.知十 6.阙如 7.举一反三 8.按图索骥 9.(以)絺 10.指鹿为马 11.杜撰 12.相与 13.宗(之) 14.亟(矣) 15.常候 16.中流一柱 17.膏肓 18.一辙 19.当名辨物 20.向方 21.犹且 22.是(师说) 23.(不)厌 24.抗志 25.希(古人) 26.贸贸 27.格言 28.摅(生平) 29.穷源竟委 30.(诸)笥 31.旦暮 32.幸(也) 33.折杨皇荂 34.听(然) 35.(十)有 36.壮月 37.(同)里
[语序]
未之及
[今译]
1.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以阙如为耻,不能举一反三,惟务按图索骥。
2.世之俗医遇温热之病,无不首先发表,杂以消导,继则峻投攻下,或妄用温补,轻者以重,重者以死。
3.好学之土,咸知向方;而贪常习故之流,犹且各是师说,恶闻至论;其粗工则又略知疏节,未达精旨,施之于用,罕得十全。
4.吾友鞠通吴子,怀救世之心,秉超悟之哲,嗜学不厌,研理务精,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氏。病斯世之贸贸也,述先贤之格言,摅生平之心得,穷源竟委,作为是书。
 
二十六 大医精诚
[词语]
1.(由来)尚 2.今(病) 3.(诊)候 4.彻(之) 5.艺能 6.(博)极 7.道听途说 8.(已)了 9.大医 10.恻隐 11.含灵 12.疾厄 13.妍蚩 14.华夷 15.瞻前顾后 16.嶮巇 17.苍生 18.生命 19.良(由此) 20.其(虻虫) 21.市(而用之) 22.混沌 23.大段 24.隐忍 25.一念 26.蔕芥 27.(之)体 28.澄(神) 29.内视 30.俨然 31.宽裕 32.汪汪 33.(不)皎 34.(不)昧 35.省(病) 36.参差 37.审谛 38.覃思 39.率尔 40.(自)逞 41.俊快 42.邀射 43.名誉 44.绮罗 45.顾眄 46.丝竹 47.凑(耳) 48.珍羞 49.迭(荐) 50.(迭)荐 51.尔(者) 52.向隅 53.谈谑 54.戴面 55.(自)许 56.膏肓 57.阴(德) 58.寻(此) 59.诬(也) 60.经略 61.谅(非) 62.忠恕 63.救济 64.曲碎 65.耻(言) 66.鄙俚
[语序]
艺能之难精者
[今译]
1.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麤至浅之思,其不殆哉?
2.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
3.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
4.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二十七 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
[词语]
1.(不)过 2.幸(中) 3.(幸)中 4.(而)罪 5.纯(补) 6.渠(亦) 7.终老 8.之(与) 9.鲧湮洪水 10.(之)诠 11.该(治病) 12.凭藉 13.(加)诸 14.何其 15.颇(甚) 16.(未)胜 17.为(来者) 18.(在)乎 19.处(之) 20.走注 21.不仁 22.(可)汗 23.涌(而) 24.固冷 25.客(下焦) 26.泄(而)  27.散(论) 28.流言 29.(一)阶 30.运气 31.文具 32.至(其) 33.统(论) 34.殊(不) 35.止(有) 36.(以)若 37.口体 38.德教 39.及(其) 40.(有)过 41.(刑)措 42.(大)瘵 43.末由 44.门墙 45.(有)揃 46.傲笑 47.苦(辩) 48.嚏气 49.追泪 50.(各)条 51.(于)左 52.(不)预
[语序]
是之谓    
[今译]
1.谬工之治病,实实虚虚,其误人之迹常著,故可得而罪也。
2.夫补者人所喜,攻者人所恶,医者与其逆病人之心而不见用,不若顺病人之心而获利也,岂复计病者之死生乎?
3.若人无病,粱肉而已;及其有病,当先诛伐有过。病之去也,粱肉补之,如世已治矣,刑措而不用。岂可以药石为补哉?必欲去大病大瘵,非吐汗下末由也已。
4.即今著吐汗下三篇,各条药之轻重寒温于左。仍于三法之外,别著《原补》一篇,使不预三法。
[其它]
辛补肝,咸补心,甘补肾,酸补脾,苦补肺
 
二十八 病家两要说
[词语]    
1.延(医) 2.能(之) 3.第(以) 4.错节盘根 5.阳春白雪 6.和(者) 7.而矧 8.鼓(事外) 9.口吻 10.挠(反掌) 11.反掌 12.而(是) 13.畧(同) 14.精切 15.遗策 16.(大)隳 17.见几 18.袖手 19.浮言 20.主持 21.朱紫 22.骐骥 23.帷幄 24.(之)秋 25.(一)着 26.浅深 27.执拗 28.滔滔 29.凿凿 30.不反 31.执两端 32.天功 33.经权 34.格致 35.何物 36.接物 37.要道 38.谓 (人己) 39.征(医) 40.小大方圆 41.仁圣工巧 42.会(精神) 43.(相)与 44.烛(幽隐) 45.玄冥 46.当(性命) 47.皮质 48.心口 49.守中 50.怀玉 51.熟(察) 52.倾信 53.(铸)兵 54.趋赖 55.(吾)侪 56.其(毋) 57.(今日)怪 58.惟(好生)
[语序]
何所趋赖
【今译]    
1.危急之际,奚堪庸妄之悮投?疑似之秋,岂可纷纭之错乱?
2.然必也小大方圆全其才,仁圣工巧全其用,能会精神于相与之间,烛幽隐于玄冥之间者,斯足谓之真医,而可以当性命之任矣。
3.故非熟察于平时,不足以识其蕴蓄;不倾信于临事,不足以尽其所长。
4.倘亦有因予言而留意于未然者,又孰非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之明哲乎! 惟好生者畧察之!
[其它]
第欲以慎重与否观其仁,而怯懦者实似之;颖悟与否观其智,而狡诈者实似之;果敢与否观其勇,而猛浪者实似之;浅深与否观其博,而强辩者实似之。
 
二十九 不失人情论
[词语]
1.殿(之) 2.瞿(然) 3.喟(然) 4.(甚)亟 5.戛戛 6.阳藏 7.阴藏 8. 藏气 9.欣(厌) 10.危言 11.善(疑) 12.深言 13.交际 14.(不)周 15.怀抱 16.甫(信) 17.更(新) 18.多歧亡羊 19.画饼 20.(无)主 21.车薪杯水 22. (不)偶 23.(未)遂 24.深情 25.濡滞 26.痞塞 27.飘扬 28.成心 29.且如 30.(或)兴 31.(无)本 32.(之)柄 33.非(之) 34.执言 35.密戚 36.动(关) 37.意气 38.利口 39.薰莸 40.品评 41.怀奇 42.甘言 43.悦听 44.危言 45.便佞 46.修好 47.阿谄 48.漫(不) 49.孟浪 50.阳(若) 51.阴(为)  52.浸润 53.(难)必 54.回春 55.(妄)轻 56.嫁谤自文 57.贪倖 58.曲高和寡 59.一傅众咻 60.苟且 61.遇(延) 62.倏(赵) 63.虽然 64.必期
[今译]    
1.有良言甫信,谬说更新,多歧亡羊,终成画饼。此无主之为害也。
2.或操是非之柄,同我者是之,异己者非之,而真是真非莫辨。
3.甚至薰莸不辨,妄肆品评,誉之则跖可为舜,毁之则风可作鸮,致怀奇之士,拂衣而去,使深危之病,坐而待亡。
4.如病在危疑,良医难必,极其详慎,犹冀回春;若辈贪功,妄轻投剂,至于败坏,嫁谤自文。此贪倖之流也。
 
三十 秋燥论
[词语]
1.霄壤 2.就(燥) 3.(相)谋 4.斯(草木) 5.(天气)肃 6.奈何 7.背戾 8.(一)抉 9.然则 10.遽(燥) 11.(星)润 12.(露)湛 13.天香 14.一往 15.四塞 16.孟月 17.季月 18.二分 19.二至 20.王气 21.平人 22.(所)加 23.天真 24.(几)顿 25.珠辉玉映 26.却(暑) 27.比例 28.赤地 29.皴揭 30.(肉)烁 31.(云)熯 32.治节 33.(此)惟 34.纪纲 35.(火)刑 36.型埴 37.(欲)仍 38.白血 39.菁英 40.(可)掬 41.(一)乘 42.忽焉 43.华盖 44.膹郁 45.了(无) 46.馀义 47.(左)胠 48.面尘 49.丈夫 50.㫮(疮) 51.(可)赞
[语序]
伤燥云
[今译]
1.燥之与湿,有霄壤之殊。燥者,天之气也;湿者,地之气也。水流湿,火就燥,各从其类,此胜彼负,两不相谋。
2.大意谓春伤于风,夏伤于暑,长夏伤于湿,秋伤于燥,冬伤于寒,觉六气配四时之旨,与五运不相背戾,而千古之大疑始一抉也。
3.岂有新秋月华露湛,星润渊澄,天香遍野,万宝垂实,归之燥政,迨至山空月小,水落石出,天降繁霜,地凝白卤,一往坚急劲切之化,反谓凉生,不谓燥乎?
4.夫干之为害,非遽赤地千里也。有干于外而皮肤皴揭者,有干于内而精血枯涸者,有干于津液而荣卫气衰、肉烁而皮著于骨者,随其大经小络所属上下中外前后,各为病所。燥之所胜,亦云熯矣。
[其它]    
所以春、夏、秋、冬孟月之脉,仍循冬、春、夏、秋季月之常,不改其度。
 
三十一 与薛寿鱼书    
[词语]    
1.何容 2.若(孙) 3.纳(之) 4.悁悁 5.(秋之)弈 6.宇宙 7.大父 8.不禄 9.梗概 10.永(其人) 11.不意 12.墓志 13.云云 14.躬行 15.仁(其民)  16.老安少怀 17.素位 18.勳业 19.烂(然) 20.多(一) 21.然而 22.相公 23.挟(相公) 24.(甚)陋 25.今(执途) 26.传(先人) 27.先人 28.得毋 29.斤斤 30.鸣高 31.梓匠轮舆 32.昌(之) 33.冢宰 34.转(未绝) 35.无稽 36.村儒 37.举(目) 38.即或 39.衰年 40.无俚 41.(尽)没 42.十(周程张朱) 43.刀圭 44.心折 45.虑(此外) 46.寿(世) 47.伪席
[语序]
1.他求  2.异案良方,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
[今译]
1.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
2.子之大父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反託于陈文恭公讲学云云。
3.圣学莫如仁,先生能以术仁其民,使无夭札,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
4.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而以人所共疑者传先人,得毋以“艺成而下”之说为斤斤乎?
[其它]
艺成而下
 
三十二 鉴药
[词语]
1.閒(居)2.(食)精良3.(其)旨4.交沴5.(沦)跡6.厉(者)7.輒(者)8.矧(常病)9.将(子)10.诣诸11.然(之)12.兴(居)13.(衣食之)齐14.(衣食之齐)乖15.母(气)16.美疢17.囊橐18.可兼(方寸)19.瀹(昏烦)20.鉏(蕴结)21.须(其)22.(须)其23.(以)饵24. (过)信25.骽(能)26.视分纤27.听察微28.(蹈)危29.啬(术)30.要(财)31.盍(重)32.狃(既效)33.剿說34.逮(再饵)35.(如)痁36.(走)诸37.(大)吒38.促(和)39.滨(于殆)40.有(喜)41.(攻)疹42.(两)踬43.(吾)侪44.节宣
 [语序]
1.药一丸 2. 岑岑周体3.善哉医
[今译]
1.刘子閒居,有负薪之忧,食精良弗知其旨,血气交沴,炀然焚如。
2.子之病其兴居之节舛、衣食之齐乖所由致也。今夫藏鲜能安谷,府鲜能母气,徒为美疢之囊橐耳!
3.服是足以瀹昏烦而鉏蕴结,销蛊慝而归耗气。然中有毒,须其疾瘳而止,过当则伤和,是以微其齐也。
4.子之获是药几神乎,诚难遭已。顾医之态,多啬术以自贵,遗患以要财。盍重求之?所至益深矣。
[其它]
1.负薪之忧2.炀然焚如3.徒……耳.
                  
三十三 鼻对
[词语]
1.(鼻)窒2.踞(炉)3. (其)裳4. (别)臭5.火(帛) 6.顽若7.遽、俾(火毒)8.烬(裳)9.大(可悲)10.山(不遇)11.(宜)煖12.(去)裌13.(内)欎14.切(肤)15.爕 (阳)16.馨(香)17.耄(老)18.皴(肌)19.炎上20.(生)災21.(始)弱22.荼毒23.茹(冰)24.怵迫25.放(不加思)26.祁(寒)27.良(已)28.左(矣)29.诮(我)30.奸邪31.(社)圮32.(自)尤33.屏(火)
[语序]
1.裳之火者2.何司3.道是奋4.不此之责5.何由6.何恶之遂7.椒兰是弃8.鼻是訾
[今译]
1.方子病鼻寒,鼻窒不通。踞炉而坐,火燎其裳。裳既及膝,始觉而惊,引而视之,煜煜然红,盖裳之火者半也。
2.夫十二官各有主司,维鼻何司?别臭察微。臭之不察,何以鼻为?今火帛之臭亦烈矣,而尔顽若不知,遽俾火毒烬裳及衣。
3.子足不妄履而山不遇毒者,皆我之得职也。今子乃昧于治身,宜煖而寒,去裌就单,为风所加,外铄内欎,壅我鼻观,遂至火疗切肤,而不知其然,皆子之过也,于鼻何罪焉?
4. 且古之志士,至于耄老,犹且居不求适,维道是奋,大雪皴肌,而炉不暇近,恐适意之致毒,知炎上之生災。
[其它]
1.何以鼻为2.块枕草坐
 
三十四 医治整理补接次第口诀
[词语]
1.相度2.拔伸3.捺正4.夹缚5.撙(令)6.傅(之)7.(肩)甲8.(如何)整9.(盛)簟10.跨(骨)11.挺定腿 12.档(内)13.(大)槩14.子(细)15.撚(捺)16.归旧17.相就18.差殳19.争(一二)20.却(用)21.了22.奠(之)23.(必三)度24.曲转25.钱绳26.疎(排)27.周匝28.整理29.喫(草药)30.损药31.却(服)32.气药33.(三四月)炼34.(多)合35.旋丸36.焙(之)37.医不得
[今译]
1.凡肩甲骨出,相度如何整,用椅当圈住脇,仍以软被盛簟,使一人捉定,两人拔伸,却坠下手腕。
2.凡左右损处,只相度骨缝,子细撚捺,忖度便见大槩。要骨头归旧,药撙捺披相就入骨。
3.凡皮破骨出差殳,拔伸不入,撙捺相近,争一二分,用快刀割些捺入骨,不须割肉,肉自烂碎了,可以入骨。
4.凡药,三四月炼,不可多合,五月尤甚,存散药随时旋丸。
 
三十五 按摩
[词语]
1.适(所用)2.数(惊恐)3.不仁4.收(之)5.乍(来)6.火(灸)7.(资)之8.(不知)析9.治(之)10.乃(合)11.(已)疎12.开达13.相传14.陈(之)15.客(于人)16.出食17.斯(可按)18.(发)瘅19.出黄20.冤(热)21.出白22.卒(然)23.(脉络)急24.(相)薄25.迨(夫)26.侠(脊)27.分腠28.(皮肤)不收29.荣(血)30.(荣血)泣31.聂辟32.挼捺33.浃(于肌肤)34.駃(利)35.(千)徧
[语序] 
烦心
[今译] 
1.夫不知析而治之,固已疎矣;又合以导引,益见其不思也。
2.大抵按摩法,每以开达抑遏为义。开达则壅蔽者以之发散,抑遏则慓悍者有所归宿。
3.风寒客于人,毫毛笔直,皮肤闭而为热,或痹不仁而肿痛。
4.养生法:凡小有不安,必按摩挼捺,令百节通利,邪气得泄。然则,按摩有资于外,岂小补哉!
 
三十六 标幽赋
[词语] 
1.(不)穷 2.原(夫) 3.水初下漏 4.(识)迎随 5.(明)逆顺 6.(沉)澁 7.蠲(邪) 8.(多)岐 9.(本神)朝 10.(之)疑 11.(两)支 12郄腘 13.(之)逕 14.纪纲 15.(交经) 缪刺 16.(微)针 17.左手 18.右手 19.横弩 20.发机 21.俾(经络) 22.端的 23.于(地五) 24.午前卯后 25.离左酉南 26.留吸母 27.疾呼子 28.(迎)夺 29.(推)内 30.(补)煖 31.望(不补) 32.晦(不泻) 33.弦(不夺) 34.朔(不济) 35.(四十)有 36.(未)瘥 37.(后)甦 38.沉痾 39.(夏)蚋 40.得意 41.愆(其能) 42.(难)契 43.(示)诸 44.庶几
[语序] 
1.少气多血 2.少血多气 3.童蒙之心起
[今译] 
1.拯救之法,妙用者针。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
2.且夫先令针耀,而虑针损;次藏口内,而欲针温。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
3.去圣逾远,此道渐坠。或不得意而散其学,或愆其能而犯禁忌。
4.偶述斯言,不敢示诸明达者焉,庶几乎童蒙之心起。
[其它] 
1.春夏瘦 2.秋冬肥
 
三十七 医案四则
[词语]
1.滞下 2.衽(席) 3.(及)荐 4.阙(其中) 5.客(城中) 6.友生 7.朋游 8.浃旬 9.亘(昼夜) 10.意(泠然) 11.泠然 12.越日 13.接言 14.(其)流 15.顾(投) 16.当(此) 17.(补)完 18.一旦 19.霍然 20.敛衽 21.(吐)红 22.敛手 23.噬脐 24.愠(形) 25.初(不) 26.责(效) 27.(自)讼 28.如鼓应桴 29.(为)厉 30.致(辨) 31.(致)辨 32.系铃解铃 33.速(之) 34.胜算 35.簧鼓 36.小水 37.万全 38.(解)维 39.即(以)40.土物 41.比比 42.令(侄女) 43.汛愆 44.经隧 45.豁(痰流气) 46.血药 47.(奚)白
[语序]
新是图
[今译]
1.夫滞下之病,谓宜去其旧而新是图,而我顾投以参、术、陈皮、芍药等补剂十馀贴,安得不日以剧?然非此浃旬之补,安得当此两贴承气哉?故先补完胃气之伤,而后去其积,则一旦霍然矣。
2.子南晨诣,愠形于色,咎以轻用河车,而盛称此友先识,初不言曾服凉药,且欲责效于师,必愈乃已。
3.予谓世人头痛治头,脚疼疗脚,偶中而愈,贪为已功;误药而亡,冤将奚白?
 
三十八 医话四则
[词语]
1.立异 2.矜奇 3.轻重 4.(草)书  5.孟浪 6.(字)期 7.直(嫔御)閤8.供状 9.忧挠 10.呌(云)11.喫(了)12.虀水 13.比晓 14.巨(钟)15.傥(以)16.扣(其)17.停汰 18.顷(见) 19.给(之)20.不肖 21.聊(记) 22.(以)质 23.望洋 24.(意)沮 25.镇日 26.浪(决人) 27.移时 28.危期 29.遽(辞) 30.讵(日) 31.(未)昃 32.心脉33.累累 34.以(此) 35.如响斯应 36.经月 37.(薪)然 38.寒(士) 39.木(落)40.惟(于此)
[语序]
1.甘草之细小者 2医人工于草书者 3.何辞以 4.不之信
[今译]
1.又有医人工于草书者,医案人或不识,所系尚无轻重,至于药名,则药铺中人岂能尽识草书乎?孟浪者约略撮之而贻误,小心者往返询问而羁延。可否相约同人,凡书方案,字期清爽,药期共晓?
2.扣其所从来,曰:“壮而从军,老而停汰。顷见主帅有此,故剽得之,以其易办,姑藉以度余生,无他长也。”李给之终身。
3.医必父而子,子而孙,如是其业则精,始服其药,若传至曾、元,更为名医矣。其间贤者不待言,其不肖者若何?
4.细思其故,得毋来诊时日已西沉,行急而咳亦甚,因之气塞脉乱,乃有此象欤?然惟于此而愈不敢自信矣。
[其它]
1.三折肱知为良医  2.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三十九 药论四则
[词语]
1.(此)殊 2.(已)芽 3.大率 4.(而)沈 5.(初)敷 6.缘(土气) 7.愆伏 8.(三月)花9.凌(冬) 10.望(秋) 11.冬实 12.(夏)荣 13.(先)牙 14.国祚 15.倣(之) 16.先正 17.执(方) 18.佥名 19.标首 20.决(矣) 21.春生夏茂 22.秋花 23.(花)稿 24.(苗可)蔬 25.(花可)饵 26.(可)药 27.囊(之) 28.骚人 29.(落)英 30.辟(不祥) 31.(可)伍 32.寔(有) 33.好奇眩異
[语序]
宜乎前贤比之君子,神农列之上品,隐士采入酒斝,骚人餐其落英。
[今译]
1.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2.先正尝曰:医无定体,应变而施;药不执方,合宜而用。
3.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备受四气,饱经露霜,叶枯不落,花稿不零,味兼甘苦,性禀平和。
4. 费长房言九日饮菊酒,可以辟不祥。《神仙传》言康风子、朱孺子皆以服菊花成仙。《荆州记》言胡广久病风羸,饮菊潭水多寿。
[其它]
补水所以制火,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
 
四十 《素问》校记四则
[词语]
1.不月 2.到(置) 3.申(以) 4.(溢)写 5.便写 6.(澍)案 7.当为 8.析言 9.浑言 10.阂(于) 11.痿易 12.緛短 13.解弛 14.如字 15.(经)恉 16.(木)敷17.(叶)发 18.通转 19.读为 20.谓之 21.(甚)戾 22.注意
[今译]    
1.“疾”与“病”,析言则异,浑言则通。
2.盖痿跛之病,皆由筋骨解弛,故云“痿易”、“跛易”。“易”即“弛”也。王如字释之,非经恉也。
3.“敷”为“陈布”之“陈”,亦为“久旧”之“陈”。凡一字之有分别义,悉由一义之通转而得。训诂之法,颇无泥滞。
[其它]
大筋緛短,小筋弛长
 
下编  基础知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理解与掌握工具书、汉字、词汇、语法、标点、语译、古代文化常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运用于查阅辞书与分析说明有关语言现象,指导阅读实践。
 
二、考试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工具书
掌握:
选择适合的工具书来解决阅读古医籍中的实际问题。
熟悉:
《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医大辞典》、《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等较常用的工具书的各自特点、用途。
了解:    
工具书的种类。
 
第二章 汉字
掌握: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构造方式及判别方法;古今字、假借字、异体字的概念及识别方法。包括文选与本章的所有字例。
熟悉:
汉字的形成与形体演变;汉字结构的分析;假借的原则、构制古今字的方式、异体字的结构方式;形声字形符与声符的作用与位置;繁体字的主要简化方法;繁简字的对应关系。
了解:
文字学知识与部首举例。
 
第三章 词汇
掌握:
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及其引申的方式和规律。
熟悉:    
词义演变的类型。
了解:
古今词义的异同。
 
第四章 语法
掌握:
词类活用的条件与特殊语序的识别方法;古汉语的常用虚词。
熟悉:
词类活用的主要类别;特殊语序的表现类型。
了解:
词类活用与特殊语序的含义。
 
第五章  注释
掌握:
注释的主要内容、尤其要熟悉注明字音的方式;四种校勘方法。
熟悉:
注释的方法与注释的体例、术语。  
了解:
医书注释的发展概况。
 
第六章 标点
掌握:
标点的方法。通过断句与标点的实例分析,以期能在正确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切实掌握断句与标点的方法。
熟悉:
错误标点的原因。通过错误标点的表现和原因分析,能正确地识别与改正误读的文句。
了解:
句读的异称;句与读的区别和用法;标点符号的一般用法。
 
第七章 语译
掌握:
语译的方法——对应、保留、替换、调整、删略、补充。理解这六种方法各自适用的对象和具体的语译方法。通过语译的实例分析,以期能具体而切实地掌握语译的方法,对古代医药学文句能够准确地语译。
熟悉:
    语译的标准;误译的主要原因。
 
第八章 古代文化常识
熟悉:
相关术语。
了解:
古代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和科举等方面的常识。
 
Ⅲ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落实,兹对有关问题  作如下说明,并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一)考试的方法与时间
1.考试的方法。本课程考试的方法为笔试。
2.考试的时间。本课程的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医古文,蒋力生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
(三)学习的要求与方法
本课程对自学应考者的基本要求是,掌握1200个以上常用词语及其主要义项、古汉语  基础知识以及标点与语译的基本技能,能够顺利地阅读中医药古籍。根据这一基本要求,自  学应考者应当全面学习,突出重点。具体来说,要注意三个问题:
1.关于词语的问题。学习本课程的主要关键和重要内容是在词语方面,而常用词汇量  需要通过阅读文选的学习来逐步积累,因此自学应考者应以文选为主,基础知识为辅。
首先要从文选中增强感性认识,积累语言材料,然后学习基础知识,以从理性上得到提高,并用以指导文选的学习。
2.关于实际运用的问题。正确而比较快速地阅读古代医药学文章是本课程实际运用的  表现。具体来说,体现在词汇量的积累、词语意义与现象的辨析、标点与语译的方法以及文  句意义的理解等方面。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完全可以而且应当从阅读能力上来加以考  察。鉴于本课程兼有工具课的性质,因而在不超出本大纲所反映的难易程度上,标点等部分  考题可取自本大纲指定教材以外,这也是考察实际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3.关于学习方法的问题。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是:文选部分,以文理为主,兼顾医理,着重掌握常用或疑难的字、词、句;基础知识部分,在分析归纳实例的基础上,熟悉基本理论,明白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尤以后者为要。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认真钻研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不同特点与学习要求,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避免自学过程中的各种偏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关系,积极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领会同应用密切联系,把从文选、基础知识中积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转化为阅读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与提高自学应考者阅读古代医药学著作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与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虽然有重点与一般的区别,但是考试内容的覆盖面是比较广泛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有其相互联系之处,难以截然分开。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指定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总之,要兼顾全面与重点,切勿孤立地抓所谓重点,以免把自学应考者引入猜题的歧途。
 (五)命题考试的要求
为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进而规定考试要求。明确考试要求,自学应考者可以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指定教材,社会助学者可以更全面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命题者可以更恰当地把握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重点、知识能力层次、难易度与题型。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进行操作,注意考试命题的覆盖面,并适当突出重点篇章,体现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2.本大纲规定考试内容的范围,包括三个部分,即指定教材的两个部分和指定教材以  外的部分。指定教材的两个部分是文选(含相关阅读实践)与基础知识(含相关阅读实践);指定教材以外的部分,主要为标点、注释、今译等内容。在试题分数分配中,以指定教材为主,指定教材以外部分所占比例较小。
3.本大纲在考试要求中,根据内容的重要程度,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方面。在试题中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掌握占70%,熟悉占20%,了解占10%。
4.试卷要合理安排试题难易度的比例。试题的难易度可分为易、中、难三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30%,中占50%,难占20%。试题的  难易度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各能力层次中都存在不同难易度的问题,注意不要混  淆。
5.考试的题型可能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汉字识别题,词语解释题,语译题,阅读题(含断句或标点以及词语解释、文意理解等内容)。

江苏自考助学报名预约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隐私条款》

上一篇:08590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
下一篇:27124 旅游规划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自考信息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教程。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