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本科段)专业考试计划(2015版) 
				专业代号:2050105   主考学校:南京师范大学 | 
		
		
			| 
				序号 | 
			
				课程代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 
				1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 
				2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 
				3 | 
			
				27018 | 
			
				俄语◆ | 
			
				任选一门 | 
			
				14 | 
		
		
			| 
				3 | 
			
				27017 | 
			
				法语◆ | 
			
				14 | 
		
		
			| 
				3 | 
			
				00015 | 
			
				英语(二)◆ | 
			
				14 | 
		
		
			| 
				3 | 
			
				27016 | 
			
				日语◆ | 
			
				14 | 
		
		
			| 
				4 | 
			
				00537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6 | 
		
		
			| 
				5 | 
			
				00541 | 
			
				语言学概论◆ | 
			
				6 | 
		
		
			| 
				6 | 
			
				00538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 
			
				7 | 
		
		
			| 
				7 | 
			
				00539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 
			
				7 | 
		
		
			| 
				8 | 
			
				00540 | 
			
				外国文学史 | 
			
				6 | 
		
		
			| 
				9 | 
			
				00037 | 
			
				美学 | 
			
				6 | 
		
		
			| 
				10 | 
			
				00321 | 
			
				中国文化概论 | 
			
				选考课:考外语者任选三门,不考外语者全选 | 
			
				5 | 
		
		
			| 
				11 | 
			
				27038 | 
			
				红楼梦研究 | 
			
				4 | 
		
		
			| 
				12 | 
			
				27039 | 
			
				鲁迅研究 | 
			
				4 | 
		
		
			| 
				13 | 
			
				28956 | 
			
				20世纪欧美文学史 | 
			
				4 | 
		
		
			| 
				14 | 
			
				00814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 
			
				4 | 
		
		
			| 
				15 | 
			
				00821 |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 
			
				4 | 
		
		
			| 
				16 | 
			
				10196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 
			
				0 | 
		
		
			| 
				学分合计 | 
			
				不少于70学分 | 
		
	
说明: 1.关于公共政治课的调整及替代关系请参照《专业考试计划简编编写说明》(2015版)第11条。
2.按原计划加考通过的 “306现代汉语” 和 “312写作” 两门课程可以替代新计划中的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选考课中的任意一门;通过其中任意一门的,只能替代“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按原计划通过选考课中任意一门的,可以替代新计划选考课中的任意一门,但不得重复选考。
4.非自学考试的中文专科毕业生,按原计划加考通过的“305古代汉语”、“31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和“314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含当代)”三门课程,可以替代新计划中的“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选考课10-12中的任意两门课程;通过其中任意两门的,可以替代“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选考课10-12中的任意一门课程;通过其中任意一门的,只能替代“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5.凡在本专业考试并通过“27007应用文写作”课程考试的考生,可将其作为选考课计算课程门数和学分。在其他专业通过的“27007应用文写作”课程,一律不计算课程门数和学分。
6.以上课程替代关系均不得重复替代。
7.有关毕业论文指导与答辩、学士学位申请等事宜,请浏览#。
8.专业后面◆表示学位课程。
专业报考条件:凡国家教育部认可,属国民教育系列的各类高等学校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均可直接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