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00135农业经济与管理》自学考试大纲: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2014-06-04 10:42
来源: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第十四章 农业经济核算和效益评价(本章不作要求)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本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基本一致。但大纲是教材内容的浓缩和提炼,围绕的是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特别是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可以作为教材内容学习和复习应考的指导。
三、关于自学教材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为:《农业经济管理》(第二版),高等职业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郭庆海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年出版。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章节的基本要求中一般也指明了章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共6学分,其中不包括实验内容的学分。
五、应考指导
1. 如何学习
本课程所涉知识面广量多,内容繁杂,无论在知识的理解还是记忆上均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课程的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当注重把握课程的整体框架,梳理知识的系统脉络,这样才能做到对知识的把握结构明晰,条理清楚,避免在复习及考试中出现思维上的混乱。
其次,在复习内容深度和广度的把握上应注重分清主次,区别轻重,做到点面相承,精泛结合,特别是应侧重于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基础理论的学习,吃透相关知识的基本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度加强记忆。
另外,在复习的过程中,可结合课程内容,适当配合相关材料做些习题,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 如何考试
卷面整洁非常重要。书写工整,段落与间距合理,卷面赏心悦目有助于教师评分,教师只能为他能看懂的内容打分。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要回答所问的问题,而不是回答你自己乐意回答的问题!避免超过问题的范围。
3. 如何处理紧张情绪
正确处理对失败的惧怕,要正面思考。如果可能,请教已经通过该科目考试的人,问他们一些问题。做深呼吸放松,这有助于使头脑清醒,缓解紧张情绪。考试前合理膳食,保持旺盛精力,保持冷静。
4. 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这是一个普遍问题!如果你在考试中出现这种情况,试试下列方法:使用“线索”纸条。进入考场之前,将记忆“线索”记在纸条上,但你不能将纸条带进考场,因此当你阅读考卷时,一旦有了思路就快速记下。按自己的步调进行答卷。为每个考题或部分分配合理时间,并按此时间安排进行。
六、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掌握本大纲的总体要求,根据课程目标对自学者进行相关的辅导,以帮助自学考生实现本课程的培养任务。另外,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在辅导内容上,应避免完全脱离教材,以保证学习内容与考核目标的关联性。
2.在辅导时应引导自学考生注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学习,既要避免在辅导过程中普遍撒网,不分巨细,同时也不宜过于强调部分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具体辅导范围可参照本大纲所确定的重点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3.在辅导时应引导学生科学处理识记与理解、运用三者的关系。对大纲中规定需要识记的内容要适当加强记忆,而对其他知识,则更多地应当引导自学考生理解其原理和方法,学会运用相关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或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
4.鉴于本课程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性,同时也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社会助学机构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帮助自学考生掌握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方法,引导自学考生关注和思考农村的社会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1. 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四个认知(或叫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2. 在考试之日起6个月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颁布或修订的法律、法规都将列入相应课程的考试范围。凡大纲、教材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不符的,应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准。命题时也会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文化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变化予以体现。
3. 按照重要性程度不同,考核内容分为重点内容、次重点内容、一般内容,在本课程试卷中对不同考核内容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重点内容占60%,次重点内容占30%,一般内容占10%。
八、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总分为100分,60分合格。考生参加考试时只允许携带钢笔、签字笔、圆珠笔、橡皮等文具用品,不允许携带书籍及其他参考资料。
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
3.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不应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
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5.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
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对于不同的考生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在大纲中要特别强调这个问题,应告诫考生切勿混淆。
6.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计算题、应用题、论述题、案例分析等题型(一般不使用判断题)。请作者确定好本课程所适用的题型,并注意留有余地。
在命题工作中必须按照本课程大纲中所规定的题型命制,考试试卷使用的题型可以略少,但不能超出本课程对题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