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学院编 (高纲号 0622)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毛泽东思想概论》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其任务是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应考者系统地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具体了解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形成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规律,增强应考者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振兴中华的信念。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毛泽东思想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和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
2、理解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形成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在立场、观点、方法、内容等诸方面对马列主义进行了独创性发展。
3、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活的灵魂和六个基本原理及有关理论内容。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前承《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后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门承上启下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前言(不做考试要求)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
中国革命与建设需要马列主义的指导。
马列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2、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
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科学体系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被中国革命和建设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
关于政策和策略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
关于党的建设
3、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二)学习目的和要求
理解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掌握毛泽东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阶段和科学体系。
(三)考核知识点
1、领会: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2、掌握: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发展阶段。
3、熟练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近代中国国情和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革命
1、近代中国社会和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
近代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2、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和历史地位。
资产阶级建国方案在中国的破产及其原因。
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的必然性和历史条件。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和人民斗争深入的必然结果。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1、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阶段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2、正确分析社会各阶级、阶层是制定党的路线、确立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前提。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
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革命性质。
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
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
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纲领。
4、中国共产党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期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
党的新民主主义纲领与现共产党最高纲领的辨证统一。
(二)学习目的和要求
理解近代中国国情和近代中国民族主义革命的关系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大意义,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考核知识点
1.领会:近代中国国情与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以及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
2.掌握: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3.熟练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和前途。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武装斗争和其他斗争形式的配合。
3、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
近代中国国情规定了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基本依据。
“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
4、人民军队建设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军宗旨。
党指挥枪的原则。
人民战争的思想和战略战术。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1、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2、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处理好两个性质不同联盟之间的关系。
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
必须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
1、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人民解放和民族解放的先锋队
2、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着重从思想上建党。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二)学习目的和要求
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掌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三)考核知识点
1.领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2.掌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的主要内容及历史经验。
3.熟练掌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与特征
2、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壮大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
无产阶级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保证。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及其对中国建设的支援、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利的国际因素。
第二节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
2、社会主义工业化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对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改造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证。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
1、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
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
制定和实行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
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及具体过渡形式。
对资本家私有生产资料实行“赎买”的办法。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的团结.教育和改造。
3、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
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二)学习目的和要求
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意义,掌握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经验。
(三)考核知识点
1.领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2.掌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经验。
3.熟练掌握: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第五章 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和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2、独立自主地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3、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1、中国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2、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和“两步走”战略的制定
政治革命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现代化运动。
把工业化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作为党的工作目标。
逐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明确提出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二)学习目的和要求
理解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必要性,掌握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
(三)考核知识点
1.领会: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必要性。
2.掌握: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
3.熟练掌握: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1、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中若干关系的方针
关于正确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的方针。
关于国家、集体和个人关系的方针。
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方针。
关于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的方针。
关于国民经济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2、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3、经济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关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关系改革的初步探索。
关于经济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1、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科学文化事业。
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3、社会主义科技教育建设
大力发展科技事业。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建设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防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的指导方针
1、加强现代化国防建设
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2、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初步设想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
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香港问题。
3、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反对霸权主义、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四节 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
1、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
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主要问题。
培养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二)学习目的和要求
理解并掌握毛泽东等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三)考核知识点
1、领会: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的重要意义。
2、掌握: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国防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的方针政策。
3、熟练掌握: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中若干关系的方针。
第七章 掌握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1、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前提。
理论联系实际、这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
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2、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的基本涵义。
基本要求。
4、三个基本方面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体系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二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与时俱进、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二)学习目的和要求
理解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科学涵义,掌握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1.领会: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体系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掌握: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涵义和内容。
3.熟练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毛泽东思想概论》(修订版),王德宝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二)自学方法的指导
1、学习时,着力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本质,主要掌握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基本原理及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意义。
2、把学习教材的内容和学习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把学习教材和自己的工作实践结合起来。
(三)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为:“领会”20%;“掌握”40%;“熟练掌握”40%。
3、试题难易程度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所占比例分别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辨析题及论述题(见附录)。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 题型举例
一、 判断题
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二、 单项选择题
如: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群众路线B独立自主C与时俱进D实事求是
三、 名词解释
如:工农武装割据
四、 辨析
如: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的思想。
五、 简答
如: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六、 论述
如:试述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