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北的旅行(节录)
	通讯 范长江
	题材重大,材料翔实,视野开阔,内容深刻。
	语言风格:写景状物,具体生动;评人论事,舒卷自如,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
	 
	桌上的表 
	通讯 张明
	特点:由小见大、角度不一般化。
	结构特色:有条不紊、叙事紧凑、首尾呼应。
	 
	访“葡萄常 ”
	人物专访 邓拓 
	通过软枝葡萄百年兴衰的历史,展示常家五姑侄的坎坷命运,具有很前感到新闻性和历史纵深感。
	特点:因人写事,缘事写人。
	语言风格:行云流水、不事雕饰、朴实平易、娓娓而谈。
	 
	春夜 
	意境优美的新闻特写,动人的抒情诗。 梅阡 
	特点:写领袖人物时另辟蹊径、独具匠心、不落俗套、别开生面。
	写作手法:优美清新的语言,情景交融的描写,对人物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的细致刻画。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事件通讯 中国青年报记者
	特点:纵横式结合的结构形式,现场描述、于叙事中写人。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报道的是一个头绪纷繁的感人事件,反映了在党的领导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协作,战胜困难的崇高精神。这篇通讯采用了时空结合的结构形式,即纵横式结合的结构形式。以时间的进展为纵向线索,同时又一空间的变化为横向线索,把发生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事情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做到时空结合,纵横交错,引人入胜。通讯中虽涉及的部分、单位不少,又人多事杂,叙事却有条不紊;虽事件经过波澜起伏,却变而不乱,衔接自然。整篇通讯把复杂的事件交代得清晰明了,出色地展现了这种结构形式多彩多姿的特色。
	 
	英雄登上地球之巅 
	郭超人 
	中国登山队员突破人类登山史上90年来未能突破的难关。为祖国争得荣誉的感人事迹。
	写作特点:在矛盾斗争中展开事件,表现人物。
	描写特点:描绘自然景色,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
	 
	“一厘钱”精神
	工作通讯 新华社记者 李峰 余辉音 
	写作特色:不拘泥于具体数字、生产过程、生产进度,不就事论事,而着力写人,见物见人见思想,贴近实际,贴进群众。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选取题材、提炼深刻主题。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人物通讯 穆青 
	写作特点:通过各种矛盾冲突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真实表现了时代的英雄,深刻地体现了时代精神。
	穆青的人物通讯得到很高的评价,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始终以一个党和人民的记者的强烈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满腔热情地用自己的笔去反映英雄的时代,讴歌时代的英雄,用英雄身上的革命火花,去点燃千百万人心灵的火把,用英雄的精神力量、理想和追求,去推动革命事业胜利前进。他笔下的人物,大都是能表现中华民族的脊梁、体现民族浩然正气的英雄模范人物;即使是写凡人小事,也都能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紧扣时代脉搏,抓住当时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社会问题,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昂激越的感情,教育读者、感染读者、鼓舞读者,成为他的人物通讯的主旋律。
	 
	水城威尼斯 
	国际风貌通讯 穆青
	写作特点:抓住特点,展现不同的地域风貌。写景动静相衬,语言风格优美清新。
	 
	写在绢帕上的诗 
	人物专访 柏生 
	以真挚的感性、动人的文字,表现了邓拓和丁一岚之间的文字缘、革命情。
	结构特点:以文字为主线,谋篇布局、串联时空。
	 
	并非鱼草之争 
	工作通讯 陈晓微 周守瑾
	写作特色:边叙述事实,边分析问题,边阐明道理。事情虽然较专门、较抽象,但写得不枯燥、不空泛。运用典型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主题,增强了说服力。
	结构特点: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递进式结构。
	 
	夜宿车马店 
	通讯 刘云山
	宏观照眼,微观落笔,通过投宿乡镇车马店的一夜见闻,反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的可喜变化。
	写作特点:精心选材,巧妙构思,多侧面、多方位表现主题,语言生动形象。
	 
	长沙市火柴脱销的原因何在?
	通讯 熊先志
	写作特点:揭示问题、剖析矛盾与解决问题层层深入。通过事实对比、数字对比,抓住矛盾,揭示症结。
	 
	小城风光更迷人 
	通讯 林黎
	特点:语言较为凝练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