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江苏自考网为广大自考生整理提供的2018年江苏自考《银行信贷管理学》核心考点六,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8年江苏自考《银行信贷管理学》核心考点六
	
	    第四章 
	    1、实现三性原则途径
	    1)提高贷款安全性的途径
	    加强贷款的资信调查;落实贷款的担保条件;把好贷款审批关;加强贷款检查;合法守规经营;强化对问题贷款的管理。
	    2)提高贷款流动性的途径
	    正确选择贷款的投向(这是按期收回本息,提高流动性的先决条件)
	    优化贷款期限结构(结构是否合理,是决定流动性高低的基本因素)
	    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以存款期限确定贷款期限)
	    3)提高贷款盈利性的途径
	    增加收入:贷款利率↑,贷款数量↑
	    减少支出:筹资成本↓ ,工作效率↑,经营费用↓
	    此外,优化贷款结构,↑经营管理水平
	
	    2、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协调
	    (一)三原则的关系
	    “相互矛盾”
	    长期贷款安全性差,流动性低,但盈利水平高;
	    短期贷款安全性好,流动性高,但盈利水平低。
	    “相互统一”
	    安全性是关键、或前提;
	    流动性是条件;盈利性是目标
	    (二)三项原则的协调
	    1)三原则之间的矛盾加大了银行信贷管理的难度,而它们之间的统一性又为协调这些矛盾提供了条件与可能。
	    2)协调的准则
	
	    3、贷款政策 是银行为指导贷款决策而制定的规则和程序。
	 
	  制定贷款政策的依据
	    1)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
	    2)银行的资本金状况
	    3)银行的负债结构及其稳定性
	    4)服务地区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周期
	    5)银行信贷人员的素质
	    6)商业银行竞争的发展战略和内控原则
	
	    贷款政策的内容
	    (一)贷款规模政策
	    1)含义:指银行在一定时期的贷款数量。
	    2)贷款规模的三个影响因素
	    ①贷款的需求量——借款人
	    ②中央银行贷款的松紧——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
	    ③贷款的可供量——银行的可用资金量
	    3)贷款规模的控制
	    ①银行贷款规模政策的基本问题是适度控制贷款规模。
	    ②贷款是银行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故必须做到适度。
	    (二)贷款结构政策
	    1)贷款结构——指贷款金额、还款期限、还款方式、贷款支持(担保)、利率,以及其他方面限制性等要素的安排。
	    2)贷款结构调整的对策
	    ①贷款结构与产业结构、区域发展等密切相关?
	    (贷款结构政策包括区域贷款政策、产业贷款政策、企业贷款政策、产品贷款政策等)
	    ②贷款结构的调整——优化?
	    拓展优质客户
	    建立退出机制,压缩劣质客户
	
	    4、(1)存量控制法。 贷款存量,亦即某一时点上的贷款余额。存量控制法就是控制贷款余额的方法。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超过控制额度前提下可反复周转使用贷款,适用于临时性、周转性贷款的管理。
	    (2)流量控制法。 流量,亦即一定时期内贷款的累计发放额。流量控制法是控制贷款累计发放额的管理方法。贷款额度可以一次用完,也可分次用完,即用即减,直至全部用完。适用于那些需要严格控制规模的贷款和一些专项性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