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苏自考网!  今天是

2018年江苏自考《组织行为学》核心考点六

2018-10-29 11:00来源:江苏自考网
    二十六、简述强化理论?

    答:1、“强化理论”由哈佛心理学家B-F-斯金纳提出,也叫行为修正理论。
    该理论认为:可以通过对个人工作环境的专门设计,并对业绩好的加以赞扬,而对业绩差的加以惩罚,来影响人们的行为,进而激励人们不断进取。
    2、强化理论是一种行为主义观点,它认为强化塑造行为,同目标设置理论相对立:
    目标设置理论是一种认知观点,它假设一个人的目的指引他的行为。
    强化理论认为,通过外部的强化可以塑造行为。
    3、强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A.把行为看成是由环境引起的;
    B.认为不必关心人们的内部认知活动,控制行为的因素是外部强化物;
    C.行为结束之后如果能马上跟随一个反应,则会提高行为被重复的可能性。

    二十七、简述强化行为的方法?

    答:1、积极强化——当一种反映伴随着愉快的事件时的一种情形。
    2、消极强化——当一种反映伴随着中止或逃离不愉快事件时的一种情形。
    3、惩罚——为了减少不良行为而导致的不愉快情境。
    4、忽视——消除任何能够维持行为的强化物的情形。当行为不被强化时,便可能倾向于逐渐消失。
    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都导致了学习,他们强化了反应,增加了其重复的可能性。

    二十八、简述决策的过程?

    答:决策不是瞬息之间的行为,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系统分析判断过程。决策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找出问题、查证原因、确定决策目标、提出备选方案、选择方案、执行决策、分析执行结果。

    二十九、简述群体决策的概念、过程、影响因素、优缺点?

    答:群体决策——由群体的多数成员而不是个人实行的决策行为,又称集体决策。
    (组织中的许多决策,尤其是对组织的活动和人事有极大影响的重要决策,多是由群体来完成的,这些群体包括:委员会、工作队、审查组、研究小组等)
    (一)群体决策过程包括:
    1、诊断和确定问题;
    2、寻找可供选择的解决办法;
    3、分析、比较、做出决策。
    (二)群体决策成功的影响因素:
    1、个人的控制支配。
    2、小群体意识——不合理的过分追求群体内部一致性的现象和倾向,是群体凝聚力增强后可能带来的一种不良后果。
    3、极化现象(极端型转移)。
    (三)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1、优点——提供更完整的信息、产生更多的方案、提高了决策的可接受性、增加合法性。
    由于群体决策有多人参加,集中了多人的知识、经验、信息,因而往往有较高的正确性;群体决策能提高群体成员对决策成败的责任感,并便于贯彻执行。
    2、缺点——消耗时间、少数人统治、屈从压力、责任不清。
    在决策的速度和创造性方面,则不如个人决策;在风险方面,容易出现从众行为和责任不清。
    (了解)三种决策类型:
    1、确定型决策——各种方案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
    2、风险型决策——决策者对未来的情况虽然无法做出肯定的判断,但在已知事件发生概率情况下所进行的决策。
    3、不确定型决策——在决策中,存在着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而且各种方案的结果又是未知的,只能靠决策者的经验判断而做出的决策。
上一篇:2018年江苏自考《组织行为学》核心考点五

下一篇:2018年江苏自考《组织行为学》核心考点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