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苏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串讲笔记 >

自考00161《财务报表分析》自考考前复习资料第六章(江苏自考)

2013-05-21 09:39来源:江苏自考网
自考财务报表分析总复习资料第六章
  第六章资产结构与资产管理效果分析
  作为资产的经济资源必须具备的特征:必须是企业已经完成了的经济业务所形成或者取得的经济资源,企业必须对其拥有所有权或控制权;必须能为企业现在或将来带来经济利益;必须能够用货币计量。
  资产的分类:1.按照资产的变现速度及其价值转移形式不同,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2.按资产的占用形态不同,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分为实物资产(即各种具有使用价值的财产物资)和金融资产(即货币和各种有价证券);无形资产分为收益性无形资产(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并能给企业带来收益的专利权、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商标权、商誉等)和支出性无形资产(是企业应在较长时期内摊销而没有实物形态,并只能成为企业未来成本费用支出的递延资产,如开办费);3.按资产的占用期限不同,分为短期资产和长期资产。
  资产结构和资产管理效果分析的意义:一。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意义体现在1.优化资产结构。使之与企业经营性质、经营时期相适应;2.通过改善财务状况。保持资产的流动性与收益性合理搭配,从而改善财务状况;3.合理调整商品资产与其他资产的比例关系,从而加速资金周转;4.通过分析摸清存量资产质量,从而减少资产经营风险。二。对于企业所有者或股东而言,资产结构资产管理效果分析有助于判断企业财务的安全性、资本的保全程度以及资产的收益能力,可用以进行相应的投资决策。首先,企业的安全性与其资产结构密切相关;其次,要保全所有者或股东的投入资本;最后,企业的资产结构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收益。三。对于企业的债权人而言,资产结构和资产管理效果分析有助于判明其债权的物资保证程度或其安全性,可用以进行相应的信用决策。四、对其他与企业具有密切经济利益关系的部门和企业而言,意义:对政府及有关管理部门的意义在于判明企业经营是否稳定,财务状况是否良好,将有利于宏观管理、控制和监管;对业务关联企业,意义在于判明企业是否有足量合格的商品供应或有足够的支付能力,亦即判明企业的供销能力及其信用状况是否可靠,以确定可否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或者所能给予的信用政策的松紧度等。
  资产结构即企业各类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种类:资产变现速度及其价值转移形式结构(是企业总资产中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各占的比重或比例关系)、资产占用形态结构(即企业总资产中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各占的比重或比例关系)、资产占用期限结构(指企业总资产中长、短期资产各站的比重或比例关系)。
  资产结构对企业经营的影响:1.风险的影响。企业面临的风险包括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两类,前者主要与企业资金的筹集即资本结构相关,后者主要与企业资金的运用即资产结构有关。一般说,流动资产、短期资产的经营风险相对较小,有形资产的也要小得多,固定资产经营风险相对较大,无形资产尤其是支出性无形资产其经营风险比实物风险会更大。2.收益的影响。一是直接形成企业收益的资产,包括产品、商品等存货资产、应收账款等结算资产有有价证券等投资资产;二是对企业一定时期收益不产生影响的资产,如货币资产;三是抵扣企业一定时期收益的资产,包括非产品资产、非商品资产、固定资产、支出性无形资产等。可见,资产结构中直接形成企业收益的资产比重相对越大,其余两类资产的比重相对越小,将有利于企业收益的最大化。但前提是资产类别之间、项目之间的结构必须协调,若走向某种极端,结果适得其反。3.流动性的影响。流动性大的资产风险相对较小,收益相对较高;反之,则相反。4.弹性的影响。金融资产比重越大,企业的资产结构弹性也越大。
  区分资产风险结构的重要意义:1.不同资产具有不同的风险影响,不同的资产结构必然意味着不同的风险。资产的风险结构就是从风险角度对资产所进行的分类;2.资产的风险与收益总是呈同发现变化趋势,风险大则报酬高,反之,则相反;3.企业必须在风险和收益之间进行平衡和抉择,努力寻求资产的合理结构,使资产风险和收益保持均衡,或者在减少风险的情况下,争取收益最大化。
  资产的风险结构类型:保守型、中庸型、风险型。
  保险型资产风险结构指企业在一定销售水平上,尽可能增加无风险或低风险资产的比重,减少高风险资产的比重,从而使企业总资产构成维持较低的风险水平。  优点:能使企业拥有足够的具有较强流动性和变现能力的资产以应付其到期债务,拥有足够的存货保证生产和销售的顺利竟,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较小。  缺点:企业的流动资产占用大量资金,还不利于加速资金周转,也使一部分资金沉淀在流动资产占用上,增大了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从而导致企业资金利润率相对较低。
  中庸型资产风险机构指企业在一定销售水平上,尽可能使无风险资产、低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的比重达到均衡,从而使企业全部资产的风险和收益得到中和。  缺点:比保守型资产风险结构的风险要大。  优点:流动资产占用合理,资金周转加快,资金的机会成本相对降低,资金利润率便相对上升,该资金利润率的上升与资产风险的上升形成互补或对等关系,实现风险和收益的中和。
  风险型资产风险结构指企业在一定销售水平上,尽可能减少流动资产的比重,从而使企业总资产维持较高的收益水平。即企业将尽可能少的持有金融资产和较低安全性的存货,并采取紧缩的信用政策尽可能减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商业信用等。  优点:由于流动资产占用的减少,在固定资产或长期资产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资金周转必然加快,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减少,从而有利于增加资产的收益能力,提高资金利润率。  缺点:此种结构,具有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较弱的风险,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均较大。
  资产风险结构类型的选择:资产风险和收益总是呈同向变动趋势,风险与收益始终是对等的。保守型资产风险结构中风险资产的比重最低,其面临的风险最小,但其资产利润率相对也最低;风险型资产风险结构中风险资产的比重最高,其面临的风险也最大,其面临的风险也最大,但其资产利润率相对也可能最高;中庸型资产风险结构介于两者之间,是一种风险中和、收益也中和的结构。
  资产结构比重分析即运用比重或比例的方式,对资产结构所进行的多侧面、多角度的具体分析,包括资产类别比重分析、主要资产项目比重分析、全部资产项目比重分析。
  资产类别比重分析是对构成资产的各大类别与总资产的比例关系,以及各大类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所进行的分析。
  流动资产比率=流动资产/资产总额X100%   (比率越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也越强,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也越强。分析时一应结合企业的经营性质、经营状况及其他经营特征而定,二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行业先进水平比较,或进行若干期的趋势分析)。
  固定资产比率=固定资产/资产总额X100%      固定资产基本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降低生产成本。   特征:投入资金多,收回时间长,能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变现能力差,风险大;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状况影响巨大;使用成本是非付现成本;反映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使用效率高低取决于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情况。
  非流动资产比率=(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递延及其他资产)/资产总额X100%=(资产总额-流动资产)/资产总额X100%=1-流动资产比率(比率低好)
  过高的非流动资产比率将导致的问题:1.产生巨额固定费用,增大亏损的风险;2.降低资产周转速度,增大了营运资金不足的风险;3.降低了资产弹性,削弱了企业的相机调整能力。总之,这对于企业的资金的运用资本结构的安全稳定及资产风险回避均有不良影响。
  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率=流动资产/固定资产*100%
  不同企业因其经营性质、经营规模、风险态度等不同,对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合理比例的认识也不同: 1.经营性质。一般说,更多地凭借手工操作进行运转的企业,所需固定资产较少;反之,需较多的固定资产。生产企业比流通企业需要更多的固定资产;以机器为主要加工手段的生产企业比以手工为主要加工手段的企业对固定资产的需要量更大。另一方面,企业的经营周期的长短也对其存在影响:企业的经营周期越长,即企业占用存货、应收账款的时间较长,占用数量必然增大,所以企业占用的流动资产也越多,反之,则相反。2.经营规模。通常,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资产结构中流动资产的比重会相对下降,而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加大,固定资产比重提高。3.风险态度。一般说来,企业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率越高,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越强,生产经营也越灵活。但持有过多的流动资产也使企业丧失投资于高收益项目的机会,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长期投资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对企业的影响极其深远:1.直接长期投资使企业在其后较长时期内的固定成本有所增加,而不论其形成的生产能力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和符合实际需要;2.长期投资是一项数额巨大的预付;3.长期投资的经济效果要在今后的长时期内逐步实现;4.企业的长期投资决策如有失误,一旦付诸实施很难再予纠正,企业将被迫为之付出惨重代价,并可能成为企业今后长时期内生产经营的不利因素。
  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应注意: 1.由于各种无形资产的性质不同,且缺乏一定的价值认定标准,因此,必须以谨慎的态度对无形资产作深入的分析研究;2.财务报表中所反映的无形资产往往是企业购入的或者企业所有者投入的无形资产价值,而企业自行开发或自然生成的无形资产在账面上通常并不加以反映或者反映的金额和小;3.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只是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因而往往不能全面反映其真正的价值和潜力。
  反映资产周转速度的财务指标:总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及主要流动资产项目的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次数)=产品或商品销售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比率越高,周转次数越多,表明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说明企业的全部资产进行经营利用的效果越好,企业的经营效率越高,进而使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得到增强。反之,表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差,效率低,最终还将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指企业产品或商品销售收入净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即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周转的次数。反映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创造了多少销售收入或周转额的指标,即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周转的次数。
  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收入-销售折扣-销售折让-销货退回
  总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率(次数)
  固定资产周转率=产品销售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比率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充分,说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分布合理,能够较充分地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有效;反之,表明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提供的生产经营成果不多,企业的营运能力较差)。
  指企业年产品(或商品)销售收入净额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的比率。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周转状况。
  固定资产分析时应注意:1.该比率的分母使用固定资产净额,是为了与总资产周转率计算保持,因为报表中资产总额均是净值;2.企业的固定资产一般采用历史成本法记账,因此在企业的固定资产、销售情况等都并未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也可能由于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等因素而使销售收入需增,导致固定资产周转率的提高,而实际上企业的固定资产效能并未增加;3.利用固定资产周转率进行分析时,还应注意结合流动资产投资规模、周转额、周转速度等来分析固定资产的利用效果,以免片面和偏激。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流动资产周转额/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流动资产周转额可按产品销售收入计算,也可按产品销售成本计算。比率越高,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企业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高,说明企业流动资产的经营利用效果越好,企业的经营效率越高,进而使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得到增强。)
  指企业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内所完成的周转额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即企业的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周转的次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是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快慢与管理效率高低的指标。一定期间内,比率越高,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越快,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效率越高,资产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同时,较高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可有效地减少收款费用和坏账损失,从而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收益)
  赊销收入=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销售折让-销售折扣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平均余额X计算期天数)/赊销收入净额
  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时注意:1.赊销收入净额指标在企业内部进行分析时是适用的,但在与其他企业进行比较时,或是外部报表使用者计算该指标时,因企业公开发表的财务资料中很少披露赊销收入金额,所以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时一般可以采用销售收入净额;2.公式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包括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等全部赊销应收账款在内,并应使用扣除坏账准备后的净额;3.为便于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测算连续若干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与本期实际应收账款周转率对比,以得出比较准确的分析结果;4.应收账款周转率只是分析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一个部分,它还与客户的信用状况、企业提取坏账准备的多少、催收账款工作的及时性等因素相联系,分析中还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变化情况。
  存货周转率(次数)=一定期间的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比率越高,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企业存货回收速度越快,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效率越高,资产流动性越强,则企业的利润率越高;反之,则表明企业存货的管理效率越低,存货周转较慢,存货占用资金较多,企业的利润率较小。)
  是反映企业的存货周转速度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的综合性指标。
  存货周转天数=存货平均余额X计算期天数/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X计算期天数)/销售成本
  分析存货周转率时应注意:1.要以提高企业存货管理水平为前提;2.要对存货周转率作出合理的判断。一方面,存货周转率指标较慢,是企业经营情况欠佳的一种迹象;另一方面,存货周转率指标较慢,也不能完全说明企业的存货状况良好。
  营业周期是指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时期,亦即企业的生产经营周期。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
  营业周期对企业生产经营具有重要影响:周期越短,说明资产的效率越高,其收益能力也相应增强;周期越短,资产的流动性越强,资产风险降低;营业周期的长短还影响着企业资产规模和资产结构,周期越短,流动资产的占用相对较少,反之,则相反)
  计算营业周期应注意:1.采用营业年度或日历年度的年初、年末数简单计算平均数。可能会由于企业处于淡季或旺季,使企业营业周期有可能被缩短或延长;2.不同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也可以人为地影响营业在周期。由于存货价值不同,而导致不同的存货周转天数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如采用后进先出法,则存货价值偏低,存货周转天数被低估,从而也认为地缩短了营业周期;3.外部报表分析人只能根据销售净额而非赊销计算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由于应收账款周期天数被低估,导致营业周期的缩短。
  反映资产利润率的指标:总资产利润率、流动资产利润率、固定资产利润率。
  总资产利润率也称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期间内实现的利润额与该时期企业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了企业总资产的综合管理效果。
  =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X100%(利润总额一是采用税后净利,则总资产利润率=销售利润率X资产周转率;二是采用息税前利润额,用税前利润+利息,最为有意义;三是用税后净利+利息。  比率越高,表明其资产管理的效益越好,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也越强。)
  总资产利润率在资产结构和资产管理效果分析中的重要意义:1.它集中体现了资金运动速度和资金利用效果之间的关系;2.在企业总额一定的情况下,利润的多少决定着总资产利润率的高低。通过总资产利润率的分析,还将促使企业重视改善资本结构,增强资产的盈利性和流动性;3.它还反映企业综合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
  流动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X100%=销售利润率X流动资产周转率(比率越高,表明流动资产的管理效果越好)。
  是企业一定期间内实现的利润额与该时期企业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的比率,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的管理效果。
  固定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固定资产平均余额X100%(比率越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果越好)
  是企业一定期间内实现的利润额与该时期企业固定资产平均占用额的比率,反映了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效果。


本资料word文档下载:
《财务报表分析》自考考前复习资料第六章.doc

上一篇:00161《财务报表分析》自考考前复习资料第五章(江苏自考)

下一篇:00161《财务报表分析》自考考前复习资料第七章(江苏自考)